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昌之名的由來

2019-01-15 04:17賈麗
民族文學 2019年12期
關鍵詞:西昌涼山雍正

賈麗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對西昌歷史的了解停留在距今兩千多年前,只因在有據可依的文獻里,西昌模糊的樣貌最早出現在漢代,那時它叫“邛都”,因境域內活動著一支叫作“邛人”的強大部落而得名。此后千年,從“越嶲(xī)郡”到“建昌府”,再從“建昌路”到“建昌衛軍民指揮使司”,每一次名稱的變更不單單意味著政權的交替,也體現著一個時代對這片土地的認知與寄望。

而“西昌”之名的第一次出現,須從近三百年前說起。

一、來自西南的幾封奏折

雍正六年(1728年)二月,雍正帝眉頭緊鎖,川陜總督岳鐘琪上疏:

“建昌舊設通判,應行裁去,改置一府,設知府一員,經歷一員,裁建昌衛、及左中前三所、禮州守御所、改置一縣。其寧番、鹽井二衛、俱行裁去。改置二縣。各設知縣一員。典史一員。會川衛、改并會理州。移會川營千總帶兵一百名。分防州屬之會理、苦竹、者保、三寨。以上一州三縣、俱隸新設之府管轄?!?/p>

奏折中還寫道:“建昌為邊境重地,請于越嶲所屬之柏香坪添。設守備、千總、把總各一員,駐兵三百名……再撥建昌鎮標中營守備一員。帶兵八十名。移駐建昌東之木托。撥建昌鎮標右營游擊一員。千總一員。帶兵二百五十名。移駐建昌西北之熱水,各與該地之原設弁兵,協同防守?!?/p>

這是三年來,有關越嶲、建昌一帶的第八封奏折。在先后處理了川陜總督年羹堯《奏川陜事宜》,四川巡撫憲德《題報建昌設防疏》,川陜總督岳鐘琪《題涼山普雄安設營汎疏》《題剿撫冕山金格疏》《題平定喇汝窩疏略》《題平阿驢疏》《奏川省苗疆善后事宜》,四川提督黃廷桂《雷波、建昌、寧番、阿都等處善后事宜》之后,雍正帝決定在今天的涼山裁并衛所,設立州縣。

《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記載:“雍正六年戊申二月壬午朔,兵部議覆川陜總督岳鐘琪<奏川省苗疆善后事宜>……均應如所請,從之。尋定建昌新設府曰寧遠,建昌新設縣曰西昌,寧番新設縣曰冕寧,鹽井新設縣曰鹽源?!?/p>

至此,“西昌”二字正式載入了史冊。

二、雍正帝的衛所裁并

衛所制度是明朝的主要軍事制度,為明太祖朱元璋借鑒隋唐的府兵制所創立,是一種寓兵于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它曾最大限度地踐行了朱元璋“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的構想,但推行至后期逐漸“民化”,亦出現了種種問題。

清初,統治者繼承明制,衛所制度也被保留下來。順治初年開始對明代衛所制度進行改造和調整,此后歷代統治者對行政區劃內的衛所進行大力裁并,改制府、廳、州、縣。至宣統末年,共有817個衛所被裁并,貫穿清朝始終。這些被裁并的衛所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兩個區域,在七種改制類型中,改衛為縣的數量最多。

順治、康熙、雍正三朝是衛所裁并的高峰期。順治年間可供裁并的衛所數量眾多,經歷了先合并再裁撤的過程;康熙年間除裁撤外,還出現了改衛為縣和設置新衛的舉措,加之康熙以憐惜百姓著稱,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之后便不再撤并。此二朝撤并的衛所已占據整個清朝的大半。

至雍正帝時,衛所總量已剩不多,且大部分處于邊地,情況較為復雜。自雍正二年(1724年)至雍正朝結束,被裁并的衛所共計135個,其中四川境內12個。數量上雖只占康熙年間的一半,但雍正年間是衛所改制府、廳、州、縣的高峰,同時因為一些現實原因也有增置新的衛所。

僅從雍正初年川陜總督岳鐘琪關于衛所裁并的奏折來看,既有考慮地方安定而保留衛所的建議,如保留威茂二州(轄境相當于今四川北川、汶川及茂汶羌族自治縣等地);也有出于便民考慮,將裁汰衛所納入附近州縣管理,如將岷州衛(今甘肅岷縣)轉歸附近的河州(今甘肅臨夏)與狄道縣(今甘肅臨洮縣)管理。同時,他建議將建昌衛(今四川西昌)納入裁改范圍,并增強建昌一帶的軍防力量。岳鐘琪長期在云貴、川康、甘青邊疆生活和駐守,對邊遠地區深有了解。此前,四川巡撫憲德也曾多次上疏,請求修改四川省的府、州、縣行政建制,并指出川內眾多民間爭訟均源于土地界限不明,奏請清丈田地、平息糾紛。雍正帝詢問鎮守西南多年的岳鐘琪,查明情況屬實后,對松茂、建昌、川東、永寧境內諸州縣的田地進行了清丈。

