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傳媒語境中的“課程思政” 與“文藝載道”論

2019-01-10 08:24厲梅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9年12期
關鍵詞:黑鏡課程思政

厲梅

[摘 要] 媒介文化成為影響大學生構建自身價值體系、制定自身發展規劃的一個強有力的因素,對各個高校的課堂教學這一立德樹人的主渠道形成了或隱或顯的沖擊,從校園低頭族現象的出現可以看出前者在學生關注度的傾向上略占上風,而高校的“課程思政”對此具有解憂去弊的作用。就文學藝術這一人文類的課程而言,進行課程的思政教育更是離不開與大眾傳媒的碰撞與交流,更加要強化“文藝載道”的傳統與初衷。文學藝術的課程思政應該引導學生去探索和面對存在的可能性,在中西方的優秀傳統以及現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安身、立命、成業。

[關鍵詞] 課程思政;媒介文化;文藝載道;《黑鏡》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9) 12-0071-03

在今天的時代語境中,媒介文化成為影響大學生構建自身價值體系、制定自身發展規劃的一個強有力的因素,對各個高校的課堂教學這一“立德樹人”的主渠道形成了或隱或顯的沖擊,從校園低頭族現象的出現可以看出前者在學生關注度的傾向上略占上風。這一局面的出現實際上存在著極大的隱憂。媒介文化提供了大學生學習與課余活動的第二空間,其即時的行業資訊,如金融、軍事、科技等領域信息為大學生學習的實踐性提供了很好的演練場;其動態的新聞呈現為大學生了解所處的社會提供了寬闊的視野;其豐富的娛樂資源為大學生的課余休閑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選擇,等等。但是如同鮑德里亞對大眾傳媒的“超真實”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一樣,我們也需要注意的是,媒介文化對大學生價值建構、發展規劃的引領,只是提供了一種影像的真實,未必是建立在大學生自身的實際狀況之上的。大學生如果盲目追從,則易陷入遠離真正的現實的仿像的陷阱,好高騖遠而不能腳踏實地。在此種意義上,高?!罢n程思政”的出現具有即時解蔽去幻的作用。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這一理念強調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齊頭并進,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有機統一起來。任何一種專業教育都可以同時開展思政教育,因為專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將培養的人才投放于社會,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價值觀的引領,這一內容恰恰是課程思政的育人核心。在大眾傳媒的語境中,與專業教育并行而生的思政教育離不開與媒介文化的對話,因為后者提供了前者的諸多議題,例如人工智能這種技術的發展,在媒介文化的介入下走進大眾視野,呈現多種樣貌,引發諸多探討。高校的課堂一方面需要從專業性上對這一技術本身和發展的現狀與未來予以厘清,另一方面應該引導大學生正確的認識這一技術所帶來的對社會的全面影響,將技術與人文聯系起來綜合考慮,不忘技術服務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初衷??傊?,媒介文化塑造著諸多生存和發展的可能性圖景,課程思政需要與之交流、論辯,并引導學生對它的理性思索,以甄別其高下優劣、真實與否,以真正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的和諧有序發展。

對于文學藝術這一人文類的課程而言,進行課程的思政教育更是離不開與媒介文化的碰撞與交流,更加要強化“文藝載道”的傳統與初衷。隨著消費社會、媒介社會、技術社會的到來,人們的休閑娛樂生活豐富多彩。其中,文學藝術借助于現代技術與媒介優勢成為人們消費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文學、電影、音樂等各種形態的藝術。經過啟蒙洗禮的現代大眾獲得了空前的生命感以及話語表達的自由感,他們對諸如電影票房與口碑的過濾顯示了他們作為文藝接受者的理性?,F代生活的另一面是各種生存與發展壓力導致人們被焦慮、緊張圍城,在活在當下和追尋意義、有所信仰之間徘徊游移。高校內的大學生也不例外,大眾傳媒打破了校園與社會的間壁,大學生有著清晰的頭腦和旺盛的精力,在面對未知不明的社會網絡時,有解讀的激情,又有時自負,有時茫然。對于文學藝術而言,大學生群體的解讀可能更加敏銳,同時也可能易流于表面或不能貫通其中的深層聯系,只能因文感興,而不能應之于人生,以有利于個人價值體系的有效構建。因而,文藝應載道,道須不遠人。文學藝術的課程思政應該引導學生去探索和面對存在的可能性,一方面關心自身和社會的當下問題,另一方面又關心詩和遠方,在中西方的優秀傳統以及現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安身、立命、成業。對此,本文將以賞析英劇《黑鏡》作為開展人文課程思政教育的案例,對話媒介文化,嘗試論其載道。

《黑鏡》(Black Mirror)是英國電視4臺(Channel 4)及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的迷你電視劇,目前已經播出4季。此劇以高科技時代為背景,呈現了這種背景中人們的種種生存境遇。此劇一經播出,便引起觀眾的共鳴,贏得極高肯定,因為它讓人們在“假定的情境中發現了社會生活內蘊的真實”。

