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鄭州第一高塔
——開元寺塔考述

2018-12-27 10:03施榕鮑君惠劉效廷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18年12期
關鍵詞:石棺古塔鄭州

□施榕 鮑君惠 劉效廷

鄭州開元寺塔建于宋代,共13級,高50余米,歷經宋金元明清千年風雨,形成了“古塔晴云”的壯美景觀,可惜在抗日戰爭時期坍塌。盡管已經消失了70余年,但開元寺塔及“古塔晴云”的美景一直令人念念不忘。鑒于目前有關開元寺塔的建造年代、重修經過等歷史事實眾說紛紜,相關的詩歌、圖片等尚未得到全面的整理,筆者不揣谫陋,從五個方面對開元寺塔試作較為全面、深入的研究。

一、開元寺塔的位置和命名

開元寺塔又名舍利塔,位于鄭州市開元寺內,是開元寺的藏經之處和存放舍利之處,也是開元寺的標志性建筑物。從明代鄭州輿圖中可以看到,開元寺毗鄰城隍廟、文廟、子產祠(圖 1)[1]3。 城隍廟和文廟至今猶存。城隍廟在開元寺東北,文廟在開元寺之東。筆者實地走訪附近居民,對照古今地名,可知開元寺的具體位置在現今的東大街與紫荊山路交叉口東北角,即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所在地。1946年,以開元寺為址,建立了河南省立鄭州醫院,也就是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前身。如今,醫院西邊南北走向的“塔灣西街”、鄭州城隍廟西向南延伸至醫院的“塔灣路”這兩個路名,也說明在這附近曾有一座塔的存在。

開元寺的命名與唐玄宗有關。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敕每州各以郭下定形勝觀寺,改以‘開元’為額”[2]。唐玄宗敕令全國各州風景優美的道觀、佛寺改名為開元觀、開元寺,鄭州開元寺正是由此而來,成為國家認可的官方寺院。明代嘉靖年間編纂的鄭州方志,對開元寺也有記載:“在州治之東。唐玄宗開元年創建。國朝永樂十八年,僧明福重建?!盵1]125清代的鄭州地方志以及民國時期的鄭縣志,均有關于開元寺的記載。

圖1 明《嘉靖鄭州志》輿圖

鄭州開元寺的名稱由唐代年號開元而來,但寺內的這一座舍利塔——開元寺塔,卻不是興建于唐代開元年間,而是北宋初年興建的。因為塔基地宮內出土了一座石棺,石棺蓋上有“大宋開寶九年”的刻字,且棺座的刻紀中有修塔人員的組織情況,所以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應是開元寺塔的建造年代?!犊滴踵嵵葜尽酚涊d:“舍利塔在開元寺,高十余丈,唐時建?!盵3]這里,應是將開元寺與這座塔的建造年代混為一談了?!肚∴嵵葜尽钒岢恕犊滴踵嵵葜尽穼ι崂ㄔ炷甏腻e誤記載[4]17。這兩處古籍中的記載錯誤,是需要我們改正的。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途經鄭州時,來到開元寺觀看開元寺塔。史籍在記載這一事件時,特意提到了宋真宗及隨從“觀新塔”[5]。由此看來,開元寺塔一經建成,即成為鄭州名勝,皇帝也慕名而來。

二、開元寺塔的形狀和重修經過

鄭州開元寺塔建于北宋開寶九年 (公元976年),與開封鐵塔 (又名開寶寺塔,建于1049年)的高度差不多,但比后者的建造時間卻早了70多年。根據梁思成先生所繪的開元寺塔平面圖和比例尺,以及開元寺塔的老照片等資料,可以推算出開元寺塔高50多米。除了開元寺塔外,古代鄭州還有其他幾座較高的建筑物,如總高37米的嵩岳寺塔、總高34米的法王寺塔、通高24米的永泰寺塔、通高19米的鳳臺寺塔等。開元寺塔當之無愧地成為古代鄭州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整個中國古代較高的建筑物之一。當然,身處21世紀的我們,可能會覺得50多米高的建筑物并不算高,但在古代,一般人居住的房屋是3至5米高,所以對于開元寺塔,古人看來絕對是巍峨壯觀、高聳入云。

