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健推進智慧校園學習環境建設的思考

2019-01-10 06:57潘偉榮
新課程·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學習環境校園智慧

潘偉榮

摘 要:為實現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各地積極展開智慧校園建設。著重探討智慧校園學習環境建設中遇到的問題與建設途徑。

關鍵詞:智慧;校園;學習環境

為實現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的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各地積極展開智慧校園建設,也取得了很多積極有效的成果。我校從2017年起開展了智慧校園創建,現就智慧校園學習環境建設遇到的問題與思考總結如下。

一、智慧校園學習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

1.認知存在建成誤區

從數字化校園到智慧校園,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將信息技術與網絡深度融合到教學、管理、科研、校園環境中,實現學?,F代化的有效管理,師生能夠開展高效能的教與學,能夠為學生提供最合適的個性化學習定制服務,讓教學與管理工作從經驗走向科學。因此智慧校園的建設是一個進行時,它沒有建成的概念,也不是一些具體的應用,學校不能因為通過了智慧校園的創建工作,就認為學校達到了智慧校園的標準,沒有后續的推進深入工作,只有持續深入地應用研究,智慧校園才能發揮創建的意義。

2.剛性指標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智慧環境建設與數字資源建設,決定了智慧校園應用的廣度,在智慧校園創建中往往會成為硬性指標。但是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所需的資金不是學校層面能夠解決的,各個學校各自為政去進行網站、學校管理、學習平臺建設,也會造成重復與浪費。智慧校園需要統籌,不能讓部分硬件指標導致學校對智慧校園的創建望而卻步,學??梢钥紤]采用先局部后整體的方式,從點到面按需建設。

3.專業管理人員缺乏

當前很多學校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沒有形成常態化的管理,很多日常運行事務或工作,由信息技術教師臨時承擔,缺乏專業人員或機構負責教育信息化工作,沒有形成完整的由處室到教學人員垂直的工作體系,導致智慧校園建設推進困難重重,智慧校園的資源建設與應用在各學科教學的推廣應用更是流于形式,缺乏深度。

4.重硬件輕應用,缺乏實效

智慧教學是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育的過程,基于大數據的教情、學情分析,推進精準化的教與學是推動改進教學、優化管理、提升績效的不二途徑,師生信息素養需要從應用層次轉向素質拓展,但是當前智慧校園建設往往重視外在的硬件設備:如電子班牌、創客實驗室等,錦上添花有余,實在應用缺乏實效。

5.安全意識不足

雖然在智慧校園創建中,有網絡安全的要求,但是在智慧校園創建的標準中比較關注的是網站安全與防火墻的設置,而忽略了內部的網絡安全,接入層的安全防護措施嚴重不足,網絡安全缺乏專業的支撐,教師網絡安全意識不夠,導致智慧校園網絡環境受到污染或內部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二、穩健推進智慧校園學習環境建設途徑

1.頂層設計,自上而下

智慧校園學習環境建設需要深入的調研與規劃,具備較強的專業性,更需要了解最前沿的信息技術對傳統的教與學的革新,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識,頂層的專家設計可以避免智慧校園系統建設的目標、方向、措施出現偏差,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還可以將各個學校的網站系統、辦公系統、資源平臺、教師空間、學生空間、數據收集、數據分析進行有效的整合,避免各個學校各自為政、重復建設,有效節約資金,做到統一規范。

2.重視基礎,數據先行

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智慧校園學習環境建設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提供優質的個性化學習體驗,滿足學習者、教學者和管理者的個性化需求的資源一方面可以依托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共建資源;另一方面需要學校積累學習過程性的資料,做出科學的診斷,實現精準教學與按需學習。只有采用智慧學習工具、診斷工具,積累分析師生過程性學習數據信息,才能幫助教學由經驗走向科學,學情數據采集、學情動態診斷與個性化補救等關鍵問題應該作為智慧校園驗收檢查的前提條件,離開這些基礎數據,就無法實現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的質的飛躍,因此智慧校園的創建從學校層面來看必須要做到數據先行。

3.由點到面,模塊推進

智慧校園學習環境建設要落到實處,需要師生信息素養達到一定的要求。智慧校園的學習環境包含多個平臺,如資源平臺、教學平臺、學習平臺、管理平臺等,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平臺的使用,改變師生、學校的學習管理方式,存在較大的困難,可以采用分步實施的方式,階段模塊推進,讓學校、師生在一個階段重點改變一種教學、管理行為,讓學習環境建設與使用成為持續深入的過程,做到整體有過程,階段有重點,有效解決師生信息素養同步提升的問題。

4.按需建設,用有實效

智慧校園系統建設每一個模塊均需投入一定的資金,學校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有實效的模塊建設,將有限的資金用到實處。例如:校內智能一卡通系統,對于普通中小學而言,有效用的往往只有圖書借閱;而對于有住宿的學校管理,就有可能涉及校內消費、圖書借閱、門禁管理、考勤管理、宿舍管理等諸多服務,對于前者,學校無需考慮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系統,只需購置少量設備即可滿足學校需要,而后者學校則應該根據需要建設。而創新實驗室不必求大求全,運用人機交互、傳感感應、三維仿真、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智能機器人、生命科學、動漫制作等智能實驗室或學習體驗中心,應該根據學校師資力量與資金實際,作為特色項目創建。

5.防患未然,重視安全

在未來智慧校園環境中,移動設備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使用。為滿足移動設備上網的需求,前期部分學校設置了普通路由滿足教師無線上網的要求,有些學校則投入資金,進行無線接入的改造,無線的接入比較混亂,造成了較大的安全隱患。在智慧校園建設推進的過程中,無線接入最終要有一套完善的接入與隔離體系,從接入層保證安全,確保學校網絡不出安全事故。

智慧校園學習環境的建設將是一個持續的動態過程,智能與智慧將體現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長遠規劃,以智慧教育的需求為驅動,智慧校園建設必將促進教育教學改革,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它的建設任重道遠,需要長期努力。

編輯 張佳琪

猜你喜歡
學習環境校園智慧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智慧往前沖,統計百分百(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