?

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研究

2018-12-06 10:10
活力 2018年11期
關鍵詞:傳播方式傳統媒體受眾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哈爾濱 150001)

看過劉慈欣的小說《三體》的人一定對“降維打擊”一詞非常熟悉。所謂“降維打擊”,是指高等文明通過“降維”的方式打擊太陽系文明,從“三維”降維到“二維”,原來生活在三維世界的地球文明必將滅亡。而近年來,媒體業也遭遇來自多個“外星文明”的“降維打擊”:“技術”重塑了媒介生產和傳播,讓傳統媒介權力無限下放至終端和用戶;“共享經濟”改變媒體機構生產模式,組織崩潰、平臺崛起;“資本”的入侵則讓媒體卷入金錢博弈,在裹挾中前進。媒體是俯首、適應還是被“滅亡”?不論如何應對,有一點毋庸置疑:媒體業已經進入生存新紀元。

一、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現狀

2015年,科技巨頭們堪稱 “花樣進軍”媒體業。2015年5月,Facebook宣布推出 “Instant Articles媒體平臺;進入6月,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也推出了新一代蘋果新聞應用“News”;9月,Google和Twitter兩家公司宣布將聯合推出移動即時新聞應用“Instant Articles”……仿佛一夜之間,全球科技巨頭都開始“圍剿收割”新聞業。

實際上,科技公司覬覦內容版圖由來已久。憑借算法、流量、平臺、技術優勢,技術公司的內容之路看起來“一往無前”。傳統媒體卻再一次站上了十字路口:左手對抗,右手合力。對比國外的全媒體和我國的現狀分析,全媒體是多樣化結合的結果,是全新的傳播形式。全媒體建立在圖形、文字的平面上,傳達聲音上的聽覺和展現動畫圖像的表現。全媒體新聞傳播是移動媒體、廣播媒體、電視媒體等不同媒體的結合所出現的傳播形式。

二、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變化

(一)傳播方式由單向變為雙向

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可以說是大眾傳播,其方式是將信息直接傳遞給廣大群眾,屬于單向傳播。傳統的傳播有很高的傳播能力,但是群眾基礎也比較多,無法準確找到傳播對象,不能對受眾的喜愛有所了解,也不知道受眾的感受,只是從收視率中找到受眾的需求然后由傳播領導選擇內容,這樣就無法體現受眾者的個性化?;诖?,單向傳播已經無法適應傳播的需求所以要改變這種傳播方式。

廣電里面的全媒體使用的是雙向互動傳播,該種傳播方式是說傳播者和受眾的角色在整個傳播過程可以進行互換,讓傳統的受眾開始有主動權和話語權,這樣能夠滿足傳統受眾的需求還可以達到點對面的傳播方式。受眾和傳播者的關系慢慢開始出現模糊的情況,受眾在生活里收到的信息可以是非常專業地傳遞出來,也可以是受眾者之間的交流將傳授的兩方看成比較平等的個體。全媒體可以提供不同意見的交流平臺,在該平臺里面,受眾者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和其他受眾進行交流和分享,傳統媒體也可以參與到其中,這樣能夠了解其需求。因為是雙方之間進行傳播,受眾可以向媒體提出合理的要求,這樣媒體就能知道受眾的想法,了解其感興趣的地方,能夠幫助受眾提出更加精彩的信息。

當前中國傳統媒體行業的現狀是:尚未實現組織機構、內容生產和資本方面的全面融合;大部分媒體只是將內容平移到了新媒體平臺上、各新媒體產品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和整合;尚未建立具有強大號召力和影響力的行業傳播平臺;還沒形成清晰的整合營銷對策與盈利模式。因此,傳統媒體行業處于在實踐中探索新媒體融合之路的階段。新聞的傳播方向由過去的單向傳播、被動收看,向借力新媒體技術和傳播渠道、與新媒體共融發展的方向轉變。實現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轉型定位也要從市場、功能、技術、產品業態等相互影響的四個方面來綜合思考決策。

(二)傳播秩序由線性變為多元性

全媒體時代,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也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傳統意義上的媒體“邊界”逐漸消失,移動互聯網孵化出的新媒體極大地占有了人們的注意力,改變了信息傳播和消費的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然而必須看到,過度互聯會讓人們喪失與生俱來的能力,如何規避媒介與設備對人類的裹脅、“信息繭房”效應,如何挖掘用戶真實的心理訴求,捕捉并利用數據背后的人性,應成為新媒體研究者必須關注的方向。

線性秩序是指以時間的排序為主要的傳播秩序,就是指傳統媒體所播放的內容沒有辦法再次收回,也無法進行回放。同時,該線性秩序是通過傳播者做決定。在整個過程中,受眾只可以根據傳播者的排序進行查看和收聽,沒有辦法自己做決定,所以也就無法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受眾只能每天等著固定的時間段收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個過程會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來觀看一些受眾不喜歡的信息,或是如果受眾錯過了喜歡的信息就只可以收看重播。這種情況受眾是被動的狀態。全媒體時代利用網絡和數字化的技術相結合,形成了新的傳播方式。新的傳播方法有以下幾種特點:首先,非線性。受眾可以不需要在固定的時間觀看自己感興趣的新聞,時間調控性強。其次,連帶性。受眾可以搜索到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觀看,平臺也會依照用戶每次查看新聞的特點幫助推送相近的內容。最后,目標性。在全媒體所建立的資源中,受眾可以在里面輸入關鍵詞語找到喜歡的新聞進行觀看。

(三)服務對象從受眾變為用戶

在全媒體時代,傳播對象也發生了轉變,從對受眾進行服務變成服務用戶。兩者的區別是:首先,受眾沒有主動權而用戶有一定的主動權。全媒體時代,用戶能夠自己選擇想要了解的新聞收看,還可以公開對其評論。愿意的話還可以對新聞進行加工進行二次傳播。主動權掌握在用戶手中。其次,受眾創造的是比較間接的價值,而用戶能夠直接創造價值。傳統的新聞傳播是利用比較好的內容吸引受眾,當受眾達到一定龐大的數量才會轉化為資源,然后再把資源賣給廣告商從而產生相應的利益。全媒體時代可以利用大數據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分析,并且能給用戶提供比較個性化的服務,這些服務和內容需要花費一些費用,這樣就可以產生直接價值。

三、新聞的發展趨勢

在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打通不同類別媒體之間的界限和隔閡、組織架構上要整合設置并統籌協調管理。在整個生產流程上需要有一個重構、再造的過程,實現全媒體生產運營模式。

全媒體時代的出現,讓人們更加個性化,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這種改變深深地吸引著用戶,讓用戶不斷地增加,從而給全媒體創造更多的利益。全媒體帶來的好處有目共睹。所以,相關部門還要對其進行不斷研究,讓全媒體有更好的發展趨勢?!?/p>

猜你喜歡
傳播方式傳統媒體受眾
再論“聲無哀樂”——嵇康筆下的聲音與受眾
帶刺的蒼耳
基于受眾需求談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
網絡時代受眾心理的分析和引導
中國古代文學的傳播方式探討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異同比較
傳統媒體創新發展方向
以資本運作紓解傳統媒體困局
傳統媒體商業模式坍塌的根源
傳統媒體記者該如何主動轉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