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非虛構寫作的生態審美之維
——以田犁散文與詩歌集《愛,遺落在森林和草地》為例

2019-01-27 12:11王丙珍連國義牡丹江師范學院文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11
名作欣賞 2019年33期
關鍵詞:草地森林生態

⊙王丙珍 連國義[牡丹江師范學院文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非虛構寫作即紀實文學,是一種以親身體驗為依據的創作方式。因此,非虛構寫作即自我寫作、身體寫作、體驗寫作、私生活寫作、生命寫作、旅行寫作和創意寫作等。如果說虛構文學強調敘事,以小說為主要體裁的話,那么非虛構文學則屬于私生活的公共空間表達,強調個體的記憶、抒情和寫意,包括日記、書信、傳記、回憶錄、報告文學、散文和詩歌等非小說文本。黑龍江本土作家、原雞西市作家協會主席田犁主要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作品主要有短篇童話《月亮的臉兒臟了》《夜里,花的隊伍開走了》《好小偷》《玉米胡子和爺爺的牙》《金色鳥》《小矮人、花兒與鳥》;中篇童話《人狼李大》《冰人喬比》;長篇童話《神奇的小冰窗》;系列童話《森林童話部落》(四冊)、《醉酒的狐貍與酒醉的獵人》(五冊);童話集《天鵝公主與鹿王子》《老參仙剃頭》和《月光下的小精靈》等,部分作品被編入《東北兒童文學史》和《黑龍江文學通史》,曾榮獲北京的“小天鵝獎”、上海的“金翅獎”和“201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農家書屋少兒推薦書目”。他自幼隨父從遼寧莊河遷至牡丹江市林口縣大通溝村,這里也是其創作、情感和心靈的家園,“扎根于森林”成為田犁創作的根脈。詩歌與散文集《愛,遺落在森林和草地》于2005年6月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揭示人與自然關系異化的現實、原因與問題,表達人類與環境和諧共處的終極關懷與審美理想。

一、童年的家園之美

田犁結合自我與自然關系的自傳體維度,在童年生活的回憶中,詳細地表述根深蒂固的鄉土情結,從自然性的視角將大自然視為自我與童年的樂園、夢與童話?!拔野炎约哼@些童話稱之為‘森林童話’,又叫作‘凍土帶童話’,盡管我也根據傳說塑造了一個森林小妖的形象,也讓那些森林動物說人話,但我筆下的一草一木,以至黑熊找樹洞冬眠,松鼠貯藏蘑菇等等每一個細節都是真實的,有的就是由一個真實的森林動物故事演繹而成的?!彼逦乇磉_環境、記憶和家園的聯系,闡明自己散文創作的文學和美學標準,自然具有人性,人也具有自然性,在人與自然的對話中,消解人與自然二元對立的矛盾。

《老家挽歌》《我回憶中的天方夜譚》《榆樹墻》《小雞》《陽光下走來我童年的夢》《玫瑰花開》《先落的雪》《雪在說什么》《門前的那片草地》闡述童年的快樂或憂傷是與自然環境變遷相伴的,童年的伙伴就是山水和動植物,童年的記憶是與世界相關的生態倫理道德問題?!八婕爸苓呏?,涉及通過生物——物理——化學和美學、情感及社會的附屬性聯系而給予家族、家養動物和與肉身相聯系的環境的關懷?!碧锢绮粌H僅是純粹地描述自然環境,而是懷著悲憫眾生之心,在回憶和自責中重組童年的生活經歷,對生態失衡的現狀、造成生態危機的現實、原因及其參與者展開質問與反思,通過記憶中的童年和老家之美,對比今昔自然環境慘敗的“幸?!鄙?,為森林及森林中的萬物唱出一首悲痛的生態戀歌:“人們常說懷舊不好??墒俏铱傆X得我所懷念的也許正是現代人所向往的。因為我懷念的是老家草房前后的一排排老榆樹,是那村前的清凌凌的小河,還有一片片鮮綠耀眼的草甸子,村周圍那樹木蔥蘢的山山嶺嶺。這山這水養育了這里的人們,可是為什么人們偏偏卻一點不知道珍惜它,愛護它。幾百年、幾千年造物主才好不容易形成了這蔥綠的山,這清澈的河,而人們只用十幾年、幾十年就把它給完完全全地毀了。毀了是多么的容易,要想再恢復就可能是我們永久的夢想了。老家的人們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可這是以犧牲那樹那山那水作為沉重代價的?!保ā独霞彝旄琛罚?/p>

