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臺縣探索農業發展的路徑與模式著力產業扶貧

2019-02-11 11:22江再峰三臺縣農業農村局
四川農業與農機 2019年6期
關鍵詞:龍頭企業貧困村統一

□江再峰/三臺縣農業農村局

三臺縣是典型的川中丘區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全縣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村140個、貧困戶29 718戶、貧困人口80 382人,貧困村和貧困人口數量分別占綿陽市的27.0%和36.3%??h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產業扶貧工作,制定實施了“3+2”農業產業發展戰略,以貧困村、貧困戶農業產業發展為重點,針對脫貧攻堅推進過程中存在的產業扶貧不夠重視、產業選擇不夠精準、利益聯結不夠緊密、幫扶措施不夠具體、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成功探索并形成了農業產業扶貧的“5大路徑”“18種模式”,為促進全縣現代農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1 根據各不相同的資源稟賦,選擇“5大”產業發展路徑

根據三臺縣近年的實踐探索,筆者團隊將農業產業扶貧做法和經驗總結歸納為自主發展、合作互助、龍頭帶動、合股經營、資產托管“5大路徑”,同時加強指導等,引導大家根據各自條件、結合實際選擇適合自我發展的產業發展路徑。

1)自主發展。有勞動能力、有產業發展意愿的貧困戶,可借助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和參加技術培訓、接受技術指導等,自主發展扶貧產業,實現持續穩定脫貧增收。

2)合作互助。貧困戶組建或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一村一品一主體”發展產業,嚴格按照合作社章程獲得收益、實現脫貧。

3)龍頭帶動。引進新型經營主體采取“訂單生產”“金雞代養”“金豬寄養”“七統一分”等模式,統一組織有勞動能力和發展意愿的貧困戶發展產業,促進增收。

4)合股經營。以農村“三變改革”為抓手,組建土地、勞務、集體資產等股份合作社,將貧困戶的政策扶持資金、土地、房產、林地和水面等生產資料折價入股,由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統一經營和管理,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5)資產托管。將自然資源、公共資產(資金)或農戶權益資本化,賦予貧困戶產權,相關經營主體利用這類資產產生經濟收益后,貧困戶按照特定比例獲得合理的收益。

2 采用“18模式”,完善鞏固利益聯結機制

三臺縣聚焦構建“3+2+N”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著力抓好產業扶貧模式創新,將貧困人口厚植于產業發展的全過程,持續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目前,三臺縣先后探索出18種具有示范性、推廣性的產業扶貧模式。

1)麥冬產業“合作社+貧困戶‘七統一分’”模式。組建麥冬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農戶和貧困戶成為社員,提供統一“麥冬品種、種植技術、訂單采購、品牌貼牌、產品加工、產品包裝、產品銷售”等服務,社員分戶種植,形成大產業和小農戶有機結合。

2)藤椒產業“龍頭企業+股份合作社+農戶”模式。以村為單位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動員全村農戶以土地、資金或技術入股,選擇藤椒作為主導產業,由合作社統一種植管理藤椒,與龍頭企業簽訂回收協議,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村集體之間構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合股聯營、村社一體、抱團發展”。

3)藤椒產業“龍頭企業+基地+專合社+農戶”模式。依托三臺縣梓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按照“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藥肥、統一收購、統一服務和分戶種植”的“六統一分”管理方式,通過科技、農資、農機、信息、綜合等社會化服務體系與專合社對接。

4)藤椒產業“公司+專合社+基地+貧困戶”模式。依托龍頭企業在貧困村流轉土地,建立藤椒產業基地,在基地建立專合組織,農民將土地流轉給專合組織,再以勞力入股的方式加入專合組織,由專合組織統一安排栽種、管護、采摘,農民從中賺取勞務費,在基地實現就近務工。

5)生豬產業“五方合作+統一分紅”模式。按照“政府+村委+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由政府組織,協調龍頭企業、村委、合作社、貧困戶共同完成項目建設;村委負責在項目前期協調籌集集體資產、貧困戶貸款、政府補貼等資金修建豬場,負責組織成立專合組織并對其進行監督管理;龍頭企業負責為養殖場提供豬苗、飼料、疫苗、獸藥等服務,負責生豬回收和銷售等;合作社負責養殖場日常運行管理等;貧困戶充分利用扶貧小額貸或借支產業扶持基金等入股養殖場,按照所占股份進行統一分紅。

6)生豬產業“聯建小區+固定分紅”模式。按照“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由政府主導整合各方資源,用活用足扶貧政策,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將各方扶貧資金聚集起來聯建養殖小區(場),然后通過租賃獲取租金、固定返利等給予貧困戶固定分紅。如明興農業正在探索的“1231”模式,“1”是指政府主導,“2”是實體企業與扶貧資金專業合作社進行合作,“3”是銀行、擔保和財政產業發展專項三方參與,最后一個“1”是縣扶貧專門機構代表政府對整個利益分配過程進行監督,最終企業給予至少年化10%的固定返利。

