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踐行“合作共同體”探究

2019-01-10 06:57黃月妙
新課程·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踐行小學語文課堂

摘 要:在教育實踐中發現,日本佐藤學教育專家所提倡的“合作共同體”的學習模式,能夠很好地實現這種教育期待。就小學語文課堂如何踐行“合作共同體”進行探究,以期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共同體;踐行

一體化的課堂同步教學模式所產生的詬病,最近幾年被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一時之間,各種創新的教學改革紛紛登場。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能激發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筆者在教育實踐中發現,日本佐藤學教育專家所提倡的“合作共同體”的學習模式,能夠很好地實現這種教育期待。

一、何為“合作共同體”

“合作共同體”是以男女生隨意四人編組,組成的合作學習的小組。小組的合作學習不同于“集體學習”和“分組學習”,“集體學習”與“分組學習”強調的是組內成員的“一致性”,而“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個人與個人思維與見解的交流和碰撞,是為了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課堂所做的準備。

二、踐行“合作共同體”

日本的佐藤學老師,經過幾十年的觀察研究,他認為,“小學低年級不宜實施‘合作學習,這個階段首要的是,要體驗教師和課堂共同體的親密關系?!彼囊馑际?,小學一、二年級的課堂,“合作”的對象應該是老師與學生,要讓老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互相合作與信賴的關系?;诖?,筆者的課堂實踐,集中在小學中高段的課堂。

(一)轉型之初

剛開始采用“合作共同體”教學模式時,老師和學生都出現了不適應的狀態。就教師而言,面對的挑戰集中在兩個方面:由于每堂課都要給學生留足討論的時間,在教學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導致教學進度放緩,課上不完。另外,學生的討論更多時候流于“閑談”,不能使討論達到期望的效果?!昂献鳌钡那疤崾恰皟A聽”,只有良好地“傾聽”,才會產生一系列的“串聯”和“反芻”的教學期待。然而,學生的“傾聽”能力一開始并沒有得到較好的培養,課堂的交流總是陷入亂糟糟、吵吵鬧鬧的局面。筆者面對這種狀況時,對“合作共同體”所帶來的教學效果也產生了疑惑。

(二)疑則思變

面對影響教學進度和學生流于“閑談”的兩種狀況,佐藤學老師結合自己的研究,給出了解答。他認為:“學生流于‘閑談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教師的廢話太多;二是課題不夠具有挑戰性?!被诖?,我對自己的課堂進行了調整。

變化一:有章可循

筆者利用課下的機會,先集中訓練一個小組,讓該小組掌握小組合作的要素:傾聽和尊重。在課堂合作的環節中,由他們小組為大家展示合作方法。

首先,訓練小組同學的傾聽能力。當組內有同學在發表自己見解的時候,其他同學安靜傾聽,眼神專注地看著對方。發言的同學,音量控制在讓其他三人聽到則可。然后,引導小組成員彼此尊重。不論發表見解的同學發言的內容如何,都禮貌接受。如果有不同觀點,可以用“我有其他補充”或者“我有不同的見解”來開場,繼而發表自己的意見。

變化二:穩步推進

實施“合作共同體”之初,不要急于求成,學生要接受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時間。因此,我先從每堂課實施幾分鐘“合作學習”做起。每次的幾分鐘,總能發現一些問題。老師每次可以重點對一兩個小組進行合作的指導。

變化三:打磨問題

每堂課精心設計一到兩個主問題,問題的設定要有些難度,避免輕而易舉就能解答的問題。以部編版第二單元第七課《呼風喚雨的世紀》為例,這堂課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老師和學生共同篩選出了兩個主要問題:一是“為什么20世紀被稱為呼風喚雨的世紀”;二是“既然作者要介紹20世紀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巨大成就,為什么還要寫過去的生活狀態呢”。這兩個核心問題,一個是從課文理解的角度,一個是從寫法的角度來提出的。簡化問題,讓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會讓小組成員在合作的過程中,充實他們的學習經驗。佐藤學在《克服低學力的“合作學習”》一文中指出,“學力提升是充實學習經驗的結果”。

變化四:從教到學

在課堂中實現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是每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的追求。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老師得轉變課堂的角色,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使整個教學過程實現“從教到學”的轉化。教師的授課,也以激發學生的自我學習為主。學生的學習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學習階段,以教師的“教”為主;第二個階段是運用階段,學生運用掌握的方法來自我學習。因此老師在授課時,以教授方法為主。

筆者在教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蝙蝠和雷達》時,為了讓學生掌握閱讀策略的提問技巧,先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隨意提問,然后出示4個問題,這4個問題分別是從課題、課文內容、寫法、啟發等四個角度提出的,學生對比自己提出的問題,組內交流討論,再重新讀課文,從其他角度提出新的問題。這個環節,筆者教給了學生提問的四個角度,學生豐富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掌握了新的提問方法,也能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了。

總的來說,在實踐“合作共同體”的教學模式過程中,一路摸索,最終追求的是努力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學生具備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才有機會培養出具有很高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佐藤學.學校的挑戰[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黃月妙(1987.10—)女,福建廈門人,漢族,湖里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二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

編輯 郭小琴

猜你喜歡
踐行小學語文課堂
信息技術讓語文教學充滿生機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探討
踐行“三嚴三實” 做師生滿意的黨員干部
弘揚遵義會議精神,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