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讀寫繪”激活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2019-01-10 06:57薛秀菊
新課程·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薛秀菊

摘 要:語文作為教學的基礎學科和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教學中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尤其是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語文學習的難度逐漸增加,而閱讀更是因為對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要求的雙提高,使得學生難以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因此,相應地改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方式,最大化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成了適應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讀寫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讀寫繪”是一種集讀書、寫字、繪畫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這種方式多運用于小學低年級學段的學生。因為這個年齡的學生在接受學前教育的過程中,較多地進行了繪畫訓練,并且對繪畫有濃厚的興趣。在延續這種繪畫體驗的基礎上增加小學閱讀教學中要學習的讀書和寫字,既可以降低學生剛入學帶來的學習難度,又能夠豐富他們的情感和思維。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中融入“讀寫繪”的教學策略,更容易完善學生的閱讀綜合素養。

一、善于培養學生模仿文本插圖的能力

“讀寫繪”的學習形式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段的學生,在最初接觸的時候有更明顯的“萬事開頭難”的特點?;谶@種考慮,教師就要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重點考慮學情,以防難度太大挫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小學語文部編教材的插圖較以前更為精美,而且更具人文性,在這種情況下引導學生先對插圖進行模仿式的“讀寫繪”,就能降低難度,讓學生更具明確的目的性。加上對小學生而言,圖繪的呈現有時候反而不如漢字困難,那么運用模仿的方法也更能讓學生把重心放在書寫方面。例如在學習《四季》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模仿文本插圖的方式進行“讀寫繪”。

一年級的學生對一年四季的劃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若是說讓他們區別具體的現象發生在哪個季節,還有一定的難度。在這樣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生活經驗或者創造性的想象來感受四季的更替,就顯得不切實際。因為,依據閱讀文本中的插圖,讓學生通過模仿的形式來感知四季的景物,就更有助于他們理解四季的不同,進而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這里要強調的是,在指導學生進行模仿式“讀寫繪”時,重點要引導學生觀察的不是怎么“繪”的特點,而是如何結合閱讀文本凸顯出課文內容的中心。就比如說文中在描繪春天的時候用的是“草芽尖尖”,那么學生在模仿插圖的時候就應該體現出草芽的這種“尖尖”?;谶@樣的模仿才能體現“讀寫繪”對閱讀教學的價值,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本的意圖。

二、通過“讀寫繪”明確閱讀文本中的問題

語文的學習是基于“字詞句段篇”前提下的層層遞進,那么,學生在學習了字、詞以后,適當地接觸閱讀教學中的句、段、篇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對閱讀中的問題往往不知從何下手,究其根源,閱讀還需要“理解”進行支撐??墒?,小學低年級學段的學生在理解文字表達能力的層面比較欠缺,也就是說單純依靠文字閱讀讓他們來解決閱讀題目無疑是一種挑戰。這個時候,如果教師妥善運用讀寫繪的形式就能以靈活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這一點,在學習《小小的船》這一課的時候就能夠體現出來。

本課的閱讀內容簡單,只有簡短的兩句話。第一句重在描寫月亮,巧妙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第二句則側重于“我”坐在月亮上的感受。在課后習題中,明確表明讓學生照著樣子來讀一讀,說一說,這些修飾性的詞語要求學生具體掌握。比如說“船”,學生可以形容成“小小的船”,“月兒”則可以體現出它的“彎彎”,諸如這樣的要求,既是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又是在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讀寫繪”。在這一課的練習題中,也出現了類似的理解性問答。題目要求學生能夠填寫出“我”坐在月亮里看到的是什么,在設置問題的時候,特意提問“閃閃的”什么和“藍藍的”什么,這種問法就需要學生進行思考了。因為該年齡段的學生抽象思維并不完善,他們不好理解明明是“我”在船里坐,為什么變成了“坐在船里”,而看到的景物也有了具體的描述。但是,倘若學生是進行過本課的“讀寫繪”練習的,那么這些問題都能夠通過圖畫的直接顯示迎刃而解。

三、在“讀寫繪”的運用過程中感受閱讀情感

毫不夸張地說,“讀寫繪”的繪制更像是對一篇閱讀文本情感脈絡的感受整理圖。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學生無論運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完成“讀寫繪”,都不可避免地要加上對文本的理解和解讀,即如果學生選擇模仿插圖的方式,那么插圖中蘊含著的情感就是文本的中心,倘若學生是基于閱讀之后的再創作,就更體現出對這篇閱讀的感受和情感。例如在學習《秋天》這一課的時候,學生就可以明確地通過繪制“讀寫繪”來感受閱讀情感。

這篇課文從“天氣涼了”以及“樹葉黃了”開啟,也就是說對于秋天,帶給學生的最直接的體驗就是“涼”的感覺和“黃”的視覺。學生在繪制的時候,不管是參照教材中的樹葉飄落,還是基于自身生活經驗的樹葉變黃,鋪滿地面,都暗含著他們對秋天的認識和理解。緊接著的“一片片”更能在學生表現出這種場景的時候,體現出秋天的凋零美。這時候,學生是帶著情感進行思考的人,由此展現在“讀寫繪”的黃葉飄落中。那么高那么藍的天空,南飛的變化著隊形的大雁以及最后發出的秋天來了的感嘆,都體現出了文章作者對秋天的喜愛。

總而言之,用“讀寫繪”這種適合低年級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的方式指導教學,能夠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他們感受閱讀插圖,解讀閱讀文本解決相關問題,并且深刻感受閱讀情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康志學.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討[J].科技資訊,2019(26).

[2]黃百紅.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甘肅教育,2019(19).

編輯 杜元元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