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粱種植技術要點

2019-01-14 02:43鄭軍
吉林農業 2019年24期
關鍵詞:種植技術高粱研究

摘要:隨著新時期發展需求,為了提高高粱種植水平,需要深入工作實際,科學對其種植技術進行研究,以此才能確保高粱種植水平不斷提高。本文基于工作實踐,從高粱種植過程的選地、種子處理以及播種管理等方面入手,積極進行了實踐探索,希望能夠為相關技術人員以及種植人員提供有效的技術參考。

關鍵詞:高粱;種植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 S51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9.24.059

高粱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種植管理過程中,需要引入有效的技術,本文分析了高粱種植技術要點,旨在通過實踐研究,能夠不斷提升高粱種植技術水平。

1選地、整地

相較于其他的農作物,高粱是一類抗旱能力強的農作物,因此只要保證高粱得以出苗,即可避免絕收。與此同時,由于高粱這一農作物的適應性較強,因此在各個土地和各個土質之中,都可以加以種植,農戶無需選擇相對較好的地塊進行種植。但土壤的茬口會對高粱最終的產量具有較大的影響,為了確保高粱高產,需要盡量規避在重茬和迎茬的區域展開種植。高粱是根系較為發達的農作物,所以為了保證種植效果,農戶需要完成深耕整地的作業,做好鋪墊。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耕地的深度應當維持在20~25厘米,才能保證高粱的種植效果,確保高粱根深葉茂,最大程度上保證高粱的種植成效。

2 種子的選擇和處理

我國地域遼闊,各個區域的氣候條件、土壤情況存在客觀的區別,因此,在高粱種植的過程中,應當有針對性地選擇契合的種子。首先,在外表上確定合適的種子,種子的外觀應當相對較為光滑,個體也較為飽滿,沒有明顯的細碎顆粒。同時,在種子的選購上要選擇具備國家資質的單位,選擇購買高質量的種子。在具體種植前,還需要對種子進行一定的處理,從而更好地為其后續的出苗奠定殷實的基礎。通常情況下,在入土前的3~5天,要選擇合適的天氣進行曬種,確保種子表面的細菌被殺滅。如果選擇催芽播種的方式,則需要進行額外的種子催芽作業。目前,運用最廣的催芽處理方式,是使用20℃~30℃的溫水,浸泡種子至少3~4個小時,再對溫水進行額外的沖洗。在完成全部的沖洗工作后,需要使用通氣性較好的編織袋將種子統一收集并放置在熱炕上,但要保證炕的溫度維持在20℃~25℃左右。為了保證其溫度穩定,還可以將衣服、被子等蓋在種子上。但相對較為復雜的是,每隔3個小時還需要進行種子的額外清洗,在24小時后種植基本能夠達到出芽的狀態,36小時即可達到齊苗水平。

3播種

3.1適期播種

對高粱這一類相對存活能力較強的農作物而言,播種時期是決定其最終質量的關鍵性環節。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播種,是考驗農戶的關鍵所在。各個區域根據自己的土壤情況、氣候條件、溫度濕度等因素,選擇的播種時間都不盡相同。與此同時,玉米的品種也是直接程度上決定播種時間的關鍵性因素。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地下5厘米的土層平均溫度在10℃~12℃的情況下,即為高粱最為適宜的種植時間。

3.2 播種方法

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不斷加強與完善,機械播種成為高粱播種最為常見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機械播種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土壤的高墑情,需要在開溝、整地等作業后,第一時間進行播種。為了后續的種植效果,需要在如下環節做好相關工作。播種開溝方面的技術要點是控制壟距、壟上行距和播種深度,其中壟距要控制在65厘米~70厘米,壟上行距要控制在10厘米~12厘米,播種的深度要控制在3厘米~4厘米。鎮壓方面的技術要點,是根據種植地的墑情進行不同時間的鎮壓。比如,在墑情適宜的種植地可以一邊播種一邊鎮壓,在土塊粘重的土地上應該在播種之后再進行鎮壓。

3.3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種植環節,目前田間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三項。首先,間苗定苗。即使在現代化農業技術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在高粱種植的過程中仍然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定缺苗、漏苗的情況。因此,農戶在日常田間巡邏的過程中,要加強田間檢查工作,一旦發現有病苗、殘苗的情況,要第一時間進行幼苗的補種。根據以往的經驗,定苗的時間應當選在高粱的四葉初期或后期。其次,要做好田間除草的相關工作。土壤中的肥力、水分是有限的,因此,在高粱種植的過程中要加強對雜草的拔除,確保肥力與水分都被高粱充分吸收,保證高粱茁壯成長。最后,盡管高粱是一類抗旱能力較強的農作物,但為了最終保證其產量和質量,還需要做好灌溉的相關作業。如果遇到夏季高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而如果降水過多也需要及時排水。

3.4病蟲害防治

除了良好的田間管理工作以外,病蟲害防治也是從根本上保證高粱種植產量與質量的關鍵因素,如果沒有做好病蟲害防治,會造成不可避免地財產損失。目前,高粱最為常見的病蟲害問題如下,即銹病、炭疽病、紋枯病、黑穗病等。各個區域的高發病蟲害問題不盡相同,農戶要結合過往的種植經驗以及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契合的防治措施。當前我國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策略主要有三類,即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三類。其中,化學防治是最為常見的手段,即噴灑相應的農藥進行預防。與此同時,物理防治也是常見的措施之一,通過加裝殺蟲燈、使用糖醋液誘殺等方法,也能達到病蟲害抵御的效果。而生物防治即為引入病蟲害的天敵,進行自然循環殺滅。

4 結語

在高粱種植過程中,要有效地進行實踐管理,要引入科學的技術措施,進一步結合高粱種植區域實際,針對性地采取高效的技術途徑,以不斷提升高粱種植產量與質量,希望通過本文分析,能夠進一步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金清.高粱種植技術要點研究[J].種子科技,2019,37(05):61.

[2]趙靜.黑龍江省高粱優質高產種植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9(04):23.

[3]熱艷古麗·馬木提.高粱種植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推廣[J].農民致富之友,2019(03):10.

[4]宛春奎.高粱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8(24):66.

作者簡介:鄭軍,大專學歷,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

猜你喜歡
種植技術高粱研究
高粱名稱考釋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金秋時節高粱紅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高粱米飯治燙傷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