我們在未來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這部劇用豐富的想象力超真實地再現了我們的遠景,如記憶可以回放,死亡不是必然等。但本劇的主題并不在于未來科技的炫酷表演,而是在于對人性的試煉。

在第一季第一集中,首相為了營救公主不得不在億萬觀眾面前跟豬做直播。這一直播是網民、首相下屬等各方面力量共同促成的。民眾剛開始不同意首相向綁架者屈服,后來在視頻中看到公主被砍的手指后敦促首相接受綁架者的條件,做出犧牲。實際上,公主早在網絡直播之前已經被釋放出去,首相和豬的直播完全可以不必開始。只是所有人都被直播所吸引,沒有發現公主虛弱地躺在空落落的大道上。最后,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行為藝術家自殺了,他的自殺,與其說死于畏罪,不如說死于對人性的失望。此一情節與《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這一世界名畫背后的故事形成鮮明對比。戈黛娃夫人為了給人民減稅被迫赤身裸體騎馬走上街頭,而人民為了感激她而躲在家中閉門不觀。情境如此相似,民眾的表現卻截然不同。是科技還是人性應該對此負責?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慎獨”的思想,即在私人場合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克制自己過度的欲望。面對戈戴娃夫人的犧牲,小城的人們堅持了慎獨的美德,克制住了私窺的欲望。而在《黑鏡》中,人們對直播的熱衷不僅沒有尊重首相所做出的犧牲,而且反映了大眾傳媒時代,人們在網絡公共空間的圍觀心理。此處網絡公共空間的圍觀并不等同于應該有所為的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它之所以遭受指責是因為它將人的低下趣味借著網絡匿名的遮羞無界限的釋出和放大?,F代人慎獨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其養成自律性的品格,從而導致人們容易踩踏道德的底線與法律的紅線,無從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而,《黑鏡》的此一情節對大學生的品格修養具有極強的警醒作用。

與此主題類似的還有《殺人蜂》一集,人工蜜蜂被創造出來本意是用來進行授粉,但后來被罪犯用來進行識別殺人。被殺的人,一開始是被網絡投票該死率名列前茅的人,后來劇情急轉,被殺的人變成了實施網絡投票的人。殺人者基于身邊好友傷于輿論的悲慘經歷,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目的在于讓每個人三思而后行,否則無意間可能已經變成了魯迅所謂的吃人的人。大學生作為富有激情的群體,必須慎思自己的每一個行為,以理性引導熱情,不做網絡暴民。

《黑鏡》這部作品的特點之一是移步換景,散點透視,劇情的奇觀性、多聲部的復調使得觀眾的視點不斷游移,不在某一角色上做持續停留,從而獲得如布萊希特所言的間離效果,即觀眾的共鳴心理受到抑制,隨著藝術的逼真幻覺的被破壞,保持對作品的理性審思,以使作品完成蕭伯納所說的解釋世界和改變世界前途的過程。[1]

面對生命的有限,人類渴望不朽,在法國思想家鮑德里亞那里,海拉細胞的不死與克隆技術的發展帶來了隱約的福音。所以,死亡會被克服嗎?在圣朱尼佩羅這座城市中,軀體的死亡并不是終點,人們的意識可以單獨永存,可以繼續世間的愛恨情仇。(《圣朱尼佩羅》)在《馬上回來》中,瑪莎因車禍離世的男友艾什后來以人工智能的形式回來了,他具有人的形體和情感反應,可好像永遠不是那個原本的艾什。主體去哪里了?那個獨一無二的我?鮑德里亞說,“今后是客體使主體折射,并強制性的給它規定其存在和強制形狀,其停止、分割、立體聲技術和人為的瞬間性”。[2]當主體交出了自己的被動性(如死亡)的同時,好像只剩下了非主體的客體,“非我”的存在,因為正是人的被動性存在召喚著人的積極主動的行為,只有苦難才能升華人的生命,如齊澤克所認為的那樣,人類最基本的幻象是“施虐——受虐式”的,“沒有這種幻象性支撐,沒有這種大對體場景——在這種大對體場景中人們完全被大對體操縱,就沒有積極的能動者”。 [3]至此,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問題浮上觀眾心頭。大學生群體一方面在年齡上已經邁入成人行列,但在思想意識方面又未做好充足準備。因而,其面對的困惑、困境、困難也不在少數,如何在此種境遇中保持自己的主體性,修煉個人完美,守衛社會正義,不隨波逐流,不做被動性的空心客體,成為需要大學生自身獨立思考的內容。優秀的作品總會把接受者引入到深邃的哲學思考中,為庸碌的世俗生活留下一席純粹的空間。