對于西南邊地來說,集生產、戍守和行政管理于一體的衛所更能穩固統治,既可以守衛邊疆、招撫流民,又可以開墾荒蕪、屯田生產,正因軍事上的合理性,這種前朝遺制才會在清初被保留沿用,也會在雍正、乾隆時期出現在邊疆地區新設衛所的“逆流而行”。但在衛所制度發展過程出現的衛所官侵占田地、私役軍士,役卒勞苦、逃兵日增,兵權下放、難以掌控,戰力衰退、職能減弱等問題,也令統治者思考再三。在歷經一系列改革與調整后,清廷決定廢除這一舊制。

然而,衛所裁并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還遇到很多阻力,尤其雍正年間的西南地區,因受“改土歸流”影響,情況較為復雜,時間跨度亦較大。最終,在填補完一段時期清廷管理的真空,并且建立了府、廳、州、縣此類新的行政管理機構后,新舊衛所逐一被裁并。

三、數度變更的古今地名

在西昌得名“西昌”之前,這片土地還承載過多支民族的生息,多種文化的融合。從新石器至先秦,它的名字我們難以確知,僅從考古發現中回溯到諸多零散的過往。

至西漢中,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首次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边@是從地理與民俗上,對這片土地的第一次文字描述。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恢復郡縣制,在今天的涼山一帶設置越嶲郡,下轄十五個縣,郡治“邛都縣”。西昌正式納入王朝的版圖,也有了“官方”的命名。

此后蜀漢、兩晉、南北朝和隋朝時期,封建王朝更迭頻繁,涼山地區的沿革也十分繁復。除去部分不可考的時期外,西昌的建置未有大的變化,也均被歷代王朝視為深入西南的基地。

唐初改“越嶲郡”為“嶲州”,并在境內設置了許多羈縻州,由于缺乏史料記載,這些羈縻州的具體位置難以確定,但絕大多數分布在今天的涼山、西昌一帶。唐代中期,隨著南詔勢力的崛起,控制了大渡河以南與金沙江下游地區,南詔政權在西昌設置“建昌府”,大理政權沿用,直至宋、元兩朝仍未改變,僅僅是由“建昌府”更名成為“建昌路”。

明初實行衛所制度,在涼山置四川行都指揮使司,領五衛、八所、五長官司,西昌為“建昌衛軍民指揮使司”。清代《西昌縣志》記載,“明洪武……建四門,東曰‘安定、南曰‘大通、西曰‘寧遠、北曰‘建平”,沿城門左右修筑了十米高的城墻,以御外敵、以固統治。

清雍正年間改“建昌衛”為“寧遠府”,以會理來屬,并置西昌、冕寧、鹽源三縣,越嶲一廳以隸之。民國元年,裁西昌縣并入寧遠府,旋又裁府復置西昌縣。

1950年西昌解放,隸屬于西康省西昌專區。1955年撤西康省建制,西昌改隸四川省西昌專區。1978年撤西昌地區建制,西昌縣改屬涼山州,州府由昭覺遷駐西昌。1979年國務院批準設置西昌市,西昌市、縣并存。1986年撤西昌縣建制,合并為西昌市,直至今日。

地名,這一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歷史的載體,也蘊藏著豐富的人文信息。作為安寧河谷中游的平原地帶,西昌以肥沃的土地、富庶的資源孕育了一方樂土;作為“南絲路”上的重要門戶,西昌以悠久的歷史、多元的文化融合出一方文明。在西昌建城的兩千余年里,雖經歷滄桑,卻依舊在安寧與昌盛的道路上篤定前行。一次又一次地名的變遷,記錄下了那些永恒的時刻,縱然相距久遠,但最終成為我們尋根溯源的一份索引,洞悉過往的一束微光。

猜你喜歡
西昌涼山雍正
西昌:監督“硬”措施優化營商“軟”環境
西昌過年,吃李小腸燒烤
雍正:朕終于把自己毒死了
雍正:奏折上面玩段子
構建最美河流湖泊,涼山在行動
涼山首部純本土電視劇《西河故事》受好評
這么癡情的皇帝我也是第一次見
涼山彝族圖案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運用研究
How might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ies of employees affect the level of job satisfaction?
除了展露創口,更需療傷的藥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