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1+1+N”的發展模式引領海南特殊教育的未來

2019-02-10 10:54劉玉春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9年12期
關鍵詞:特教海南教室

劉玉春

[摘? ? ? ? ? ?要]? 融合教育已成為當前國際與國內特殊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而特殊教育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文明程度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海南這些年大力發展特殊教育,最近特殊教育專家吳若江處長提出用“1+1+N”的發展模式,推動和引領海南特殊教育的發展未來?!?+1+N”,即依托特殊教育學校,在保障特教學校本部編制基礎上增加編制,實施1所特校、1個指導中心、N個教學點的“1+1+N”發展模式。這一舉措的實施,必將實現海南省特殊教育的跨越式發展?!?+1+N”的發展模式,對海南特殊教育來說,既是一種辦學思路的創新,讓懂特殊教育專業的人做特殊教育的事情;又是一種教學管理操作模式的創新,學生有雙學籍,教師有雙身份,讓特校教師從此不再邊緣化,讓特殊學生受到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實現適齡特殊兒童“全覆蓋、零拒絕”地接受義務教育。由于海南省特殊教育辦學時間不長,經驗不足,高層次特教師資缺乏,“1+1+N”特殊教育發展模式的落地實施,需要海南省相關行政部門給予政策支持,需要專家團隊和相關行政部門加強溝通,形成合力,推動創新政策的出臺和落地;需要落實特殊教育專任教師編制,提升特殊教育的師資水平,進行系統化、專業化、持續化的全員培訓。

[關? ? 鍵? ?詞]? “1+1+N”;特殊教育;海南;融合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5-0018-02

一、特殊教育的發展趨勢

現代意義上的特殊教育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隔離教育——正?;?、回歸主流和一體化教育——融合教育(薩拉曼卡宣言)。這意味著特殊教育不再是正常人對殘疾人的一種施舍和福利,而是人的一種平等的基本受教育權利,是以法制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權來體現的。特殊教育的理論研究,概括起來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1.全納教育觀,即每個兒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能力和性格,有特殊的學習需要,學校教育制度的設計和教育計劃的實施應該考慮到每個兒童的特性和需要,而創建全納的教育制度和個性化的教學計劃,把特殊教育融入普通教育,讓每所學校都配備能任意調動的特殊教育資源,支持到每個有特殊需要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才能提高整個教育系統的效率。

2.積極差別待遇理論,即教育補償計劃。這個理論認為,不公平的教育導致了社會的等級差別,而政府通過教育干預,對處在不利困境中的學生給予額外的教育資源補償,積極創造均等的教育機會,以此打破貧困的代際傳遞現象。

3.融合教育理論,融合教育指的是將身心障礙兒童和普通兒童放在同一間教室一起學習的方式,它強調為身心障礙兒童提供正?;慕逃h境,而非隔離的環境。它強調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關服務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并為一個系統。它強調建立一種全納的教育體系和支持體系,即所謂三位一體(融合)趨勢,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一體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區教育一體化;醫療養護、教育訓練、勞動就業一體化。融合教育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

但融合教育需要條件:(1)特教老師與普通老師共同協作教學;(2)老師要著眼于學生的特長,而不是學生本身的缺陷;(3)老師和老師,老師和家長必須保持密切溝通、協調的關系;(4)領導要給予老師的工作大力支持,成為老師工作上的真正的支持者;(5)教學中注重合作,因材施教,有區別化教學,讓每一個孩子的能力都能得到最大化的發展;(6)對于教學的結果需要時間,家長要積極有效地配合老師的教學。

二、當前海南省特殊教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海南特殊教育近些年發展很迅速,但相比其他地方來說,起步遲,發展時間短,差距大。

(一)特殊教育學校和機構情況

海南現有特殊教育學校11所,4所在建,4所待建設,還有幾個市縣尚未建立特殊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建校時間短,教育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質量有待提升。公立、私立特殊兒童康復機構15家,大部分集中在???、三亞,其他市縣幾乎沒有,地區間差異較大。另外,按照世界人口普查,特殊人群大概占總人口的6%,海南目前的特殊教育遠遠跟不上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資源教室使用情況

海南資源教室配置很少,資源教室正常運轉使用率低(主要原因是專業師資緊缺)。目前,儋州、文昌、樂東等幾個市縣下撥了特教資金,支持普通學校建設資源教室。

(三)特殊教育師資情況

海南特殊教育師資匱乏,任務重,專業性不強,很多教師從大陸引進過來,就業鞏固率不高,人才流失嚴重,培訓學習機會少。另外,市縣特殊教育教研員大多數屬于其他學科教研員兼職,專業引領能力偏低。教育主管部門特殊教育專業意識不強,用普通教育思維辦特殊教育的做法較普遍。

(四)特殊教育的發展模式情況

目前,海南特教與普教自成一體,不能適應融合教育的發展趨勢。如何打破特教與普教的壁壘,形成資源共享,相互合作,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三、“1+1+N”發展模式的基本設想(由吳若江處長提供的)

