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戰爭爆發后毛澤東應對美軍介入的戰略策略

2018-12-14 09:13
軍事歷史 2018年2期
關鍵詞:邊防軍人民解放軍朝鮮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借機出兵朝鮮,并派第7艦隊入侵臺灣海峽,阻撓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美軍出兵朝鮮并不斷擴大戰爭的行為嚴重威脅了中國的安全。危急時刻,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站在國際戰略全局的高度,結合革命戰爭年代的斗爭經驗和對美國帝國主義本質的深刻認識,精心籌劃并實施了一系列戰略策略。這些戰略策略的制定和實施,為人民解放軍入朝后迅速扭轉戰爭局勢、為有效維護國家利益,奠定了重要基礎。

一、統攬全局,及早分析預測朝鮮局勢

面對美國出兵朝鮮并武裝干涉中國解放臺灣,是通過與美國作堅決斗爭以維護國家利益,還是任由美軍擴大戰爭而置國家安危于不顧?毛澤東統攬全局,及早分析和預測局勢,提出了相應的斗爭策略。

(一)通過預測明確國家安全威脅。對于美軍介入朝鮮戰爭后的局勢問題,當時國內各階級的認識還比較模糊,不少人認為中國與蘇聯已經締結《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有了蘇聯的“庇護”,美軍干涉朝鮮戰爭后不可能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朝鮮戰爭爆發后,雖然朝鮮人民軍迅速占領了漢城,但毛澤東判斷朝鮮戰局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朝鮮人民軍把南朝鮮軍趕下海,進而解放朝鮮全境,使得戰爭在短時間內結束;一種是由于美軍的介入,戰爭出現持久。隨著美軍的不斷介入,毛澤東認為朝鮮人民軍向南進展很可能受阻,朝鮮戰爭可能出現長期性。1950年9月5日,毛澤東指出,過去估計朝鮮戰局有速決和持久兩種可能性,但“現在美國在朝鮮已經增加了它的軍隊,因而戰爭持久的可能性也就隨之增加了?!?《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201頁。他進一步指出,美帝國主義“它是什么都可能干出來的”*《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202頁。,很可能要亂來?;谶@些分析,毛澤東指出,“我們要隨時準備對付美帝國主義來侵略。我們所進行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設事業,都要考慮到敵人就在面前這個情況來討論和決定?!?《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202~203頁。毛澤東通過預測朝鮮戰爭形勢明確國家安全的威脅,對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在復雜的國際形勢面前保持清醒頭腦奠定了扎實的思想基礎。

(二)發揮人民軍隊優勢能夠戰勝美軍。革命戰爭年代,針對美國侵略朝鮮可能給中國國家安全帶來的嚴重威脅,毛澤東在《朝鮮戰局和我們的方針》中提出了應對策略:“我們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讓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著你打,最后打敗你?!?《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202頁。毛澤東所提出的用手榴彈對付美國的原子彈,其內涵就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武器裝備,盡管我們的裝備差,但只要發揮自身優勢,一定能用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美軍。這一方面就是告訴人們美軍是不可怕的,它的裝腔作勢和氣勢洶洶是嚇唬人的,我們有信心戰勝它;另一方面,又必須對美軍擴大朝鮮戰爭的圖謀提高警惕,做好充分準備,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只有這樣,中國人民才能隨時粉碎美國侵略中國的圖謀,居于主動。

(三)要團結一切可用的和平力量?;趯Τr戰局的深入分析和對美國侵略本質的深刻認識,毛澤東指出,應對美軍介入朝鮮戰爭,我們制定方針的基點“不是靠觀音菩薩來救命,而是靠自己的雙手去克服困難?!?《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201頁。中國不是孤立斗爭,“蘇聯及各人民民主國家相互之間的關系則是很團結的。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新的中蘇條約,鞏固了兩國的友好關系,一方面使我們能夠放手地和較快地進行國內的建設工作,一方面又正在推動著全世界人民爭取和平和民主反對戰爭和壓迫的偉大斗爭?!?《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147頁。毛澤東所提出的要團結一切可用的和平力量,其核心要義就是要團結世界上被壓迫的民族和人民,壯大避免世界大戰的和平力量。因為只有聯合更多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才能不斷增強與帝國主義作斗爭的力量源泉,才能在美國入侵中國時將其打敗。