這篇散文揭示最大化地追求物質的意識形態是環境惡化的背后動因,人們以獲取利益為信仰。田犁試圖把生命哲學和森林文學融合起來,創作了系列自傳式生態散文和詩歌?!段一貞浿械奶旆揭棺T》以自然事物作為小標題,借用童年時期的人與萬物的同一性思想,串起蘑菇、木耳、大糞、野菜、蘇雀和老屋的審美意象,記錄兒時的人生事跡和山村原生態的生活,若得若失地懷念那一去不復返的快樂時光與曾經的自然美景:“唯有我家鄉那矮小的山嶺,那曾經伴我度過了自由童年的小山,那低矮的灌木下密密麻麻的小蘑菇呀,點綴了我的童年……過去有句話叫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貪婪的人們,終于把小時候的山吃成了禿頭,哪里還有生長小黑木耳的母體?!保ā段一貞浿械奶旆揭棺T》)

作者童年的生活對應人類的開發和城市化進程,意指人與自然關系惡化的微觀變化史,造成這一混亂的根源在于自我人格賴以生存的環境喪失與人類生態價值的缺失之間的循環關系,“那些已經失去他們作為自我同一性感的人,還傾向于會失去他們與自然的關聯感。他們不僅會失去與無生命的自然,如樹、山等有機聯系的體驗,而且還會失去他們向有機生命的自然(即萬物)進行共情的能力”。加之,人們對自然的過度開發造成生態的失衡,導致許多生物物種的滅絕,讓人類處于空虛、孤獨的境地。田犁強調整體性的生態觀,人類絕不高于萬物,而是與萬物平等的生物,人與萬物構成命運共同體。人類有責任照顧而不是毀滅自己所棲息的這片森林。他要重塑人類落葉歸根和重回生態環境故土的家園意識中,構建世界主義保護生態的價值本位。

二、森林中的生命和自由之美

田犁珍愛的生命是自由的生命,他渴求的自由是生命的自由,生命和自由成為其森林生物中心主義的來源。田犁作品集屬于生態文學,生態文學即森林文學、生命文學、綠色文學和新鄉土文學?!耙粋€從文化生態的角度來看待文學的方式就是將其視作一種全面的、自反性的、話語間的生命寫作形式,它可能包含并參與了所有這些生命的不同意義的表達?!彼杂斡浤J胶蜕c自由的審美意象凸顯森林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占有的中心位置,森林是生命和自由的象征與載體,不僅散發著花草野果和動物的味道,而且彌漫著童年的味道、深情的味道、鄉愁的味道、生命的味道、自由的味道、反問的味道和反思的味道。北方森林和草地中的牧羊人、小白兔、紅蜻蜓、蘇雀、榆樹墻、燈籠果、野玫瑰、蘑菇與黑木耳都成為田犁筆下的生命意象,“作為一位堅守生命情懷的作家,田犁已經憑借其真誠的寫作贏得了人們的真心認同與尊敬”。森林中的綠色代表自然、清新和生命;生活中的綠色保護眼睛和心靈;藝術中的綠色渲染富有生機的情化視覺;審美中的綠色表征原生態、春天、希望、童年和健康。

田犁的北方環境自傳體寫作采取的道路是追求個人自由并且對抗人造的環境,作品蘊含著人性、個性、自然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田犁在鋼筋水泥中感覺到無限的壓抑與恐懼,他只有刻意地遠離城市、社會和文化的約束,讓自己沉浸在森林和草地的自然景觀中,將環保意識描繪成自我探索的途徑,生命與自由的起源與意義自會呈現。中國原有的“天人合一”的生態思想在城市化中顯得無能為力,城市與自然的對立更是生活方式的對立,“即使擁有各種強烈的尊重自然精神的文化傳統和象征姿勢,他們也可能從事廣泛而深入的生態系統變革,這些變革削弱了他們以一種既定生產方式生存下去的能力”。我們看到作者一種絕望的努力,以便逃出城市生活環境令人窒息的囚籠,回歸廣闊而自由的自然和精神家園,自由關聯著自然和生命:“蘇雀是美麗且善良的,然而它很傻。因為去吃幾顆谷粒,它墜入人家事先為它準備好的籠子。于是,它被人欣賞,被人玩弄,它失去了自由,不能飛翔。而只因一顆小小的谷粒。蘇雀在籠中不安地叫著,跳上跳下,殘忍的人們,誰也不理它?!保ā睹利惖奶K雀,很傻》)

