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8-12-07 05:23劉軍成
海峽科技與產業 2018年9期
關鍵詞:職業院校重點制造業

劉軍成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四川 成都 610101

先進制造業是指制造業不斷汲取電子信息、計算機、機械、材料以及現代管理技術等方面的高新技術成果,并將這些先進制造技術綜合應用于制造業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在線檢測、營銷服務和管理的全過程,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生產,即實現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態化生產,取得良好市場效果和經濟收益的制造業總稱。它涵蓋了第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機器人和高檔數控機床等十大重點領域[1],具有門類齊全、體系完整、規模龐大的特點。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制造業迅速發展,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但與制造強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為實現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制造向“智造”轉變的戰略目標,國務院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提出先進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要有突破性發展[2],強調把人才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根本,對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規模、規格、質量和層次等也提出了新要求。近年來我國先進制造業人才培養體系雖已相對完整,且具有了一定的培養規模,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呈現出許多問題[3]。本文圍繞制造業重點發展領域人才培養現狀,提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給出解決對策,以期為我國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進行改革提供理論支持。

1 我國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1 人才培養規模及問題

《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重點實現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的發展突破。2015年,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總量約320萬人。根據《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到2025年,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總量將突破6 191.7萬人。但是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社會對高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例增大,而其人才培養的速度卻低于經濟轉型的步伐,社會對人才相對的有效需求量明顯不足[4]。預計到2025年,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缺口總量將達到5575.5萬人,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電力裝備領域的人才缺口達到950萬和909萬人,生物制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機裝備等缺口也會超過40萬人[5]。職業院校是為制造業培養和輸送人才的主要渠道,而我國普通中、高等職業院校的制造類相關專業年均畢業生數量持續下降,就連普通??茖W校制造類相關專業畢業生規模也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人才缺口逐漸拉大,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模與制造業發展不協調,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1.2 人才培養規格及問題

為了推動制造業的全面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要求進一步強化“一專多能”、跨界創新、學科交叉的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人才培養的規格是集知識、技能和素質結構為一體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主題是體現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后的智能化、數字化產業[6]。

一方面,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上,普通高校及職業院校等缺乏職業理念的指導,具體能力要求較為泛化,造成人才培養目標可行性缺失[7]。另一方面,因為傳統培養模式過于專一、過細的原因,我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中復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速度跟不上實踐及市場需求,缺乏跨學科、跨專業的課程體系,出現短訓速成的技工多,系統培養的技工少;單一型技工多,高端復合型技工少;傳統型技工多,現代型技工少的局面。此外,人文素養、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國際化視野及跨文化語言交流的能力,同樣是制造業全球化趨勢下復合型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元素,但目前尚未受到廣泛重視。

1.3 人才培養質量及問題

制造業的轉型優化,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我國獲得技師、高級職業技師資格證書的人數為55.31萬人,根據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預測,未來5年制造業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總量將達到1100萬人[8]。2016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近5年來職業院校制造類專業畢業生中獲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比例低于10%,這與我國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差距很大。

目前無論是普通高校還是職業院校等人才培養系統,多以學科為本,培養模式單一,主要依靠本校師資的理論講授,對實踐技能的培訓不足,教育內容比較陳舊,實用性不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不夠緊密和深入[9],學生缺乏對產業發展新動態、新進展的認識;與先進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完全相關的課程設計不完善,缺乏系統性規劃,并且忽略了培養“專度”與“廣度”相協同的職業能力。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動手能力差,創新意識欠缺,很難勝任崗位的要求,造成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脫節。

1.4 人才培養層次及問題

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中,中、低層次人才較為充裕,但科技研發、企業經營管理、技術技能三類高端創新人才缺口大,如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新材料、生物制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中高層次研發人才缺口大。在農機裝備、電力裝備領域甚至存在高中低各學歷層次人才均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現象,人才供給的學歷結構失調。

現階段,我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培養結構不夠健全,本科、研究生層次教育還不成熟,大專學歷以上人才比例較低,以2012年為例,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市公司大專學歷以上的員工僅占26.22%。職業教育的辦學層次也尚未完善,本科和研究生層次的職業教育還未在職業教育系統中推廣和普及,職業院校學生升級通道狹窄,缺乏上升成長的路徑[10]。

2 我國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的對策

2.1 擴大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模

《中國制造2025》指出,先進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要有實質性突破,必須把人才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根本?;谥攸c領域高技能人才培養規模與制造業發展不協調、人才缺口較大的問題,要集中一切優勢力量,利用各種資源,具體措施如呼吁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調整職業院校與普通高校招生比,利用政策和制度吸引畢業生向職業院校分流,構建不同層次職業院校銜接途徑,切實擴大職業院校的生源數量[11]。

2.2 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中國制造2025》對人才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創新性、高端化的特點,做好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改革原有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采取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例如實行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的“雙導師制”培養模式,鼓勵各級各類培養機構學生參加跨學科創新訓練,提高生產實踐的質量。同時融合藝術、經營管理、人文素養等培養理念,打造“學科交叉+校企聯合”的多元育人平臺,加大跨學科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12]。

2.3 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要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入手,國家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培養機構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培養機構通過與制造業進行聯系,結合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來調整專業課程,完善專業結構特點,滿足產業的發展需求,實現對知識與技能的補充。主要對策如下。

2.3.1 完善教育計劃,展現人才培養優勢

在制造業重點領域中要根據培養機構特點,加強機構之間的聯系,以此來打造出重點領域研究中心,開展不同環節之間的合作,組建創新訓練中心,將學生帶入到仿真訓練中去。

2.3.2 完善人才培養平臺,以此來促進特色辦學的開展

通過加強培養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在有效探討的基礎上來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從而實現共贏的目標。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建立靈活性較強的人才培養機制,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只有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才能展現教育特色,實現多主體辦學發展的目標。

2.3.3 做好重點領域學科建設,實現多方向與企業之間的有效配合

在發展中首先要從完善制造業特點上入手,做好學科群體的建設,提高學科建設質量。其次,要組建專業教師隊伍,在掌握企業需求的基礎上來分析對人才的要求,實現市場與行業之間的有效融合,在更新教育內容的同時來關注企業需求,做好專業方向的調整。除此,還要及時更新教育內容,加強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跨學科和交叉學科選修課建設,根據實際情況更新課程教材內容等。組建調研隊伍,了解企業急需人才現狀,注重與企業有機結合,多方向更新教育內容。根據企業所需調整專業方向、課程及設置。

2.3.4 采取現代學徒制,實現人才培養改革的目標

制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以此來做好培養機構的完善,采取技能與知識相結合的考核方法,明確培養范圍,從而形成有效的人才培養體系。只有不斷提升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2.4 加快師資隊伍建設

一方面,要多方共建師資培訓基地、國家級示范性職業培訓教師培訓基地,合作建設“互聯網+”教師專業技術技能創新實訓平臺,開發師資培訓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數字課程資源,學校教師與企業師傅可以借助理實一體的教學平臺,相互傳授知識與技能,共同致力于制造業前沿技術研發;另一方面,培養機構要建立專業教師定期輪訓制度,選派優秀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培訓和實踐,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的現狀不容樂觀,尚存在培養規模、質量和層次的諸多問題,要從擴大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模,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制定相應的對策,以期為我國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人才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猜你喜歡
職業院校重點制造業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重點推薦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這些是今年要重點做的事
重點報道
重點報道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