二、防患未然,抓緊做好臨急應戰準備

美軍介入朝鮮戰爭后,毛澤東提前著手指導人民解放軍做好臨急應戰準備,在調整轉變戰略重心、加強軍事力量部署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一)適時調整轉變戰略重心。新中國成立后,黨的主要任務由進行革命戰爭轉變為恢復國民經濟,軍隊的任務由奪取政權轉為保衛國家安全。1949年10月31日,毛澤東在致林彪的電報中,將以天津、上海、廣州三點為中心的三個區域作為國防重點。這個戰略部署突出了東南方向的重要地位。1950年6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將解放臺灣作為人民解放軍的五大任務之一。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第三野戰軍加緊了解放臺灣的軍事準備。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美國將直接出兵朝鮮參戰、派艦隊到臺灣海峽和大力援助侵略越南的法軍,從朝鮮、臺灣、越南三個戰略方向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對此,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分析了人民解放軍在三個戰略方向與美軍進行較量的利弊:在臺海方向,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必然會受到美國的阻撓,在缺乏??哲娏α康那闆r,人民解放軍難以戰勝美軍;在越南方向,越南遠離我國工業中心,人民解放軍入越作戰后勤供應極為困難,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加之美軍沒有進入越南,出兵越南不能對美軍形成有力打擊;在朝鮮方向,朝鮮靠近中國工業中心東北,兩國邊境通有鐵路,朝鮮和中國東北靠近蘇聯。在朝鮮與美軍作戰,能夠發揮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優勢。經過綜合比較,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認為人民解放軍在朝鮮與美軍作戰最有利。*周恩來在志愿軍干部大會上的講話,1958年2月17日。據此,中共中央決定推遲解放臺灣,把抗擊美國的戰略重心由東南方向轉向東北。這一策略,為中國政府將國家安全威脅聚焦于一地,為人民解放軍及時調整兵力部署奠定了重要基礎。

(二)組建并整訓東北邊防軍。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把全國戰略重心由東南方向轉向東北后,開始著手東北地區的軍事力量部署。1950年7月7日、10日,中央軍委先后兩次召開關于保衛東北邊防問題的會議。經毛澤東批準,中央軍委在7月13日作出了《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決定抽調第13兵團的大部和其他一些特種兵部隊共計25.5萬余人,調往中朝邊境地區,組成東北邊防軍,擔負保衛東北邊防和必要時支援朝鮮抗擊美軍的任務。8月上旬,東北邊防軍各部隊全部到達中朝邊境地區完成集結。8月下旬,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再次作出決定,將第9兵團調至津浦鐵路兩側山東曲阜、充州地區,將第19兵團調至隴海鐵路兩側機動位置,作為東北邊防軍的二線部隊。隨后,中央軍委確定了東北邊防軍第一、第二、第三線的部署計劃:邊防軍部隊編入11個軍36個師,連同特種兵和后勤部隊,共約70萬人*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第4卷,186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9月6日,中央軍委又調中南軍區第50軍北上,編入東北邊防軍序列。針對當時全軍不少部隊轉入生產任務的狀況,毛澤東決定解除全軍的生產任務,全面轉入軍事整訓。8月5日和18日,毛澤東先后致電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要求解決好邊防軍官兵中間存在的對現代戰爭認識不足等思想問題,盡快完成與美軍作戰的軍事準備。8月25日,毛澤東在給中南軍區和華南分局的電報中指出:“加強黨政軍民各方面的作戰準備,清除干部中的和平思想,軍隊及地方武裝解除其生產任務,集全力于準備作戰?!?《毛澤東軍事文集》,第6卷,95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8月26日,周恩來主持國防會議,對邊防軍的各種作戰準備進行檢查和督促,并指定第13兵團負責統一組織邊防軍的突擊整訓。從8月中旬開始,邊防軍轉入了以軍事訓練、政治教育、裝備與編制調整、后勤準備為主要內容的突擊整訓。*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第4卷,181~183頁。提前組建東北邊防軍并抓緊進行整訓,為后來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作出出兵朝鮮的重大戰略決策,避免倉促應戰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調整各軍兵種建設主次。新中國成立之初,出于解放臺灣的戰略需求,中央軍委將海軍和空軍作為建設重點。美軍介入朝鮮戰爭后,考慮到人民解放軍可能在陸上與美軍作戰,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決定在組建東北邊防軍的同時,調整軍隊建設重點,由重點建設海軍和空軍轉為重點加強空軍、炮兵(含高射炮兵)和裝甲兵的建設,迅速擴編空軍和陸軍技術兵種部隊,以保證人民解放軍與美軍作戰需要。1950年8月26日,周恩來在檢查東北邊防軍準備工作的國防會議時指出,由于美國的武裝干涉,朝鮮戰爭長期化的形勢已經非常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軍事建設應該有一個較長遠的計劃。如果今天訂不出長遠計劃,也必須先訂出一個短期的至少三年的建軍計劃,作為準備階段的計劃”*《周恩來軍事文選》,第4卷,45~4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據此,會議確定了空軍與陸軍技術兵種的擴編計劃。*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第4卷,186頁。這次會議還確定,海軍、空軍、炮兵、裝甲兵等軍兵種立即著手擬訂各自的三年建設計劃,9月至11月討論決定,1951年開始實施。會議結束后,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指示,與中央軍委有關部門多次召開會議,最終于8月31日形成《關于加強東北邊防軍的計劃》,其中對增強東北邊防軍的炮兵力量和空軍擴編建設計劃作了新的調整*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第4卷,186頁。。這些舉措,為志愿軍入朝作戰發揮了軍事力量保證。

