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童年

2019-02-13 13:23陳修良
世紀 2019年1期
關鍵詞:寧波母親

陳修良(1907-1998)同志解放前曾經擔任中共地下黨南京市委書記,解放后曾經擔任南京市委組織部長、浙江省委宣傳部長等重要職務。她是一位知名的女革命家,也是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她于晚年親筆撰寫的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從微觀到宏觀地再現了中國革命歷史變遷中許多真實的情景,以及這位知識分子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漫長的心路歷程。本刊節選其中精華,以饗讀者。

該回憶錄系其女沙尚之女士交由本刊發表,特向沙女士致謝,郝鐵川教授亦對本文做了貢獻。

序 言

我走過的人生道路是崎嶇的、艱難的,有時自己也會感到驚奇,八十余年的生涯是怎樣度過來的,到了晚年回憶過去,恍惚如做了一場離奇的夢。個人走過的道路本來不值得寫,但這是一條很不尋常的路——革命的道路,我同許多戰友、同志一起走過的道路,也因此不完全是個人走過的小徑。這漫長的道路中所見所聞,都是真實的歷史。有許多朋友要求我在垂暮之年,寫點個人的經歷、遭遇,對后人了解歷史有益,因而,我決定發揮“余熱”,把一些不值得再提的問題寫進去,也許會提到一些人的事,這是難以忌諱的,但決沒有“攻擊”他人的惡意,是用一種特殊方式勸人為善。做一個人,特別是做一個共產黨員,該怎樣正確對待同志、朋友、敵人和自己,這是每個人都要反思的問題。20世紀是階級斗爭、民族斗爭極為復雜的時代,我從個人管見中觀察到的天地當然十分渺小,但中國社會的一種特殊的、千變萬化的歷史,終究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共同性。為了理解現在,展望將來,是不能忘記過去的,特別不能忘記錯誤的事情;忘記過去,意味著自欺欺人,背叛人民,這是萬萬不可以的。

生于破落書香之家

我的祖籍是浙江鄞縣。住在寧波城內祝都橋附近的一所百年老屋中,四扇大門,深鎖的庭院,四面高大的圍墻,三進五開間的大宅院里面,住著我們的一家和叔父的一家。祖父和父親都是所謂讀書人,即專門為科舉考試而讀書走仕途的人,可是沒有功名。1909年,父親在二十三歲時便莫名其妙地死了,誰也說不清是患了什么病,那時我還只是個孩子。

大家庭由曾祖母當家。祖父早亡故,留下一個祖母守寡,她生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就是我的父親,小兒子就是我的叔父。曾祖母是一個專橫獨霸的女人,把祖上傳下來的地產、現金多數揮霍掉了,到我的母親袁玉英進這個家門時,已經所剩無幾。父親因而郁郁不樂,神經失常,常常站在門外面一聲不響,就這樣倒下去了,留下了我十九歲的母親和一對孿生兒——我姐姐和我,還有一個前妻所生的哥哥阿慶。母親就此以后含辛茹苦在家,守寡撫養孩子,度過了凄苦的青年時代。當時的風俗是婦女只能從一而終,母親在封建的牢籠中逃不出去,可能因為有了孩子的關系,她只能犧牲自己,全力以赴撫養遺孤了。她為什么會嫁到這樣一個破落的書香之家來的,說來也是可悲的。

我的外祖父是寧波城內有名的吝嗇的守財奴,重男輕女,又性好女色,同家里的女傭人私通,我的外祖母憤而吃生鴉片自殺,留下了一群子女,我母親是她的第三個女兒,她對外祖父非常厭惡。好在她的祖父最愛憐這個孫女,留在身邊親自教讀,我的三個姨媽都是文盲,唯有我的母親是知書識字的女孩子。母親自幼聰明伶俐,專心學文化??伤谑邭q時,被外祖父以“父母之命”用一頂花轎,強迫抬進了這陳家去當填房,自此以后不再回娘家。

