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炬”引領陜西創新發展30年

2018-12-19 07:48李承明
西部大開發 2018年11期
關鍵詞:經費支出火炬科技成果

文 / 本刊記者 李承明

西安創業咖啡街區2.0—嘉會坊

1978年,中國打開了改革開放的大門。10年后的1988年,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旨在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指導性計劃——火炬計劃?;鹁嬗媱澥怯蓢铱萍疾浚ㄔ瓏铱莆┙M織實施的一項旨在利用市場機制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化及其環境建設的指導性計劃,是國家科技計劃體系中政策引導類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是火炬計劃實施30周年。多年來,在火炬計劃的引領下,中國國家高新區數量和質量取得了雙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甚至走出海外,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與高新區、自創區形成了創業孵化生態鏈,培育出大量的創新創業團隊和高新技術明星企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涌動……

在火炬計劃的引導下,經過30年的時間,我國已建成國家高新區168+1家、科技企業孵化器4069家、眾創空間5067家、加速器500余家,開展科技創新孵化鏈條試點41個,2017年服務創業團隊和初創企業近40萬家,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超過930億元,帶動就業超過200萬人。2017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3萬億元。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13.6萬家,研發投入占比超過全國的50%,發明專利授權量占比全國40%。

同時,中國在智能終端、無人機、電子商務、云計算、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等領域崛起一批具有全球影響的創新型企業。全球研發投入最高的2500家企業中,中國有376家,居全球第三;2017年我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

而從陜西火炬計劃實施30年的成績來看,陜西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科技創新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高新技術企業取得跨越式發展。

實施科教興陜戰略 科技創新成績斐然

陜西省1988年召開了全省科技大會,確立了科技興陜戰略目標,先后組織實施了“51251”工程、“13115”科技創新工程、“1851”科技經濟一體化計劃、“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計劃”、“火炬計劃”、“星火計劃”等一系列工程和產業化計劃,制定和出臺了《陜西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工作方案》《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和《陜西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科技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1年3月經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國家級高新區。25年來,西安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長迅猛,綜合指標位于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第三位。西安高新區在推動技術創新、發展擁有民族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全區累計轉化科技成果2萬多項,其中90%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據科技部統計,西安高新區的產業規模、稅收貢獻、知識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均居全國高新區前列。如今,西安高新區已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中最大的經濟增長極、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好、市場化程度高、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是國家確定要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六個高新區之一,成為陜西、西安最強勁的經濟增長極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成為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

1993年,西北工業大學“固體火箭發動機可靠性隨機仿真”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4年,西北工業大學張立同院士等完成的“耐高溫長壽命抗氧化陶瓷基復合材料應用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打破了過去連續6年全國該獎空缺的局面;西北大學舒德干教授主持完成的“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8年,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星22”與“中星20”衛星位置互換、雙星漂移控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4年,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研制的雙金屬管生產核心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5年,寶鈦集團研發的4500米潛水器載人球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西安交通大學牽頭組建的“高端制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牽頭組建的“信息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實現陜西零的突破。西安交通大學主持完成的“內燃機低碳燃料的互補燃燒調控理論及方法”、“弛豫鐵電體的微疇--宏疇理論體系及其相關材料的高性能化”和“皮膚與牙熱-力-電耦合行為機理”,以及西北工業大學主持完成的“機械結構系統的整體式構型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等4個項目獲得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西安新通藥物研究有限公司研制的肝靶向化學1.1類新藥甲磺酸帕拉德福韋,成為世界首個乙肝靶向治療新藥;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噸位自由鍛造油壓機及全液壓鍛造操作機,整體裝機水平世界領先。

近兩年,陜西聚焦追趕超越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制定《陜西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出臺《陜西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若干規定(試行)》,加快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開創“創新強省”建設新征程。2017年,陜西獲國家科技成果獎36項,擁有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73家、省級眾創空間177家,國家級孵化器31家、省級孵化器37家;50多家龍頭企業聯合22所高校建設40個新型研發平臺;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總額5.592億元,子基金總規模40.23億元,放大效應11.4倍。

科技人才蓬勃發展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科技人才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2017年,陜西擁有兩院院士66人,國家“千人計劃”人選256人,國家“萬人計劃”、省“千人計劃”人選99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32人、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059人、重點科技創新團隊115個、青年科技新星821人。

2017年,全省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98188人年,較2001年增加34061人年,增長53.1%,其中,全時人員(專職從事R&D活動的人員)54271人年,比2000年增加13678人年,增長33.7%。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分別為52923人年、30190人年和12066人年,分別比2000年增加25744人年、2386人年和4503人年,增長94.7%、8.6%和59.6%;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全時人員分別為22178人年、19819人年和10676人年,分別比2000年增長13.1%、19.7%和33.4%,分別占R&D人員全時當量的41.9%、65.6%和88.5%。

按國家統計局要求,2000年開展了全省R&D資源清查,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統計完整,制度完善統一。

研發經費持續增長 創新實力穩步提升

研發經費是國際上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投入規模和水平的核心指標,是科技領域自主創新實力的集中體現,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創新主體實力不斷增強。2017年,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為460.94億元,比2000年增長8.3倍,保持年均增長14.0%的較高增速。R&D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10%,排名全國第八位,位居全國前列。

2017年,各類企業R&D經費支出236.54億元,比2000年增長11.5倍,占全社會R&D經費的比重為51.3%,比2000年提高了13.1個百分點,企業研發經費占比連續兩年超過五成,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提升??蒲袡C構R&D經費支出183.28億元,比2000年增長6.3倍,占全社會R&D經費支出比重為39.8%;高等學校R&D經費支出37.60億元,比2000年增長7.5倍,占全社會R&D經費支出比重為8.2%。

知識創新全國領先 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知識創新全國領先。2017年,陜西共申請專利98935件,較1992年增加96768件,增長43.7倍。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46607件,較1992年增長124.3倍,占當年專利申請量的比重達到47.1%,較1992年提高了29.9個百分點。至2017年末,陜西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8.899件,居全國第7位,中西部第1位。

科技成果碩果累累。2017年,全省地方登記的科技成果共3139項,36項主持和參與的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占全國三大獎授獎總數的13.28%,主持完成的通用項目數量居全國第4位。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居全國第4位;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4項,居全國第3位;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7項,居全國第5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達到2127項,經費資助總額達到11.48億元。

創新輻射效果明顯。2017年,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922.55億元,比2000年增長98.6倍;簽訂各類技術合同31355項,穩居全國前列,比2000年增長6.8倍。新認定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2家,高校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試點單位5家;創新技術轉移服務模式,開發并上線“技術人”技術轉移社交平臺。

猜你喜歡
經費支出火炬科技成果
傳遞火炬
著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地方高校經費支出結構與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
河南: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法治保障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模式選擇的博弈分析
國家食藥監總局:促進監管科技成果轉化
行政單位經費支出會計核算分析
中央“三公”經費5年減35.9億
《小火炬》“我是插畫王”大賽
《小火炬》“我是插畫王”大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