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助力農村經濟穩定發展

2019-01-14 02:43程稼科
吉林農業 2019年24期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摘要: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進一步順應新形勢,需要構建高效的發展模式,以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效率。在有效的研究過程中 ,要結合農村經濟建設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加完善的發展對策。本文基于工作實踐研究,從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入手,積極提出幾點具體模式,并總結了如何加強管理,以確保農村經濟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中圖分類號:F32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9.24.029

為了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要重視采取科學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而推動農村建設工作有效開展,本文從農村經濟信息化發展、融合旅游業發展等多方面進行了闡述,具體分析如下。

1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1.1實現經濟管理的信息化與產業化模式

在我國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根據實際情況出臺了一系列針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致力于將現代化元素逐步融入農村經濟發展之中,尤其是順應當前信息化時代的科學發展,乘著信息化浪潮實現農村的經濟發展,實現深化大進步。在潛移默化間拓寬了農戶的根本利益,幫助其有效提升自己的產品效益。

1.2發展旅游業與農村經濟相結合的模式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與此同時也帶來了鄉村旅游的興起,農村作為重要的文化資源,在城市化高度發達的今天逐步演變成為一項重要的旅游資源,促進了農村經濟建設。目前,我國農村旅游的主要受眾還是城市居民,將有別于城市生活和風光的田園自然景觀以及農林生產經營活動,此外,可讓城市居民體驗自然風光與農村經營活動,這種回歸田園生活的旅游模式很大程度上激發了群眾的旅游熱情。

1.3實施統籌城鄉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模式

為了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化的發展,僅僅依托于本身的農村戰略是不夠的。隨著未來我國發展更為均衡,農村與城市區域結合發展勢必會成為必然走向。因此,當前政府最為重要的課題之一,即統籌兼顧好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經濟協作。在城市化建設的初期階段,工業發展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原有的農業基礎產業。而當前工業要反哺農業領域,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可提供多元化的契機讓農村自主選擇。

2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

2.1完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制度

2.1.1堅持農村制度創新原則 為了更好的契合農村本身的發展,切忌采用與城市相同的準則和制度推行經濟策略。當地的政府職能部門需要結合自身區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農村創新制度的建設。尤其要根據當地的情況,重新進行利益劃分與分配。農村經濟建設中要高度權衡好當地居民、國家利益以及集體利益之間的平衡。所以,在展開農村制度創新的過程中,職能部門要始終遵循以下原則:即不侵害農民的根本利益。要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就要明確各項制度都是為當地農民所創設的,只有在保證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多元發展以及協同進步。

2.1.2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通過采取自上而下的引導模式,有利于加快農村制度創新發展的速度,進而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可控的管理。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要明確自己的身份,將自己當作農村市場發展的守夜人,堅持保護農民發展的立場,做好引導、監督和協調管理的工作。結合以往我國實踐經驗來看,“引導不領導”的發展原則,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契合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政府的職能單位是經濟發展中的引導者,將正確的方法與理念傳授給當地的農民群眾,當其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幫助與援助。但在具體發展的過程中,政府部門堅決對其予以獨立的環境與尊重,切忌直接干涉其創業或業務調整,保證其自主、獨立發展,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2.2加大科學技術人才投入力量

2.2.1加速知識積累 任何區域、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以及科學技術的支持。我國農村地區的知識儲備相對較為薄弱,也需要在知識技術的加持下,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以及市場前景。實踐證明,農村區域的管理工作,在科學化的加持下能夠更為具象化與科學化。例如,更為科學化的農業技術,能夠幫助農作物實現更高質量、更高產量的優化和提升。對此,區域政府要做好表率引導工作,鼓勵當地基層農戶前往統一的培訓地點,接受新種植方法的培訓與教育工作,切實將前沿的農業技術傳授給廣大農戶群體。與此同時,要搭建好農村科學技術人員的培訓機制,使得農村也能儲備戰略人力資本,為當地的農業技術可持續化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2.2 創新人力資本 人才資源是當前所有技術發展中最為重要的資源之一,尤其是對農村建設發展而言,長期無法取得突破性的發展原因,是農村無法長期儲備良好的人才資源,即使擁有前沿的科學技術,也無法有效傳導和使用,因此做好農村區域的人才儲備工作,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針對農村目前已有的人才資源,需要適度提升其補貼力度,確保其能夠更好地留在農村貢獻力量。與此同時,當地政府還需要給予外來引進人才更多優惠政策,以求吸引高端人才的入駐。最后,還需要充分發展當地教育事業,為可持續化輸出貢獻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3 結語

在有效地分析農村經濟過程中,要重視國家新政策,不斷迎合時代發展,積極做好農村經濟建設工作,本文基于工作實踐,從農村經濟發展模式方面進行了具體闡述,通過有效的分析,旨在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進一步保證農村經濟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培法.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農家參謀,2019(16):13.

[2]姜海生,海丹,張筱峰.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9(15):176-177.

[3]姜曉紅.全面市場化改革——農村經濟發展自行造血[J].中國商論,2019(14):228-229.

作者簡介:程稼科,本科學歷,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管理。

猜你喜歡
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生態農業視域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探究
江西省動漫產業發展模式研究
以電子商務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思考
基于山東生態農業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分析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