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魯赫《蘇格蘭幻想曲》的民歌音樂分析

2019-01-05 01:40
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幻想曲大調蘇格蘭

●牛 林

(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引 言

橫跨浪漫主義中晚期至20世紀初的德國作曲家、指揮家馬克思·布魯赫(Max Bruch,1838-1920),他的創作涉及各種體裁,由于身處于一個音樂風格、音樂形式不斷改革變化發展的時期,在前輩門德爾松以及后輩瓦格納等人的耀眼光芒之下,堅持古典創作手法的布魯赫就顯得沒有那么高調和突出了。然而,這并不能降低他在西方音樂史上的地位,在現代音樂會上演奏家們還經常演奏他的《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和《蘇格蘭幻想曲》。上述兩首作品旋律優美感人,音樂形象表現與技巧完美結合,顯示出非凡的藝術生命力,成為小提琴演奏者的保留曲目。

其中于1880年,創作于英國旅行演出之后的小提琴作品《蘇格蘭幻想曲》(Scottish Fantasy ,Op.46),全名為《自由運用蘇格蘭旋律的小提琴與樂隊、豎琴的幻想曲》,是布魯赫的音樂作品中流傳最廣的小提琴曲之一?!短K格蘭幻想曲》各樂章分別包含了四首旅行中搜集到的蘇格蘭民歌,曲式上繼承了傳統協奏曲“快慢快”的樂章布局,同時也借鑒了門德爾松《蘇格蘭交響曲》中的寫作手法并加以發展創新。在各樂章中有炫技成分,但并不過分強調它,更多是具有豐富的音樂性,布魯赫的兩個創作特點——英雄主義和運用民歌音樂素材在此曲中得到了充分展現。

近幾年國內學界關注布魯赫的學者越來越多,但對于他的研究專著卻很少能找到,搜索到的關于布魯赫音樂的研究文章基本上集中于他的《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研究,其余都是介紹布魯赫生平,而對于他《蘇格蘭幻想曲》的具體分析并不多,詳盡的分析與演奏教學研究更是鳳毛麟角。國外對于布魯赫的研究從《格魯夫音樂辭典》后列出的詞條看參考文獻有17篇,為英語與德語寫作,集中于研究布魯赫的經歷,關于其管弦樂作品的文章集中在對于《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研究,而沒有發現關于分析與研究《蘇格蘭幻想曲》中民歌音樂分析的專業文章。

筆者以克里斯托弗·菲費爾德(Christopher Fifield)的《馬克思·布魯赫——他的生平與作品》(Max Bruch—His life and works)為首要研究資料并且參考了蘇格蘭民歌、作品樂譜、音樂史等各方面相關資料,對《蘇格蘭幻想曲》的創作背景、民歌音樂做具體而深入的分析。不僅可以填補國內對于布魯赫的小提琴音樂演奏與教學方面的專項研究,而且通過對這一部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地、直觀地理解布魯赫的創作思想與創作手法,從而指導我們的演奏與教學,并且為學習他的其他作品提供了參考資料和思路。

一、創作背景

19世紀,歐洲藝術進入了浪漫主義時期,此時期文學、音樂、美術等各藝術領域人才輩出。到了浪漫主義晚期,涌現出很多小提琴協奏曲的經典作品,筆者列出了若干協奏曲(見表1)。

表1

由表1看出:

(一)這些經典的小提琴作品都集中完成于1880年前后,時值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之后,歐洲的生產力達到頂峰,藝術上出現了“百家齊放、百花爭鳴”的盛世局面,樂器制造水平大大提高,樂器演奏技術則不斷創新,更已日漸成熟。

(二)這些經典曲目所題獻的演奏家大都是約阿希姆和薩拉薩蒂,可見這兩位演奏家在當時歐洲音樂界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并且兩位小提琴大師也具有鮮明的個人演奏風格。作曲家將作品題獻給演奏家,演奏家通過自身的演奏風格對作品進行了權威的演繹,從而更好地表現了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及作品的深刻內涵,最終提升了音樂作品的感染力與意境,也使得這些作品得到推廣,注入了非凡的生命力。

(三)作曲家已經不局限于純音樂的形式來設定作品的名稱,他們開始以標題來命名作品,從中更容易顯現出音樂的思想內容和畫面感。作曲家已經不局限于純音樂的形式來設定作品的名稱,他們開始以標題來命名作品,從中更容易顯現出音樂的思想內容和畫面感。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和音樂色彩感的增強,民族主義、民族性成為浪漫主義重要的組成因素,而作曲家在創作時運用的旋律素材大都取自于民歌,從而使這些經典小提琴作品帶有極強的民族風格、民族個性。

