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精神幫扶研究

2018-12-11 11:32趙書棟劉遠君
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 2018年10期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趙書棟 劉遠君

摘 要: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人數也在不斷攀升,他們已成為社會十分關注的群體。國家出臺一系列資助幫扶政策減緩了他們的經濟壓力,為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提供了保障?,F有的經濟資助滿足了他們的物質需求,但尚未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當前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上的“貧困”,滯礙著他們的成長成才。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開展精神扶貧,培養其積極心理品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精神幫扶;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貧困;積極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8)10-0086-03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人數也在不斷攀升。近幾年來,我國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資助力度,幾乎所有高校都建立起了以獎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特困生補助和學費減免為主體的多元化資助體系,解決了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經濟困難等問題,為他們完成學業提供了保障。但值得我們重視的是,當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除了經濟上的貧困,他們在心理上也存在著“貧困”。黨和政府的一系列資助政策,保障了他們不會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但這種偏重經濟的資助模式難以很好地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心理貧困”問題。

“心理貧困”滯礙著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如何使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塑造積極的人格特征,并養成向上的人生態度?這不僅是高校工作者面臨的育人問題,也是整個社會都需要關注的現實問題。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貧困”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幫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貧困”狀況及其原因分析

(一)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貧困”狀況

近年來,國內相關學者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研究顯示,他們心理健康狀況呈負性變化,他們除了承受來自家庭經濟困難的壓力,也面對著來自人際、環境、學業等各方面的挑戰。李小青等發現湖南部分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在整體心理健康狀況、強迫癥、焦慮、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等6個方面表現出嚴重的心理問題[1]。黃秋蓮對某高職院校調查發現,占相當數量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存在焦慮和苦悶、自卑敏感、思維單一、認知偏激、正性情緒少等心理問題[2]。李明對革命老區某高校調查顯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在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強迫癥狀、抑郁、焦慮和敵對性等6個因子上與全國青年組常模存在差異[3]。韓力爭等對南京某高校調查顯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自尊水平顯著低于非貧困生,在主觀幸福感水平上,比如生活滿意度水平,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顯著低于非貧困生[4]。

當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他們在適應能力、人際關系、學業就業、人格和價值觀等諸多方面明顯低于非貧困大學生;在偏執認識中常伴有負向心態,表現為不適應、脆弱、自卑、焦慮、追求虛榮、產生嫉妒、自我封閉等心理;在行為方式上主要表現為:遇到挫折極易受到傷害或打擊,在人際溝通上不積極、不主動,敏感而多疑,在對問題的認知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的看法,時常表現出“習得性無助”,容易壓抑自己,缺乏主觀幸福感等。

(二)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貧困”的原因分析

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貧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受到社會大的環境和家庭養育方式的影響外,還有個體應對社會方式、人格自尊以及社會支持系統等因素的影響。

由于我國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絕大多數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來自欠發達地區,家庭經濟拮據,一戶貧困家庭每年要為子女支付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生活和學業費用,無疑是相當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一些貧困家庭“因災致貧”和“因疾致貧”等情況致使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遇到巨大經濟壓力。另外,因貧困家庭的教育缺乏科學的方法,家長思想觀念相對保守,不能正確地引導,使得孩子處于散養狀態。這也使得來到充滿競爭的開放環境中的他們極易變得敏感和迷茫,原有的價值觀念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或改變,處于大多經濟條件優于自己的同齡群體之中,與同學之間難免有衣著、飲食及消費等方面差距。若不能正確看待差距,心理容易失衡而產生自卑。當他們在學業上失去了往日的優越感,發現自己擅長的地方也不占任何優勢時,往往會產生焦慮,使得他們在心理上產生壓力和困惑,難以繼續成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佼佼者。

在個體因素方面,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進入大學后,很容易產生迷茫感,否定自我,自我效能感缺失。受到傳統觀念和保守思想的束縛,他們可能對某一問題產生片面性的、不公正的看法,持續的心理不平衡使他們產生抱怨,排斥甚至嫉妒他人,自卑心理被強化,人際關系變得敏感和多疑;一些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比較在意他人的評價,受到贊揚時沾沾自喜,受到傷害時情緒化明顯;一些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在遇到現實性問題時,不善于尋求幫助,有糟糕至極的心態,也極易導致抑郁心理的產生;也有少數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把“貧困”當作資本,安于獲得各種形式的資助或補貼,經濟資助體系對他們的幫扶沒有調動其努力自我變革的內生性動力,使他們形成“等、靠、要”思想。

