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刺繡設計材料的多樣性探析

2019-01-30 02:25張璐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多樣性

【摘 要】刺繡作為我國傳統手工藝中重要的一個分支,其重要性與獨特性并存。我國工藝美術源遠流長,刺繡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刺繡是基于絲的發現和利用而發展起來的,從古至今,刺繡都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大放異彩。它不僅充實和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同時也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對于刺繡技法的保護、傳承、創新也是一直被討論的話題。在現代設計中對于刺繡針法的保留,刺繡材料的可能性進行了嘗試與探索。

【關鍵詞】現代刺繡;設計材料;多樣性

傳統刺繡所需要用到的有針為工具,繡線、織物為材料,并以真絲為主?,F代刺繡設計在保持工具不變的情況下,結合現代設計,使用新材料,將刺繡以全新的姿態展現。

在藝術設計中,材料作為主要載體和表現形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材料審美感受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指的是人工材料或者材料本身在藝術家進行加工下,所生成的一種藝術性語言,最終作為人文精神的主要載體。另外一方面主要是指材料自身所具有的自然屬性和天然屬性,比如:溫度、顏色、形態、堅硬度等方面。前者與利益無關,單純將材料與人文精神相結合,使材料自身與人進行對話,提高人的審美高度,在審美材料中最終回到感受層面。在現代刺繡設計中,材料選擇更加廣泛豐富,刺繡作品所表達的主題也更加多元。

一、繡線

做為作畫的材料——繡線,在傳統刺繡中主要用絲線,通過對絲線進行劈絲來表現作品的粗獷與細膩等變化。那么在現代刺繡設計中,多以想要表達的作品主題為出發點來選擇材料。那么,繡線為“線”,線性材料都可以做為刺繡材料進行創作嘗試。

傳統的纖維材料已經在刺繡作品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現代設計中,化纖材料、發光纖維等都將在刺繡作品中進行嘗試與制作。材料語言作為媒介,在創作的過程中,通過材料將設計者的意圖表達在作品里,讓作品以更加真實的視覺感受呈現作品要表達的情感。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語言多樣性,材料語言與設計創作也是作品情感表達上的隱形互動,兩者是相互影響與相互成就的。線材的粗與細、光滑與細膩、軟與硬等都在不將在使用相同針法進行刺繡時,會產生不同的情緒,表達不一樣的情感。如果再變換針法與織物材料,那么,作品的呈現將更加多元、融合。新型發光纖維成為紡織屆的新寵,將發光纖維材料融入刺繡中,使刺繡作品完全呈現出了另一種姿態。光構成設計將可能成為現代刺繡設計中另一個需要思考和設計的元素,而光的介入,完全是因為材料的變化所帶來的。

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材料具有多樣性,在設計中,使用各種手段對材料進行二次設計,將使同一種材料產生更多可能性。在構成設計中,我們對于線材的的處理手段很多樣,如對于軟質線材進行編結、層排、堆積等,對硬質現在進行疊加、組合等,將這樣的方法對線材進行改造后再與刺繡方法結合,創作的空間將大,作品呈現的形式更加多元豐富。

二、織物

織物做為刺繡的底布,傳統刺繡中多以絲、棉為主要材料。纖維材料就數不勝數,隨著科技的進步,不同纖維面料的內部架構和外觀特征不斷被改變,制造出透明型、厚重型、光澤型、絨毛型、網眼型等。與此同時,面料的后整理技術也在進一步增強,甚至將在面料原有的肌理質感和特性上進行改變,使用漂白、染色、爛花、修花、砂洗、拉毛等后整理工藝將面料呈現更加豐富的視覺和觸覺感受。使樸素厚實的棉織物表面閃耀絲綢般的光澤,使化纖面料產生毛織物的蓬松質感,是平整的面料產生褶皺、立體花紋等變化。

如果我們擴大對于刺繡設計中織物的定義范圍,那么底布也可以被看做是承載物,只要是可以承載并可以穿透的材料都可以承擔底布的角色。這樣一來,“織物”將充滿不限可能。在金屬網上進行刺繡后再塑形,在紗網上進行刺繡后將會有光通過,在塑料材質,如PVC上進行刺繡后在進行設計制作等,使用新型的具有可穿透性特性的材料進行刺繡設計,將為現代刺繡設計創造另一個可能的空間。曾有藝術家在鐵板上進行鉆孔后進行十字繡方式的刺繡。找到刺繡創作的根本,即為穿下去、引上來。那么,現代刺繡設計將會成為更有趣的創作手段而被廣泛應用到不同的領域中。

三、針法與肌理

在傳統刺繡中我們關注針法的不同來制作不同的部分,從現在設計的角度來看,每種針法所呈現出的肌理效果各有不同,改變材料,使同一種針法具有不同的肌理效果,是更有趣的嘗試。

傳統刺繡注重表現刺繡的“絲理”,即注重表現動植物的外部形態、生長規律,植物的花葉、鳥的羽毛、魚的鱗片依據其自身生長的走向,這種規律表現在刺繡上一般稱為“絲理”。注重絲理表現是傳統刺繡的重要內容和標準,“畫繡”曾在歷史中占據長期而重要的地位,那么“像”便成為評價刺繡作品好壞的標準。針法與絲理在繡娘處理“像”與“不像”中擔任重要角色。那么在現代刺繡設計中,更注重來表現作品元素之間的構成關系與材質肌理等,那么針法的不同會使同一種線材表現出不同的視覺語言,所以我們在現代刺繡設計創作中更多地關注針法所帶來的肌理效果,即粗細、直曲、疏密等,將刺繡藝術作品更加具有現代審美的特質。

刺繡作為重要的傳統手工藝,在現代設計的語境下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在當下的設計環境中,刺繡設計將作為一項藝術語言被應用于更廣泛的作品中去,使用傳統的工藝、現代的材料與語言形式創造更有價值的藝術作品,而不再是局限在工藝品中寸步難行?,F代設計將為刺繡藝術帶來更大的可能性,并使傳統工藝更加多元與豐富?,F代刺繡設計將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走向更加值得期待的明天!

作者簡介:張璐(1984—),學歷:本科,職稱:講師,單位: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美術學院,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多樣性
淺析阿拉伯語初級階段聽力教學材料的選擇
利用網絡教學多樣性 開展有效教學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謝的生物合成機制
舞蹈表演的表現形式多樣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