可見,《蘇格蘭幻想曲》是在當時普遍流行的民族主義思潮、題獻于演奏家風潮、標題音樂的影響下創作出來的,而極具蘇格蘭民歌音樂及民族主義音樂形象的元素則貫穿始終,猶如一部包含了蘇格蘭人文風景的史詩。

二、《蘇格蘭幻想曲》各樂章布局

門德爾松的《第三交響曲》“蘇格蘭”(Scottish,op.56)完成于1842年。這部交響曲的創作靈感來自門德爾松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旅行時,聽到的蘇格蘭皇后瑪麗(Mary)的愛情故事。每個樂章使用獨立的標題,分別是“引子和激動的快板、非?;顫姷闹C謔曲、如歌的柔板、英勇的快板和莊嚴的終曲”,終樂章中的結尾運用了第一樂章主題材料。整部交響樂各個樂章中的主題元素都為蘇格蘭民族舞曲風格或是類似蘇格蘭民歌的旋律,色彩無比燦爛。門德爾松也曾在交響曲前言中表示過:“這部交響樂的各個樂章應該首尾相連地演奏,不應該用人們所習慣的漫長停頓分開?!?/p>

《蘇格蘭幻想曲》的創作靈感來自英國文學家沃爾塔·司考特(Walter Scott)的《湖畔女郎》等一些作品,這些作品中描寫了蘇格蘭的人文風景。[1](P166)整部作品由引子和四個樂章組成,每個樂章都含有不同的蘇格蘭民歌和旋律,這些蘇格蘭民歌和旋律都是布魯赫在英國旅行中親自收集整理的:

引子—極緩板(Grave),?e小調,4/4拍,類似古二部曲式的兩段式,旋律凄美。

第一樂章—如歌的行板(Adagio Cantabile),?E大調,3/4拍,復二部曲式。這個樂章的主題是由蘇格蘭民謠(Auld Rob Morris)發展而來的,這個主題旋律貫穿了整個幻想曲。

第二樂章—諧謔曲(Scherzo),?E大調,3/2拍,奏鳴曲式。這個樂章包含一個具有強烈舞蹈節奏的蘇格蘭民間舞曲旋律(hey the Dusty Miller)。尾聲變為慢板,?A大調,不間斷地進入了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沉著的行板(Andante Sostenuto),?A大調,4/4拍,奏鳴曲式。主題根據蘇格蘭民謠(I m a-doun for lack o Johnnie)而改編。

第四樂章—終樂章,英勇的快板(Finale,Allegro guerriero-[coda]Adagio-Allegro),?E大調,4/4拍,奏鳴曲式。其中包含蘇格蘭古老的戰歌(Scots Wha hae wi wallace bled)。

布魯赫繼承并發展了傳統協奏曲的樂章布局,《蘇格蘭幻想曲》的二、三、四樂章符合傳統協奏曲快慢快的樂章布局,而引子與第一樂章不間斷的演奏可以看成一段較長的引子(見表2)。

表2

但是,與傳統協奏曲不同的是:1.《蘇格蘭幻想曲》每個樂章都在傳統曲式結構規則下通過調性的轉換、音樂材料的排序、篇幅的調整等寫作手法來突破創新,從而表現出自由、富于幻想的風格;2.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傳統上應為奏鳴曲快板,而布魯赫在與之對應的第二樂章中卻用了常常出現在交響套曲中第三樂章的諧謔曲樂章;3.整個幻想曲沒有華彩樂段。

布魯赫作為門德爾松的“天才的繼承者”①,在《蘇格蘭幻想曲》中也運用了相似的樂章標題、樂章布局及情緒表現手法,兩部作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見,門德爾松對于布魯赫創作思想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同時,布魯赫將四首蘇格蘭民歌完整的運用于《蘇格蘭幻想曲》整部作品中,對于蘇格蘭民歌音樂的運用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三、蘇格蘭民歌在《蘇格蘭幻想曲》中的運用及其音樂形象

