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民間美術造型變異性緣由

2018-12-12 08:20朱瑜珠河南大學美術學院河南開封475001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民間美術

朱瑜珠(河南大學美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在當今科技迅猛發展世界上,幾乎沒有幾個國家能將本土所在地域的傳統民間文化在進步中完整地保存下來?,F代物質文明的沖擊下即便是歷史悠久文明古國中國,遺存豐厚也禁不住埋沒于歷史的滾滾紅塵。斗轉星移歷經了滄海桑田,華夏子孫祖祖輩輩演繹著古老民族文化的傳承、社會的進步發展到近代時期的交融一直到了當今的文化變異?,F代文明已不可阻擋態勢進入勞動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特別是我國的民間美術造型有了覆蓋式的變異,從題材、內涵到形態、樣式均帶來了變異。當然這與現代的文化教育、風俗習慣、生產方式、審美喜好的改變密不可分。

一、由社會變革而變

一般來講,文化和習俗風尚是人類根據自身生存需要創造出來和自然形成的,它也必然會隨著時代的演變而不斷變化,正所謂“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中國民間美術曾經在經歷歷史的巨變,近百年來不斷發生著變化,廣大的勞動人民從封建社會到如今的現代化高度文明的物質文化生活。新型媒體的普及深深地的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人們的文化教育、生產方式甚至是不同地域的風俗習慣雖有部分保留,但不得不承認由于社會的變革,年輕一代的審美喜好的改變,給民間美術從題材、內容到形態、應用到流傳隨著經濟市場的疲軟,必然帶來民間美術造型審美導向發生了變異。

二、由新生活方式而變

在長達兩年千余年的封建社會,我國各地民間美術造型基本上是以傳統的生殖崇拜與吉祥祝福的圖型樣式以及綱常倫理,文化習俗,仁義道德等內容,從最早期到中期再到封建社會晚期,民間美術造型從內容形式上還是不斷地推陳出新,具有變異性的,但它是發展的較為緩慢的,微小的。封建王朝覆滅,到了民國時期社會動蕩,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陜北等根據地、解放區,出現了有勞動婦女創作賦予了抗日救國的思想的剪紙樣式,有放羊的生活場景、還有紡線、農耕、踴躍參軍支前等新內容新題材的民間剪紙,這標志著民間美術創作內容題材有了嶄新的變化,其內容有了很大的拓寬,造型也隨之有了較大的變異。(圖1.2)

到了新中國成立后,新的生活方式使得民間美術造型發生了變異性特征。以陜北的民間剪紙為例,一是絕大部分剪紙反映社會主義新生活的題材的,播種、收割、喂雞鴨、喂豬羊,大豐收的勞作生產場景,婦女們穿針引線,孩子們認字讀書、新房子,新家具,拖拉機、小汽車等造型,畫面內容親切熟悉,就像剛剛發生在身邊的熟悉場景。另外在全國許多地區都出現了現代民間繪畫—即農民畫。新的生活方式讓農民畫的產生,不再是勞動者以實用功能為目的,已然缺失民間美術的創造原本是自娛自樂式。左漢中在其一書中說到:“有一些農民畫創作十分活躍的地區,往往是在政府和文化部門領導以及專業人員關注指導之鄉”,以政治宣傳功能出色成效而普及一時,但存在藝術上并未真正地扎下根,并已從基本概念上完全脫離了傳統美術的范疇?!碑斎?,現如今作為一種新時代下的農民畫自然會循著它的發展規律而發展下去,并同樣有著它的存在意義和價值。還有,近些年旅游事業快速熱起,旅游文化產品應運而生,國外旅游者對中國傳統民間美術的興趣,刺激了商人,如陜北臨潼馬俑館等處民間工藝美術市場,一邊是大批的真正傳統民間美術品被外國旅客購走。但同時有大量的當地百姓轉身投入到民間美術創作當中來,加入了民間藝人的行列中來,造成大量的粗制濫造的民間工藝品生產進入了市場,無論是材料還是工藝出現了變異,而那些原汁原味,費盡心血與手工勞作的真正的民間藝術作品被淹沒其中。無數該頭換面變異得不倫不類的新民間工藝品充斥市場。手工剪紙直接轉變為印刷品,美其名曰又艷艷又很便宜,曾經質樸的紅棉布的布老虎變成了穿著燈心絨黃老虎,甚至綢緞的花老虎,小老虎的眼睛、胡須,不是原來的一針一線手工制作,為了節約工時,變成了有機玻璃扣子和色彩繽紛的腈綸毛線,原來質樸可愛的小布老虎變得怪怪的,民間藝術的鄉土氣息與經典沉穩的色彩變得面目全非了。這是人們發現這些變成了旅游紀念品的民間美術品,禁不起時間的研磨,無法耐人尋味,甚至混淆視聽令許多人們認為民間美術作品就是俗氣,就是粗糙的印象,此產品已是非作品了。比虎畫貓的工藝品不再是真正的民間藝術,因為它缺失了率真魂魄和靈性。市場的沖擊一時會帶來一些短時效益,但隨著旅游業的成熟發展,那些大量的粗陋工藝品賣不出去積壓而造成資源的浪費,這種現狀雖令人哭笑不得,但令很多美術工作者以及民間藝術愛好者法人深深憂慮愁思,那就是如何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中,為那些掙扎在現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民間美術找到更好的生存空間。那些曾經坐在炕頭穿針引線、描龍畫鳳的農村婦女,還有未出嫁的鄉村少女學繡線、學繡織嫁衣的場景一去不復返,明星照片代替了條屏年畫,描金畫銀的新版年畫代替了貼木版畫的花門,歐美、日式電子玩具與怪獸替代了民間泥娃娃。還好,國家出臺了非遺政策,特別近些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項目建設不斷推動,進一步保護與帶動了各地民間美術的發展。

