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的網絡學習共同體有效應用的策略研究

2019-02-10 10:54魏堯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9年12期
關鍵詞:共同體學習者知識點

魏堯

[摘? ? ? ? ? ?要]? 知識的學習,課程是基礎,教學是關鍵,網絡學習共同體是新時代教育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在職業教育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嘗試建立網絡學習共同體并有效應用于教學實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結合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的網絡學習共同體建設,從教育實效入手,按照教學中的實踐體驗、對共同體的再認識、多樣性局限性分析、有效應用策略進行探究,主要圍繞基本概念、功能特征、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等進行展開,以促使網絡學習共同體能夠在職業教育類課程中得到有效應用。

[關? ? 鍵? ?詞]? 網絡學習共同體;課程教學;有效應用;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5-0086-02

隨著我國率先邁入5G時代,網絡的飛速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信息技術的優化升級,更新著人們的學習理念。目前,網絡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備受人們的重視,也為教育改革提出了更為廣闊的可能,對教學方式提供了更為靈活的場景。更好更多地借助網絡來達成教育教學目標,對職業教育而言,具有更好的普適性。在親身經歷多年職業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后,筆者認為:知識的學習,課程是基礎,教學是關鍵,網絡學習共同體是新時代教育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在職業教育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嘗試建立網絡學習共同體并有效應用于教學實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結合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的網絡學習共同體建設,從教育實效入手,圍繞基本概念、功能特征、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等展開,以促使網絡學習共同體能夠得到有效應用。

一、網絡學習共同體初體驗(教學感受)

職業教育歷來具有職業化、技能化特色,教學目標相較普通教育更具開放性、靈活性特點,教學對象要求課堂更有互動體驗和教學延展。作為從事職業教育多年的教師,筆者深刻意識到,網絡學習共同體的建設與有效應用,在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具有事半功倍效果的同時,對加強師生聯系、加深師生情感、加大課程延伸、加倍資源積累均有顯而易見的實效。

(一)網絡學習共同體能促進師生搭建“永久在線”教學機制

大量教學實踐表明,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按照備課思路進行講授,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鮮有對所學知識點的主動思考,對技能實踐類課程更是如此,特定的教學預設往往僅能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中達到特定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在不同條件下對所學知識點的探究和驗證。拿筆者任教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Dreamweaver CC2017的安裝”知識點來說,教學機房里基本都能順利完成的實驗任務,卻在許多同學自己的計算機上無法實現。課后在學生遇到困惑,迫切想第一時間嘗試解決時,師生借助班級QQ群很快建立聯系,通過一對一、一對多、QQ通話或視頻等多種方式,在較短時間內溝通探討課堂上未能完全呈現的新問題。一旦“主動提問、及時應答”的網絡學習通道打通并能長期保持,簡單卻有效的“永久在線”教學機制即初步達成。

(二)網絡學習共同體能促使師生在“教學相長”中共同進步

“永久在線”教學機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同時,非面對面、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等網絡教學優勢將日益突顯,“周末即睡玩”的學生變得愿意嘗試回顧上周所了解的知識,曾經“遇到問題即退縮”的狀況因教師的時時在線變得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努力思考實踐后收獲成功”的喜悅。對教師而言亦是如此,學生越來越多的“問題”讓教師有機會面對五花八門、課內課外的各種知識點,一定程度上督促教師進一步鉆研教學、提高水平、答疑解惑。如網頁設計課程“動態網頁數據庫連接”知識點教學中,由于操作系統版本、操作平臺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學生遇到的“麻煩”一度令筆者“焦頭爛額”,課后連夜十余個小時的研究,數十次的嘗試,及時的解答,教師對知識點理解的廣度和深度顯著增強的同時,對學生也有著較強的正向激勵。

(三)網絡學習共同體能促成師生邊教學互動邊資源積累生成

傳統教學方式下的備課授課、練習作業、階段測試等,主要依托教案等紙質媒介進行,不利于教學資源的積累。而在網絡學習共同體模式下,教學過程則可以以泛雅等網上學習平臺為載體,將授課內容、實驗項目、課堂探究、練習作業、知識測試等教學全過程資料自動記錄和動態生成,授課結束即意味著教學資源整理完成,后續再利用只需“一鍵”操作即可。

二、網絡學習共同體再認識(基本概念)

應該說,課程教學的網絡化只是網絡學習共同體建設在狹義范疇的基本應用。廣義的網絡學習共同體又稱在線學習共同體,是指在基于網絡的虛擬環境里,一個由學習者(群體)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學習團體。借助網絡,在知識共享和同伴支持的基礎上,通過參與交流、協作、反思 等活動,成員之間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競爭的人際關系,最終促進個體的成長,以達到有意義學習的目的。

當前,職業學校的學生入學成績相對偏低,學習習慣相對較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相對薄弱,但對未來職業有著更明確的定位,對專業水平提升有更迫切的需求,對技能操作實踐有更強烈的渴望,單純的教室環境、傳統的教學模式已越來越不能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谡n程的網絡學習共同體,是一種較為實用的學習組織形式,它將網絡學習共同體的優勢與傳統課程相結合,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技巧,保持持久學習力等方面有積極的作用。

三、網絡學習共同體多樣性(功能特征)

在基于網絡的遠程學習環境中,由于缺少面對面的直接接觸,以自發自覺為主的構建模式會降低學習團體間的認同和投入程度,因此網絡學習共同體必須經過有意識的設計才能形成,對其功能特征的把握就變得至關重要。