蘇格蘭音樂粗獷有力,聽起來與愛爾蘭音樂相似,這是由于蘇格蘭起先的音樂家和豎琴家多數來自于愛爾蘭的緣故。蘇格蘭的民歌有高地與平地之分,高地民謠比較雄壯,平地民歌則傾向柔和優美。由于當時印刷術尚未普及,以致早期的蘇格蘭高山族賈奈(Gales)音樂已大多失傳,直至1781年才被人重視,開始搜集。蘇格蘭民歌以敘事性見長,獨特的以五聲音階、六聲音階為基礎的調式結構;節奏鮮明、多用弱起拍;旋律組成多為分解和弦音程的跳進、優美而富于變化。

《蘇格蘭幻想曲》四個樂章中分別含有四首不同的蘇格蘭民歌。第一樂章(Auld Rob Morris)、第二樂章(hey the Dusty Miller)、第三樂章(I m a-doun for lack o Johnnie)、第四樂章(Scots Wha hae wi wallace bled)。

(一)引子與第一樂章

引子—?e小調,4/4拍,以緩慢、神秘、凄美、抑郁符合蘇格蘭重重迷霧之地域風格的七小節樂隊片段開始之后引出的獨奏小提琴的旋律猶如天鵝之歌②。布魯赫自己曾描述道:“一個老的游吟詩人注視著殘破廢棄的城堡,回憶起以前的榮耀時期,暗自哀嘆?!盵1](P166)

第一樂章中的蘇格蘭民歌《老人羅伯莫瑞斯》(Auld Rob Morris)(見譜例1),公開出版在《蘇格蘭游吟詩歌集》第一卷中。?E大調,3/4拍。速度為流動的行板(Un poco Andante)。

譜例1:《蘇格蘭游吟詩歌集》第一卷中的《老人羅伯莫瑞斯》

其歌詞是由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③所執筆,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年輕人,他愛著與他不門當戶對的一個漂亮的少女,這個少女是一個富有領主的女繼承人。年輕人非常失望道:“白天的到來,并沒有給我帶來任何喜悅,夜臨的降臨,也是令我無法安息,我就像一個夜間落魄的鬼魂漫步在小巷中,我在無比心碎中如此感嘆?!?/p>

第一樂章主題旋律,為?E為主音的五聲調式(見譜例 2)。

通過對比,1.在調性構成上,第一樂章為?E為主音

譜例2:第一樂章第20-24小節的五聲調式,這與Auld Rob Morris在調性是高度一致的;2.第一樂章也延續了民歌原有行板的速度術語。整個第一樂章在Auld Rob Morris曲調的基礎上,很自然的形成了輕盈流暢的曲風,這個在蘇格蘭和英國北部特有的民歌旋律主題被布魯赫突顯在獨奏小提琴和豎琴聲部上。3.作為蘇格蘭民歌的特點,每一個樂句的開頭基本上都用了弱起這種節奏型,在整首幻想曲中柔美、抒情性主題顯得尤為明顯。4.值得一提的是,在民歌原譜中,若干小節都出現了強拍上短音符后面跟一個長音符的特殊節奏,此節奏型稱為“蘇格蘭切分音”。如人聲聲部第2、6、14小節的前兩拍,但在第一樂章的主題旋律中,布魯赫并沒有原班照套,體現了其創作思維較為傳統平和。

(二)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中,活潑的諧謔曲曲調包含了蘇格蘭民間快步舞曲旋律《滿身灰塵的磨坊主》(hey the Dusty Miller)(見譜例 3),公開出版在《蘇格蘭游吟詩歌集》第二卷中。C大調,6/8拍。速度為令人愜意的小快板(Allegretto con piacevolezza)。

譜例3:《蘇格蘭游吟詩歌集》第二卷中的《滿身灰塵的磨坊主》

蘇格蘭快步舞曲是一種節拍速度快,步履輕捷,情緒歡快的社交舞蹈,此舞曲須要同舞伴及其他舞者頻繁互動,如微笑和牽手等,它為互相愛慕的人提供了觸發愛情的機會,彭斯用詩歌來描繪的正是一個快樂的小伙子和他的愛人在做面包時“滿是灰塵的吻”的場景(見譜例4)。

譜例4:第二樂章第19-22小節

通過對比,1.在調性布局上,雖然是以?E大調開始,但實際上之后整個樂章的主題,即從第17小節開始,轉為G 大調,與開頭部分的?E大調為大三度關系,具有強烈的色彩變化。而我們對比民歌原譜,雖是 C大調,但是在第9-12小節,則是暫時的變為G大調,之后又回到C大調,而布魯赫的寫作思路與之又不謀而合,甚是巧妙。2.節奏上雖然都是三拍子的節奏,但是布魯赫用了更為緊湊的3/2拍,將這種舞蹈性節奏更好的導入到交響協奏音樂中,將這種強烈舞蹈節奏的蘇格蘭民間舞曲旋律《滿身灰塵的磨坊主》(hey the Dusty Miller)表現得酣暢淋漓,同時,布魯赫將主題旋律的重音放在第五拍、并添加裝飾音來模仿蘇格蘭風笛(見譜例4),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給人以強烈的聽覺沖擊力、畫面想象感。