外祖父開當鋪、錢莊、地田、房產,有了大量的現金和存款,但決不投資于工業,這大約是原始積累的一個常規。那個時代正是中國經濟初步走上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外祖父的頭腦里還不會有辦大廠賺大錢的想法,他只想重利盤剝,積蓄大量的現金,放高利貸,開當鋪和錢莊。據母親說:“他十分吝嗇,新女婿上門,也不肯留下吃一頓飯,女婿上門在客廳上一坐,說了一番話,他就舉起茶杯送客,下逐客令了?!蹦赣H說這是一個為富不仁的守財奴,她雖然青年守寡,也絕不同他往來。

曾祖母在辛亥革命前夕患病死了,這個家庭就分開了,叔父早已娶妻成家,獨立門戶,母親也獨自經營自己的家務了。我的長兄阿慶從小就在書房中度過,家中聘有一位老年的教師教育阿慶讀書寫字、繪畫,但當時女子是不許讀書的,可是我的母親與眾不同,偏偏要把女兒教會讀書寫字。

母親是我的人生導師

1911年10月發生了辛亥革命。我還只有四歲,清皇朝滅亡了,改為共和國,黃龍旗改為五色國旗。我僅僅記得在我六歲時上學,母親特別請了隔壁鄰居、一位曾留學日本的醫生做我的啟蒙老師。母親要我向他鞠躬,我很怕,不肯行禮,這位老師拿出一本新式的教科書,第一頁便是紅、黃、藍、白、黑的五色國旗給我看,我一時好奇,便對這本教科書發生了興趣。從國旗的改變,作過多少次的流血斗爭等,我的一生同反對五色國旗發生了深遠的關系,這是后來才明白起來的,在當時都是覺得好玩而已。

辛亥革命后,張勛復辟,一時風傳北老兒南下了,一定會進行搶掠,奸淫婦女,母親就帶著孩子們坐輪船到上海,在二馬路租了一層樓。馬路上人潮擁擠,商店林立,女孩子多打扮得很漂亮,一切都同寧波不一樣,真是大開眼界。當時的上海是租界,侵略者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卻也把資本主義國家的文明帶到了中國。從此,我對上海就有好感,我覺得那里的人不同于寧波,男男女女都可以自由行動,隨便出門買東西,坐電車,不用四人抬轎子。

回到寧波后,我還是忘不了上海這個花花世界。我的母親也喜歡西洋的文明,特別是西醫,她很感興趣。寧波當時有一個華美醫院,是美國人一位醫生辦的。她給華美醫院捐款,美國醫生常常說:“我們美國人喜歡女兒?!备硬┑梦业哪赣H的歡心,她常常帶我們到醫院檢查身體或治病。我十歲時出過痧子,得過肺炎,還患肺結核病,全靠華美醫院X光照出來肺部的黑影,使我得到及時的治療。西洋的文明使母親的思想更加開放,她總想讓我多讀書,將來才能出人頭地。

但我患了肺病以后,只好不上小學校,留在家里書房中,我同哥哥一起讀書寫字,老先生對待我這個女弟子也特別親切,他從不呵斥我,耐心教我讀書。我母親是我的“輔導員”,她給我講故事,解釋難懂的詞匯。她常常講秋瑾女士殉難的故事,贊揚她英勇就義的偉大精神,這對我的影響極大,開始萌發了參加革命斗爭的憧憬,想當一個為國捐軀的女英雄。

母親對于四大名著等書也頗有研究。她經常罵曹操“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的自私心。家里的舊書實在不少,書庫是我最愛去的地方,經常找出一些舊小說來閱讀,像《西游記》《封神榜》《紅樓夢》這類書是我愛好的讀物。通過閱讀,漸漸地,我了解了人生,對封建社會的黑暗有了初步體會。

后來“西學東漸”,母親讓我學英文,家里還訂了報紙,裝上電燈,她常去美國人辦的醫院,體會外國婦女的生活。這一切給我帶來了外界的新鮮空氣,我愈來愈感到深鎖的院落是多么無聊寂寞。