7)生豬產業“能人帶動+按股分紅”模式。按照“龍頭企業+養殖大戶(村集體)+貧困戶”模式,由龍頭企業引領,擇優選擇1個養豬能人投資修建規?;瘶藴驶i養殖場,每個養殖場吸引一定數量的貧困戶和村集體相關資產投資入股參與養殖場建設和運營。按照龍頭企業的標準進行代養,根據養殖成績獲取收益后按照股份給予貧困戶分紅,周邊部分有勞力的貧困戶還可以通過在養殖場務工賺取勞務費。

8)糧油產業“四統一分”模式。以本土企業臺沃公司為主體,采取“四統一分”(即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品牌,分戶經營)組織生產,實現稻谷平均單產超過1.05 t/hm2,比種植常規稻谷增產1 500 kg/hm2。公司以2.8元/kg的價格統一收購,高于2.33元/kg的市場價格20%以上;每公頃放養鴨苗120只,成鴨按45元/只回收。公司與村統一簽訂生產訂單,村委組織所有貧困戶參與訂單生產,公司按訂單承諾價格對產品全部收購。

9)糧油產業“訂單生產”模式。采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以市場價格為準線,實行訂單加價回收。依托龍頭企業在三臺涪東片區塔山、龍樹、中太等11個鄉鎮訂單建立“10萬畝高芥酸油菜產業基地”,對所屬區域貧困戶實現全覆蓋,基地實行企業承接訂單式生產,加價收購?;貎扔蓛炠|種業公司承接供應符合加工企業要求的優質油菜品種,由農業部門、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承接科技服務,由專合組織承接耕、種、防、收服務,由種植大戶示范引領,形成了產前、產中、產后完整產業鏈。

10)糧油產業“合股經營”模式。在貧困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積極吸納貧困戶以土地折資、貨幣資金入股、固定資產折價或其他生產要素入股,每年按股保底分紅。

11)蔬菜產業“合作社+基層組織+貧困戶”模式。專業合作社與貧困村村委會合作,由合作社負責蔬菜生產過程中的“六統一”環節,即由合作社牽頭,統一引進優良品種,統一育苗供苗,統一栽培技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收購加工,統一對外銷售;村委會負責發動和組織貧困戶種植蔬菜。

12)蔬菜產業“中央廚房+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引入四川瑞品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瑞品源公司”),在三臺建立中央廚房及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專門配送全縣公立中小學校的學生餐。由瑞品源公司向協議合作社公布全年蔬菜(禽蛋)的需求時間、需求數量,以指導協議合作社進行生產安排。合作社組織貧困戶進行生產,根據自身優勢和市場判斷安排蔬菜種植品種、數量、上市時間,中央廚房優先采購協議供貨方菜品,雙方按協議市場信息價進行結算。

13)蠶桑產業“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模式。由村委牽頭組織農戶成立專業合作社進行蠶桑種植,積極吸納農戶和貧困戶入社,由專合社牽頭為入社社員提供“統一種苗、種植技術、訂單采購、產品銷售”等服務,合作社社員分戶種植,實現蠶桑種植規?;?、農戶增產增收。

14)水果產業“合作社+貧困村+貧困戶”模式。依托專合社技術力量,在貧困村組織貧困戶種植果樹,合作社提供生產過程中的整套管理技術,并與當地貧困戶簽訂回收協議,保底回收農戶所產果品。

15)中藥材產業“公司+合作社+村級組織+貧困戶”模式。由村委牽頭組織貧困戶成立專業合作社,積極吸納農戶和貧困戶入社,與公司合作發展中藥材種植,由專合社牽頭為入社社員提供“統一種苗、種植技術、訂單采購、產品銷售”等服務,合作社社員分戶種植,形成大產業和小農戶有機結合,中藥材種植規?;?、規范化,農戶增產增收。

16)肉雞產業“筑巢引鳳+金雞代養”無本增收模式。引進鐵騎力士集團發展“金雞代養”項目。在試點村以貧困戶為主體成立合作社,由政府配套基礎設施,企業提供種苗、技術、飼料及銷售全環節服務,金融機構(縣農商銀行)提供扶貧產業貸支持前期基地建設,貧困戶通過產業扶持基金和小額扶貧信貸資金入股合作社(一般戶可帶資入股)。由合作社進行管理運營,企業按照3.15元/只支付代養費,合作社在扣除銀行還貸資金和運行經費后,按社員入股比例對代養費進行分配,實現政府產業扶持資金變資本、貧困群眾變股東,貧困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無本增收”。

17)山桐子產業模式?!稗r戶(貧困戶)+合作社+公司”模式。公司為種植農戶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服務,由公司按不低于4元/kg的價格保底收購,形成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

18)聯合置業模式。通過組織貧困戶以資金入股的方式置辦相關產業,每年根據經營盈余情況按股分紅。

猜你喜歡
龍頭企業貧困村統一
山西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出爐
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統一的著力點
貧困村開通“網上大集”
由“貧困村”變成“百萬村”
碑和帖的統一,心和形的統一,人和藝的統一
一個貧困村的“暴富”——寶豐村的農業也能讓人“吃撐”
統一數量再比較
2018年全球農化產品銷售前20名的龍頭企業
農業農村部舉行定點扶貧地區龍頭企業對接活動
再生資源行業持續整合 龍頭企業強者恒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