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有效推廣生態農業種植模式

2018-12-15 05:09蔡長輝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生態農業淺談農戶

蔡長輝

摘要:隨著新時代的推進和社會水平的發展,廣大人民除了享受發達社會所帶來的能解決基本溫飽的便利,也更加重視和健康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問題。而農業種植作為食品的重要來源之一,更為廣大人民所關注,安全、健康的綠色食品也是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之一,也引導著農業種植的新方向。本文著重于如何有效的推廣生態農業種植模式,能為以后此項理念的廣泛推廣提供幫助。

關鍵詞:生態農業種植模式;推廣

生態農業簡稱ECO,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摘錄)

采用生態農業種植模式,經過一系列流程所加工而成的綠色產品和食物,被稱作綠色農業,而生態農業種植模式作為此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具有許多其他方式方法所不具備的優點,如環保、低能耗、安全、產出效率高等。如果能廣泛應用于農業及種植行業,便可達到新時代食品綠色、安全的要求,為食品健康多加一道保護。大力推廣生態農業種植模式是現階段重要的任務,不僅有利于生活品質的提高,也能提高農業種植業的效率與產量,達到雙贏的效果。

一、新型種植理念——生態

“生態”更能體現大自然的生存規律,從生物資源的再利用開始,極大限度的保證生態環境的無傷,生態農業種植的優勢在于應用新型模式及配套技術,使整個產業的環保綠色安全得到保證,從源頭上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從而大力推廣生態理念,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此項理念具有一定的可持續進步潛力,符合人民綠色安全的生活追求[1]。

二、生態種植所具備的影響力和意義

生態種植模式是一種新型農業模式,主要方式是通過太陽能的高效利用以及生物能的轉化利用,廢棄自然資源的再生循環利用等。生態種植模式極大程度的保護所處的生態環境,改善傳統種植模式對自然環境危害較大的弊端。此模式遵循生態學發展規律,是一種充分結合現代技術的農業種植技術。有機物和無機物的綠色生長并無化學元素的干擾,以環保和安全為目標是生態種植的核心目標,充分發揮此種新型綠色種植技術的特點和所帶來的效益,能為人民日常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生態種植模式的發展,是現代社會進步的標志,因此要依據國家的相關政策及規定,大力推廣與應用新型綠色種植技術,極大程度的限制化學藥劑的污染,讓種植產業和綠色食品邁入安全、長久發展的正軌,為資源的有效利用產生最大限度的幫助。生態種植模式的廣泛利用不僅能保護所支撐的生產生態環境,更是從源頭提升生活質量和品質。

三、有效推廣生態農業種植模式

(一)加強建設生態農業示范基地的力度

在推廣一項新技術前,要做好足夠的示范宣傳工作。例如,生態農業種植示范基地的大范圍建造,通過宣傳普及教育,能將生態農業的發展前景和所帶來的高效連鎖效應讓農戶了解,對此項新理念有深刻的認識,并可開展生產培訓,讓農戶熟練的掌握生態農業的操作規程,起到推廣作用,也會大范圍的提高生態農業的影響力。例如,浙江省積極參與農業生態種植模式的建設,利用濱海新城區天然的地理優勢,投資1.689億元建設生態農業科技園,這個新型科技園區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該園區的農業種植區種植大量的農作物,西紅柿、葡萄、韭菜等,這些農作物均使用現代生物技術,不采用傳統的化學方法和農藥,為現階段越來越嚴峻的農藥殘留和食品安全提供了一個新的改善方向,也能根據此項技術的應用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種植文化和一系列的連鎖效應,很大程度上推進生態農業種植的進步。

(二)國家扶持生態農業政策的落實

國家頒布的各項政策為生態農業的推廣有著不可或缺的指示作用,基層政府的快速落實工作也為新型模式的推廣做出了很大貢獻,不僅是政策響應方面,而且更是提供了大量經濟和物資支持。比如,為了提高廣大農戶采用新型農業種植模式的使用積極性,國家在現有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又頒布了一系列的資金扶持,資金的專項專用,很大程度提升了生態農業的推廣積極度,補貼金的發放也進一步的擴大了影響范圍和推廣積極性。根據《關于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的意見》政府也進一步提高扶持力度,優惠稅收的影響已經顯而易見,大量的農戶已經接受此項新技術。政府正在做進一步打算,與當地的金融機構達成協議,適當給予貸款優惠,放寬要求,為生態農業的推廣開放綠色通道,形成基金上的穩固支持[2]。

(三)提高生態種植的宣傳普及度

為了在大范圍內推廣和應用生態農業種植模式,宣傳工作必須做到位,推廣單位需要和政府展開聯合工作,統一戰線。印發宣傳冊或是開展相關主題講座,將新型農業種植配套技術的對比優點和未來的發展前景讓廣大農戶有一定的了解。將綠色生產和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強自身對生態種植的認識,做到“零”容忍,使通過綠色生產鏈流出的農業產品,諸如糧食站點,超市等,沒有農藥殘留等安全問題,做到從源頭的綠色控制,讓廣大消費人群有充足的信心以及放心所帶來的認可。不僅做到綠色安全食品的品牌和影響,也能為種植者帶來巨大的營銷收益,讓廣大農戶感受到綠色種植所帶來的便利與經濟收益,從而更加積極的投入到綠色生產行業,產生一種良性循環。種植者的基數增大,也從一定程度上促進綠色種植技術的推廣與發展。

四、結束語

生態農業種植模式作為食品生產中的重要環節,具備其他技術所沒有的發展潛力,會在以后的進步道路上慢慢顯現,一定會成為日后的主力生產模式,采用新型科學技術也會使效率得到提高,展現出傳統模式所不具備的巨大優勢,也會得到廣泛的社會關注,現階段的目標就是大力完善和發展技術,以便推進相關生態農業生產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邢秀東.淺談如何有效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J].種子科技,2018 (3):35-35.

[2]徐玉敏.淺談如何有效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 (11):115-115.

[3]黃運才.淺談如何有效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J].種子科技,2017,35 (10):22-22.

猜你喜歡
生態農業淺談農戶
長沙市生態農業發展水平評價
對生態農業旅游創新模式的探討
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研究
貧困地區農戶的多維貧困測量
貧困地區農戶的多維貧困測量
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的現狀及完善
農戶的社會資本對農戶民間借貸的影響
京郊建成70家生態農業園
淺談虛擬語氣
淺談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