田犁“為生命代言”地由物推人、換位思考、移情、陌生化,不僅涉及自我個體,而且把自我與文本提高到更廣泛的生命和自由意義上,呈現人類應對萬物生命的理解與尊重,“在你開始創作之前,自然界中有太多的生命需要你去體會”。他用蘇雀的“傻”與人類的“奸”相對比,因為他就是那“殘忍的人們”中的一員。作者虛用責問蘇雀的話語,實則反思自己童年時代的捕雀行徑?!疤K雀呀,你真傻,一點也不知道生活中存在的險惡。我始終搞不明白,蘇雀為什么就這樣傻呢?,F在,人們已經很難再看到成群的蘇雀了,連單只也鮮見了。是聰明的人把傻蘇雀捕光了呢,還是傻蘇雀終于恍然大悟人的狡猾兇殘,遠遠逃離了一雙雙人間黑手?!碧锢缑鎸μK雀被人們趕盡殺絕的現實,終究難逃對童年時期的悔恨與成年后良心的譴責。另一方面,對比可以自由飛翔的蘇雀,他與森林的親密聯系已被割斷,只能被迫地如籠中蘇雀一樣地生活和死去,這就是人類自作自受的自食其果。

回憶錄式旅行散文以具體地名為標題《完達行》《我們去當壁鎮》《綏芬河的誘惑》《雞西太陽城》《烏蘇里密林行》,描述這些本來屬于“世外桃源”的民族文化和生態烏托邦,然而,邊遠、荒涼、野蠻的北方不可避免地甚至首當其沖地成為生態被嚴重破壞之地。游記的區域主義體現作者以“北方荒野”為根基的世界觀、審美觀和道德觀,他的地域認同是北方邊緣的生態環境,而不是占霸權地位的城市社會。作家追求人格的獨立和生命的自由,以游記模式記錄其在密林、草地、河邊的行走與漫游,在行走與漫游中欣賞自然的生命與自由的同時,也目睹人類踐踏生命的無畏和暴行。他在《我們去當壁鎮》中回憶親眼所見的城里人對小動物的殺戮,追問打獵何以成為他們旅游的目的和尋求刺激的方式:“從綠色蔥蘢的湖岡邊傳來槍響。這時,幾只藍灰色的湖鷗從我們頭頂飛旋了幾圈,便驚慌地逃走了。原來,那邊有兩個人在打鳥?!蛑藛??’我的同伴喊。只見其中一個人舉起一只湖鷗晃了一下。哦,真的打到一只?!保ā段覀內ギ敱阪偂罚?/p>

田犁在描述人物的地域身份中讓其感嘆開發森林旅游人類付出的代價,在這種地域性的生態關懷及環境焦慮中建構地方認同、文化認同、身份認同、生命認同和情感認同。它的價值源于山村的質樸及對森林的依附,在一個全球化自然失衡與環境保護的語境中揭示其生態寫作的目的,以期喚醒人們對森林悠久歷史的記憶和熱愛自然的本性:“夜色愈發濃重,湖畔沙灘上卻人影綽綽了。哦,是那些在屋子里吃飯的人,居然也跑到沙灘來了。新鮮與自由,任何人都同樣需要??!”

他通過向導赫哲族老人葛德勝萬物有靈的信仰、保護生命的狩獵原則和適可而止的生活法則,透視赫哲人在森林中生活千萬年的秘密,揭示一個北方狩獵民族的生態文化及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歷史。而今,赫哲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已然遠去,只留下后來者或摧毀者的迷思:“幾天來,同樣走的原始森林,此時卻增加了神秘感。我們都覺得似乎剛剛同一個活生生的部落的人們告別,在這去的古老森林里走著。一路上,葛德勝老人唱著古老的民歌。他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時而嗚嗚咽咽,時而娓娓動聽。我們雖然一句也聽不懂,但能從那些悲壯的調子里,感到是在訴說一個民族的歷史?!保ā稙跆K里密林行》)

田犁運用赫哲族的生態智慧與民間文學傳統引導讀者改變觀念,不要把自然看作謀取財富的資源,而是像赫哲族祖先那樣,將森林看作是他們生活的家園和生命的存在之所。我們必須找回人類與這片森林的歷史價值和天然聯系,強化文化多元性與生物多樣性的相互關聯,從文化生態與社會生態的視角出發,讓森林重獲生命、自由、平等和正義,才能停止對森林的采伐并對所造成的后果保持警惕,才能在完好無缺的大自然中保住生命并感受心靈的悸動。

三、愛自然萬物的情感之美

后印象派與梵高一樣都認為藝術應該表現畫家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田犁對故鄉山水的描繪是深情的,其中既有對自然之美的狂喜,也有對自然之傷的痛楚。他的情感扎根于北方的森林與草地,飽含人與人之間濃郁的親情、友情、愛情與師生情等,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故鄉情、森林情和草地情,更有自然本身的生命、自由與歡暢?!霸趯徝肋^程中,人的身體和自然生態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身體的感覺器官都成為審美感受的一部分?!痹娙怂械那楦卸寂c環境息息相關,在人類和大自然之間,他選擇了后者。為了表現他與這片森林間強烈情感的聯系,經由文本將愛與自然萬物相結合,甚至超越了生死,表白愿意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比人類更富有生命力的春芽:“春芽,大膽地仰起頭來/我不是在絮絮叨叨向你講那/古老的冬天的故事//是的,我有過美好的青春/那是在遙遠的夏//是的,我也輝煌地經歷了冰刀雪劍/那是已過去了的冬//然而,今天我只剩下枯槁的身體/春天,唯有留給你了//讓我躺下吧,來做你的一點/肥料……”(《春芽,快些長吧》)

