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研究

2019-01-14 02:43張曉莉
吉林農業 2019年24期
關鍵詞:農業經濟互聯網+互聯網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應用,我國互聯網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遍及全國各地,在農村地區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實現優勢相加的顯著效果,大力發展“互聯網+”的技術創新,結合其中的優勢全力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為農業經濟的創新之路提供基礎性的支持,在發展道路上提供指引和實踐性的輔助,實現全面融合,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質的飛躍。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經濟;融合

中圖分類號:S-9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24.034

1 “互聯網+”下的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1.1 農業生產與經營模式化的轉變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加快,農村土地的利用率不斷提升,形成集約化局面,使生產不斷趨于規?;l展。然而,實際情況不能滿足發展趨勢,缺乏專業信息化的管理水平,目前雖然部分農業也在不斷嘗試與互聯網接軌實現創新,但還不夠成熟與完善,互聯網技術的融合水平明顯不夠,還需不斷加強“互聯網+”下的農業經濟發展速度。

1.2 “互聯網+”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支持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農業經濟的重點放在了糧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國家提倡利用互聯網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步伐,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支持,為農產品互聯網化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使互聯網融入農產品生產與經營中,依托創新技術的支持和助攻,實現“1+1>2”的效果,實現了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1.3 實現“互聯網+”農業更高融合度

隨著全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網絡環境已經相當普及了,農村的居民生活環境都要依靠網絡信息設備,可以說網絡技術的不斷加強就是在滿足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各行業各地區都在依托著網絡技術的支持實現創新改革發展,農業經濟的發展也不例外,也在和互聯網進行有效融合,實現線上線下的發展趨勢,從而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2 “互聯網+”下的農業經濟發展路徑

2.1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農業發展質量

互聯網技術的融合促使農業發展實現質量的提升,首先是生產環節的技術提升,實現數據精細化,提高農業經濟創新效率;其次是農業產品管理發展環節的優化和整合,極大地提高了管理和發展的效率和水平;最后實現農業產品各個環節的智能化,實現科學、合理的監督和管理,在提高生產效率與生產量的同時,實時檢測產品環境,提高了整個農業經濟系統完整信息化發展的優勢。

2.2 借助互聯網技術完善農業電子商務

農業電子商務的實現是對互聯網技術下轉變傳統農業經濟經營觀念,實現互聯網思維,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滿足市場環境的變化,提高農產品網絡信息的利用率,加快農產品銷售速度,避免產品信息的不對稱,實現農產品生存與發展的更大空間,從而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

2.3 結合互聯網技術加強農業產業鏈

農業經濟的發展是產業鏈構成的體現,傳統的農業產業鏈安全系數較低,在農業產品買賣的過程中存在違約風險,從而使生產和銷售環節脫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加強,構建的農業生產鏈環境就會有所差異,安全系數會大大提高,提供信譽度較高的交易環境,形成良性的合作氛圍,從而提高產品銷售效率;互聯網環境下的創新農業產業鏈要特別注重生產方的實力,包括資金、技術方面全方位發展的實力水平,全面利用產品信息化的優勢與技術,推動生產企業整體競爭實力的不斷加強;通過互聯網技術的融合,過濾提升整個農業生產環節,提高每個環節的生產質量與效率,優化產業鏈,確保創新發展的重要性;產業鏈的完整包括銷售環節的高效銜接,借助互聯網的特性與現狀,加強網絡營銷與電商體系的融入,從而實現更加完整的產業鏈,從而實現新時代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的不斷創新與進步。

2.4 構建農產品質量互聯網追溯體系

農產品質量互聯網追溯體系的構建是實現農業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實現農業產品數據資源在互聯網資源下的全面整合,實現生產和市場的完美銜接,從而擴大追溯范圍;利用現代互聯網的先進技術,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到食用整個信息的互通,建立整個環節的質量追溯體系,實現環環相扣的無縫對接;利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把農產品數據信息整合體現在末端,實現農產品身份信息的體現,形成信息真實有效的數據標簽;針對互聯網追溯體系建設的現狀,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保障在日后農產品質量追溯方面實現有法可依、有據可循;實現互聯網追溯體系的完善與宣傳,提高大眾的重視程度和認可度,全面性普及產品安全質量問題的重要性,實現整個農產品發展中對質量的要求。

3 結語

隨著新時代的不斷發展,依據大數據發展的經濟現狀,農業經濟發展也不例外,隨著時代的變革,產業結構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和創新。通過對互聯網重視的前提下,大力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質量,堅持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實現農業經濟發展創新的全新機制,改變農業發展的全新經營模式以及經濟融資方式,實現農業經濟發展與“互聯網+”的有效融合,創新的經營模式帶動更高的農業生產效率,從而促進農業向新興業態方向持續有效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波.武漢市互聯網與新農村建設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劉冬林.河南農民互聯網使用現狀調查研究[D].河南大學,2013.

作者簡介:張曉莉,本科學歷,農業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管理。

猜你喜歡
農業經濟互聯網+互聯網
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研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