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雛鷹黑豬血液生理指標與肉質性狀及屠宰性能間的相關性分析

2019-01-16 06:00王明宇葉建偉韓雪蕾喬瑞敏曹俊青任飛要李新建
家畜生態學報 2018年12期
關鍵詞:黑豬雛鷹肉質

王明宇,張 晨,葉建偉,韓雪蕾,喬瑞敏,曹俊青,任飛要,李新建*

(1.河南農業大學 牧醫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450002;2.三門峽雛鷹農牧有限公司,河南 三門峽472100)

血液是機體內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機體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穩定的血液生理指標不僅決定著機體抵抗力和運氧能力的強弱,同樣也對禽畜的生產性能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并且通過這種影響體現出不同品種間的遺傳特性和代謝的特殊性。利用畜禽某些血液生理生化指標與其生產性能的相關性來預測畜禽的生產力和進行早期選種早已受到了許多學者的重視,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鄭雅文等人研究發現羊的某些理化指標與羊毛皮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1],而豬的血液理化指標與生產性能間關系的研究結果大多不一致[2-4]。雛鷹黑豬是利用我國優良品種南陽黑豬、萊蕪黑豬、二花臉豬與國外杜洛克豬雜交選育出的新品系,具有繁殖性能突出、體質強健,耐粗飼、抗應激能力強、肉質優良等優點[5],關于該品系的血液生理各項指標目前還沒有詳細報道。本研究對雛鷹黑豬的血液生理指標進行測定,并進一步分析其與肉質性狀和屠宰性能的相關性,為探尋雛鷹黑豬的種質特性、疾病診斷及品種改良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從某農牧公司生態養殖基地選擇8月齡左右的雛鷹黑豬育肥豬15頭(101.9±7.4 kg),其中公豬7頭,母豬8頭,屠宰前采集血液,對其血液生理指標、肉質性狀和屠宰性能等相關指標進行測定。

1.2 試驗器材

試驗儀器主要包括超聲背膘儀、HF3800血細胞分析儀、體重秤、圓形取樣器、電子分析天平、壓力計、酸度計、嫩度計、游標卡尺、直尺、卷尺等。

1.3 血液生理指標測定

本試驗采用頸動脈采血法對禁食(不禁水)12 h空腹的雛鷹黑豬進行采血,采用加入EDTA的20 mL抗凝采血管,采血后立即將采血管顛倒混勻,防止血液凝固,采用海力孚HF3800血細胞分析儀(鄭州市怡寧灣動物醫院)測定雛鷹黑豬白細胞數目(WBC)、紅細胞數目(RBC)、血紅蛋白(HBGX)、紅細胞壓積(HCT)、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RDW)、血小板數目(PLT)、平均血小板體積(MPV)、血小板分布寬度(PDW)、血小板壓積(PCT)等血液生理指標。

1.4 屠宰性能測定

宰前測定活重后,將豬CO2致暈,采用放血5~10 min的方法對豬進行屠宰。屠宰后按照《瘦肉型豬胴體測定技術規范NY/T 825-2004》對豬的瘦肉重、脂肪重、胴體重、背膘厚度、眼肌面積等屠宰指標進行測定。

1.5 肉質性狀測定

參照農業行業標準《豬肌肉品質測定技術規范NY/T 821-2004》[6],取胸腰椎各部位背最長肌,對肉色、大理石紋、pH值、剪切力、系水力、肌內脂肪含量等肉質性狀指標進行測定。其中肉色和大理石紋分別采用NPPC美制NPPC肉質比色板/肉質比色卡/肉質評分比色卡,肉色1~6分制和大理石紋1~10分制的評分方法,將肌肉置于白色底板上在自然光下進行肉眼比對評分[7],屠宰后45 min測定肌肉pH值記為pH45 min,將肉樣4 ℃保存24 h后再次測定肌肉pH值記為pH24 h,其他肉質性狀的測定均按實驗室常規方法進行。

1.6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肉質性狀、屠宰性能及血液生理指標的平均數、標準差,并計算各生產性能指標與血液生理指標間的相關系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血液生理指標的測定與分析

雛鷹黑豬血液生理指標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與參考值[8]相比,雛鷹黑豬的12項血液指標中除HCT(L/L)與MCHC(g/L)外均處于正常水平,說明雛鷹黑豬血液指標相對正常且內環境維持在相對穩定狀態。但HCT(L/L)相對于參考范圍稍高,說明雛鷹黑豬紅細胞在血液中占比較大,體現出雛鷹黑豬血液運送氧氣能力較強的特點。在MCHC(g/L)方面,雛鷹黑豬與參考范圍相比偏低,這是因為MCHC=HBGX(g/L)/HCT(L/L),雛鷹黑豬HBGX處于正常水平但HCT偏高,因此導致MCHC(g/L)偏低。