在自傳體移情的比喻與想象中,田犁傳達獻身式的對自然的愛及其想與森林融為一體的愿望,“理智和感情不再互相對立,生命為背景所象征,世界似乎變得重要起來、美麗起來,而且通過‘直覺’為人們所掌握”。而今,他追尋諸種遺失在森林和草地的愛,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愛還將面臨沒有遺失之地的危險。愛來自哪里?人類在生死輪回中不過是大自然的孩子,即使死亡也不過是回歸自然的一種方式,促成下一輪的生機?!叭舜_實是自然中的生物;他連同他的精神性是從地球的生命演化中發展出來。自然并不與精神相對立,而是關聯著精神。精神甚至是自然根據自己的運行法則而發展出來的產物?!鄙趾筒莸刂锌菪嗬纤乐飳φ值挠绊懥θ允桥e足輕重的,它能成為孕育小樹和小草的搖籃,人類正是在大自然中學會了生命輪回的知識和榜樣。

雪是田犁詩歌和散文集中另一主要審美意象,表征自然、自由、生命和生態之間的愛及他對自然萬物的愛?!堆贰堆┰谡f什么》《先落的雪》《雪天,我在等綠色的夢》《雪地,我去把你尋覓》《雪的選擇》《我怕,雪在悄悄地融化》《初冬,我尋不到美麗純潔的雪》《雪花》《雪地》《雪衣》《今夜無雪》等。雪也是北方地域事物的代表,作者在《雪的選擇》中賦予雪以生命,將其比作環境本身,在意欲呵護卻又無能為力的矛盾中,譴責人們毫不留情的摧毀行為,嘆惜自然無法抵抗的無助與無奈,“雪落在潮濕的地上,等待著去融化。有人走過來,踏出一行深陷的黑腳印。仿佛誰弄污了你白白的臉。雪,不該在這時候落下。然而,既然落下,它又無法去選擇。只好去融化,只好任人去踐踏。那曾經多么純潔而白凈的雪呀”。

田犁的非虛構寫作以北方自然環境變遷為線索,對應“北方性”“龍江性”“森林性”和“草地性”,他的自傳體作品呈現北方生態環境對應的工業化、城市化和城鄉差別等大開發階段造成的生靈涂炭。森林和草地是一種文化符號,是狩獵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發源地,是流放群體和逃生民眾的匯聚之所,代表在中國文化地理上對農業土地的替代,雖然這種文化孕育了生態思想與傳統,這里的人們認同生態主義視域下的區域家園意識,但北方的生態環境仍然處于邊緣化、被掠奪、被忽視、被踐踏的地位?!稅?,遺落在森林和草地》現在是、將來也是生態文學的一個重要作品。在生態全球化視域中,期待生態寫作的深層文化模式將會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地球環境屢遭破壞的當下,希冀非虛構寫作記憶中的生命之殤和生態之美能夠喚醒每一顆敬畏生命和熱愛自然的心靈。

①田犁:《童話哪里來》,《中外童話》1994年第10期。

②〔法〕納塔利·勃朗:《走向環境美學》,尹航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49頁。

③田犁:《愛,遺落在森林和草地》,北方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文中相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④〔美〕羅洛·梅:《人的自我尋求》,郭本禹、方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47頁。

⑤〔德〕胡伯特·扎普夫:《文化生態、文學與生命寫作》,選自阿爾弗雷德·霍農、趙白生主編:《生態學與生命寫作》,蔣林、聶詠華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6頁。

⑥ 黃大軍:《堅守生命的深情——探析田犁作品集〈愛,遺落在森林和草地〉》,《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9年第1期。

⑦〔美〕戴維·哈維:《正義、自然和差異地理學》,胡大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13頁。

⑧〔美〕雪莉·艾得斯:《開始寫吧!——非虛構文學創作》,刁克利譯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54頁。

⑨ 吳承篤:《自然的復魅之維與生態審美》,《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

⑩〔美〕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劉大基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476頁。

?〔德〕沃爾夫岡·韋爾施:《美學與對世界的當代思考》,熊騰等譯,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33—34頁。

猜你喜歡
草地森林生態
Laughing song
草地
哈Q森林
哈Q森林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哈Q森林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哈Q森林
盱眙生態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