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諸多“心理貧困”問題的產生,與他們抵制不了物質生活的誘惑,難以找到滿足自我價值目標密切相關。與非貧困生相比,他們承受著來自各方的心理壓力和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失去了發展興趣和挖掘自我潛能的動力。

二、“心理貧困”的內涵與精神幫扶的積極心理學審視

(一)“心理貧困”的內涵

美國社會學家劉易斯從社會文化學的視角對貧窮進行了研究,發現貧困者聽天由命而非思變,不愿參與大范圍的社會結構活動,這種亞文化對其成員和社區產生了一種消極的社會心理影響[5]。李炳全通過對中國人的心理研究,指出貧困者具有力避失敗而不是力求成功的動機、缺乏獨立性和主動性以及安于現狀等“心貧”表現[6]。瞿明麗從文化因素、家庭背景和能力競爭三個方面對“心理貧困”問題進行了剖析,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使個體容易形成靦腆、矜持的“內向型”民族特性,阻礙了個體的情緒宣泄;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經濟條件的欠缺等因素容易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貧困”;因能力競爭中處于弱勢而造成“心理貧困”[7]。心理貧困是指個體或群體的心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而導致的一種缺乏狀況,其主要表現為負性情緒增多、人際關系不良、社會參與受限等[8]。心理貧困受到社會文化、家庭教育和自我認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是一種消極的認知偏離,表現為個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負性變化[9],是一種亞健康的心理狀態,但尚未構成心理疾病和心理問題。

從具身認知理論來看,生成心智的機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具有整體性和交互性,心智是身體活動的內化或內部運行[10]。家庭經濟貧困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貧困”形成的誘因,貧困文化觀念、缺失的教育引導等環境也是導致“心理貧困”的重要因素。大學生“心理貧困”能產生焦慮、自卑、抑郁、敏感、保守、封閉等一系列的心理變化,是個體不合理信念引起的消極心理反應,使他們思維模式化,也極易造成偏執的心理和人格的不健全,這些都會映射到他們的學習、交往、情感和人格等各個方面。

(二)精神幫扶的積極心理學審視

積極心理學是關注幸福與動力的學問,它主張把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養人的能夠自我完善的內在能力上。積極心理學更多關注的是人的積極一面,強調人的價值和人文關懷,倡導個體對問題作出積極的回應,并能通過問題去獲得積極的體驗?!靶睦碡毨А笔窍麡O的,與積極心理要素組成的心理資本是相悖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力趨回避、防御自我,不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11]。當消極地對待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時,結果往往使事情辦得更糟糕,而當能夠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應對時,問題往往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們要用一種更為開放的、積極向上的、肯定的眼光去關注和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提升他們勇于面對困難的良好心態和勇氣,使他們在積極的自我暗示中更加樂觀,并充分挖掘其潛能,更加主動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雖存在“心理貧困”問題,但他們也具備積極的心態。比如,他們也有強烈的社會交往需要,也有獲得別人認可的需要,也有通過溝通獲取友誼、友愛與情感的需要,這都是精神層面的需要。馬斯洛需要理論認為,交往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便與不和諧人際關系之間產生極大的心理矛盾。他人不經意的言行會被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聯想為瞧不起自己,進而引起偏激認知,甚至產生過激行為。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有虛榮傾向,很大程度上是他們強烈的現實物質生活需求尚未得到滿足,得不到很好的引導,他們的自卑、敏感和焦慮等心理極易被強化,使得他們更多地選擇封閉的方式逃避傷害。我們在充分認識到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消極心理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和培育他們積極的心理品質。他們也有自身的一些優點,比如節儉、學習刻苦、樂于幫助他人,富有情感等。培育和提升他們的積極心理品質,會使他們更加有信心地支配和管理好自己面對各種問題,并最大化地發揮其人格優勢。

在我國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心理貧困”問題,也日益暴露出當前社會側重物質資助體系的片面性、短期化、單一化等特征,缺乏對他們精神需要的關注。大學階段是個性形成、性格穩定的關鍵階段,在這個時期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逐漸趨于成熟,但因受到各種文化思潮和不良思想的侵蝕,極易使他們形成消極的思維方式,放大并強化消極情緒,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阻礙他們的發展。

三、精神幫扶助推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

資助體系的實踐路徑

培育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更為重要和基礎性的是重視對他們的精神幫扶,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心理貧困”。具體實踐路徑如下。

