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素養

2019-01-17 06:00陳增花
新課程·小學 2019年12期
關鍵詞:有效性小學數學

陳增花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現行教育要求減輕學生負擔,其中,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會對他們的學習效率產生重要影響。由于數學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為了保證學生掌握新知識,提高智力,教師需要做好作業設計,尤其在農村小學,一定要注意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

數學家庭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但事實上,在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數學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策略,導致習題形式單調,在練習過程中,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與生活缺乏聯系。而且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所有學生都使用統一形式的作業,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影響了最終的教學質量,學生的數學成績也難以提高,因此,有效進行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設計勢在必行。

一、優化數學家庭作業形式

在設計數學家庭作業的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認識特點,提高作業的設計水平,不斷優化作業的形式。

第一,提高作業設計的多樣性,增強作業設計的靈活性,保證數學家庭作業的可操作性,真正把學生能力的培養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積極完成作業。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來制作數學用具,如用廢棄的鞋盒或紙板制作長方體,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長方體的性質和特征,也更方便地觀察長方體的展開圖。在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與學生周圍的生活聯系,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二,要提高數學家庭作業的趣味性。在傳統的數學家庭作業設計過程中,學生的作業負擔沉重,作業量大。因此,教師應提高數學家庭作業的趣味性,設計的形式要靈活創新,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要注意作業設計的層次性。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一定差異,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差異,加強數學家庭作業的層次性,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析和理解能力,為以后的初中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為了提高家庭作業設計的綜合水平,數學教師必須加強課內與課外的聯系,實現課外學習與課堂學習的結合,設計形式豐富多彩的數學家庭作業,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鞏固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促進數學知識向數學能力的轉化。

比如有位老師用“作業箱”給學生布置作業。作業箱中有四個模塊:教師準備、課堂講解、課后指導和最終考試?!凹彝プ鳂I箱”需要通過手機下載。在作業分配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應用程序向學生發送作業,這可以提高數學家庭作業的完成效率,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根據系統反饋的結果找出學生的弱點。教師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手機來糾正作業。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只要打開客戶端,客觀問題就可以直接回答,主觀問題需要拍照上傳,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提交作業后,系統自動判斷客觀問題,教師對主觀問題進行判斷和評分。通過“作業箱”,教師可以實現個性化教學,及時了解學生的薄弱環節,提高作業評價的效率。學生可以利用“作業箱”記住正確和錯誤的問題,進行智能排序,分析自己的答案,并通過軟件與老師及時溝通。

二、豐富數學家庭作業內容

目前,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內容,主要來自教科書、練習冊和老師自己的設計。因此,在設計數學家庭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校本資源,豐富作業設計的內容,注意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避免分配大量的單項作業,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作業內容的設計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分配不同的作業內容,避免抄襲定義、概念、公式等作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豐富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內容。使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后獲得成就感。其次,為了提高設計內容的目的性,明確作業任務的目的,保證學生能夠消化當天所學的新知識,這就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內容。

三、完善數學家庭作業的評價

在傳統的數學家庭作業評價過程中,所有的題目都是由數學教師安排的,評價方法相對單一,但這種評價,不能反映出不同的評價方法。因此,在評價過程中,應采取多種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

首先,在家庭作業評價的層次形式上,教師不能采用統一的評價方法,不能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相同的評價方法。要分層設計家庭作業,充分發揮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保證他們能夠獨立完成家庭作業。

其次,在家庭作業評價的內容上,教師應注入更多的情感,選擇適當的評價方法,選擇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以提高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些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現錯誤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的同時,要鼓勵學生,有效地幫助學生擺脫粗心大意。

最后,在評價主體上,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方式。在自我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其他學生的長處,從而激發學習的積極性;針對存在的缺點和錯誤,采取預防措施,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總之,新課改理念下,教師要改變以往作業的模式,豐富作業類型,優化作業內容,滿足現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湯靜.小學中年級數學分層作業的調查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4.

[2]馬丹.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現狀及對策研究[D].沈陽:遼寧師范大學,2014.

[3]邢峰.基于教學目標設計作業的影響因素研究:對兩位小學數學教師的考察[D].寧波:寧波大學,2014.

編輯 李博寧

猜你喜歡
有效性小學數學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作業有效性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閱讀教學有效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