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探析

2019-01-30 05:33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19年3期
關鍵詞:文明時代生態

柯 楠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生態問題、生態危機在20世紀頻頻出現驚醒了世人——必須把發展建立在自然生態的基礎之上。20世紀末,我國生態學家葉謙吉首次把當代的文明發展與生態聯系起來,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概念,他描繪了人類當代需要的生態文明:生態發展環境要和諧、生態發展意識要科學和生態運行機制要健康。從人類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生態整體和自然界的生態有限性出發,考慮人與自然的生態生存關系,確保人類的生存發展活動不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以保障人類在自然界的永續生存。從這個意義上講,生態文明已成為全人類普遍向往的美好愿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強調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毙聲r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須以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觀最新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

一、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科學抉擇

進入21世紀,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全球共識。中共中央高瞻遠矚地提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礎。但在實現黨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道路上,我們面臨著生態環境問題的挑戰。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向“兩個一百年”目標奮進,相繼提出一系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全國人民的不懈努力,到2035年我們一定能夠達到“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21世紀中葉,我們也一定能夠“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一)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容之一

對于具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來說,建設生態文明社會是一件具有長遠歷史意義的大事。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我們面臨能源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不強的基本國情。但是,我們黨有能力、有信心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明確了到21世紀中葉,亦即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這一目標載入國家根本法,進一步凸顯了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1],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保障。

(二)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營造了和諧的國內氛圍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不僅要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更要求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而社會關系是否和諧,直接關系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效度。營造和諧的國內氛圍,就要處理好黨群、干群關系以及各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預防環境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和諧國內氛圍的內涵與生態文明建設具有一致性。國內氛圍的和諧是生態文明社會的表現,也唯有生態文明的社會才能真正營造和諧的國內氛圍[2]。所以,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正確選擇,也是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選擇。

(三)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按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求,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就是邁向生態文明與綠色經濟發展新時代。這既是中華文明演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與演化邏輯的必然走向和內在要求,又是人類文明演進和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與演化邏輯的必然走向和內在要求。因此,進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我們不僅要學會用中國的眼光看世界,還要學會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國。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理念,“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不僅能讓中國人民受益,而且還能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當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不僅取決于國內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還需要有利的國際環境。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愿望,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聲,我們要遵守生態文明的國際規則,助推“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

二、新時代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所面臨的生態困境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人類才可以享受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便利。而違背自然規律,無節制地向大自然索取、破壞生態環境,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盵3]21世紀,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資源環境問題更加突出,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嚴重的霧霾席卷大江南北,嚴重影響了生產生活。

(一)新時代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所面臨生態困境的思想根源

生態問題的產生與國家的發展理念、市場經濟主體的經營觀念及公民個人的生態倫理道德都有著密切關系。表現在現實生活中的生態問題,實際上是人們思想認識及其實踐活動的反映,是人們思想的外化。原始社會,人類敬畏自然,高度依賴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入階級社會,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必然要在政治統治與經濟發展中行使權力,體現其意志。從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來看,如果國家的發展理念符合自然界的發展規律和經濟發展規律,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話,這種發展理念的實施就會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自然環境的保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之,如果國家的發展只關注經濟效益而忽視其他方面,勢必會引起社會、環境、資源等方面的連鎖反應,從而使經濟發展大打折扣。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資源高消耗與環境污染現象嚴重,且互為因果。調查顯示,農村用能方面:60%的農戶生活燃料主要依靠秸稈和薪柴,熱能利用率低下,而燃燒秸稈通常也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農村生活方面:每年產生生活污水80多億噸,生活垃圾約1.2億噸,大部分得不到有效處理,嚴重污染了農村居住環境;農村生產方面:初步估算,我國每年畜禽糞便排放總量達25億噸,農膜年殘留量高達45萬噸,大量糞便未經有效處理直接排入水體[4]。要保護好生態環境,我們必須糾正異化的生產、生活方式,樹立正確的生態倫理道德理念,選擇一種簡單且豐富的生產、生活方式。

(二)新時代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所面臨生態困境的社會根源

近現代以來社會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發展表明,生態問題的產生與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和工業化的方式密切相關。21世紀初期,我國進入工業化中期,開始了工業化的高速發展階段,對資源、能源的需求大量上升。巨大的能源需求使我國在全球能源爭奪中處于危險境地,而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更使我們雪上加霜。以資源為依托的低附加值產業使我國寶貴的資源被大量賤賣;低下的能源利用率,則造成了大量的浪費[5]。這種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不僅投資高、難循環、利用效率不高,且造成了我國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是我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

(三)新時代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所面臨生態困境的人為因素

人與其他物種一樣是地球生命群體的一分子,是地球有機整體的一部分。在地球漫長的歷史演變中,人類只是后來者,數不清的其他物種在人類誕生之前就已經在地球上生息繁衍了。當歷史進入刀耕火種時,人類就開始對自然環境施加了質的而不僅僅是量的影響。人類通過自身的生產活動不斷從自然中索取并改變著自然,同時自然界也以自身的規律回應著人類。

