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佛山地域文化傳承的美麗鄉村景觀構建研究

2018-12-15 05:09左詩琴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文化景觀景觀美麗

左詩琴

摘要:美麗鄉村景觀構建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協調美麗鄉村景觀構建與美麗鄉村建設的關系是一步關鍵性工作。保護鄉村景觀的完整性和特色性,優化鄉村空間格局,完善鄉村景觀特色風貌,使其形成完整、高效和多功能的新時期鄉村景觀對傳承地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論文以佛山為研究對象,從地域文化、鄉村景觀特質、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等方面,探討了地域文化傳承視角下美麗鄉村景觀構建策略。

關鍵詞:地域文化;美麗鄉村;景觀構建

黨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決策,并將其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作為指導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總體思想和實踐指南。鄉村景觀是鄉村地區范圍內,經濟、人文、社會、自然等多種現象的綜合表現。研究鄉村景觀最早從研究文化景觀開始。美國地理學家索爾認為文化景觀是“附加在自然景觀上的人類活動形態”。城市化的盲目擴張和鄉村景觀建設的相對落后造成了鄉村景觀地域特色逐漸喪失,保護地域文化景觀、傳承鄉土文明迫在眉睫。全國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要求,標志著鄉村景觀構建成為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工作。

一、鄉村聚落景觀標識構建

鄉村景觀構成元素可分為鄉村聚落景觀、鄉村農田景觀、鄉村建筑景觀、鄉村庭院景觀、鄉村文化景觀五類。鄉村聚落指以生態景觀為主的鄉村聚落景觀,整體呈現出建筑與自然、農田與村落的“天人合一”和諧共榮景觀。生態鄉村聚落,以村落與自然的和諧生態為首要條件,因此,維護村落的外圍生態環境,才能展現鄉村聚落特色生態標識。在村落新建、擴建、改建的過程中,以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展現生態聚落應因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營建思想。生態村落各個要素的布局,要求從生態觀出發,直接把田園山水剪裁到聚落景觀空間中,順應自然、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立地潛力和自然景觀優勢,結合生產生活需求,引水修塘,隨坡開田,依山就勢,筑宅建院,形成天人合一的聚落景觀總體布局。鄉土樹種的合理栽植,對于展現鄉村風貌,具有重要作用。鄉村聚落在初定基址時常常先植上樟、柏、、桂等寓意吉祥的樹苗,觀察樹苗長勢優劣,確定該地水土吉兇,并作為終定基址的依據;鄉村聚落的營建常栽定基樹、風水樹,廣植神樹林、風水林,以彌補原自然環境的不足,改善小環境,防止水土流失,為鄉村聚落的發展帶來好運;很多鄉村聚落為扼住風口,增添閉鎖氣勢,常栽風水樹防風擋砂,防止水土流失。

二、文化鄉村聚落景觀文化傳承

鄉村人文景觀既要滿足人們的物質要求,更要滿足人們的精神要求。其人文屬性主要在于如何利用自然滿足人們的游憩活動要求,在親近自然的同時加深對自然的認識,提高保護自然的意識,從而合理地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有些村落具有核心文化活動場所——祠堂,鄉村聚落則呈現圍繞祠堂向四外延伸的景觀。以祠堂為代表的祭祀建筑,主宰著傳統聚落的發展和演變,而它背后的宗法家族制更是強有力的維系著中國古代的社會秩序。因此,以文化核心場所為中心的村落布局模式,展現了鄉村聚落的文化景觀。

鄉村建筑景觀升級方式

三、鄉村文化符號景觀

鄉村文化符號景觀是指從鄉村的信仰、宗教、語言、生產、建筑中,提煉出的具有鄉村特色的文化符號,通過標識牌、雕塑、裝飾品形式進行展現,構建文化標識景觀。鄉村文化符號景觀的承載體包括建筑、景墻、影壁、景觀小品、裝飾貼面、圍墻、廣場、坐凳、道路等多種形式。鄉村文化符號景觀的構建,可通過引借、易位、重合、材質、減舍、虛幻等六種方式來實現。

四、鄉村地域文化生態景觀安全格局構建

生態景觀安全格局是指針對區域生態環境問題,通過優化生態過程與土地利用/景觀格局,能夠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系統結構和過程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實現對區域生態環境問題有效調控和持續改善的區域性空間格局。

鄉村整體地域文化生態景觀要素的空間位置與關系對維護鄉村文化生態景觀的健康和安全有重要作用,這些景觀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空間位置與關系構成了鄉村地域文化生態景觀安全格局。把建立的鄉村地域文化生態景觀安全格局,作為鄉村地域文化景觀整體性保護的重要根據與原則,采用以景觀安全格局為骨架,在保留其結構和過程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同時,進行拼貼和補綴的“生長型”保護與開發。

五、鄉村景觀風貌提升美化

在生態安全格局大背景下,在鄉村環境無污染、干凈衛生的基礎上,進行鄉村景觀提升美化工程,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保護鄉村傳統風貌,避免“大拆大建”、“新農村建設城市化”現象出現,實現宜居、宜業、宜游之目的,讓人們記得住鄉愁。景觀風貌提升美化工程主要涉及鄉野大地面、沿河沿路線、村莊庭院點以及鄉土景觀設計指引等方面。

六、道路生態景觀工程

美麗鄉村道路生態景觀工程主要包括干道、支道、田間路、生產路和游憩道路規劃設計,應與溝渠路林(防護林)有機結合。道路生態景觀設計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道路線型要與原有道路銜接,遵循當地自然地形輪廓且避免穿越生態敏感區,防止生境破碎化,建立科學合理生態橋和涵洞以滿足動物遷移。

(二)生態路面的設計重點在于路面結構層的透水性和透氣性,要根據道路等級、車流量,合理確定道路硬化方法,避免過度硬化或沒有硬化,應減少土木工程造成的視覺污染,達到高效、便利、安全的目的。

(三)沿路綠化建設應先保護后綠化,綠化樹種選擇應符合地域特征,采用鄉土植物,且綠化應喬、灌、草結合,注意與邊坡綠化、道路兩側防護林帶綠化相結合,構建多樣化開闊空間,維護物種多樣性。

參考文獻:

[1]劉沛林.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留住鄉愁”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地理研究,2015.

[2]李清泉.基于地域文化傳承的美麗鄉村景觀構建研究[J].浙江農林大學,2017.

[3]朱建寧.展現地域自然景觀特征的風景園林文化[J].中國園林,2011 (11).

[4]徐塹.基于地域文化視角下南京周邊地區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研究[D].東南大學,2017.

[5]李清泉.基于地域文化傳承的美麗鄉村景觀構建研究[J].浙江農林大學,2017.

猜你喜歡
文化景觀景觀美麗
“可食地景”在校園景觀中的應用
《景觀平面圖》
創意涂鴉
我們創造美麗
平凡又美麗
誰是最美麗的蟲(三)
世界遺產文化景觀現狀及發展趨勢
區域特色文化與城市空間的景觀語言生產
情感休閑文化與當代文學思潮
不可錯過的美麗配飾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