三、審時度勢,奪取政治外交的主動權

美軍介入朝鮮后,為了應對朝鮮戰爭可能惡化的局勢,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審時度勢,采取了發表聲明譴責美軍侵略行徑、全民總動員、利用外交途徑向美國發出警告等策略。

(一)譴責暴行,贏得國際同情。美軍介入朝鮮后,毛澤東首先在政治作出努力,揭穿美國侵略朝鮮和中國臺灣的陰謀,讓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深刻看清美國的侵略本質,以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1950年6月28日,在杜魯門發表聲明的第二天,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指出:“杜魯門在今年1月5日還聲明說美國不干涉臺灣,現在他自己證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時撕毀了美國關于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袊嗣窈腿澜鐝V大人民的同情都將站在被侵略者方面,而絕不會站在美帝國主義方面?!?《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154頁。同一天,周恩來也代表中國政府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聲明。此外,中國政府還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行動。7月6日,周恩來致電聯合國秘書長賴伊,代表中國政府向安理會發表重要聲明,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支持美國侵略朝鮮進行了譴責。8月20日,周恩來致電聯合國安理會,申明中國政府堅決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問題的立場,呼吁聯合國應當承擔起維護和平的責任,采取有效的方法使朝鮮問題以和平解決。8月24日,周恩來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及秘書長控訴美國侵略中國領土的罪行,要求制裁美國的侵略行徑。經過一再要求,聯合國同意中國政府代表出席在紐約舉行的大會控訴美國侵略臺灣。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提出控訴,要求聯合國對美軍飛機炸毀中國城鎮、殺傷中國人民的殘暴行為予以制裁。

(二)因勢利導,發動全民動員。為了使全國人民清楚地認識美國侵略朝鮮和中國臺灣的陰謀與事實,用積極的行動反對美國的侵略擴張。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動員:“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154頁。據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組織全國人民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和平簽字運動。中華全國總工會于7月10日組織全國各人民團體領導機關代表開會,決定成立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見《抗美援朝戰爭史》,上卷,83頁,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4。,組織領導“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周”。7月22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發出《告臺灣同胞書》,向臺灣人民揭露了美國的侵略本質和陰謀。與此同時,全國各行業迅速行動起來,掀起了全民性的反對美國侵略朝鮮和我國臺灣的運動。

(三)明確底線,發出警告信號。美軍介入朝鮮的最初目標是阻止朝鮮人民軍統一朝鮮,使朝鮮半島恢復戰前狀態。隨著戰爭形勢向著有利于美軍的方向發展,美國政府開始醞釀擴大戰爭。1950年9月9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就新的戰爭目標問題向杜魯門提交了NSC81/1號文件*NSC81/1號文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聯合國軍在三八線以北采取行動是有法律依據的;(二)只要蘇聯或中國的大部隊沒有進入朝鮮,沒有宣布有意圖進入朝鮮,也沒有威脅在北朝鮮以軍事方式對抗我們的行動,則可以考慮授權聯合國軍總司令在“三八線”以北實施追擊,從而徹底摧毀北朝鮮武裝力量;(三)在朝鮮的軍事行動不得跨越中朝和蘇聯邊界;(四)聯合國軍總司令應著手制訂占領北朝鮮的計劃,但執行此計劃必須得到美國總統的明確批準。。9月11日,杜魯門批準了這個文件。9月2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下達越過“三八線”、消滅朝鮮人民軍的命令。隨后“聯合國軍”大舉向北推進,即將越過“三八線”。對此,毛澤東確定了應對美軍擴大朝鮮戰爭的底線——美軍不能越過“三八線”。為了把中國的底線及時有效地傳遞給美國,在中美尚未建交的情況下,中國通過印度向美國發出警告。9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向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闡明了中國的立場:美軍如果突破“三八線”,中國將不惜任何代價制止美軍侵略。9月30日,周恩來在國慶節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國政府對美國擴大戰爭的立場。*見《周恩來外交文選》,23~24頁,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雖然中國政府連續發出警告,但美國政府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并未引起重視。10月1日,麥克阿瑟命令南朝鮮軍越過“三八線”,并要求朝鮮人民軍無條件投降。10月3日凌晨,周恩來緊急召見潘尼迦,再次表明中國政府的立場:美國如果真的越過“三八線”,繼續擴大戰爭,中國政府一定會打過去。印度政府在當天向英國轉達了中國政府的警告信息。美國收到英國傳達的信息時認為,中國錯過了出兵的最好時機,因此,對于中國警告信息,美國一開始就沒有引起重視。10月7日,美軍開始越過“三八線”向北推進,將戰火從朝鮮燒到中國東北。

