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釋《三國演義》之“一合酥”

2019-02-01 02:30王靖楠
古典文學知識 2019年1期
關鍵詞:酥餅羅貫中楊修

王靖楠

《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中,記有這么一則楊修與曹操斗智的故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心惡之。

對此“一合酥”,大多數人馬上會聯想到今天所吃的酥餅、酥糖等食物。而翻檢《世說新語》,《捷悟》篇內卻有這樣一條與《三國演義》似是而非的記載:

人餉魏武一杯酪,魏武噉少許,蓋頭上題“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次至楊修,修便噉,曰:“公教人噉一口也,復何疑!”

顯然,《三國演義》之“一合酥”來自《世說新語》之“一杯酪”。眾所周知,羅貫中寫作《三國演義》時,多有故事取材于《世說新語》,只是出于種種需要,或有增減,或有移接。而就看似“同一件事”的“一杯酪”與“一合酥”而言,羅貫中為何要作改動?欲釋此疑,首先值得考校的問題便是曹操、楊修所食者究竟為何。

先說“酪”。按《說文解字》:“酪,乳漿也”,又見于《玉篇》:“酪,漿也,乳汁作”,即以“酪”為乳類流食?!妒勒f新語·言語》:

張天錫為涼州刺史,稱制西隅。既為苻堅所禽,用為侍中。后于壽陽俱敗,至都,為孝武所器,每入言論,無不竟日。頗有嫉己者,于坐問張:“北方何物可貴?”張曰:“桑椹甘香,鴟鸮革響,淳酪養性,人無嫉心?!?/p>

劉孝標注引《西河舊事》曰:“河西牛羊肥,酪過精好,但寫酪置革上,都不解散也?!边@種“都不解散”的“淳酪”,應是一種醇厚的乳制品,或如今日的發酵乳類。又《世說新語·言語》:

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p>

漢末以降,伴隨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斷南下,其飲食習俗也逐漸盛行于中原。而“酪”作為中原飲食中值得自豪的美味,由身在洛陽的太原王濟之得意神情,也可見一斑。

再說“酥”?!侗静菥V目》引南朝梁陶弘景曰:“酥出外國,亦從益州來。本牛、羊乳所作也?!薄队衿穭t謂“酥,酪也”,二者實為一物。其實細究之,“酥乃酪作,其性與酪異”(《本草綱目》引唐蘇恭曰),以牛羊乳制成?!八帧笔侨绾斡伞袄摇弊龀傻??《本草綱目》引元忽思慧《飲膳正要》:“用乳半杓,鍋內炒過,入余乳熬數十沸,常以杓縱橫攪之,乃傾出罐盛,待冷,略取浮皮以為酥”,又引明朱權《臞仙神隱》:“以乳入鍋煮二三沸,傾入盆內冷定,待面結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渣,入在鍋內,即成酥油?!薄侗静菥V目》也特別解釋道:“酥乃酪之浮面所成,今人多以白羊脂雜之,不可不辨?!比绱?,可知“酥”原是“酪”上的一層油脂浮皮,其狀極似白羊脂,并非今日酥餅、酥糖一類的食物。換言之,在“酥”的諸多釋義中,“松脆的食品”“松軟,酥松”(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乃晚起之義。正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詩句,既以“酥”擬春雨的細膩滋潤,則“潤如酥”的“酥”,自非蓬松酥脆之物。

進而言之,“酥”字不見于東漢的《說文解字》,卻見于南朝梁的《玉篇》,而三國時代正處在《說文解字》之后、《玉篇》之前。219年(楊修死年)之前,既有人“餉魏武一杯酪”,再根據東漢中葉到南朝梁末(《說文解字》《玉篇》成書時代)的時間差,以及三國之“酥”僅為制“酪”之附屬,即一層油脂浮皮的解釋,可以推斷,世人對“酥”的認識正起源于對“酪”的認識。雖然不能斷定“酥”字直至元明時期仍無指代酥餅、酥糖類食物之義(如《西游記》第十二回中即有“時新果品砌朱盤,奇樣糖酥堆彩案”一句),但若將語境還原至三國時代,此“一合酥”之“酥”,確非后世乃至今日所理解的松脆食物。再者,按照學界以往對《三國演義》成書年代及其作者生卒年之研究來看,此書成于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以前,且羅貫中在元的時間又遠多于在明,不會不知蒙元人嗜食奶酪之習,兼有取材《世說新語》時所能見到的“一杯酪”,羅貫中自應了解“酥”與“酪”之關系,即“酥”字有一義指代酪屬油脂。由此推論,“酥”字蓬松酥脆的晚起之義,最遲不晚于《三國演義》成書時就已出現。也就是說,酥餅、酥糖隨著食品工藝的提升而出現,并逐漸成為“酥”字新義,否則羅貫中斷不會以酥油脂類作“一合酥”而引用。

