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酒與人類健康

2018-12-10 03:58游義琳戰吉宬黃衛東
中國葡萄酒 2018年2期
關鍵詞:白藜蘆醇飲用酒精

文:游義琳 戰吉宬 黃衛東

葡萄酒,是一種將葡萄汁加以發酵后所得的、含酒精的堿性飲料。她是大自然和人類智慧的杰作,是一種最古老的、獨特的、神奇的、美味的純天然飲料。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廣泛的世界受眾,使葡萄酒在諸多酒精飲料中顯得卓爾不群,魅力十足。人類飲用葡萄酒之初,便是以健康和補充營養為目的。在現代,大量的科學研究結果表明,葡萄酒有助于降低某些健康風險或患病幾率。著名的“法蘭西悖論”,證實了葡萄酒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更是將葡萄酒列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然而葡萄酒畢竟是酒精飲料,對于酒精而言,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衛生部門,都把酒精列入一類致癌物質。若飲用不當,也會導致諸多的健康問題。

參考文獻:

Sluik D, Jankovic N, Hughes M, O'Doherty MG, Sch?ttker B, Drygas W, Rolandsson O, M?nnist? S, Ordó?ez-Mena JM, Ferrieres J,Bamia C, de Gaetano G,Kiefte-De Jong JC, Franco OH, Sluijs I, Spijkerman AMW, Sans S, Eriksson S,Kromhout D, Trichopoulou A, Wilsgaard T, Brenner H,Kuulasmaa K, Laatikainen T, S?derberg S, Iacoviello L,Boffetta P, Kee F, Feskens EJM. Alcoholic beverage preference and diabetes incidence across Europe:The Consortium on Health and Ageing Network of Cohort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ANCES)project. Eur J Clin Nutr.2017, 71(5):659-668.

一、葡萄酒對人類健康的益處

“上帝賜予人類的美好而有價值的東西,莫過于葡萄酒”,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這樣描述葡萄酒。從著名的“法蘭西悖論”證實了葡萄酒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至權威雜志《科學》報道葡萄酒當中含有抗癌效果的明星物質“白藜蘆醇”,再到葡萄酒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葡萄酒與人類健康一直是大眾關心的話題。那么葡萄酒到底對我們人類健康是否有益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論從古代醫書記載,還是現代營養學與醫學研究報道均表明適量飲用葡萄酒有益于人類身體健康。

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這樣評價葡萄酒:“葡萄酒作為飲料最有價值,作為藥物最為可口,作為食品最令人快樂”。我國古代醫學家很早就認識到葡萄酒的滋補、養顏、強身的作用。我國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寫道:葡萄酒有“暖腰腎、駐顏色、耐寒”。

大量流行性病學調查研究表明,適量飲用葡萄酒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uang, et al., 2017;Sluik, et al., 2017)、 肝 硬 化(Becker,et al., 2002)以及結腸癌、肺癌(Chao,2007)、基底細胞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癥的發病率(Arranz, et al. 2012)。一項評估挪威40~44歲人群中飲酒者與非飲酒者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研究結果顯示,飲酒者比非飲酒者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要低61%,且相較于烈酒及啤酒,葡萄酒能降低22%~27%的發病風險(Tverdal, et al., 2017)。來自意大利急性心肌梗死生存試驗和預防研究(GISSI-Prevenzione)結果表明,在確診心臟病的患者中,與非飲酒者相比,適度飲酒與較低的心腦血管發病率和總死亡率有關(Levantesi, et al., 2013)。來自西班牙納瓦拉大學的學者就“地中海飲酒模式(Mediterranean alcohol-drinking pattern,MADP,即適量攝入酒精,一星期內較為平均的攝入酒精,低烈酒攝入,更多飲用葡萄酒,提升紅葡萄酒消費量,以及避免酗酒)”對于研究對象的健康影響進行評估,發現MADP飲酒模式對于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有積極的影響,可使死亡率下降高達45%(Gea, et al., 2014;Hernandez-Hernandez, et al., 2015)。此外,來自于 Kaiser Permanente 的一項研究表明,適量飲用葡萄酒有助于降低肺癌的發病風險,而啤酒和烈酒的攝入則會提高肺癌風險(Chao, 2007);Han 等(2010)對575名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發現,飲用葡萄酒的患者擁有更高的五年生存率(75%比69%)以及康復率(70%比67%);在一項包括了歐洲及美國25個國家及地區的研究中顯示,相較于烈酒及啤酒,葡萄酒有更低的致糖尿病風險(Sluik,et al., 2017);西班牙的研究者發現,葡萄酒的攝入,尤其是紅葡萄酒,可能對普通感冒有保護作用。而相反地,啤酒、烈性酒和總酒精攝入似乎不影響普通感冒的發病率(Takkouche, et al., 2002)。以上流行性病學調查表明,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與酒精攝入量有關,也與飲用酒種相關。相比于啤酒和烈酒,葡萄酒更有益于人體健康,針對心血管疾病,能夠降低其發病率。此外,葡萄酒還能夠降低2-型糖尿病,特定種類的癌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等),肝硬化等疾病的發病率。