表1 雛鷹黑豬血液生理指標測定

2.2 肉質性狀與屠宰性能測定與分析

通過對雛鷹黑豬肉質性狀與屠宰性能進行測定與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在屠宰性能方面,雛鷹黑豬的瘦肉率(57.33%±3.21%)、屠宰率(74.09%±1.87%)達到優質瘦肉型豬的相關標準,且變異系數較小,脂肪率(21.34%±4.09%)和眼肌面積(26.47±3.13 cm2)均處于一般水平;在肉質性狀方面,雛鷹黑豬肉色(3.67±0.62)、大理石紋(3.54±0.79)均處于較優水平,雛鷹黑豬肌肉剪切力(30.72±7.10 N)、系水力(84.00%±6.45%)和肌內脂肪含量(3.74%±0.08%)也處于較理想水平,另外pH24 h(6.00±0.19)與pH45 min(6.26±0.25)相比變化較小,說明雛鷹黑豬肌肉易于保存,酸化程度弱。

2.3 血液生理指標與屠宰性能間相關性分析

對雛鷹黑豬血液生理指標與屠宰性能性狀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眼肌面積與PLT的相關性達到顯著水平(P<0.05),相關系數為0.528。屠宰率與HBGX的相關性達到顯著水平(P<0.05),相關系數為0.591,與HCT的相關性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相關系數為0.643。瘦肉率與RDW具有一定相關性,但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相關系數為0.396。背膘厚與HCT相關性較強,相關系數為0.468。脂肪率與HCT的相關性達到顯著水平(P<0.05),相關系數為0.529。綜上所述,多項屠宰性能指標與HCT相關性達到顯著水平(P<0.05),因此推測適當降低雛鷹黑豬血液HCT指標、提高HBGX含量將有助于提高雛鷹黑豬的屠宰率。

表2 雛鷹黑豬肉質性狀與屠宰性能測定與分析

表3 雛鷹黑豬血液生理指標與屠宰性能間相關性分析

注:表中同行數據肩標*表示相關性顯著P<0.05,肩標**表示相關性極顯著P<0.01,無肩標表示相關性不顯著,下同。

Note: In the same row,superscript * means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P<0.05 level,superscript ** means correlation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atP<0.01 level,no superscript means correlation is not significant,the same below.

2.4 血液生理指標與肉質性狀間相關性分析

對雛鷹黑豬血液生理指標與肉質性狀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肉色與RBC、HBGX、HCT、PDW呈正相關,與其它指標呈負相關,其中與WBC、MPV的相關性較強但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相關系數分別為-0.304和-0.412。大理石紋與RBC、HBGX、HCT、MCH呈正相關,與其它指標呈負相關其中與MCHC相關性較強,相關系數為-0.307。pH與RBC、MCH、PLT、PCT呈負相關,其中與PLT相關性較強,相關系數為-0.452,與其它指標呈正相關。系水力與HBGX、MCV、MCH、RDW、PCT呈正相關,其中與HBGX和RDW的相關性達到顯著水平(P<0.05),相關系數分別為0.520和0.579,與其它指標呈負相關。肌內脂肪與RBC、HBGX、HCT、MCHC、RDW呈正相關,與其它指標呈負相關,其中與MPV具有一定相關性但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相關系數為-0.466。剪切力與MCH、PCT呈正相關且與MCH的相關性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相關系數為0.734,與其它指標呈負相關。結果表明,血液生理指標與肉質品質間均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表4 雛鷹黑豬血液生理指標與肉質性狀間相關性分析

3 討 論

3.1 雛鷹黑豬血液各項生理指標分析

血液中的紅細胞與白細胞含量及各種比例的細胞具有修補組織、緩沖、維持正常滲透壓、免疫、運輸和凝血等多種作用。紅細胞與白細胞含量一方面反映了機體蛋白質的吸收、合成和分解狀況,另一方面還代表機體免疫力的高低[9-12]。本試驗測定的紅細胞與白細胞含量均在正常范圍內,因此可作為雛鷹黑豬血液生理情況正常指標的參考值。而在其他指標方面,雛鷹黑豬HBGX(149.8±8.49)與槐豬HBGX(129.41±15.77)[14]、西藏小型豬HBGX(133.03±12.76)[15]相比,其血紅蛋白含量稍高,且在正常的參考范圍內,說明雛鷹黑豬血液運氧能力強,可能與雛鷹黑豬生態散養方式有關;對于PLT,雛鷹黑豬PLT(512.10±134.27)遠遠高于槐豬(395.56±147.03)、五指山小型豬(308.47±121.70)、西藏小型豬(411.24±94.65)、高原蕨麻小型豬(360.40±51.17)、莆田黑豬(338.94±68.54)[4]與榮昌豬(299.10±91.23),但與巴馬小型豬(524.33±51.74)接近,這說明雛鷹黑豬與不同海拔的豬種相比其骨髓巨核細胞的數量沒有減少、質量沒有發生改變。雛鷹黑豬RBC(8.15±0.56)、HBGX(149.80±8.49)、HCT(51.07±2.63)與其它圈養豬種如槐豬RBC(7.44±0.87)、HBGX(129.41±15.77)、HCT(40.88±4.81)和莆田黑豬RBC(6.71±0.41)、HCT(36.14±2.81)相比,均有一定的增加,這可能是其適應散養運動環境的代償反應,是為了適應散養運動環境提高攜氧能力的應對策略。氣體的彌散速度和彌散量受紅細胞膜表面積大小的影響,當紅細胞數量多、體積無顯著差異,表明紅細胞膜表面積大,彌散速度加快,彌散量增多,紅細胞內的HBG有充分的時間進行O2與CO2氣體交換,從而提高HBG的利用率[13-18]。另外雛鷹黑豬的MCV(62.91±3.15)與槐豬MCV(55.32±3.09)、五指山小型豬MCV(66.10±5.84)、西藏小型豬MCV(58.61±3.72)、高原蕨麻小型豬MCV(58.87±1.8)、巴馬小型豬MCV(56.4±3.29)、莆田黑豬MCV(86.56±2.06)、榮昌豬MCV(57.8±2.52)等中國地方豬種相比并無顯著差異[13-18],這說明雛鷹黑豬紅細胞體積處于正常水平,因而不影響血流速度,不會增加血液循環阻力和心臟負擔。