(三)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的主題旋律來自于蘇格蘭民歌《我為失去瓊妮而傷心》(I’m Down for Lack of Johnnie)(見譜例 5),?B大調,3/4拍。而這首民歌主要描繪出了一位女子為愛人的離去而悲傷的情景。這首民歌是以?B為主音的六聲調式(原先所記載的曲調)。

第三樂章主旋律為?A大調,3/4拍,主題旋律是以?A為主音的六聲調式(見譜例6)。

譜例5:《我為失去瓊妮而傷心》

譜例6:第三樂章第1-16小節

通過對比,1.在調性寫作上,布魯赫用了?A大調,音域比原民歌曲調低了一個全音,這樣更能充分表現憂郁、感傷和唯美的音樂氛圍;2.節拍上變更為4/4拍,每個樂段結尾則是停留在“蘇格蘭切分音”上,這些表現了出主人公忐忑不安的音樂情感,整個旋律更為遙遠、悠長。同時,透過這些創作手法也能了解到布魯赫性格較為細膩柔和的一面。

(四)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中第一主題所包含的是一首蘇格蘭古老的戰歌(Scots Wha hae wi wallace bled),中文譯名為《蘇格蘭人和華萊士一起灑熱血》,這首戰歌背后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和意義。布魯赫借鑒了門德爾松在《蘇格蘭交響曲》第四樂章的標題,在《蘇格蘭幻想曲》第四樂章中標題也用了Allegro guerriero(英勇的快板)。

戰歌《蘇格蘭人和華萊士一起灑熱血》是由羅伯特·彭斯于1793年所編著的。這首民歌歌名中提到的華萊士,全名威廉·華萊士,是蘇格蘭第一次獨立戰爭中著名的民族英雄,曲調來自蘇格蘭古老曲調“Hey Tuttie Tatie”,而歌詞則是來自羅伯特·布魯斯④在1314年班諾克本戰役之前的戰斗宣言(見譜例7)。

譜例7:早期的Scots Wha Ha'e

歌 詞

Scots,wha ha’e wi’Wallace bled. Wha for Scotland’s King and Law

Scots,wham Bruce has aften led. Freedom’s sword will strongly draw,

Welcome to your gory bed Freeman stand or freeman fa’

Or to victorie! Let him follow me!

Now’s the day,and now’s the hour: By Oppression’s woes and pains,

See the fornt o’battle lour, By your sons in servile chains,

See approach proud Edward’s power We will drain our dearest veins

Chains and slaverie! But they shall be free!

Wha will be a traitor knave? Lay the proud usurpers low!

Wha can fill a coward’s grave? Tyrants fall in every foe!

Wha sae base as be a slave? Liberty’s in every blow!

Let him turn,and flee! Let us do,or die!

從譜例 7可以看出最初的曲調是慢速的,蘇格蘭人以自己的民族樂器——風笛,吹起戰斗的號角,節奏型從頭至尾是附點節奏,猶如戰鼓雷鳴,情緒莊重有力。旋律的結構為AABB,4/4拍,D大調(原先所記載的曲調)。

之后此曲公開出版在《蘇格蘭游吟詩歌集》第一卷中。2/4拍,?B大調。在繼承整體的戰斗情緒下,可以看出增加了伴奏,并給予了表情記號 MAESTOSO(高貴莊嚴的)和力度記號,最后結束在ff的力度上(見譜例8)。人聲聲部為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鋼琴伴奏部分則是其率領的蘇格蘭戰士的形象,通過歌詞的映襯,刻畫出了共同戰斗的場面,同時,也表達了作曲家對于這種愛國主義與英雄主義的贊同,渴望自由和平及對美好生活憧憬的心情。