四、主動作為,尋求蘇聯的支持和援助

針對美軍介入朝鮮并不斷擴大戰爭的現狀,毛澤東主動作為,通過積極尋求蘇聯的支持和援助,有效增強了外部力量支撐。

(一)加強溝通,盡量化解分歧。朝鮮戰爭爆發后,針對中蘇應對美軍介入朝鮮戰爭的不同立場,毛澤東采取的策略就是中國在作出有關應對朝鮮戰爭的重大方針策略前,加強同斯大林的溝通,聽取蘇聯政府的意和建議,盡量化解兩國的矛盾分歧。1950年9月中旬,美軍在仁川登陸后,斯大林給毛澤東發電,詢問中國在東北的軍事部署和出兵到朝鮮作戰等問題。9月28日,朝鮮勞動黨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并通過了向蘇聯尋求援助的信。同時,他們還給毛澤東寫信,表達了同樣的想法。對于朝鮮的來信,斯大林在給毛澤東的電報中建議中國出兵援助朝鮮。10月2日,毛澤東在給斯大林的電報中(這封電報沒有發出),提到了中國準備用志愿軍名義入朝參戰的設想??紤]到中國軍隊入朝作戰可能使美國與中國發生全面戰爭,毛澤東有必要知道斯大林和蘇聯政府的態度。因此,在同一天,毛澤東通過蘇聯駐華大使羅申給斯大林傳了另一份電報,突出強調了中國軍隊出動后可能會出現的嚴重后果和中國的困難。斯大林接到電報后,召開蘇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進行了討論。會后,斯大林在給毛澤東的回電中再次建議中國出兵朝鮮,并表明了蘇聯政府堅決支持中國的態度。接到斯大林的電報后,毛澤東于10月7日復電斯大林,告訴他中共中央已經作出出兵決策,但不是立即出動,需要準備一些時間。盡管收到斯大林電報之前,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做出了出兵朝鮮的決策,但不可否認,與蘇聯達成一致意見,得到蘇聯的支持還是起了重要作用。

(二)密切配合,增強戰略互信。新中國成立后,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擠壓中國在國際上的生存空間。對此,中國發表聲明嚴厲譴責美國在武裝侵略朝鮮的同時武力占領臺灣,重申中國對臺灣的領土主權。蘇聯對中國反對美國武力侵臺的斗爭給予了堅決支持。8月24日,中國向安理會提出控訴和建議,要求制裁美國的侵略行為。美國反對將此要求列入議程,蘇聯代表以主席身份決定將此問題列入議程。聯大會議開幕后,根據中國的來電,蘇聯代表提出了關于美國侵犯中國領空掃射與轟炸中國領土與炮轟中國船只的提案,要求聯合國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參加討論。這使得中國代表有機會利用聯合國講壇充分揭露美國的罪惡行徑,表達中國人民的聲音。通過與蘇聯保持密切配合,得到蘇聯的支持,增強了兩國的戰略互信,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三)爭取援助,改善人民解放軍裝備。建國初期,人民解放軍的武器裝備極為落后,武器裝備問題成為制約解放軍作戰能力的關鍵問題,需要迫切解決。蘇聯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且與中國已經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因此,只有爭取蘇聯的援助,才能在短期內改變人民解放軍裝備落后的狀況。對此,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決定加強與蘇聯的溝通與磋商,以期獲得人民解放軍入朝作戰所需的武器裝備。1950年10月上中旬,毛澤東派周恩來總理訪問蘇聯,與斯大林等蘇聯領導人商討中國出兵抗美援朝和蘇聯對華武器裝備援助的問題。經過努力協商,蘇聯政府同意愿以信用貸款的方式為中國提供飛機、大炮、坦克等武器裝備??紤]到人民解放軍空軍剛剛組建,還沒有能力奪取制朝鮮戰場的制空權,毛澤東又派出其他領導人出訪蘇聯并多次致電斯大林,商討空軍作戰的問題。通過艱難的談判,蘇聯最終同意派出殲擊航空兵參戰,支援志愿軍作戰。通過向蘇聯購買武器裝備,極大地改善了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落后的狀況。

