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演進與發展

2019-01-30 02:26管淑嬌李文倩王喜滿
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2019年6期
關鍵詞:發展理念演進中國共產黨

管淑嬌 李文倩 王喜滿

摘? ?要: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演進發展過程是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執政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從趕超發展觀到改革開放觀、可持續發展觀,再到科學發展觀、“五大發展理念”,這個過程是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過程。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演進

中圖分類號:D2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9.06.001

文章編號:1009-6922(2019)06-05-06

發展是解決我國實際問題的關鍵所在。發展理念作為對發展內涵的高度概括,對發展實踐具有全局性的指導作用。黨的發展理念關系到我們現代化建設路徑的選擇。

一、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初步創立——趕超發展觀

第三次技術革命后,工業化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明顯提升,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為盡快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艱辛探索,趕超發展理念在這個時期逐步產生和形成。

(一)形成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大部分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但面臨著艱巨的工業化任務,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經濟上與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十分落后。社會主義國家要想具備與資本主義國家相同的經濟實力,必須通過趕超跨越來實現經濟發展。就我國而言,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黨由于缺乏經濟建設經驗,開始照搬“蘇聯模式”,以期取得與蘇聯一樣的成就。雖然這種“蘇聯模式”在前期使經濟發展有了起色,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起來,但這種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不符合我國發展的實際,其弊端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也日益凸顯?!叭蟾脑臁蓖瓿珊?,我國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經濟技術落后的問題還未解決。在國際和國內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始逐步確立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發展理念。

(二)主要內容

新中國成立之初,如何更快地發展生產力、擺脫我國經濟落后的局面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一直在思考探索的問題。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要使中國穩步從新民主主義農業國轉變為社會主義工業國。劉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報告中正式宣布:“我們黨現時的任務,就是要依靠已經獲得解放和已經組織起來的幾億勞動人民,團結國內外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對我們有利的條件,盡可能迅速地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泵珴蓶|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講話中詳細闡述了什么是“中國的工業化道路”、如何走好“中國的工業化道路”的問題。中共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國民經濟發展總方針貫穿了中國共產黨趕超發展觀的始終。國民經濟發展總方針致力于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同時,實現農業和輕工業齊步發展。1964年底和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正式提出了“兩步走”戰略,為改革開放時期“三步走”戰略的謀劃奠定了理論基礎。

(三)意義

趕超發展觀的提出是一個從冷靜穩妥到急于求成再到回歸理性的曲折過程。盡管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急功近利、忽視經濟規律的現象,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能夠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立足于當時實際,深化對發展問題的認識,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工業化道路”和“兩步走”戰略,是對建立中國特色發展理念的初步探索。

二、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豐富發展——改革發展觀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黨中央深刻總結了“左”的錯誤,分析了其造成的嚴重后果,實現了思想、組織和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統一了對今后全黨以經濟建設為工作重心的認識。同時,黨中央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審時度勢,集全黨智慧比較系統地回答了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逐步形成了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融為一體的改革發展理念。

(一)歷史背景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黨的指導思想逐漸出現失誤,我們的經濟建設在相當一段時間里過于追求發展速度,違背了客觀規律,導致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出現了曲折,給社會主義事業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損失。我們黨雖然進行了三次現代化運動,但當時黨中央個別領導仍然推崇“兩個凡是”方針,導致這些運動不僅無疾而終,反而使我國的經濟雪上加霜。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深刻地認識到照搬蘇聯模式在我們國家是行不通的,必須要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目標,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內涵,形成了改革發展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二)主要內容

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充分認識歷史教訓的基礎上,堅持從當前實際和時代特征出發,取前人之精華,去前人之糟粕,提出要進行發展必須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改革不僅對內調整還要對外開放,突破陳舊觀念、體制束縛。鄧小平的改革發展理念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改革開放為推力,改革社會主義制度中的不合理成分。鄧小平認為社會主義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展開,而改革又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就是要發展生產力,達到共同富裕,這才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最好體現。但對于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要充分發展生產力,就必須進行改革開放,認真學習總結其他國家包括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經驗和一切有益成果。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步走”戰略的提出,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有規可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科學性體現在其謀劃和布局上,具體來說就是富強、民主和文明三者的發展與經濟、政治和精神領域的建設一一對應,相輔相成?!叭阶摺睉鹇圆季质菑奈覈鐣髁x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的,先解決溫飽問題,再達到小康,最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同時,鑒于我國區域發展不均衡的情況,鄧小平認為,無論是農村改革還是辦經濟特區,都要大膽地嘗試,大膽地探索,大膽地創新,充分發揮沿海地區的優勢,運用“先富帶動后富”的發展理念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意義

改革發展觀既繼承和借鑒了趕超發展理念的重要內涵,又實現了對趕超發展理念的超越,使其更符合國內外發展的局勢,更能夠反映我國發展的時代特色,在我國改革和建設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進一步發展——可持續發展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了極大恢復和發展,呈現持續、快速增長的趨勢。在世紀之交的重要節點,江澤民明確提出要將“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實現了發展理念在執政興國實踐中的運用,在繼承毛澤東、鄧小平改革發展理念的基礎上,繼續積極探索,創造性地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了從重視經濟發展到重視社會全面發展的轉變。