葡萄酒中的主要功能成分為乙醇和多酚,且盡管由于葡萄品種以及釀造工藝等的差別,不同葡萄酒乙醇含量以及多酚的種類和含量可能會有差異,但不同的葡萄酒均對人體健康具有相似的有利影響(Arranz, et al., 2012)。按照碳骨架的差別,葡萄酒中的酚類物質可以分為兩類:類黃酮(花青素、黃烷醇、黃酮醇)和非類黃酮(羥基苯甲酸,羥基肉桂酸,芪類等)。紅葡萄酒中多酚含量一般為1.2-3.0 g/L(白葡萄酒約為其1/10),其中黃烷三醇類和原花青素(縮合單寧)占50%以 上(Monagas, et al., 2005)。葡萄酒中的多酚發揮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其具有抗氧化活性,如減少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氧化,減少血小板凝聚和減少纖維蛋白原的含量。一項對紅葡萄酒和杜松子酒的研究發現,相比于不含多酚的杜松子酒,紅葡萄酒顯著降低了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的含量,并且延緩了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表明葡萄酒的抗氧化作用可能主要來源于其中的多酚(Estruch, et al., 2011)。此外,杜松子酒和葡萄酒都可以降低血液中纖維蛋白原和細胞因子 IL-α 的水平,表明兩者都具有抗炎癥活性(Estruch, et al.,2004)。內皮細胞功能紊亂與動脈粥樣化病變有關,Cuevas 等(2000)發現適量飲用紅葡萄酒可以顯著地改善高脂飲食導致的內皮細胞功能紊亂,并降低血液中Endothelin-1 蛋白的含量從而降低動脈粥樣化病變的概率(Corder, et al., 2001)?!叭摺敝坏母哐獕阂恢笔乾F代人類的健康殺手之一,Chiva-Blanch 等(2012)通過對67名有高血壓高風險的成年男性的研究發現,飲用脫酒精紅酒4周后,其體內的 NO 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血壓得到了顯著降低,表明紅酒中除酒精外的成分具有降低血壓的效果。

談到葡萄酒中的功能成分,就不得不提其中的明星物質—白藜蘆醇。白藜蘆醇是一種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用于抵抗外傷、細菌、感染、紫外等外界逆境,主要存在于葡萄(葡萄酒)、花生、桑椹等果實中。并于1992年在商業葡萄酒中首次發現白藜蘆醇的存在,后續大量的細胞模型和動物模型試驗結果表明白藜蘆醇有益于人類健康,包括消炎、抗氧化、保護心腦血管、抗肥胖、抗糖尿病、抗衰老、抗癌等。1997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權威期刊《Science》上首次報道白藜蘆醇作為抗氧化劑、抗突變劑和抗炎劑,能夠抑制小鼠乳腺細胞和小鼠皮膚癌癥病變,并阻止惡性腫瘤的擴散(Jang, et al., 1997)。白藜蘆醇被證實可以顯著延長釀酒酵母、線蟲、果蠅和小鼠等不同物種的壽命(Gruber, et al., 2007;Wood, et al., 2004; Park, et al., 2012)。大量的動物試驗還表明白藜蘆醇可增加肥胖小鼠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肝臟脂肪沉積、進而達到減輕小鼠體重和改善小鼠糖尿病癥狀的效果(Baur, et al., 2006; Lagouge,et al., 2006)。一項對 BMI 在28-36 kg/m2之間的健康肥胖男性志愿者進行30天膳食補充白藜蘆醇(150 mg /天)的人群試驗發現,白藜蘆醇可以顯著減少肥胖患者腹部皮下脂肪細胞的大?。↘onings, et al.,2014)。

此外,存在于葡萄酒中的其他多酚類物質,如酚酸、黃酮醇、花色苷等也被大量研究證實具有抗氧化、抗癌和抵抗肥胖及其相關代謝疾病的效果。蘆丁和槲皮素具有抑制氧化偶氮甲烷誘導的小鼠結腸癌的形成效果(Deschner, et al., 1991)。

參考文獻:

Jang M, Cai L, Udeani GO,Slowing KV, Thomas CF,Beecher CW, Fong HH,Farnsworth NR, Kinghorn AD, Mehta RG, Moon RC, Pezzuto JM. Cancer chemopreventive activity of resveratrol, a natural product derived from grapes. Science. 1997,275(5297):218-220.