綜上所對比,1.在調性寫作上,布魯赫用了?E大

譜例8:《蘇格蘭游吟詩歌集》第一卷中的Scots Wha Ha'e

譜例9:第四樂章第9-13小節,第一主題的部分主要旋律。調,音域比原民歌曲調高,這樣使整個英雄主題的音響效果猶如軍號一般高亢嘹亮;2.布魯赫在原有進行曲單一附點節奏型的基礎上,在附點節奏與八分音符的斷奏之后,以反附點的節奏型凸顯出旋律線上的最高點 B音,這樣的附點性節奏使得進行曲主題表達的又猶如戰鼓擂動一般十分堅定。

第四樂章,再現部副部最后,樂隊持續停留在?E大調主和弦上,獨奏小提琴進入柔板(Adagio)和尾聲。尾聲中的旋律是第一樂章的主題(見譜例10),這一主題既是連接尾聲與之前主題的橋梁,也是貫穿全曲四個樂章的橋梁。小提琴奏出的第一樂章主題旋律慢慢減弱后,本曲最終再次變成快板(Allegro),獨奏小提琴、豎琴和樂隊全奏,結束在雄壯的戰歌中。

俄羅斯大提琴家姆斯梯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曾認為?E大調是莊嚴的,?E大調經常被作曲家們用在表現英雄形象的作品中,如貝多芬1804年所作的第三交響曲OP.55“英雄”是貝多芬自己所加文字標題的第一部交響曲,就采用了?E大調;舒曼第三交響曲、布魯克納第四交響曲以及西貝柳斯的第五交響曲也都以?E大調來表現具有“英雄”性格的形象。布魯赫在第四樂章也是以?E大調來刻畫“英雄”的主題形象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的創作與德國古典音樂傳統是一脈相承的,同時也反映了19世紀末,德奧知識分子對美好社會、光明正義和人性尊嚴的追求。

譜例10:第一樂章第20-24小節,民歌主題。

結 語

《蘇格蘭幻想曲》首演時聽眾反映強烈,但當時富于革新精神的歐洲文藝評論界反映平平。之后對于布魯赫音樂作品的評價,多半停留在其音樂作品創作手法傳統保守,缺乏深度的精神內涵上,以致他的作品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通過對《蘇格蘭幻想曲》民歌音樂分析和對比,他的創作深受古典主義美學觀念的影響,音樂風格繼承了門德爾松、舒曼等德國作曲家創作傳統的同時,亦追求異國情調、異國美的獨特的創作風格。

布魯赫作為浪漫主義后半時期的著名作曲家,以蘇格蘭民歌為素材的《蘇格蘭幻想曲》是其創作生涯中最為輝煌、創作手法最為成熟的作品之一。特別是在20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的海菲茨對此曲進行了收錄及大力推廣之后,逐漸被更多演奏家演奏和音樂愛好者喜愛。筆者認為,與同時期其他經典小提琴作品相比,《蘇格蘭幻想曲》堪稱為經典中的經典。

注釋:

①1868年布魯赫的《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首演,并獲得極大成功。當時樂評給予一致好評,并認為是門德爾松小提琴協奏曲“天才的繼承者”。

②天鵝之歌,常被用來形容最后的行動或作品。傳說天鵝臨死的時候會在湖中唱歌,歌聲凄美動人,作為一生的結束。

③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偉大的蘇格蘭桂冠詩人,被譽為“蘇格蘭之子”,是蘇格蘭的驕傲和象征,其作品頗豐,流傳至今的大約有 500多首,其中就包括中國人民熟知的《友誼地久天長》。鑒于彭斯在蘇格蘭民歌的收集、改編和詩歌創作方面的成就,1999年被評為“世紀名人”。彭斯一直倡導蘇格蘭獨立,曾經有過自籌資金購買大炮抗擊英格蘭人統治的義舉,因此在蘇格蘭民間聲譽極高,而且格拉斯哥附近的蘇格蘭人把彭斯的誕辰(每年1月25日)定為節慶日。

④羅伯特·布魯斯,第一次獨立戰爭時的蘇格蘭國王,其在威廉·華萊士之后加大了獨立運動的力度。1314年,羅伯特·布魯斯在班諾克本戰役中大敗英格蘭軍隊,取得蘇格蘭的獨立。

猜你喜歡
幻想曲大調蘇格蘭
調性的結構力場、意義表征與聽覺感性先驗問題——以貝多芬《合唱幻想曲》為例
安東尼奧·羅塞蒂圓號作品《降E大調協奏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散文詩(2021年22期)2022-01-12
G大調隨想曲
蘇格蘭
凱蒂游蘇格蘭
蘇格蘭高地求生記
長發幻想曲
冬日蘇格蘭 震撼心靈的美
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呈示部和聲結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