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教學研究

2019-01-10 06:57宋晶紅
新課程·中旬 2019年12期
關鍵詞:美育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教學策略

宋晶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進行審美教育已經成為新時代提升語文課堂教學價值的重要途徑,對培養學生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價值。當下,如何讓審美教育與小學語文課堂相結合,如何發揮審美教育的作用以構建文化審美課堂,這些都是應用審美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據此,旨在通過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教學策略,探究小學語文美育教學價值,希望能對其他小學語文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美育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學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正是迎合了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在新教育時代中構建語文高效、高質課堂。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筆者認為要在課堂中發揮審美教育的價值,就不能僅從小學語文教材入手,而是要對我國古代文學文化進行深入而具體的研究,并挖掘其中適合小學生的教學素材。經筆者研究發現,我國古代文學文化內容中有許多審美教育的傳承點,其中最適合小學生的就是文字和文學(特別是古文字和古詩詞),兩者作為審美教育的傳承者,是構建文化審美課堂,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主體,所以,筆者將從文字和文學兩個方面入手,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教學價值、問題和教學策略,具體如下。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價值分析

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表現即培養學生對本國語言文化的理解、鑒賞、應用以及創新能力,即針對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文化素質教育。從小學語文教育角度考慮,審美教育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部分是漢字:漢字是世界文字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世界上的文字分為兩大類:拼音文字和構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漢字屬于構意文字,一般也稱表意文字。漢字及其所記錄的漢語,精妙絕倫,其藝術性蓋諸文字之冠。產生了古典格律詩、對聯、字謎等世間僅有的藝術,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審美教育的根基。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學生對我國漢字的理解還比較膚淺,僅停留在“學習”和“仿寫”兩個階段,所以審美教育也主要是從漢字的字形方面給予學生以正確的思想導向,使其明白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部分是文學:文學是由文字組成的一種語言藝術,包括有小說、散文、詩歌、寓言等多種體裁,是弘揚審美教育的最直接形式。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傳承,所產生的優秀文學藝術作品不計其數,歷朝歷代的文學大家都通過一篇一篇的文學作品傳承著中華民族生存的希望,支撐著中華民族生存的脊梁,尤其是文言文、詩歌等文學藝術作品冠絕古今,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獨樹一幟,表現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獨有特點。同漢字一樣,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學生無法系統而深入地理解文言文和詩歌,所以審美教育也只能是以趣味化方式逐漸滲透。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審美教育(漢字和文學)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而且還能增強學生的文化體驗性,對構建文化審美課堂,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幫助。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教學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學問題

1.教學模式不科學

與“以教師為核心”的教學理念相對應的,是“填鴨式”和“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法,這種方法雖然能在短時間快速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但其缺點也顯而易見,那就是把學生當成了學習機器,使其成為只會“紙上談兵”的書呆子,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新時代,這顯然會影響美育教學的應用和滲透。

2.師生互動效率不高

師生互動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沒有從心理上接受教師,認為教師和自己不在一個起點甚至不在一個世界,而且現在的小學生普遍思想活躍,性格叛逆,教師的耳提面命在他們看來是對自我性格發展的束縛,長此以往,教師難以親近學生,學生難以接納老師,語文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也越來越差。

(二)美育教學問題

1.形式化傾向嚴重

應試教育大背景下,大多數的小學語文教師為了快速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往往只注重語文教學而忽略美育教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給美育教學留下很短的教學時間,甚至有的時候會一筆帶過,這將嚴重影響美育教學作用,偏離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對學生綜合學習素養的提升非常不利。

2.喧賓奪主,影響語文正常教學

有些教師重視美育教學,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又會落入另一種極端,那就是過于重視美育教學,正所謂“過猶不及”,教師為了滲透美育教學,甚至會選擇與語文教學內容無關的教學素材,這就會影響正常的語文教學,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思維也比較混亂,不知道應該學什么。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審美教育的相關教學策略

結合當下的教學情況,筆者認為,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把新課改提出的教育改革思路與美育教學策略相融合,是構建文化審美課堂的核心和關鍵。根據新課改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標,筆者總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教學的主體思路,即“兩步走”戰略,第一步是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并應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增強師生互動效率,形成一條科學的語文審美教學之路;第二步是優化教學過程,倡導教師引導,以聯系生活和構建美育應用環境為主體教學策略和方法。兩種教改策略相互配合,收效甚大,為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文化審美課堂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如下是筆者的詳細敘述。

(一)基礎和前提

1.激發學生的文化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要激發他們的文化學習興趣,除卻科學的教學引導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首先,太過晦澀難懂的古文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選擇的古文內容一定要容易翻譯。其次,內涵太過深奧的古文學生也難以理解,所以教師選擇的古文一定要文風簡明,簡單易懂。

猜你喜歡
美育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美育教育
中專學校音樂教育中進行美育教學有效方法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