此外,還有研究表明葡萄和葡萄酒中的多酚類物質還具有減少老年退行性化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癥、視力退化等發生的風險。一項由德克薩斯大學 Galveston 醫學部、肯塔基大學和馬里蘭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完成調查研究表明,老年期適度攝入酒精可能幫助提高記憶力,對于60歲以上且未患有老年癡呆的人群,老年期少量攝入酒精可能幫助他們更清楚地記住事情,這與人們的想象恰恰相反(Downer,et al., 2015)。同時,本課題組在長期研究中也發現葡萄酒中的花色苷(矢車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車菊素-3-蕓香糖苷)和蘆丁通過激活棕色脂肪產熱耗能,增加機體能量代謝水平,進而達到減少小鼠肥胖和改善小鼠糖尿病癥狀效果(You,et al., 2017;Yuan, et al., 2017;You, et al.,2018)。同時發現存在于葡萄酒中的鞣花酸通過減少原癌基因表達,誘導自噬,從而抑制肺癌細胞增殖,并減小腫瘤體積。

近期研究表明葡萄酒多酚通過改善腸道微生態,而促進人類健康。膳食多酚在進入人體消化道后,只有約5%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其余大部分都需要在大腸經腸道微生物代謝后才具有生物活性(Williamson, et al., 2005; Kemperman, et al., 2010),尤其是紅酒中含量豐富的原花青素必須經過腸道微生物降解后才可以被人體吸收或具有生物活性(Rasmussen,et al. 2005;Saura-Calixto, et al., 2010)。近期發表在 Science 上的研究成果表明腸道微生物可以在體內將紅酒中類黃酮降解為去氨基酪氨酸(DAT)并減少流感病毒對肺部的損傷(Steed, et al., 2017),腸道微生物對槲皮素的代謝產物3, 4-二羥基苯乙酸可以在體外培養條件下上調人腺瘤細胞 GSTT2 基因的表達并降低炎癥基因 COX-2 的表達,表明多酚的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可以提高細胞的解毒能力并降低細胞的炎癥反應水平(Miene, et al.,2011)。與此同時,多酚與腸道微生物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腸道微生物代謝多酚的同時,多酚也在對腸道微生物的生長以及代謝產生影響,這也是多酚發揮功能的重要方面。正常人體內的腸道微生物主要有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厚壁菌門(Fimicutes)、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門(Verrucomicrobia),在肥胖的人里面厚壁菌門/擬桿菌門的比例比體重正常的人要高,而通過補充膳食多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轉這種趨勢(Remely, et al.,2015)。 阿 克 曼 菌 屬(Akkermansia)屬于疣微菌門,通過用阿克曼菌灌胃等處理肥胖小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肥胖小鼠的代謝綜合征情況,如增重,血糖升高和胰島素抵抗等(Remely, et al.,2015),而許多研究表明水果包括葡萄中的膳食多酚可以增加腸道中阿克曼菌屬的比例(Saura-Calixto, et al., 2010;Etxeberria, et al., 2015; Roopchand, et al., 2015; Lovisa, et al., 2016; Song, et al.,2016)。此外,多酚還可以增加腸道中有益菌如乳桿菌(Lactobacillus)和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的比例(Cho, et al.,2016)并抑制有害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和機會致病菌大腸桿菌(E.Coli)的生長(Taleb, et al., 2016)。葡萄酒中的多酚不僅可以直接改變腸道微生物的組成,還可以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的代謝從而產生益處,我國的糜漫天教授團隊發現白藜蘆醇可以抑制腸道微生物產生氧化三甲胺(TMAO)從而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的概率(Chen, et al., 2016)。

參考文獻:

Saura-Calixto F, Pérez-Jiménez J, Touri?o S,Serrano J, Fuguet E, Torres JL, Go?i I. Proanthocyanidin metabolites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fibre from in vitro colonic fermentation and proanthocyanidin metabolites in human plasma. Mol Nutr Food Res.2010, 54(7): 939-946.