(一)網絡學習共同體具有社群強化功能

學習者之所以選擇加入學習共同體,是因為在其中能滿足學習者的自尊和歸屬需要,能清晰感知到與其他學習者的“志同道合”,同屬一個團體,具有同樣學習目標,遵守共同規則,進行共同的學習活動,具有較多的共同語言,一個以共同學習為目的的社群自然生成。學習者對共同體的認同感以及從其他成員身上感受到的尊重與互助,有利于增強學習者在共同體中的參與程度,持續努力的學習活動在社群中更容易得到維系。教學中以班級或專業為單位構建網絡學習共同體,是將課堂向社群進化的重要捷徑。

(二)網絡學習共同體具有信息共享功能

在共同體中,學習者與助學者、其他學習者進行交流、合作,一起建構知識和經驗分享。溝通交流中,助學者對共性問題的回復可在第一時間得以分享,可有效避免重復提問,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看到其他學習者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讓共同體成員得以以更寬的角度思考、理解、解決問題,重構知識過程中獲取經驗和技能。

(三)網絡學習共同體具有開放多樣特性

網絡打破了時空對交互學習的限制,基于網絡的學習是“時時能學、處處可學、人人皆學”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形式,開放性的網絡造就開放性的網絡學習共同體。網絡學習的傳播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超越,是更加復雜多變的多對多關系,它既可以將課堂作為空間,也可以將更廣闊的社會場合作為空間;既可以利用課內時間,也可以延伸到課余與假日時間。聊天軟件、網絡電話、音視頻、學習平臺等交流工具構建了超時空的立體網絡學習途徑,網絡學習共同體提供了更為靈活多樣而富有魅力的學習方式。

四、網絡學習共同體局限性(存在問題)

據調查,國內對網絡學習共同體的研究始于2000年,2003年有少數研究論文發表,盛于2010年前后,近幾年仍是研究熱點。近二十年的時間,研究者往往對網絡學習共同體的應用效果寄予很高的期望,但在實踐運用中卻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大部分網絡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效果反而沒有采用傳統教學的學習效率高。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乏組織性,共同體內的成員角色不清晰,隨機偶發的交流溝通居多,階段性活躍后往往陷入沉寂;二是規則意識薄弱,學習者大部分不清楚自己在共同體內應該承擔何種責任,又應該具備哪些專業知識,相互間僅僅停留在通過網絡構成了一個學習團體而已;三是受限于網絡學習環境,單純靠網絡在線的學習,少了許多面對面教學所能傳遞的更為豐富的互動信息,不能及時地手把手指導往往會中斷學習者的熱情和積極性。

五、網絡學習共同體方法論(解決策略)

要解決網絡學習共同體環境下學習效益的問題,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步驟循序漸進,有序推進持久有效的網絡學習共同體建設:

(一)形成共同的學習觀和學習體驗

網絡學習共同體是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共同的學習觀與學習體驗為共同體凝聚力的重要來源。網絡學習共同體是在一定的網絡空間中,由不同知識層次和個性特征的學習者組成,不同的學習者對學習有不同的認知和體驗,要針對網絡學習共同體的固有特質進行專門適用性設計,不能照搬一般網絡學習方式的設計理論,應有效地進行設計組織。通過觀察基于課程的網絡學習共同體的網絡活動,總結其形成、目標、成員、作用、周期等方面的特征,定期組織有針對性的網絡學習活動,并有專門人員對活動效果進行反饋。

(二)促進主動參與和積極反思

網絡學習共同體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成員基于共同興趣和關注點的共享與交流,每個學習者根據自身需求和體驗各自處于獨立地、主動地參與狀態,并對自身的參與行為能夠反思、領悟、進行自我調控??梢宰鳛閭鹘y教學模式的有益補充,在分析基于課程的網絡學習共同體特點的基礎上,概括出行之有效的活動模式,提出相應的評價策略、主題引領策略、管理策略、活動組織策略、情感補償策略等,促進傳統教學與網絡學習的相互協同,形成師生更為緊密的學習網絡。

(三)以智慧的凝聚與發展為目標

網絡學習共同體是共享信息、資源、觀點和經歷的一個學習過程,要使其得以有效應用,要始終堅持以學習者的智慧凝聚與發展為目標??勺裱皬膶W習者中來,到學習者中去”的路線,以課程知識點的學習為中心,用學習者喜歡的形式達成傳授知識、提升技能的目的,同時秉承“一切為了學習者,一切依靠學習者”的理念,引導共同體成員共同參與,一起探究形成基于該課程特點的網絡學習共同體長久運行機制。

參考文獻:

[1]徐利廣.建構指向深度學習的網絡學習共同體[J].教學與管理,2019(5).

[2]周丹.基于學習風格的網絡學習共同體模式構建[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4).

[3]張曉麗,張津.基于社交網絡的學習實踐共同體的構建與思考[J].智庫時代,2019(2).

[4]張俊飛.社交網絡在翻轉課堂學習共同體的構建[J].福建電腦,2018(4).

[5]付麗萍,劉賢.網絡學習共同體有效應用的策略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5).

[6]張建偉.論基于網絡的學習共同體[J].教育技術研究,2000(4).

◎編輯 鄭曉燕

猜你喜歡
共同體學習者知識點
愛的共同體
在線學習環境下學習者畫像構建研究
關于口罩 這10大知識點你必須知道
抗疫中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情感過濾假說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非正式學習環境下基于移動終端的學習者模型研究
知識點自測
中部非洲共同體內部貿易占比下降至2%
“二次根式”復習精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