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超與DSA診斷頸動脈狹窄的應用價值

2019-01-23 10:48郝云
中國療養醫學 2019年1期
關鍵詞:頸動脈斑塊例數

郝云

頸動脈是腦部主要供血血管,它的主要任務是將血液從心臟運送到頭部和頸部的大血管內。60%的腦梗死患者是由于頸動脈狹窄導致的,是誘發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導致患者出現認識功能障礙,顱內出血發生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時發現頸動脈狹窄,指導臨床給予科學的治療尤為重要[1-3]。在精確評價病變和確定治療方案上,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但DSA診斷頸動脈狹窄是有創檢查,且費用較高,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因此,臨床尋求一種無創、操作簡便、準確率高的檢測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5]。本文探討彩超與DSA診斷頸動脈狹窄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共100例,均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疑似頸動脈狹窄患者。男61例,女39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65.5±3.9)歲;病變部位:椎動脈26例,頸內動脈53例,鎖骨下動脈21例;合并高血壓43例,高脂血癥29例,糖尿病28例。本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儀器和試劑 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飛利浦公司提供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DSA:德國Siemens公司,型號:Axiom Artis Zeego。造影劑:Bracco公司生產的Sono Vue造影劑。

1.3 彩超診斷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頸部檢查,探頭頻率:7~12 MHz,頭部盡量向后伸,充分舒展頸部,彩超檢查范圍,探頭從頸根部向頭側移動作橫向掃查,對雙側頸總動脈(CAA)、頸總動脈分叉部位(BIF)、頸內動脈(ICA)、頸外動脈(ECA)依次檢測。對患者血管內膜情況、斑塊、斑塊內部情況、血流速度、回聲大小進行詳細記錄,記錄頸總動脈中段收縮期峰值流速,對血管內膜厚度進行測量。

1.4 DSA診斷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雙側腹股溝區,常規消毒鋪巾,檢查范圍:頸內動脈起始段、頸動脈分叉部。采用Seldinger技術經股動脈穿刺,置入5F導管鞘,行選擇性頸動脈造影,詳細觀察并記錄有無血管閉塞、狹窄等,依據情況選取正、側、斜三個方位的攝片。注射造影劑時啟動計時器,探頭固定2 min后行序列采集圖像,將DSA診斷作為金標準。

1.5 判定標準 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

狹窄程度=(1-狹窄處直徑狹窄/遠端正常直徑)×100%。

正常:0級;輕度狹窄:1級,狹窄率<50%;中度狹窄:2級,狹窄率≥50%~69%;重度狹窄:3級,狹窄率≥70%~99%;閉塞:4級,狹窄率為100%。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置信區間95%,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彩超、DSA診斷結果比較(表1) 100例患者中,DSA診斷結果提示,頸動脈狹窄者91例;彩超診斷結果提示,頸動脈狹窄者84例,以DSA為金標準。彩超診斷的特異度為55.6%(5/9),靈敏度為87.9%(80/91),準確度為85.0%(85/100)。

表1 彩超、DSA診斷結果比較(n)

2.2 彩超、DSA診斷頸動脈狹窄程度比較(表2)91例勁動脈狹窄患者檢出118條頸動脈血管狹窄。彩超診斷對頸動脈狹窄程度靈敏度為91.6%,特異度為89.6%,符合率為87.3%。彩超、DSA診斷頸動脈狹窄程度診斷結果的Kappa值=0.861,一致性較好。以重度狹窄率70%作為切分點,彩超診斷靈敏度為85.9%,特異度為88.5%,彩超、DSA診斷頸動脈狹窄程度結果一致性的Kappa值=0.771,一致性一般。

表2 彩超、DSA診斷頸動脈狹窄程度比較(n)

2.3 彩超診斷各部位發生率情況 頸總動脈分叉部位(BIF)勁動脈狹窄的發生率最高,為52.4%,其次為CCA、ICA、ECA(表3)。

表3 彩超診斷各部位發生率情況(n)

3 討論

頸動脈狹窄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尤其是頸動脈狹窄或閉塞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比較嚴重,頸動脈狹窄或出現斑塊,增加了整條頸動脈血管閉塞的發生率,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腦梗死發生率提高,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颊咴缙诎Y狀不明顯,不易發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早期篩查的難度。臨床診斷頸動脈狹窄的主要手段是DSA,且一直以DSA作為診斷的金標準,但是DSA診斷是有創檢查,操作不夠簡便,且經濟費用較高,部分患者,如過敏體質者可能導致造影劑過敏,還會增加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脫落的發生率。因此,臨床尋求一種無創、操作簡便、患者接受度高的早期診斷頸動脈狹窄的方法意義重大[6-8]。

彩超較多的用于血管系統的檢測,尤其是對粥樣硬化的診斷,是一種操作簡便,無創,安全性較高的診療手段,對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而這一特點為彩超診斷頸動脈狹窄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9-10]。彩超診斷頸動脈狹窄的影像學特點為內膜增厚,斑塊形成,頸動脈管腔輕度狹窄時,無明顯的血流信號,斑塊形成的部位可見血流充盈缺損;當頸動脈狹窄程度達到2級時(中度狹窄),病變部位的血流信號變細、顏色明亮,可出現五彩鑲嵌樣;當頸動脈狹窄程度達到3級或閉塞時,血流信號中斷,影像學提示,頸總動脈膨大處斑塊處血流充盈缺損。

本研究結果提示,BIF頸動脈狹窄的發生率最高,為52.4%,其次為CCA(22.6%)、ICA(20.2%)、ECA(4.8%)。原因主要為頸動總動脈分叉處和頸內動脈起始段的血流緩慢,易發生湍流現象,導致了脂質和白細胞容易在這個部位沉積,進而形成堵塞。

本研究結果提示,彩超診斷對頸動脈狹窄程度靈敏度為91.6%,特異度為89.6%,符合率為87.3%。彩超、DSA診斷頸動脈狹窄程度診斷結果的Kappa值=0.861,一致性較好。這說明彩超可作為臨床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重要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與DSA比較,彩超診斷還是有一定的誤診及漏診情況,原因可能與動脈血管易受到顱骨干擾,導致超聲成像無法準確的呈現病變血管有關。這也說明,彩超診斷無法完全替代DSA診斷,臨床中針對介入、手術或腦血管高危因素等患者應及時給予DSA診斷。

綜上所述,彩超在診斷頸動脈狹窄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可為臨床在治療措施上的選擇提供重要依據。

猜你喜歡
頸動脈斑塊例數
責任斑塊狹窄度及顱內斑塊總數與復發性卒中相關:基于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的單中心病例對照研究
MTHFR C677T基因多態性與頸動脈狹窄及其側支循環形成的關系
頸動脈的斑塊逆轉看“軟硬”
一篇文章了解頸動脈斑塊
基于深度學習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成分識別
超聲評價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支架貼壁不良的價值
超聲對頸動脈蹼的識別意義探討
人工膝關節翻修例數太少的醫院會增加再翻修率:一項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觀察糖尿病足護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的效果
孕晚期經會陰超聲評價宮頸各參數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