如此看來,按照“酥”字的古義,曹操、楊修實是不宜將白羊脂般的“一合酥”當作點心直接食用。在《三國演義》中,“一合酥”被楊修“取匙與眾分食”。匙者,“匕也”(《說文解字》),湯匙、調羹等器。以匙所盛之物以液態流食為常,而油脂一般不宜直接食用,故盛放“一杯酪”最為合適,這也再次證實了《三國演義》在此處引用《世說新語》時的改動。假使羅貫中筆下之“酥”就是酥餅、酥糖,卻以湯匙盛之,豈非怪誕?那么,羅貫中何以要將“一杯酪”改作“一合酥”?是否羅貫中在寫作時僅自然地使用了“酥”的晚起之義而未還原歷史語境?但羅貫中對“酥”的字義了解前已有述,斷不會隨意下筆。那又是否系羅貫中在參考《世說新語》時的筆誤?可即便誤以“酪”作“酥”,亦不至于不分“杯”與“合”。其實,《世說新語》與《三國演義》記載此事的本意不同,才是羅貫中進行修改的原因所在。

《世說新語》之所以將“一杯酪”的故事載入《捷悟》,恰如篇名,實為凸顯楊修的機智:眾人皆不能解曹操所題字謎,唯楊修“捷悟”并敢于“噉一口”,曹操也未因此而表現出《三國演義》中的那般“心惡之”?!度龂萘x》修改了“一杯酪”的故事,以“酥一盒”代“一杯酪”,以“一合酥”代“合”。倘若羅貫中在引用時不做修改,則只可體現楊修之智,無從體現曹操之忌。從故事情節來看,《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正是曹操因與劉備相持漢中而進退不決時,書中在此列出了包括“一合酥”在內的六則故事,正為闡明曹操忌恨楊修由來已久。從一開始的厭惡,乃至有心殺之,伴隨故事的發展而層層遞進,曹操對楊修之怨也不斷加深。直至漢中之戰,以“雞肋”一事的發生作導火索,楊修之死遂成必然。而從字面差異看,二書記載的不同,是對象“酥一盒”與“一杯酪”以及字謎“一合酥”與“合”的不同?!度龂萘x》中,楊修按“一人一口酥”的拆字法解釋“一合酥”,對應到《世說新語》,曹操所題“合”字則應解作“人一口”?!昂稀薄昂小蓖溉萜?,如果不作修改就引入,就成了塞北送酪一杯至,若此時曹操題“合”字于杯蓋上,考校之意就十分明顯了。而羅貫中修改后的“自寫‘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頭”,不見得就有以謎示眾之意,理解作曹操僅為標識而題亦無不可,結果被楊修按“一人一口”解釋而與眾人享用,并在被詰責時巧言辯駁,同樣是為更添一分曹操對楊修的厭惡。

推而言之,在學術研究中有一非歷史主義的大忌,即在并未還原歷史語境的情況下,以當代之標準要求古代之人物,而罔顧具體的歷史條件。無論作者還是讀者,思路難免不與現世當代發生聯系?!度龂萘x》《西游記》等書,其行文中皆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所處時代之社會風貌,讀者在理解時亦會不自覺地摻雜自己的主觀意識。排除影視作品的干擾因素,今人對“一合酥”的理解,也不外乎今日較常用的——酥糖、酥餅——范疇。盡管筆者以為三國時代之“酥”并非《三國演義》之“酥”,實乃酪也,但對于曹操、楊修斷不會直接使用油脂、不宜以“合”盛放油脂、不宜以匙盛食油脂等種種推斷,又何嘗不是以今天的生活經驗來判斷理解古人的呢?讀書治學,豈能“想當然”地“以為是”?須知古今多少異義,失之毫厘,不免謬以千里,造成“學者何以考時俗之不同,察古今之有異”(劉知幾《史通·敘事》)的結果。多存疑,細考究,抱一定了解之同情,方為是。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猜你喜歡
酥餅羅貫中楊修
《一盒酥餅》點評
陽光下,有一種酥餅香
討厭的“酥餅”
真正的聰明人
楊修解字
淺談楊修之死
劍膽琴心向《三國》
羅貫中與施耐庵(下)
羅貫中寫《三國》趣事多
千年傳承金華酥餅 工序嚴謹風味獨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