“1+1+N”,即依托1個特殊教育學校,成立1個“融合教育資源與指導中心”,在N個學校設立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和教學點,讓特殊教育學校和指導中心統管教學點的師資流動和資源教室維護、送教上門工作等。以海南省儋州市為例,依托儋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成立“儋州市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和“儋州市融合教育資源與指導中心”,制定指導中心、專委會工作職責、常規運轉等規章制度。具體實施辦法如下:指導中心從21個鄉鎮(農場)中心學校(或轄區內完?。└鞒槿〕?個教師編制,選定1名教師作為固定在資源教室內任教的資源教師。招聘引進31名特殊教育專業應往屆畢業生,與原有在校老教師開展師帶徒結對幫扶。從原有在校老教師中選派21名至21個鄉鎮,與鄉鎮選配的資源教師組成師帶徒結對幫扶小組,兩人小組固定在此鄉鎮教學點開展常規教學、送教上門等相關工作,其辦公室設資源教室內。儋州市教育局制定文件、組織相關學校管理人員、教師召開座談會、培訓會,統一思想認識;每年寒暑假開展一次融合教育理念與技術方面的全員培訓,提升一線教師的業務能力?!叭诤辖逃Y源與指導中心”將所有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特殊學生全部納入特殊教育學校學籍管理,做好“一人一案”,鄉鎮中心學校也保留其學籍,實行雙學籍管理。隨班就讀特殊學生生均公用經費由指導中心統一管理?!叭诤辖逃Y源與指導中心”具體負責以下工作:(1)指導、評價區域內的隨班就讀工作;(2)為區域內承擔隨班就讀教育教學任務的教師提供培訓;(3)派出教師和相關專業服務人員支持隨班就讀,為接受送教上門和遠程教育的殘疾兒童、少年提供輔導和支持;(4)為殘疾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咨詢;(5)其他特殊教育相關工作。

四、“1+1+N”特殊教育發展模式的難點、重點

“1+1+N”特殊教育發展模式的難點在于:資源中心的建立和管理,常態化的運作,需要穩定的師資隊伍和持續不斷的跟進與培訓,但總體來說,海南特殊教育辦學時間不長,經驗不足,高層次特教師資缺乏,“1+1+N”發展模式的落地,需要相關行政部門給予政策支持,需要普通學校與特殊學校形成合力,需要改變特殊教育的辦學思維,需要普及特殊教育的知識和技能,這些觀念層面、政策層面、知識技能層面的推動創新,沒那么容易。

“1+1+N”特殊教育發展模式的重點在于:特殊教育專任教師編制的落實與系統化、專業化;普通學校與特殊學校教師的合作與學習,全員的培訓;融合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與推進;特殊教育專家隊伍的建設和本土化培養?!?+1+N”特殊教育發展的終極目標建立和完善海南省特殊教育支持保障體系;基本實現適齡特殊兒童“全覆蓋、零拒絕”接受義務教育;大力提升全省融合教育質量,造福特殊兒童。

五、“1+1+N”特殊教育發展模式的優勢與不足

(一)“1+1+N”特殊教育發展模式的優勢

1.真正實施融合教育,將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一體化,把特殊教育專業教師安置到普通學校資源教室任教,兼顧區域送教上門等工作,減輕普通學校校長、教師不懂特教專業的壓力,也改變了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單一閉塞的局面。

2.隨班就讀學生建立雙重學籍制度,在普通學校有學籍,在特殊教育學校也有學籍,使得特殊學生可以向市縣財政部門申請特殊教育學生標準的生均公用經費,在增加學校經費的同時,也減輕了特殊兒童的家庭負擔。而特殊兒童的生均公用經費撥付后,融合教育指導中心的常規運轉、師資培訓等經費就會有保障。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這對特殊教育的發展來說,是好事。

3.特殊教育專業越來越受到重視,融合教育的觀念將深入人心。特教老師與普教老師形成合力,相互支持,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對特殊兒童的評估與鑒定、特殊兒童的干預與指導,更具有專業價值,防止“隨班就混、隨班就坐”等現象發生。

(二)“1+1+N”特殊教育發展模式的不足

1.學生雙學籍,教師雙身份,看起來很好,但對特殊教育教師的管理很容易出現斷層或邊緣化。對承擔和駐點在N個普通學校資源教室的特殊教育老師來說,工作地點偏遠,送教上門任務重,特殊學生的評估與鑒定、教育與干預等專業性強、工作煩瑣、成效漫長,而特教教師的編制在特殊教育學校,這樣普通學校如何考核和評定特殊教育教師?特殊教育教師如何與普校教師實現完美融合對接?駐點鄉村的特殊教育教師與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如何實現輪崗,體現公平?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2.吳若江處長說,理想的特殊教育是特殊學校沒有學生,只有老師,所有的特教老師都分配到N個“資源教室”進行融合教育的實踐、指導和督導等,聽起來很好。但具體實行起來還有一段距離。一是資源教室的建設和使用,目前還在摸索當中,很有成效的成功案例不多,需要進一步研究資源教室的使用效率;二是普通學校,特別是邊遠鄉村學校教師老齡化、教學質量差、交通不便利、人文氛圍薄是現實,如何吸引并鞏固特殊教師的就業率,讓特教老師心甘情愿地待在鄉村學校,支持到當地特殊兒童的教育發展這需要多層次多渠道給予政策支持、經濟保障、人文環境改善等。三是特教研究薄弱,如何通過科研帶動學習,通過科研指導特教工作,也是非常緊迫的問題。

總之,用“1+1+N”特殊教育發展模式引領海南特殊教育發展,愿望是好的,前途是光明的,道理是曲折的,需要每個特教人員積極思考,積極行動,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李威.把愛播進每個孩子的心田[J].現代特殊教育,2018(7).

[2]陳麗蘭,吳若江,史振誠.海南省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J].新教育,2012(12).

◎編輯 張 慧

猜你喜歡
特教海南教室
海南書香節 引領全民閱讀新風尚
不要在教室打鬧
新形勢下特殊教育教師職業發展策略探析
用愛與責任托起特教夢
長時間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視
醞釀睡意
59國免簽游海南
熱帶寶島海南
國務院:保障殘疾人受教育權利
編輯手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