(一)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的主渠道作用

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以及“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主渠道作用,這是培育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保障。首先,為優化課程教學質量,要加強對上述課程專業教師技能訓練、優秀教案設計、課程理論研究等活動,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使他們帶著情感開展教學活動,以人格魅力影響、感化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自我探索和價值選擇;其次,要通過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調查研究,了解其群體特征和心理需求,結合他們的現實需要,緊密結合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現實性問題來開展課堂教學,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資源平臺,以案例分析、小組交流等形式,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形成對人生理想、學業、就業的良好心理認知;最后,擴充課堂教學的外延,依據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鼓勵和帶動他們加入不同的興趣小組,如歷史文化研究協會、交誼舞協會、英語交際協會、書法協會、演講與口才協會、志愿者服務社團、義教工作服務隊等協會或社團,讓他們在積極的交際和社會實踐體驗中增進積極的情緒體驗,進而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質。

(二)創新資助模式,突出精神幫扶

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資助幫扶工作,不僅僅是學校管理部門的職責,也是全體教職工的職責。在現有經濟資助模式的基礎上,切實把“資助”與“育人”有機結合起來,創新資助育人模式,突出精神幫扶。

首先,資助管理工作者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理念,突出人文關懷,加強對其思想引導。比如,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召開專題勵志會議,使他們能夠客觀、理性地認識到貧困是外在的、暫時的,引導他們依靠自身的努力去改變;以身邊的優秀校友和歷史名人為榜樣,激勵他們產生改變自身現狀的動力。為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和社會實踐機會,創新勤工助學崗位育人模式,把嚴格管理和情感關注有機結合起來,對他們工作過程定期跟蹤,加強引導,建立動態管理檔案,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尊重、愛護、激勵,使他們變壓力為動力,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他們通過勞動獲取報酬,既能他們肯定自身的價值,又能激發他們的精神力量,培養自強能力。

其次,在資助管理過程中,形成動態化幫扶方案,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多元化需求和現實特征,實行分類幫扶。針對大一貧困生適應問題,通過開展班級團體輔導,使其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并逐漸學會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缺乏溝通能力,開展戶外素質拓展活動和談心談話交流,促進他們走出自我思想束縛,學會溝通和展現自己;針對面臨畢業有著焦慮和壓力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通過走訪、信息溝通等形式給予學生心理安撫,給予其更多的鼓勵和開導,使其勇于面對競爭,敢于抉擇;在“自強之星”“巾幗之星”“自律達人”等系列評選中,除了給予“勝出者”必要的獎勵和表彰外,也需要關注“被淘汰者”,通過各種方式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使其明白,通過努力可以證明自己更優秀。

最后,建立多元化的社會支持系統。通過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對篩查出來的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及時開展心理咨詢工作;通過舉辦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等活動,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積極參與,感受和認識個人心理的秘密和規律;充分發揮校園顯性和隱性文化的熏陶和滲透功能,為他們良好心理品格的形成提供環境支持;建立家校溝通渠道,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關懷,共同關注他們的成長等。

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心理脫貧”,不僅是高校推進“立德樹人”的具體行動,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精神幫扶不僅要消除他們保守落后的思想觀念,還要向他們傳播新思想、新觀念。他們的認知水平與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才會擁有徹底擺脫“貧困心理”的禁錮,才會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銳意進取、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參考文獻:

[1]李小青,宋傳穎.湖南省高校貧困生心理現狀調查及提升 策略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

[2]黃秋蓮.高職貧困生“心理脫貧”策略研究[J].教育評論, 2015,(12).

[3]李明.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對策——“成長訓練營”模 式研究[J].教育觀察,2017,(3).

[4]韓力爭,賀張真.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團體輔導對貧困大學 生心理成長的促進作用———以南京財經大學為例[J]. 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6,(6).

[5]張世定.文化扶貧:貧困文化視域下扶貧開發的新審思[J]. 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6,(1).

[6]李炳全.中國人的心理和行為解密[M].廣州:廣東教育出 版社,2016:2.

[7]瞿明麗.大學生“心理貧困”現象探析[J].科協論壇,2008,(3).

[8]同雪莉.高校心理貧困的度量與福利提供[J].教育評論, 2014,(11).

[9]武曉東.高校學生“心理貧困”研究綜述[J].經濟師,2013,(1).

[10]李炳全,張旭東.具身認知科學對傳統認知科學的元理 論突破[J].2014,(6).

[11]龐麗.能力本位視野下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資本 培育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5,(11).

猜你喜歡
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意義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自我教育研究
談積極心理學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