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褐斑病發生流行特點及綜合防治措施

2019-01-05 16:05鄒城市太平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鄭春燕李召義陳艷芹
農業知識 2019年12期
關鍵詞:褐斑病病斑粉劑

文/?鄒城市太平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鄭春燕?李召義?陳艷芹

近幾年,隨著高感病品種的連作及粗放秸稈還田面積的擴大,玉米褐斑病在鄒城危害日益嚴重,危害面積逐年擴大,已成為玉米生產的一種主要病害,特別在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玉米褐斑病極易流行、危害。

1.癥狀

玉米褐斑病是嚴重危害玉米產量的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葉鞘及莖稈,在葉片上的分布特征較明顯,呈段狀或條狀分布。病斑初期為黃褐色或紅褐色小斑,葉和葉鞘交接處病斑較多,葉鞘上和葉脈上出現較大的褐色斑點。發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葉細胞組織呈現壞死狀,殘存的葉脈和維管束如絲狀。

2.流行特點

玉米褐斑病一般從喇叭口期開始發病,抽穗至乳熟期為發病高峰。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殘體上越冬,翌年產生孢子隨風雨傳播到葉片,遇到合適條件萌發產生大量的游動孢子,在葉面游動并產生侵染絲,侵染玉米的幼嫩組織。一般低洼地塊、缺肥地塊和密度大、通風不暢的地塊發病較重。

3.發病因素

⑴菌源數量:感病品種近幾年在鄒城連年連作,粗放的秸稈還田面積逐年擴大,用有病殘體的秸稈還田,使土壤中菌源數量成倍增加,外界條件適宜時極易造成玉米褐斑病暴發流行。

⑵栽植密度:隨著用工成本的增加,部分地塊出現播后不間苗,導致田間種植密度過大,通風透光不良,造成玉米植株弱化,不健壯,也誘發褐斑病的發生流行。

⑶氣候因素:玉米褐斑病病原菌休眠孢子囊的萌發溫度范圍為20~38℃,適宜萌發溫度為25~35℃;當溫度高于38℃時休眠孢子囊不能萌發。相對濕度高于80%時玉米褐斑病病原菌休眠孢子囊才能萌發。玉米生長的中后期溫度較高,相對濕度較大,一旦遇到陰雨天多,降水量大,極易誘發玉米褐斑病的爆發流行。

⑷肥力因素:施肥不合理,重施氮肥,輕施磷鉀肥,土壤肥力不夠,造成玉米植株磷、鉀元素的缺乏,植株極易發生褐斑病。玉米苗期出現脫肥,玉米抗病性降低,也易發生褐斑病。

4.防治措施

⑴種植抗病品種:選擇抗病、耐病品種是減輕玉米褐斑病危害的重要措施,通過實踐發現,中科11、魯單981、農大108等品種對褐斑病抗性較強。

⑵注意田間衛生:玉米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體組織,并深翻土壤。病害發生重的地塊在玉米收獲后禁止秸稈還田,徹底清除病殘體組織并帶出田間,深翻土壤以壓埋菌源減少菌量,并實行與其他作物輪作。

⑶合理密植:玉米栽植密度要適當,不要隨意加大密度,適時間苗定苗,保持田間通透性。大穗型品種每667平方米株數不高于3500株,耐密品種不超過5000株。

⑷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推廣配方施肥,增施磷鉀肥,促使玉米植株發育健壯。在合理追肥的同時,適時澆水,及時中耕除草,以促進玉米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能力,并消滅寄主,減輕病害。

⑸化學防治:播種前用60克/升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每10千克種子20毫升種衣劑進行包衣,晾干后播種。玉米5~8葉期,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葉面噴霧,預防玉米褐斑病的發生。發病初期可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等藥劑噴施,間隔7~10天用藥1次,連續用藥1~2次。噴施時可適量加入葉面肥,控制病害的同時可促進玉米健壯生長,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猜你喜歡
褐斑病病斑粉劑
蘋果園褐斑病防治正當時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在蠶種生產上的應用報告
基于OTSU算法的蘋果果實病斑圖像分割方法
粉劑滅巢法毒殺紅火蟻
高溫多雨 注意防治蘋果褐斑病
水稻細菌性褐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楚雄州桑樹褐斑病發生規律研究
套袋對檸檬果實外觀品質的影響
輕松治愈花斑癬
輕松治癒花斑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