開元寺塔由地宮、塔基、塔身、塔剎四部分組成,系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因為現存的照片上均無塔剎,所以塔剎的形狀無從得知。開元寺塔平面呈八角形,輪廓線較直,整體呈角錐狀,原為13層,后被毀為11層。塔身一層有明顯收分,每層四面辟有圓券門洞,可瞰四周風景。塔身每層均有磚砌出檐與平座。出檐做法為簡單的疊澀,疊澀層數自下而上逐層遞減。平座隱似以蓮瓣形磚疊砌而成,無勾欄。出檐下,有一層似普柏枋的拔檐,普柏枋下有清晰的洞眼。塔座面南,開有兩扇鐵門,內供石雕佛像。塔內原有棚板、木梯,沿梯盤旋而上可以直至頂層。人立塔上,鄭州城內外風景盡收眼底。每逢晴天,白云掠塔而過,塔尖插入云霄,塔身云霧繚繞,令人嘆為觀止?!肮潘缭啤钡木坝^即由此而來。

歷經千年滄桑,鄭州開元寺屢次重建,開元寺塔也多次維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鄭州知州張暄認為開元寺塔乃鎮州之塔,與鄭州氣運相關,于是重修此塔。塔基加固后,張暄移任,修塔之事便不了了之。民國時期,建筑學家楊廷寶先生實地考察開元寺塔,發現“惟塔之西面門洞內,有光緒十一年修葺古塔記碑一座”[6]12-13,就是一通簡要記載張暄重修開元寺塔過程的碑?!睹駠嵖h志》收錄了此碑文,與楊廷寶先生所記的碑文大致相同。碑文如下:“鄭治開元寺有古塔焉,失修者幾易代矣。歲癸酉,武林張公諱暄字春庭牧茲土,顧而愀焉曰:‘是塔也,古之遺也,鄭之鎮也,其廢興不得謂與一州氣運無關系??と耸款聊?,諸其各出資為修補計?’僉曰:‘愿為公助?!谑强倘张d作,不數日而址基完固,擬蕆事后泐石記之,張公移任,事遂寢。今以城工記事碑文及此,吾郡人士恐斯舉之歷久湮沒也,志其崖略如此?!盵7]585

抗日戰爭時期,開元寺塔先后遭到國民黨軍隊和日寇的破壞和轟炸。特別是在1944年,日軍進攻鄭州,飛機在鄭州上空狂轟濫炸,開元寺塔在轟炸中坍塌,在塔券洞里躲避炸彈的民眾也慘死其中。1946年冬季,河南省立鄭州醫院(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前身)以開元寺為址,蓋病房樓一座。1949年鄭州解放后,醫院更名為鄭州國際和平醫院一分院,后來又改稱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951年,文物部門曾對開元寺塔地基做清理,因地下水位過高而放棄。1974年,從舍利塔地基挖出碑記、墓室、佛像等石刻后,地基填埋。1977年,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增建門診樓,其選址位置正好占壓了開元寺塔地宮所在位置。為配合該工程建設,鄭州市博物館對開元寺塔地宮再次開展考古發掘,發現2尊夜叉像半圓雕,2尊力士像半圓雕,以及一具石棺,目前藏于鄭州博物館,塔基被填土封實,塔跡至此泯滅。

三、有關開元寺塔的詩篇、圖畫和照片

現如今,除了塔灣西街和塔灣路這兩個路名之外,我們在東大街已經看不到有關開元寺塔的任何遺存。然而,開元寺塔的豐姿,一直令人過目不忘、津津樂道,數量眾多的詩歌、圖畫、照片可以作證。

清代乾隆年間,鄭州知州張鉞將開元寺塔聳入云霄的景觀命名為“古塔晴云”,列為鄭州八景之一,這就是“古塔晴云”這一名稱的起源。在張鉞主持編纂的《乾隆鄭州志》中,有他的“古塔晴云”七言絕句詩歌和配圖(圖2),詩曰:“遠近群瞻卓筆欣,無心出岫忽升騰。鴿王離怖梵天近,五色蒸霞繞上層?!盵4]24張鉞還為“古塔晴云”寫了一首五言律詩,與其七言絕句的意思相同,都是贊嘆古塔巍然、高聳入云之作,詩曰:“開元初地辟,云際涌浮圖。獨立遺千劫,凌空占一隅。絮粘連不斷,膚合有疑無。背郭炊煙起,常將霽靄俱?!盵4]415

清雍正年間的鄭州訓導韓定仁,曾寫有《鄭州開元寺塔》一詩。雖然這首詩并未完整保存下來,但從殘存的詩句來看,詩人是贊嘆開元寺塔高聳入云,拾級而上可以俯瞰整個鄭州,還可以眺望到遠處的嵩山和黃河,鳥雀似在腳下飛翔,人如立于林中:“□制疑神功,峻聳插云表。碣志創始年,苔蝕難□□?!酢跏凹壍?,俯看城郭小。黛抹二室山,黃河流浩渺。足底鳥雀飛,人在林木杪。爽塏元龍樓,老眼恣遠眺。一□□□置,自遠塵氛擾。起然拔儔匹,形神何矯矯?!盵4]417

