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伯特藝術歌曲《淚洪》伴奏的彈奏分析

2018-12-12 08:20李月海蘭州大學甘肅蘭州730000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間奏附點流浪者

李月海(蘭州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

1、作者背景資料

弗朗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享年31 歲),又譯弗朗茨·澤拉菲庫斯·彼得·舒伯特,奧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出生于維也納郊外的教師家庭。自幼隨父兄學習小提琴和鋼琴,少年時即顯示出他在音樂創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在31年的生命中,創作了1000 多件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18 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 部交響曲,19 首弦樂四重奏,22 首鋼琴奏鳴曲 ,4 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它作品 。他為不少詩人的作品寫了大量歌曲,如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弗里德里?!は?、海因里?!ずD?、威爾赫姆·穆勒等,把音樂與詩歌緊密結合在一起。

2、曲目背景

本曲根據穆勒創作于1827年同名的詩詞《淚洪》所創。編寫在藝術套曲《冬之旅》中第六首,這首套曲主要描寫的是一個失戀的流浪者因為貧窮的迫于無奈,不得不離開自己心愛的女人。作者在本套曲中表達的是他內心的孤獨和痛苦的情感。舒伯特本人將本曲稱為“可怕的歌”。因此鋼琴伴奏主要的基調所表達的情感也是同樣的孤獨和痛苦。

3、曲式分析

本曲是并列單三部曲式

前奏 A 間奏 B 尾奏(1-4)(5-14)(15-18)(19-28)(29-32)a a’ b b’4 4 6 4 4+2 4 b d b(調回歸)4

4、演奏研究

本曲為b 小調 Lento 柔和的,速度為1=50,3/4 拍.以三連音,附點節奏為主要節奏型。

4.1 第一遍演奏

4.1.1、前奏部分

第一小節第一拍從左手主和弦右手三連音開始,表達出流浪者內心的一種沉重步伐的情感,再彈奏時,不要彈得太弱,也不要彈得想打拍子一樣有種頓挫感,只需彈奏出和弦暗淡的色彩即可。在第二、三拍附點節奏中需要突出第一個音,好像這位流浪者在回頭依依不舍的那種無奈之舉。第二小節同樣的音符,甚至是同樣的音型,作者想表達的是情感再一次的渲染,一步三回頭的那種痛苦內心。第三小節運用了三個附點節奏,表達著流浪者狠下心腸向前努力的邁出步伐但是他依舊不舍,并痛苦著。第四小節的附點二分音符讓我們的情緒有了一個緩沖,并且給予歌唱者一個預備的信號。

4.1.2、A 段

a 樂句第5、6 小節為第一句,伴奏運用相同主和弦第三轉位的附點+二分音符的彈奏,表達了流浪者的沉重的步伐。第7、8 小節為第二句,運用了與前奏中3、4 小節同樣的音型,與演唱者節奏相同,一定要弱,不要搶風頭,這里需要突出演唱者的演唱技巧。

a’樂句第9、10 小節為第三句,伴奏與a 句相同,第11、12 小節為第四句,這里進入了一個小高潮,演唱者需要做出漸強,在伴奏中,也需要給予演唱者一點幫助同時做出漸強,但是在第12 小節第2 拍的C 一定要彈出來,給演唱者一個信號,演唱者需要在此處做出一個滑音。從第13 小節開始進入到A 段的結束句,因此需要給出一定的減慢、減弱做出一種結束的感覺。

4.1.3、間奏

第15-18 小節是間奏部分,這里就像是海浪一樣,演奏的時候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把握,在第17、18 小節可做漸快處理,意在引入演唱者的情緒進入B 段。

4.1.4、B 段

本段落演唱主要以下行音為主,所表達的情感是一種內心的無奈,仿佛在勸慰自己接受現實,因此在演奏中要與A 段形成情緒上的對比,不可太激昂,和弦色彩應該是暗淡的,無力的。如歌詞中所說“當那野風初抽嫩,原野上吹著春風。堅凝的冰塊裂成碎片,陽春將那柔雪融化”。第27、28 小節是一句類似吶喊的,哭啼的演奏,是那樣的決絕,是那樣的悲憤。在彈奏時雖然是強的,但同時也是壓抑的,不是完全爆發出來的。因此在彈奏的時候要把握住“收”不要撒出去的那種爆發。

4.1.5、尾奏

最后的四小節,在彈奏時一定要注意到譜面上的“pp”是很弱的,很暗淡的,在31、32 小節要帶入漸慢,漸弱。但是不必太弱,畢竟還需要將歌者情緒再次帶入。

4.2 第二遍演奏

第二遍演奏的時候,根據歌詞大意所要表達的是一種思念之情。因此,不可像第一遍的演奏,情緒波動要小,強弱對比要弱。并且不再彈前奏,從結尾處直接進行A 段。

4.2.1、A 段

從第5 小節進入的時候就要弱,小心翼翼的。畢竟是再說“雪啊,你可知我的心愿?詢問著雪飛去的方向?若是追隨著自己思念的淚水,是否可以將它融入溪水?”彈奏時也要弱,不要太強。

4.2.2 間奏

間奏部分仿佛是在等待雪的回答,因此在彈奏是要有一種推動力,表達著流浪者迫切的祈求著的心情。這里可使用“裂痕”的處理來彈奏附點節奏。

4.2.3、B 段

雪給予了他答復,他對雪描述著愛人的住處?!按┻^熙攘的城市,當你感受到我淚水灼燙的地方,那邊是我愛人的住所”原來流浪者已經自己炙熱的淚水留在了愛人那里。那么,這一部分我們在彈奏時要把握住陳述的語氣,不必又太強烈的情緒表達,應該表現出悲傷的情感,漸行漸遠的弱奏。第27 小節,重復的一遍“那是我愛人的住所”仿佛再一次強調“那是我愛人的住所??!但是我再也不能去見我的愛人,我再也不能去陪伴她,呵護她,我是多么的不舍,多么的無奈,多么的不忍??!”在彈奏時利用漸慢和漸強做出這種不舍得情緒,悲壯的感情,對于現實的無奈。

4.2.4、尾奏

由于這一次是曲目的終止,因此我們不必過多的考慮歌者情緒的再次帶入,所以我們可將弱奏做得更加明顯,給人以明確的結束感。

5、結語

彈奏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淚洪》的伴奏始終都要注意緊緊把握住富有詩意和旋律的歌唱性。波斯特利奇、費舍迪斯科、托馬斯.夸斯托弗等歌唱家均演唱過本曲。并經常將本曲作為音樂會的保留曲目進行演唱。作者希望能夠通過本文對于本首藝術歌曲的藝術指導在彈奏時提供一些思路,能夠協助演唱者更好的演繹此曲。

猜你喜歡
間奏附點流浪者
慣性釋放在白車身關鍵接附點剛度分析中的應用
車身接附點動剛度后處理方法對比
間奏
基于逆子結構分析方法的車門振動噪聲分析
論節奏中特殊時值的簡快教學方法
關于敦煌琵琶譜的深入探析
流浪者成美國防疫“定時炸彈”
巴士車上的“浴室”
引入鋼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鋼琴在流行歌曲前奏和間奏中的編配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