1、新內容新題材

傳統民間美術的造型多大千百種,許多風貌樣式,不同時期有不同目的特點,但其基本內容主題附和著歷史遺留下來的風俗習慣,基本的一致和穩定的在民間存在,那就是對生命的熱愛與向往,執著于理想,通過美化而不斷表達創造,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快速發展,舊形式在變異逐漸揚棄著本原的內涵,使其功能標準發生了質的變化。比喻貼在結婚新房里粘貼的剪紙喜花,在民間仍作為新人主要裝飾墻面、家具、床鋪的,是烘托喜慶氣氛的必須品,但可能已無人了解原本是用來祈求生兒育女的護符。還有,每逢節日各大公園民間大型民間燈彩造型展演、飯店及公共場所的燈彩照明與裝飾,不僅是原來娛神祈福的性質,而是成為老百姓的歲月節令的游樂性節目。特別是元宵節的燈彩會,內容題材豐富至極,有傳統圖案祈福納祥題材,有神話傳說題材的,還有小朋友喜愛的新內容卡通動漫題材等等,每年的燈彩都推陳出新,不斷變換題材。其內容也常常伴著勞動者理想變化而更新,當然也有文化傳播,政治宣傳的主題內容。另外在民間慰藉吊唁與,祭祖所用紙扎藝術,也隨著時代生活現狀出現了紙扎樓房、小汽車、麻將桌、冰箱彩電、沙發立柜等實用造型的作品,其實就是舊形式對應現實生活的理想化寫照。圖3

2、新形態新審美

當今傳統民間美術如皮影受電影的沖擊,絕大部分銷聲匿跡在鄉村,少有的會出現在民間藝術博物館,個別旅游景區會有皮影戲曲的節目演出,有些老的早期皮影的雕繪作品,甚至淪落到收藏愛好者手中,逐漸變為僅供文人雅客觀賞的藝術品了。使用范圍狹窄。民俗禮儀信物來源也發生某些轉移,原來由勞動婦女手工制作的民間美術品,現在有的被輕工業品如塑料制品所替代。另外苗族刺繡素以精湛細膩面著稱于世,過去的苗族姑娘常在出嫁前精心刺繡一件嫁衣,在今日的苗寨里出售苗繡的圖案紋樣日趨簡單,造型紋樣也逐漸失去了原先那種古老神秘的內涵,苗族婦女的背裙上甚至出現了漢語拼音字母圖案。由原來的精美紋樣變異現代品,失去了原有的藝術形態。特別值得憂心的是有一些地區為了當地的旅游產品開發,對一些傳承百年來已經很有名氣的傳統民間作品進行了不恰當的改良和創新,欲速則不達的結果是精品變次品,使用一些塑料、劣質纖維,甚至有毒有害的新材料,變得不倫不類。當然,隨著農村文化生活的變化和廣大群眾審美條件的變化,民間美術出現了不少新的樣式,也有發展較好的民間美術典型,如表現作者生活體驗的木板年畫,手作扎染,大型剪紙、布貼畫、毛絨繡、陶藝作坊、布堆壁掛、卵石雕、火燙畫等樣式,這些民間美術新的造型形態,已經脫離了民俗活動,也從傳統的圖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立的在美術畫廊中供人們觀賞的民間藝術了。

還有我國江南一帶幾處著名的“農民畫鄉”,由于較早受到政府的扶持,加上專業美術工作者的精心輔導,這些隱匿在民間的熱愛美術創作的農民,放下鋤頭,憑借天性和樸素的審美觀,學習掌握了一套新的程式造型準則,他們的作品內容豐富,題材新穎,色彩變現獨具風格,具有較濃的裝飾風格。出現了一批被市場認可的優秀作品,還有出國展覽者,作為當地的商品出售者有之。形成獨有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圖4

總之,可以看到中國青年輩的民間藝人藝術風格演變之軌跡。電視電影的普及,商品經濟的發展,都在改變鄉民的審美要求與心態,使得某些民間藝術品形態和樣式面臨淘汰和被取代的危機。民間美術造型會隨著人們的審美情趣的變化而變,在未來文化水平逐步升高,會有更多的新標準,新的表現技法,民間美術造型必然也會順應歷史發展規律而變,在傳承中求發展。

猜你喜歡
民間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private’ parenting goes public
創意美術
民間妙聯擷趣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