清光緒年間的鄭州學正朱炎昭(1832—1919年)亦曾作詩詠贊開元寺塔:“閑云片片度晴暉,縹緲偏從斷塔歸。禿頂疑磨蒼蓋漏,無心亂化白衣飛。飄過雉堞天迷遠,煖上鰲峰露已晞?;脴O古今多變態,何堪翹首望依依?!盵7]667這首詩表明,此時開元寺塔“禿頂”,已是無頂之塔,但“閑云片片”環繞古塔的景象依舊令人詩興大發,感慨萬千。

20世紀初,法國人拍攝了開元寺塔,還將這一美景制作成明信片,讓全世界欣賞 (圖3)?,F今,這幅圖在網絡上熱傳,廣受關注。民國時期編纂的《民國鄭縣志》中,也有張鉞的“古塔晴云”配圖(圖 4)和詩歌[7]29-30,但與《乾隆鄭州志》中的“古塔晴云”詩歌和配圖并不相同,其詩曰:“擎天一柱映斜日,高造浮屠上入云。伊孰當年藏舍利,煙嵐雨后色平分?!薄睹駠嵖h志》中的“古塔晴云”圖,圖下方中間的“東門大街”,就是現在的東大街。圖右下方的“古之遺愛”,指的是子產祠,現已無存。子產是春秋時期執掌鄭國國政的政治家,被孔子譽為“古之遺愛”。為了紀念子產,鄭州人在城中為他建造了祠廟,就在開元寺和文廟之間。

圖2 《乾隆鄭州志》中的“古塔晴云”圖和詩歌

圖3 20世紀初法國明信片上的鄭州開元寺塔

圖4 《民國鄭縣志》中的“古塔晴云”圖

圖5 20世紀20年代日本學者拍攝的開元寺塔

圖6 20世紀20年代日本學者拍攝的尊勝陀羅尼經幢

圖7 楊廷寶先生拍攝的開元寺塔

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學者不約而同地深入中國內地、邊疆考察古建筑。日本著名古建筑學者關野貞(1868—1935年),從1910年開始,多次來到中國,在山西、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廣泛調查古建筑、陵墓和佛教藝術,并進行廣泛拍攝。日本著名佛教學者、古建筑專家常盤大定 (1870—1945年),在1920年后曾先后五次親至中國,畢生研究中國佛教。他們拍攝的照片,保存了20世紀初中國文物古跡的大體面貌,記錄了很多現在已經消失了的風景,鄭州開元寺塔即是其中之一(圖5)。在他們拍攝的開元寺塔照片中,塔前方的尊勝陀羅尼經幢也入了鏡。這座經幢的造型也相當美觀。老照片更是把文物的滄桑氣息顯露無遺(圖6)。

20世紀30年代,中國建筑學家創立了中國營造學社,劉敦楨、梁思成、林徽因、楊廷寶等先生以中國古建筑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了大規模的中國古建筑田野調查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楊廷寶先生詳細勘察了開元寺塔,并拍下了這座塔的照片(圖7)[6]。梁思成先生為這座塔繪制了素描圖(封三-1)[8]。

在網上查閱開元寺塔的資料時,筆者發現了名為“逾淮之橘”的博客上有兩張老照片 (封三-2、圖10), 分別攝于1936年、1937年,由鄭州市民丁全順先生供圖。

四、開元寺塔的出土文物

1944年開元寺塔被日本飛機炸毀,現在鄭州東大街已經沒有任何有關開元寺塔的實物遺存。1977年文物工作者發掘了塔基,出土的文物存于鄭州博物館。我們可以前往鄭州博物館的“石刻藝術展廳”,欣賞開元寺塔地宮內出土的石棺和石雕。

石棺長0.8~1.05米,寬 0.37~0.56 米,高 0.4~0.53 米,由棺蓋、棺身、棺基座三部分組成,整體呈傾斜狀,前寬后窄、前高后低、下寬上窄(圖9)。棺蓋呈半圓七棱形,前后出檐,蓋上陰線刻纏枝牡丹花紋,正中一面上部刻有楷書“匠人魚繼永”,下部還有楷書題銘“唯大宋開寶九年歲次丙子正月庚寅十一日戊寅制造畢工施主預超妻王氏男□貝新婦惠氏孫兒合子孫女花哥伴姐”48字(圖10)。

