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實道德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以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家的意味》為例

2019-01-31 05:43李宇溪
中國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關鍵詞:道德教育道德傳統

◆李宇溪

(大連市第五十八中學)

部編《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設計,包含了大量的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的知識、原理,并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征,并要在其形成三觀的初期階段一直努力為“培養出面對現實問題‘有道德選擇、判斷、創造能力的主體性道德人格’”這一道德教育目標奠定基礎。而在教授這門課程時,最困擾我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利用好40分鐘的課堂時間實現道德教育,讓學生成為一個“道德”的人?帶著這樣的問題,我拜讀了朱小蔓教授的著作和其他專家學者的文章,用部分理論指導了《7.1家的意味》這一課的教學實踐,對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怎樣落實道德教育進行了反復的思考。

一、道德教育要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聯系

蘇聯著名倫理學家德羅布尼斯基在《道德的概念》一書中提出這樣一個核心觀點:“不要把道德從人的活動中分離出來”。一方面,道德不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一切社會領域、社會關系都有著道德的存在,我們不能把它限制在一定的空間范圍中;另一方面,道德不能被簡單地歸結為某一物或某一社會現象,它是行為、價值、關系、心理、思維、語言的多層次構成物,有著非常復雜的結構。所以,道德活動是包含在人類各種復雜的活動體系之中的。

相應的,道德教育也不能從學生生活中抽離。這就意味著,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空談道德教育,不能夸夸其談地講大道理,更不能僅通過成績、行為來片面地對學生進行道德評價。

由此,在本課的導入環節,為學生們布置了“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思考‘家’是什么?寫在教材相應位置后交流”這項活動;在后面的教學中,又請學生們依據自己寫下的“家是什么”結合教材P72探究與分享,以小組為單位探究家庭的功能。

學生們先對“家”有自己的認識,再通過組內分享來尋求共鳴、小組間交流等,形成對家庭功能和意義的全面認識。在小組合作探究這幾個問題的過程中,我發現雖然個別同學對父母忙于工作忽略自己有怨言,認為家就是吃飯睡覺的地方,但隨著小組成員進一步發問和分析,他們的想法也逐漸由“父母工作是為了賺錢”向“賺錢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家還是一個充滿親情溫暖的地方”等轉變,使學生在探尋家庭功能和意義的同時,更深刻地體會到父母為我們健康成長付出的辛苦,更好地感受家人對我們的愛。

二、道德教育要與優秀傳統文化和相關學科緊密聯系

朱小蔓教授認為,道德教育是人類教育形態中最古老的、最有文明傳統的。人類早期的教育智慧有很多是使用在道德教育上的,并且道德在人類價值體系中具有恒定的價值、基礎性價值和穩定性。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了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道德的復雜性也決定了道德教育是“各學科為其提供新知識最多的一個領域”。換句話說,想要開展好道德教育,就需要利用好我國歷史上豐富的道德文化資源,利用好學生已知或未知的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

優秀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很多道德文化資源,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哪里可以找到既與教學內容相關,又不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合適的傳統文化資源呢?語文教材和學生必讀書目是我的重點選擇對象。

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孝親敬長”相關知識,我從學生剛在語文課上學過的《誡子書》入手,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然后選取了以“孝”為主的家規家訓和《二十四孝》中的部分故事進行展示,進而請學生們思考“這些內容中哪些是我們應該繼承并發揚的”這一問題。

語文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對積極正面的家規家訓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學生們能異口同聲地說出《誡子書》的寫作背景和目的。在接下來的判斷選擇中也增強了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和孝文化的理解、認同程度。不過,自己過分執著于“一定要從學生學過的內容里尋找傳統文化素材”這一的觀點,忽略了《誡子書》的主要內容與“孝親敬長”這個主題并不相關,因此授課中,這篇家書僅僅起到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的作用,說明自己目前對傳統文化的開發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功利性”,生拉硬拽,僅注重表面形式,還應當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并要注重積累、增強學科敏感度,及時把相關素材與道德教育聯系在一起。

三、道德教育要創新作業、評價形式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內部動機比外部刺激更具有持續的作用?!薄爸挥凶寣W生情感愉悅、心靈解放,才能釋放學生生命的潛能,培養自覺自愿的德性行為?!睋Q句話說,道德教育的結果就是要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愿意去做一個“道德”的人?!皟然谛摹闭钦n堂上需要學生們去分析、探究和感受,可以說,只要能充分依據學情、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就基本能打動學生的內心;而以往讓學生“外化于行”的卻僅是練習冊上的習題,但正確率并不能代表學生的道德水平,道德教育不能紙上談兵。那么,“外化于行”該如何得到檢驗和保障呢?怎樣能使學生接受道德教育后,將其真正使用到生活中去呢?

在講完本節課的最后一部分“盡孝在當下”后,為了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現在就有孝親敬長的能力、更好地將“孝”落實到行動層面,我在課堂小結之前臨時生成了一個教學機智,即讓學生在作業本上寫下能為父母長輩做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并在課后去實踐,凡是做到的都要在作業本上打鉤。一周后,通過作業本與學生交流時,我欣喜地發現學生們都很好地完成了這項作業,有的還寫下了被長輩夸獎后的感想。

這個小小的教學機智讓我意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作業,并不僅僅是作業,完全可以成為課堂在學生生活實際中的延伸,成為“理論指導實踐”的再教育過程。這種延伸和再教育是學生“內化于心”后的實際行動,雖然其效果因人而異,具有不穩定性,但完全可以用班級“道德之星”評比之類的學科小活動來保障,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可以采取一定的形式讓家長參與進來,給學生以激勵。這些具體的內容還需要我們慢慢地摸索和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考察山東時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得不立……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睂Α都业囊馕丁愤@節課的反復嘗試讓我認識到,課堂時間雖然有限,但如果能抓住教學內容和道德生活的關聯點,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恰當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相關學科內容以及適當的道德“作業”,就可以讓道德教育在學生的生活中得到無限的延伸,進而“培養出面對現實問題有道德選擇、判斷、創造能力的主體性道德人格”的學生。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道德傳統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老傳統當傳承
“微時代”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