任何一部文藝作品,都帶有集體無意識和個體無意識的烙印。正因為如此,它不可避免留有諸多空白,甚至相互矛盾、抵牾之處。所以,創作者的現身說教是徒勞的,恰如法國精神分析家拉康的說法,“我說故我不在”。藝術創作者應該把主動權交給接受者,讓他們通過對文學藝術的參與,形成自己的思考與判斷。故而,創作者在創作時應保持一個合適的度,文本太淺則味不足,文本太深則接受者意興闌珊。

《黑鏡》這部作品做到了恰如其分,讓接受者在代入劇情和抽身疏離之間有序切換。很多觀眾指出,在《一千五百萬》之中,在主人公日復一日地騎單車換點數的情節中,他們看到了自己為稻粱謀的無限重復的生活,為一餐飯、為一席地,又抗爭,又妥協;在《急轉直下》中,看到主人公為獲得周圍人的高評分、多點贊亂的焦頭爛額,不少觀眾心有戚戚:社會關系網捆綁著自己的利益,焉能不維護?但是如何維護?是否值得?人人有難念的經。等等。作品本身并沒有機械說教,而是通過巧妙的構思讓觀眾形成自己的思考判斷。這樣一些內容,相信通過與大學生的交流互動,他們會更敏銳的理解,從而在心態上為未來的工作與生活基調做出準備。

某種意義上,文學藝術是一種游戲,通過虛擬的參與,接受者親歷了種種假定的情境,同時通過暫時的忘我獲得了一種自身從符號秩序中既定角色抽離的解放快感。但事實不僅僅如此,這樣的效果普通游戲也可以做到。文學藝術這一游戲的顯著特點是它會召喚“羞愧”的再臨,而羞愧是向善的前提。如前文所言,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多面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有人疾呼,“除了在空洞的歇斯底里式的享樂要求中自欺之外,還有什么東西是可能的呢?!‘羞愧之死,拉康的這個短語簡直就是今天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的一個讖語”。 [4]此言并不夸張。今天,技術、媒介、消費三位一體,給大眾提供了超真實的符號化的盛宴,同時,這些符號背后的真實是缺失的,例如廣告信誓旦旦宣稱的某些有機食品是農藥殘留超標的,等等,不勝枚舉。當有人一邊痛罵造假傷天害理一邊要自己多造假掙錢移民時,當流行的是“怎么都行”時,當部分大學生在課堂上玩著游戲、看著電影、刷朋友圈、聊微信時,當部分大學生將社會上的腐敗風氣帶入校園時,羞愧感、罪疚感何有立錐之地?希望何在?

道德和法律是古今中外約束人的行為的準繩,它們通過權力話語和知識話語被鐫刻在主體的無意識結構中?!坝腥吮人赖母赖?,比他相信的更不道德”,弗洛伊德的這句話突出了代表內化的道德和法律的超我的作用。這個超我會幽靈般出現,對主體進行審判,其出現的索引就是人們罪疚感和羞愧感的莫名產生。不同于當代某些文藝作品“炫了我的眼,卻動不了我的心”,優秀的文學藝術作為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創造品,作為沉積著時代集體無意識和創作者個體無意識的開放的文本,可以在假定的情境中喚起被俗世自我壓抑的無意識超我,去進行靈魂的審判,由此而羞愧再臨,再由此而純粹或改變。

拉康在面對他的精神分析研討班的聽眾時說,這么多人出席這個研討班,是“因為我給你們絕大多數人提供的也就是這些——那是因為我碰巧使你們感到羞愧了,不是太多,而是剛剛好?!盵5]如果文學藝術正好使人感到羞愧了,當大學生在賞析《黑鏡》時感到內疚了,那么相信文學藝術正在道饗讀者,包括本應對此如饑似渴的大學生群體。

總之,《黑鏡》是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對它的賞析可以是人文課程思政教育的精彩展開。它的思想內容所引發的思考,恰恰是當代大學生所需要去認真面對的。這部作品中所涉及的慎獨精神缺失、主體意識不張、羞愧感湮滅等,在部分大學生身上也是常見的現象。因而,可以通過文學藝術的感召、思政教育的引導,穿透媒介文化的幻影,以支撐大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社會責任感的鑄就,為大學生群體素質的提升提供具體可感的路徑。

參考文獻:

[1]林婷.對布萊希特“間離效果”理論的再認識[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5(4).

[2]讓·博德里亞爾.完美的罪行[M].王為民,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3]斯拉沃熱·齊澤克.實在界的面龐[M].季光茂,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4]吳瓊.雅克·拉康.閱讀你的癥狀(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5]吳瓊.雅克·拉康:閱讀你的癥狀(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姜海晶)

猜你喜歡
黑鏡課程思政
黑鏡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美劇《黑鏡》第三季:從“魯迅”到時代棄兒
《黑鏡》:感受科技帶來的驚悚
黑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