三、新時代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

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總結國內外生態文明建設尤其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而豐富的生態文明新思想、新理念,為我們進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遵循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新思想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必須自覺地把握人與自然的系統關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規律。對此,習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盵6]這樣,“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論斷就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吧餐w”是對馬克思主義系統自然觀的繼承和發展,實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遵循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新理念

在生態文明的價值取向上,習近平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良好生態環境的內在要求?!白匀唤?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盵7]盡管相對于人這個有機存在物來說,自然是人的無機身體,但是,這個無機身體參與了有機身體的生存,不僅提供了人的機體所需要的物質資料,而且提供了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對象、材料和工具,因此,這個無機身體與有機身體的關系是一種依存的關系。在這個意義上,對自然的污染就是對人自身的污染,對自然的破壞就是對人自身的破壞;同理,對自然的尊重就是對人自身的尊重,對自然的愛護就是對人自身的愛護。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對人與自然依存關系的科學確認,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取向。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論斷

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協調好環境和發展、綠色化和現代化的關系。習近平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盵8]這一論斷為我們科學地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思想提供了方法論,也為我們堅持綠色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它要求我們將經濟價值建立在生態價值基礎之上,將經濟效益建立在生態效益基礎之上。

四、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機制

黨和國家在理順環境與發展之間關系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社會經濟高質量永續發展的前提。而協調二者之間關系所牽涉的未來發展方向,又是一個不同以往的全新選擇,它需要全方位推進,需要在法律體系、制度體系、激勵機制等方面重新構建。

(一)進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應構建促進生態文明發展的法律體系

在環境形勢日益嚴峻的當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法律體系不完善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挑戰之一。生態文明建設法律體系的健全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法制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早在2011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白皮書正式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但環境資源法還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隨著新時代的來臨,環境資源法的部門法化與完善已成為時代的急需。目前,有關環境資源法的部門法還存在諸多的非生態化缺陷。如憲法對環境資源保護的有關規定很分散且沒有上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而且對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側重于自由權和生存權,沒有對環境權做出規定;民法強調物權的“物盡其用”、合同的“意思自治”等,對環境資源的公共物品屬性缺乏充分觀照,侵權行為法也缺乏將環境權作為保護的特定對象的規定;行政法和刑法都對環境資源的價值缺乏充分的考量,有關罰款、罰金數額過低,在行政處罰或刑罰上缺乏對生態環境本身的救濟措施。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應將環境保護的思想和理念全面滲透和貫穿法律體系的每一個方面。

(二)進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應完善促進生態文明發展的制度體系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要在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領域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理念,而且還要把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體系構建作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實現途徑,借助制度體系把生態文明轉化為物質力量的行動。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既涉及資源系統與環境系統的重新耦合,還涉及經濟制度、文化制度和社會制度等方面的重新構建。因此,它既要求重新認識與協調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與其他制度建設之間的關系,又要求推進其他制度建設向生態文明方向轉變,還要求以法律保障體系的方式力保生態文明建設方案的實施。顯然,與其他制度建設比較起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更具復雜性、艱巨性、創新性、探索性。從理論淵源看,新時代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一脈相承,也與人類文明演進趨勢一致;最為重要的是,它把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持續了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與當代文明和未來文明實現了有效銜接,并使之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永續發展至關重要的文明力量。

(三)進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應建立健全生態修復激勵機制

當前,生態修復存在責任主體不易辨識、行政管理部門推卸推諉管理責任、生態修復利益分配不公等現實問題,建立健全生態修復激勵機制,有利于激勵生態修復責任主體積極履行生態修復義務,敦促政府職能部門積極履行生態修復管理職責,達到人為降低環境污染程度、加快修復生態系統的目的。政府應不斷加大制定完善環境稅費征收與返還機制力度,運用宏觀調控政策加強生態修復的激勵措施?!拔廴菊吒顿M、受益者補償”是生態修復機制的原則要求。事實上污染者常常逃避或推諉生態修復責任,轉移或轉嫁生態修復成本費用。政府應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保證和促進多元主體積極參與生態修復,建立多元化的生態修復資金投入機制,有效保障生態修復資金的長期充足供給,從而保障生態修復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進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應構建多元主體協同參與的共治機制

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涉及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協同共治。各級政府及其所屬職能機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推動者,政府政策主導是生態環境保護的“火車頭”,起著指引方向的作用,但僅僅依靠政府及各職能機構的力量遠遠不夠,必須構建一個政府、市場和社會公眾協同參與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網絡工程,發揮好生態市場的利益牽引力作用、社會公眾的外在推動力作用,建立一整套科學的、可操作的、長效的管理機制。

猜你喜歡
文明時代生態
請文明演繹
“生態養生”娛晚年
漫說文明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對不文明說“不”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文明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