涉訟風波令我決心自力更生

寧波的早婚風氣很盛行,我長兄、十六歲的阿慶娶了一個商人的女兒為妻。母親以為盡了繼母的責任,對得起兒子了,可她沒有想到,一旦成婚后,阿慶就算是成人了,他怕我們姐妹兩人出嫁時會奪去他的一部分財產作為陪嫁,要母親讓他管家,只給一定的贍養費。這是宗族中一些土豪劣紳挑起來的,欺負孤寡,意欲瓜分財物。阿慶又傳播謠言,說母親是“武則天”,阿慶利用祖母的名義,共同畫押,暗地里把祖上傳下來的田地、房屋秘密出賣,后來甚至雇用流氓在報上發表啟事,說是與我母親私通。母親忍無可忍,只好請律師向法院控訴逆子的誣告罪,反對私賣不動產,并登報申明已經出賣的房產田地一律無效。這件事一時成為寧波城內的新聞,風聲自然立即傳入外祖父的耳中,這個守財奴一向不到我家來,可是這次不同了,他到我家來找母親聲色俱厲地說:“女人到法庭去露面,成何體統,你一定要撤銷訴訟,同阿慶訂一個合同,每月拿贍養費、全部財產歸兒子管理,否則,就會登報申明脫離父母關系……”母親很生氣,一定要訴訟。后來外祖父果然在報紙上登出了一個啟事,申明脫離父女關系。我從旁看著,真正覺得外祖父是為富不仁。

母親在城內絲戶巷找了一幢石庫門住宅,自立門戶,但訟事一直拖延了幾年后才有判決。法院多是貪官污吏,最高興大戶人家訴訟,從而可以伸手要賄賂,所以鼓勵拖著不辦。我勸母親不要這些財產,我們自己可以設法謀生,也不要什么嫁妝。我的打算就是進女子師范學校,畢業后可以做教員,獨立謀生。

1922年初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以一篇文章考上了寧波女子師范學校。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從家庭走到學校里去了。生活的浪花更加不斷地向我襲來,這正是“五四”運動時代,我的思想也正在起變化,后來我家母女三人終于卷入大革命的巨浪中去,也結束了封建家庭的束縛,開始新的人生道路。

因信仰孫中山改名陳逸仙

我投考寧波女師之前,已經讀了孫中山先生一些文章,粗知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張,這大約是同盟會的革命運動引起的。我到女師報名時,因為仰慕孫中山先生,決定取名“陳逸仙”,因為“逸仙”二字是孫中山先生的“字”,我還為姐姐改名“陳逸僧”,一僧一仙,超脫凡俗,確也有趣味。

我跨入寧波女師后,姐姐陳逸僧到啟明女中讀書,母親還在應付訟事。當時的訴訟像拉鋸戰,又像馬拉松賽跑,有時得勝,有時敗訴,全靠人情關系,法律其實是徒有其名,涉訟結果有時也能分到一些財物,幸而母親手頭尚有現款與首飾,母女三人的生活尚算不惡。

啟明女校是寧波黨組織辦的,由楊眉山、蔣恩菁等人創辦,那里有團組織活動。1925年“五卅”以后,姐姐入了團,母親很喜歡新人物,同楊眉山等時有往來,她捐助啟明女校一些經費,啟明女中的團員有時借用我家召開一些重要會議,母親還供應他們吃飯,生活有困難的,常常加以接濟,因此人們稱呼我的母親為“眾家姆媽”,意思是說她如慈母一般,愛護年青的革命者。她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兒女一般,“五卅”以后,寧波地委書記趙濟猛烈士住入我家隱蔽,姐姐幫助寫油印傳單。我的家在1925年起就漸漸成為黨的一個秘密機關。我當時還住在寧波女師學校宿舍。

