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拉斐爾前派繪畫作品中的奧菲利婭形象

2019-01-29 08:18鐘悅穎
牡丹 2019年2期
關鍵詞:奧菲利哈姆萊特拉斐爾

鐘悅穎

奧菲利婭是出自《哈姆萊特》中的人物形象,其形象中所包含的悲劇、憂郁的氣質被各時期的畫家在不同畫面中表達,其中拉斐爾前派對這一形象表現最多。拉斐爾前派致力于回到文藝復興早期,對中世紀文化著迷,反對教條化,主張自然美學的觀點,但是由于拉斐爾前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不能與其所在的時代背景相符合,從而產生傷感懷舊的情緒。

奧菲利婭是西方繪畫史上被反復繪畫的題材,其人物形象中所含的感傷憂郁氣質符合拉斐爾前派的作畫風格?;诓煌嫾业谋憩F,本文分析了奧菲利婭是以何種面貌展示給觀眾的。

一、米萊斯《奧菲利婭》人物形象分析

最為世人廣知的奧菲利婭是米萊斯的《奧菲利婭》,這幅畫以精美細致的畫風和唯美憂傷的氛圍吸引著大眾的眼球,畫面表現的也是奧菲利婭剛剛跌入水中的那一刻。畫面上,奧菲利婭靜靜地漂浮在水面上,雙手攤開,精心編織的花環散落在她的手邊,嘴微微張開,就如原著中所說嘴里唱著斷斷續續的古老歌謠,臉上沒有驚恐慌張,反而是一種解脫和從容的神情。這一細節隱諱的表達出奧菲利婭的瘋癲,但又讓觀眾不會對此產生恐懼和反感,反而透露出一種唯美并帶有憂傷的氣質。

這一時期,米萊斯還堅持著拉斐爾前派的作畫原則,有鮮明肯定的形體、細致的細節和清晰明亮的色彩。此畫中的植物和鮮花十分寫實,甚至可以用來當作植物種類的圖鑒。值得注意的是,這幅奧菲利婭為什么給人以這么平靜的感受,重點就在于它的構圖??梢钥吹胶影逗蛫W菲利婭在畫面中形成了三條橫線,是一個平行線構圖,這樣的構圖就能給人平靜緩慢的感受。為了不讓畫面看起來過于單調,米萊斯還在畫面中穿插了一些豎線條,如前景里豎向生長的植物、奧菲利婭微舉的雙手和背景中立著的柳樹。這些豎線條打破了構圖的單調,保留了整體的平靜感覺。

二、羅塞蒂筆下奧菲利婭形象分析

1864年,但丁·加百利·羅塞蒂創作了《The First Madness of Ophelia》,表現的是原著第四幕第五場中,奧菲利婭已經瘋癲后跑到皇宮中向國王、王后和她的哥哥贈花。畫面正中是奧菲利婭,她頭上戴著花環,手中本要贈與國王、王后的鮮花都散落在地上,兩眼無神仿佛在喃喃自語,畫面左邊是奧菲利婭的哥哥——雷歐提斯,他握住奧菲利婭的手,并憐惜地看著自己的妹妹,畫面右邊是國王與王后,王后背對觀眾用手掩面,表現出羞愧之情,國王則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筆者認為,這幅畫獨特之處就在于國王的神情,從原著中可以知道,國王利用雷歐提斯失去妹妹的悲痛之情,讓他和哈姆萊特決斗,想借他人之手除去哈姆萊特。這幅作品通過雷歐提斯和王后的襯托把國王陰險狡詐的性格凸顯出來。

1858年,羅塞蒂還創作了《哈姆萊特和奧菲利婭》,表現的是原著第三幕第一場中,哈姆萊特在城堡中會見奧菲利婭的場景。這時的哈姆萊特為了給父親報仇故意裝瘋,而奧菲利婭的父親和王后想看看是不是奧菲利婭的美貌使得哈姆萊特瘋癲。這幅畫就表現了這樣兩個各懷心事的人見面的場景,畫中的奧菲利婭別過臉,手中拿著哈姆萊特之前給她的定情信物,想要退還給他,哈姆萊特糾結難過但是只能裝瘋,人們也能清楚地看到畫面中哈姆萊特痛苦的表情。

三、亞瑟·休斯筆下奧菲利婭形象分析

另一位受到羅塞蒂影響的拉斐爾前派畫家——亞瑟·修斯,他有兩幅以奧菲利婭為題材的畫作,第一幅畫于他十九歲的時候,采用的是一個拱形的畫面,奧菲利婭在畫面的中央,坐在一棵橫垂的柳樹上,懷中抱著一束花,憂傷地看著水中的倒影。在這幅畫中,奧菲利婭不再是一位瘋癲的皇室女子,表現出來的是一位滿懷心事的鄰家女孩,坐在樹上欣賞著美景。整個畫面色調明快,還有陽光灑在畫面上,乍一看充滿了一種寧靜舒適的氛圍,但是畫面左下角的陰影中飛出來一只蝙蝠,蝙蝠象征了死亡和重生,在這里預示了奧菲利婭即將面臨死亡。在這幅畫的外框上,刻著的是王后葛魯特在劇中描述奧菲利婭死亡的臺詞,這也可以幫助觀眾理解畫中奧菲利婭的命運。