二、葡萄酒中的酒精對人體健康可能存在的不利影響

雖然有大量研究表明適量飲用葡萄酒有益于人類健康,但酒精是一種親神經物質,一次大量飲酒,可出現急性神經精神癥狀,長期飲酒可產生酒精依賴、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甚至出現不可逆的神經系統損害。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酒精定義為人類致癌物,認為大量飲用含酒精類飲料會增加人罹患癌癥如女性乳腺癌的概率(Allen, et al., 2009)。眾多基于人群的調查表明酒精的過度攝入會增加患某些癌,如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男性結腸癌和女性乳腺癌等的風險。調查表明攝入酒精60 g/天比不飲酒的女性患口腔癌、咽喉癌和食道癌的風險增加了3倍(Roswall, et al., 2015)。有研究采用95%乙醇的按照 7.6 g /kg 體重處理 Wistar 大鼠3個月,發現酒精處理組大鼠的骨骼密度、鈣含量和磷酸鹽含量等顯著降低,說明長期大量飲酒易導致骨質疏松(Rehm, et al., 2009)。

人體內主要有三種酶參與乙醇的代謝:乙醇脫氫酶(ADH)、乙醛脫氫酶(ALDH)和細胞色素 P4502E1 酶(CYP2E1)。在我們喝酒之后,乙醇在ADH 和 CYP2E1 的作用下轉變為乙醛,乙醛再經過 ALDH 轉化為乙酸,乙酸再以乙酰的形式進入三羧酸循環,最終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簡言之,最理想的酒精代謝途徑就是直接變成二氧化碳和水,中間各種酶都能夠正常發揮作用。平常喝酒臉紅的人是因為 ADH 比較發達,但是 ALDH 活性不高,導致乙醛積累,刺激到了肥大細胞,導致血管舒張出現了臉紅。喝酒臉白的人是因為體內缺乏 ADH和 ALDH 兩種酶,也就是說,這種人是通過速度最慢的路徑,即 P4502E1 讓酒精慢慢地在肝臟細胞中被“消化”掉。此類人攝入酒精后,酒精的代謝速度非常慢。還有一種人,就是身體里 ADH 和 ALDH都很豐富,這就是很難得的千杯不醉的人士了。Garaycoechea 等(2018)利用Aldh2-/-Fancd2-/-小鼠和 DT40 細胞為模型證明了在高濃度酒精暴露下(5.8 g/kg體重)會增加染色體損傷和干細胞突變的概率,易誘發相關疾病的發生。

此外,葡萄酒中可能帶來健康隱患的還有二氧化硫(SO2)。SO2作為抗菌、抗氧化劑而普遍用于葡萄酒釀造中,敏感個體易引發其過敏癥狀,主要是頭疼、惡心。有研究發現亞硫酸鹽的敏感性可能會對機體帶來更嚴重的后果,動物試驗表明SO2會在小鼠肺部發生聚集,抑制小鼠肺部細胞部分線粒體相應基因的表達,從而導致其發生功能性障礙對細胞造成損傷,最終加劇肺部疾?。≦in, et al., 2017;Qin,et al., 2009)。

三、葡萄酒健康的飲用方式

長期大量攝入酒精對我們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機率是很大的,葡萄酒屬于酒精性飲料,含有5%~20%左右的乙醇,但同時葡萄酒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利的多酚類物質。首先,葡萄酒內的干浸物質可以與酒精發生反應,減少酒精的直接影響;另外,多酚等物質的存在,不僅對人類的健康有益,而且也會減少酒精的不利影響。因此,我們要重視葡萄酒給予我們帶來的健康和快樂,但是不能夸大葡萄酒的作用,而要重視葡萄酒中酒精的可能不利影響。葡萄酒健康的飲用方式和飲用量是重要的,科學適量飲用葡萄酒是健康的前提,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和身體狀況,以一種好的心情,適時適量地和家人、朋友飲用葡萄酒就能幫助人們保持健康和長壽。

參考文獻:

Garaycoechea JI, Crossan GP, Langevin F, Mulderrig L, Louzada S, Yang F,Guilbaud G, Park N, Roerink S, Nik-Zainal S, Stratton MR, Patel KJ. Alcohol and endogenous aldehydes damage chromosomes and mutate stem cells. Nature.2018, 553(7687):171-177.

猜你喜歡
白藜蘆醇飲用酒精
響應面法優化赤霞珠葡萄皮渣白藜蘆醇提取工藝的研究
白藜蘆醇,真的有那么神奇嗎
跟蹤導練(一)(2)
醫用酒精如何配制
胖大海的不良反應
白藜蘆醇,到底是何方神圣?
每日喝咖啡降低10年死亡風險
醫生提醒綠豆湯限量
酒精脾氣等
白藜蘆醇對酒精性氧化損傷修復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