3.2 血液生理指標與屠宰性能的相關性

動物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標不僅反映了動物的健康狀況,更是其生物學功能的重要指征,生理生化指標變化與遺傳和環境改變密切相關,因此通過分析血液指標與屠宰性能的相關性可為地方品種的選種和保種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眼肌面積指家畜背最長肌的橫斷面面積,由于眼肌面積性狀與家畜產肉性能有強相關關系,所以在育種上顯得尤為重要[19]。本試驗通過分析血液指標與屠宰性能的相關系數,發現雛鷹黑豬的眼肌面積與PLT的相關性達到顯著水平(P<0.05),且呈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528,因此,推測雛鷹黑豬血液中PLT值對雛鷹黑豬的眼肌面積具有一定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雛鷹黑豬的產肉性能。屠宰率、脂肪率等是評價豬胴體產肉能力的重要指標[20-21]。本試驗發現,HBGX與屠宰率具有顯著的相關性(P<0.05),相關系數為0.591,HCT與屠宰率具有極顯著的相關性(P<0.01),相關系數為0.643,且HCT與脂肪率也呈顯著相關(P<0.05),相關系數為0.529。因此可以推測,通過調節血液中的HBGX、HCT等血液指標含量,則有一定可能在保持雛鷹黑豬高屠宰率的基礎上有效地降低其脂肪率,提高雛鷹黑豬的瘦肉率。

3.3 血液生理指標與肉質性狀的相關性

豬的肉質性狀常用評定指標包括pH、肉色、滴水損失、剪切力、肌內脂肪等,這些指標直接影響肌肉的加工特性、營養價值和消費者可接受度[22]。在本試驗中,WBC、MPV與肉色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相關系數分別為-0.304和-0.412,因此在保證豬機體健康的情況下降低血液中的白細胞數與平均血小板體積,均有提高雛鷹黑豬肉色的趨勢;另外,HBGX和RDW與系水力的相關性達到顯著水平(P<0.05),相關系數分別為0.520和0.579,由此可以推測提高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及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有提高肌肉系水力的趨勢,使肌肉烹飪損失降低,肉質更加優質。肌內脂肪與MPV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相關系數為-0.466,因此,如前文所述,若能降低血液中MPV含量,則有一定可能不僅使豬肉顏色變得更加鮮艷、也可以使豬肉口感更加細膩[23-25]。剪切力與MCH、PCT呈正相關且與MCH的相關性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相關系數為0.734,因此推測,降低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或提高紅細胞壓積均有可能降低豬肉剪切力、增加肌肉嫩度,從而提高豬肉品質。

4 小 結

由于血液理化指標是生物醫學研究的重要指標之一,充分反應了動物的健康程度,可評價動物的生產性能,對動物的正常生理狀態和飼養管理具有指導意義。本試驗通過對雛鷹黑豬血液生理指標與其肉質性狀及屠宰性能的相關性可知,雛鷹黑豬HBGX、RDW、MCH等血液生理指標與雛鷹黑豬剪切力、系水力、眼肌面積、瘦肉率、屠宰率等指標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性,且達到顯著水平(P<0.05),本試驗結果可為下一步雛鷹黑豬的飼養管理和選育工作提供指導作用。

猜你喜歡
黑豬雛鷹肉質
“綠嘉黑”肉質風味與生長性能雙豐收
春日水中鮮
雛鷹的逆襲
“香煎”出好味
黑豬
雛鷹從這里起飛——記人民軍隊第一所航校
高質量推進”雛鷹行動“
雛鷹26日起被ST面臨退市風險
小黑豬
小黑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