另一幅關于奧菲利婭的作品別名是《And will he not come again》,講述的是原著中第四幕第七場,奧菲利婭采摘柳條編成花環的場景,畫中奧菲利婭懷抱著鮮花,側身回眸。這里的奧菲利婭也沒有表現得精神失常,更多的是對于愛情想要挽回的一種心情,她希望哈姆萊特能回來找她??墒?,這時的哈姆萊特已經被復仇蒙住了雙眼,這更增加了這幅畫的悲傷情緒。

亞瑟·修斯這兩幅表現奧菲利婭的作品與之前羅塞蒂的表現有所不同,相比之下,羅塞蒂更加注重原著的還原,亞瑟·修斯淡化了原著加于奧菲利婭的瘋癲形象,重新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四、沃特豪斯筆下奧菲利婭形象分析

約翰·威廉·沃特豪斯是英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后受到拉斐爾前派的影響,用色鮮明且多以古典神話和文學作品中的女性作為題材。他創作的奧菲利婭作品中,最出名的當屬荷塘邊的《奧菲利婭》,畫中奧菲利婭側身坐在橫垂的柳樹上,微微仰頭雙手梳理著瀑布般的長發,頭上裝飾著鮮紅的罌粟花,除了象征著死亡,還襯托出奧菲利婭的瘋癲。細看奧菲利婭的服飾,袖口和裙擺鑲著名貴的珠寶,腰上圍著一條寶石帶子,表現出她貴族的身份。微微隆起的小腹象征奧菲利婭不再是個少女,暗示了她與哈姆萊特的愛情。這也是這幅作品的獨特之處,之前的奧菲利婭展現的都是少女為愛瘋狂,但這里展現的是一位成熟女性對著倒影自憐,這種瘋癲已經不浮于表面,不是僅僅在表情上流露出恍惚,而是心里悲傷的體現。

另一幅草地上的《奧菲利婭》,奧菲利婭橫躺在草地上,一手抓著頭發,另一手抓著一束鮮花,看似是一個很舒服自在的姿勢,可是在那時的背景下,是不會有淑女做出這樣的舉動的,也從側面展現出奧菲利婭的瘋癲。1910年,沃特豪斯創作了《A study of Ophelia》,這是他最后一幅以奧菲利婭為題材的作品,這是奧菲利婭采花時的場景,她把自己采的花用裙子兜起來,這次奧菲利婭正面著觀眾,眼里露出有些恐懼的眼神,沒有了前兩幅畫的悠然。

五、結論

總的來看,奧菲利婭被表現的最多的時間段是1848-1910這一時間段,這一時間段也是拉斐爾前派由盛轉衰的階段。拉斐爾前派可以說是英國畫壇上第一個藝術運動團體,反對學院派機械化、教條化的教學。但是,當時拉斐爾前派并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只有一位美術評論家羅斯金站出來聲援了他們,認為這是在時代之上的一種進步。拉斐爾前派的三個代表人物,都是有自身想法的熱血青年,當藝術家的想法不能和社會同步時,難免會產生困惑和失望,這也就促成了拉斐爾前派的藝術風格蒙上了傷感憂郁的面紗。為了表達這種懷舊傷感的情緒,拉斐爾前派在各種文學著作和《圣經》故事中尋找著這一類題材,奧菲利婭自然不會被錯過。

表面上來看,奧菲利婭表達的傷感情緒就是因為戀人的拋棄和父親的離去。實際上,人們需要結合時代背景,在那個時代女子和男子相戀后,就算男子拋棄了女子,女子也不能再有別的戀情,否則就會被視為不忠。所以,奧菲利婭的死除了戀人和父親的因素,這個社會和時代也沾上了她的鮮血。說到時代造成的悲劇,拉斐爾前派的畫家感同身受,雖然在后來拉斐爾前派被稱作英國畫壇的圓桌騎士,成為英國藝術的亮點。但當時大多數人的不理解還是讓拉斐爾前派的畫家有一種郁郁不得志的感受。奧菲利婭作為一個文學人物形象,具有獨特的感傷悲劇氣質,每個畫家都表現出不同的奧菲利婭,奧菲利婭的形象也從還原文學形象變為悲劇哀傷氣質的象征符號。

猜你喜歡
奧菲利哈姆萊特拉斐爾
雛菊,毛茛,罌粟,還有死亡……
——《奧菲利亞》的花語
歌德與別林斯基關于哈姆萊特“延宕”觀點的辯析
佩魯吉諾&拉斐爾:到佛羅倫薩去吧!
永恒的恬靜少年:拉斐爾
《哈姆萊特》探究閱讀
拉斐爾 下
拉斐爾 上
大班科學活動:奧菲利婭的影子劇院
小影子們的大世界
宣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從政體層面解析《哈姆萊特》主題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