(一)歷史背景

20世紀90年代,蘇東劇變之后美蘇兩大陣營對立的格局被打破,國際局勢趨于緩和,世界呈現出多極化發展的趨勢。但與此同時,國際政治新秩序還未建立,發展中國家還面臨著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威脅,擺在中國面前的不僅有機遇也有挑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入,如何維護好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的利益與安全任重而道遠。經過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基本實現了從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中國處在經濟體制轉型、改革領域延伸的關鍵時期,如何徹底轉變增長方式、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優勢是我們黨必須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主要內容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這兩大重要論斷是黨中央領導集體在總結改革開放經驗并結合當時我國實際提出的科學論斷。這一時期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戰略和模式走上歷史舞臺。江澤民在1995年首次明確提出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并詳細闡述了其科學內涵和要求。同年,在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上,他指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笨沙掷m發展戰略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發展的協調性與可持續性,是我國改變發展模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關鍵。2002年江澤民提出:“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緊緊把握住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本質?!?/p>

(三)意義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從發展與黨的執政興衰規律、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從根本上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新的思想路線和發展模式,成為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發展理念之一。

四、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開拓發展——科學發展觀

雖然經過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國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繼承和發展趕超發展理念、改革發展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從新世紀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對當今世界發展局勢和我國所處的時代環境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一)歷史背景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要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但從當時國內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實現這項目標難度不小。因為經過改革開放以來這段時間的發展,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世界矚目的成就,但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我們也出現了許多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城鄉差別和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并有日漸固化的趨勢;二是我國早期經濟發展是建立在資源消耗基礎上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導致各種環境問題接踵而至,使我國生態環境狀況開始惡化;三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沿海城市的開放,東西部地區、沿海與內陸地區差異也隨之擴大,區域發展不平衡嚴重影響了我們現代化建設的全局發展。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必然會危及我國的發展與穩定。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實際出發,對這些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進行了深刻反思,在總結前人發展理念的基礎上,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形成了新的發展理念——科學發展觀。

(二)主要內容

胡錦濤在2003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賦予了黨的發展理念以新的內涵。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是決定中國未來的關鍵?!盀榱苏l發展”“要靠誰發展”“如何去發展”三者之間的統一蘊含在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之中??茖W發展觀提出要“以人為本”,明確地回答了“為了誰發展”和發展成果享有對象的問題,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叭?、協調和可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叭妗笔侵v發展的內容,即要實現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全面進步;“協調”是講發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即社會各領域、各方面、各要素之間要相互配合,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利用和最優配置;“可持續”是要保證發展過程中的連續性和前進性,從而走向新的更高階段,這要求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處理好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意義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我們黨對國內外經驗教訓的總結,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五、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最新成果——五大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入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與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確立了新時代條件下我國經濟發展的前進目標。

(一)形成背景

當下,中國正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一時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期。雖然我國經濟建設發展基本向好,也取得了許多重大成就,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矛盾和威脅。隨著經濟發展的快速增長,高能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弊端日益顯露,結構性產能過剩、產業結構升級緩慢、創新動力缺乏等等一系列問題導致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受到嚴重制約,把握戰略機遇期,實現轉型升級是當前中國共產黨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從全局出發,立足現實,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主要內容

1.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解決發展問題的關鍵,也是歷來共產黨人關注的焦點。當今世界,在資源供給與需求之間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在國際競爭環境和中國發展動力轉換的形勢下,只有創新發展,提高創新意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破除機制體制障礙,才能更好地發揮創新驅動的優勢,突破當下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窘境。

2.協調是發展的內在要求。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矛盾運動的過程,要求我們在看待和處理問題時,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而協調就是包含二者的統一。實現我國經濟長久健康發展,不僅要協調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社會各個領域的建設發展,還要推動東部與中西部、城市和農村各個區域的協調發展,推動中西部地區和城鄉地區資源的合理配置。

3.綠色是發展的必要條件。當前中國發展面臨著能源資源、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的問題,從國家層面上來說,要改變過去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倡導綠色發展,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從社會層面上來說,要加大綠色環保理念的教育宣傳;從個人層面上來說,要把綠色發展理念內化于心,時刻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只有這樣才能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才能在遵守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實現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

4.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戰略的正確性。在當今內外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調整對外開放戰略,樹立正確的開放發展理念,建立內聯互動的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是中國繼續推進對外開放事業,深度融入世界的必然選擇。

5.共享是發展的本質要求。共享理念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共享理念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人享有社會發展成果,即全民共享;二是社會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發展成果人民都可以享有,即全面共享;三是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來建設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建設成果的共享,即共建共享。實現共享發展,需要把發展放在首要位置,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完善貫徹落實共享發展理念機制。

(三)意義

“五大發展理念”是相互聯系的、科學系統的整體,是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拔宕蟀l展理念”的提出對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諸多矛盾和威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其蘊含的重要內容不僅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且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理論指南。

六、結語

2019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70年的光陰,70年的風雨,展現了我們黨漫長而又艱辛探索發展道路的歷程。從原先著重強調高速度的趕超發展觀,到改革發展觀、可續發展觀和科學發展觀,再到“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這個過程充分體現了黨對發展問題的認識在不斷深化進步。梳理和研究新中國成立以來五個歷史階段的發展理念,對于在新時代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穩步向前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寒苗.簡述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歷史脈絡[J].黨史博采(下),2019(02):4-5.

[2]陳麗偉.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發展理念的演進[J].理論與當代,2018(07):11-12.

[3]田文彤.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人的發展理念概述[J].改革與開放,2017(24):9-10.

責任編輯:康? ?璇

猜你喜歡
發展理念演進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作品選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
創新發展的三重視閾
論我國死刑制度的演進及其發展趨勢
基于企業營銷理念演進的道德營銷探討
當前高速鐵路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的演進及發展探析
關于福建自由貿易區發展理念和輻射帶動海西產業升級模式的探究
我國發展理念的演變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