五、反復權衡,果敢定下出兵參戰決策

盡管在朝鮮問題上,中國政府通過政治、外交等方式做了不懈努力,但美軍依舊擴大戰爭,并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通過反復權衡出兵援助朝鮮的利弊,最終定下了出兵朝鮮的決策。

(一)反復研究,充分比較出兵利弊。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決策出兵時,對美軍的數量和武器裝備做了精確計算。在此基礎上,毛澤東預測了人民解放軍入朝參戰后可能遇到的三種情況:一是在朝鮮境內殲滅和驅逐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侵略軍隊;二是美國會以不同方式攻擊中國內陸,雙方在朝鮮戰場上有可能打成僵局;三是人民解放軍有可能迫使美國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對這三種可能的態度是,力爭第一種可能、力避第二種可能、接受第三種可能??梢钥闯?,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出兵決策是將最困難的情況都考慮在內,反復比較了中美兩軍的優勢和弊端??傮w上說,人民解放軍所擁有的優勢有:便于后勤援助和作戰物資補給,而美軍本土距朝鮮幾千公里,運輸補給線長;美軍進行的是不義之戰,“鐵多氣少”,士氣不如我軍旺盛;美軍戰略重心在歐洲,投入朝鮮的機動兵力有限??紤]到人民解放軍不利因素的同時,毛澤東指出,盡管人民解放軍的裝備差,但是人民解放軍經過長期戰爭的考驗、士氣高昂,經驗豐富,有戰勝國內外強敵的戰略戰術,可以彌補武器裝備性能差的缺陷。正是反復比較中美兩軍的優勢和弊端,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才堅定了出兵朝鮮的決心。

(二)統一思想,果斷定下出兵決策。針對美軍不斷擴大朝鮮戰爭的現狀,中共中央當時有出兵與不出兵兩種方案。就當時的國內形勢來說,中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遠遠落后于美國,不具備同美國全面抗衡的能力。因此,不少中央領導人認為應當在援助朝鮮問題上保持謹慎,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與美軍交戰。在思想不統一的情況下,毛澤東一時難以定下出兵朝鮮的決策。但從另一方面考慮,毛澤東認為,如果不援助朝鮮,不打擊美軍的侵略行徑,美國必將占領整個朝鮮,到時候“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上卷,252頁。。通過深入分析比較中美兩軍的實際情況,毛澤東認為,盡管出兵朝鮮雖然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但也有不少有利因素。相比中國軍隊的優點,美軍暴露出很多弱點。既然難以避免與美軍發生戰爭,與其等美軍打到中國邊境,還不如主動出擊;與其晚打,不如早打,打完了再建設;與其將來坐待美國打進來,在中國本土上打,不如在國外打;與其示弱,不如示之以強。通過召開多次中央會議,并和其他中央領導人反復討論研究,毛澤東最終統一了中共中央的思想,作出了出兵朝鮮的決策。

(三)師出有名,確立有限戰爭目標。美軍介入朝鮮,并將戰火從朝鮮燒到中朝邊境,嚴重威脅著東北工業基地的安全。美軍介入朝鮮并擴大戰爭是一種侵略行為,中國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不受侵犯,出兵與美國進行作戰,屬于正義戰爭。因此,毛澤東在決策出兵朝鮮時采取了師出有名的策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以確保中國軍隊政治上的合理性。這是因為,從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講,出兵朝鮮存在于維護東北地區的安全;從維護國際和平的角度講,中國不可能允許美國侵略自己的鄰邦,把它的軍事勢力一直延伸到中國的家門口。如果對此聽之任之,中國就沒有安全可言,沒有國格和尊嚴可言。另外,由于中國政府剛剛成立,國力有限,為了避免與美國發生全面戰爭,毛澤東決策出兵朝鮮時,就規定了戰爭目標的有限性,嚴格控制與美軍作戰的范圍,他所提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政治口號充分體現了戰爭目的的有限性:中國軍隊是以志愿軍的名義參戰,而不是以中國政府的名義參戰,就是為了把戰爭控制在朝鮮境內,避免與美國發生全面沖突。

猜你喜歡
邊防軍人民解放軍朝鮮戰爭
羅馬舶菡紀ァ胺盟”安置法芻議
淺談朝鮮戰爭對中美關系的影響
中美朝鮮戰爭中的心理較量
66年前的那場戰爭
(封二)
(封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