棺體中空,長0.92米,四面浮雕。棺身左右兩側為浮雕釋迦牟尼涅槃十弟子送葬圖。左側有五名弟子和一只護棺獅。最前面的一弟子坐地捶胸,仰面大哭,其后一弟子掩面痛哭,又有二弟子抱頭哀嚎,最后一弟子面向里,手拍棺墻,掩面而泣,后面有一獅子四肢朝天,似痛不欲生(圖11)。右側也有五名弟子和一只護棺獅。前面的三名弟子,一弟子哭昏在地,一弟子從后攙扶,另一弟子手端缽盂鼓腮噴水施救,后面兩弟子作掩面痛哭狀,最后還有一獅子仰面蹲臥(圖12)。兩組雕刻小巧精細,人物表情刻畫得栩栩如生,表現出了北宋工匠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刻技巧。棺身下雕須彌座,四角有力士柱,四周雕有11個壸門,門內各有一伎樂人,分持琵琶、笛子、排簫等樂器。棺身前后均雕有假門,形制相同,其中前門兩側有兩名力士持械守護 (圖13)。

棺基座為須彌座,四角處各有一力士,袒胸露體,奮力負棺;底座壸門內雕有祥瑞異獸,或猛撲向前,或仰首怒吼,非常生動?;掀矫婵逃行】}記,記載了修塔的組織人員、施主姓名、施舍物品,還有僧人姓名、各種舍利、佛骨、佛牙,以及一些有關宋初國都開封城內寺院方位的記載,如 “東京左街相國寺”“東京右街開寶寺”等,還明確記載了上述寺內有 “法華院”“東經藏院”“文殊閣”“不動尊院”“彌勒院”等寺內建置,為研究宋初寺院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整個石棺造型精美,刻工細致,人物形象表達真實細膩,顯示出宋代工匠高超精湛的技藝。

圖8 1937年的開元寺塔(南視)

圖9 石棺

圖10 石棺棺蓋上的刻字和花紋

圖11 石棺左側面的送葬圖和樂伎

圖12 石棺右側面的送葬圖和樂伎

圖13 石棺正面上的假門

除了這座石棺外,開元寺塔地宮內還有四座栩栩如生、造型精美的石雕,其中兩座為武士石雕(圖14),兩座為夜叉石雕(圖15)。

圖14 武士石雕

圖15 夜叉石雕

五、開元寺塔的傳說

雖然開元寺塔不復存在,但有關開元寺塔的諸多傳說,依然流傳于民間,印證著這座塔的真實存在及其神奇之處。

傳說開元寺塔下邊有一口古井,井中泉眼直通大海,如果在井里打水,井水就會上漲,淹沒鄭州城,因而誰也不敢在井里打水。這是因為塔下有一地宮,就是出土石棺的這一地宮,因地下水位較高,地勢低洼,地宮內積水很多,所以形成了古井通海之說。

相傳,嫦娥仙子有一次遨游天空,突然被開元寺塔掛住了裙子。仙子一怒之下,將塔尖打落到黃河北岸的原陽縣。據說原陽縣黃河岸邊確實有一座小塔,酷似大塔的塔尖。

還有這么一首民謠:“鄭州像只船,塔兒像桅桿;鐵錨放大堂,縣城不搖晃?!币馑际钦f,鄭州地形西高東低,像一只大船停泊在岸邊,船頭向西,船尾向東,高高的開元寺塔就是這只船的桅桿;這只船從大海漂泊到嵩山腳下,碰到巖石,走不動了,所以一直搖晃,在縣衙大堂放一大鐵錨,這船就穩了。

當前,鄭州市正在著力打造位于中心城區核心地帶的商都歷史文化區,改善居住環境,修復古城風貌。開元寺塔作為商都歷史文化區內的傳統地標,同時也是鄭州老城文化資源中的制高點,具有必不可少的歷史提示性和標識性,為了傳承鄭州歷史文脈,彰顯文化特色,即將進行復建。復建后的開元寺塔,是鄭州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有利于公眾感知鄭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猜你喜歡
石棺古塔鄭州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的警示及應對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第九屆“博博會”將在鄭州舉辦
基于動測法的古塔結構抗震性能檢測與評定
鄭州麥飄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Who Designed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古塔
鄭州外國語學校
景州古塔
鄭州:東方古塔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