寧波女師是一個極為守舊的封建式的學校,校長施竹展是前清的舉人,除了四書五經外,凡是革命學說,他都視為“邪說”,不許女學生讀“五四”以后的新刊物,他還禁止女學生自由外出,來往書信均要私自拆閱,以防有男子寫情書給女生。女師地處寧波月湖中間,四面是水,只有一條小橋可通行,數百女學生被關在這樣一個水榭樓閣之中,我們只能憑窗遠眺月湖,無法看到游人的影蹤。大教室與教師的宿舍隔著一個花園,立著一塊牌子,“女生到此止步”,不許女生進花園去觀賞花木,以防接觸男教員。管理女生的是兩位女教師,一位教縫紉兼學監,專管學生思想行動的;另一位女教師專管女生的宿舍生活的,叫做“舍監”,這位老師每夜查宿舍熄燈時間,學生進出校門以及生活的瑣事都要管。最滑稽的是,女生星期天下午回家時,不許自己拿箱籠等物,必須由女傭人代拿。有一次我自己拎了一只箱子出去,遭到校長斥責,說是“不成樣子”,這大約是以為勞動是下賤人干的,千金小姐不許可負重提物的緣故。

這個學校名為“女子師范”,顧名思義,應當培養師資,但校章上卻寫著以培養賢妻良母為宗旨,還規定女生不論年紀大小,一律上穿藍布衫,下著黑裙子,蓄發梳髻,剪發者不能上學,十幾歲的姑娘們看上去活像小孤孀。頭發對于婦女的重要是何道理,我也不能理解。

師從沙孟海習字

寧波女師是多科性的學校,預科一年,本科四年,課程設置有英文、國文、數學、歷史、地理、修身、縫紉、邏輯學、烹飪、體操、音樂、繪畫等。這許多課目中,以英、國、數為主要功課。英文、國文我從幼在家自修,有老師指導,這兩門課不成問題,尤其是書法與國文,最為出色,我的作文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唯有數學這門功課,我可是太不行了,除了加減乘除之外,幾乎一無所知。這門功課好像是一堵前進途上的障礙物,如果不能跨越這道難關,那就別想在女師畢業,去當老師,自力更生了。因而我帶著十分沉重的心態,發誓要同困難作斗爭。我拋開其他學科不管,專心致志學數學,不懂就去請教老師或同學,這樣一步步地克服困難,終于懂得了代數、幾何,數學老師特別喜歡我這個好學不倦的女弟子,他給我打上很高分數,而且同學們表揚我,要向我學習艱苦奮斗刻苦學習的好學精神。

由于這一難關飛渡過去了,連頑固的校長施竹展對我也青睞有加,從二年級起指定我為班長,這是女師學生最高的榮譽,列為優等生的標志。由此我更得到同學們的敬愛,成為班上的模范,我的一舉一動受到人們的關注,這是我后來能夠領導女師同學參加“五卅”運動的一個極好的條件。在女師里面凡是功課不好的人,是不受人們信任與尊敬的,自然不會有人跟著去冒風險同軍閥、官僚、學究們作斗爭了。

我對數學實在并無多大的興趣,只不過是逼上梁山,被動去鉆研而已;但我對于中國的古典文學和書法,都是真心的愛好,我很想成為一位“名士”,一個清高自好的學者。我從小在家里有一個特別嗜好,每天一大早就要臨王羲之的《圣教序》,到了女師還是照老習慣,第一個最早進入教室自修,第一課就是揮毫學書法。同班同學蔡亦云是一個富商的女兒,她家請了沙孟海先生做教師。沙孟海先生是書法家,寧波的名士,她介紹沙孟海先生作為我的校外指導老師,真是我的幸運。孟海老師十分欣賞我好學不倦的精神,他盡力指導書法之道,并教我學古文,改作文。他很喜歡桐城派的文章,因此我時常學寫桐城派的文章,這對我的寫作影響很大,我從來不喜歡寫西方小說那種冗長的、形容詞過多的文章,而喜愛簡明整潔、特樹一幟的桐城派文體。沙孟海先生也學王羲之,但他又愛明朝人的字,如黃石齋、倪元璐等,后來他又介紹我學清朝沈寐叟的字體,這一派字體有其特點,秀麗堅挺,不拘一格,使人喜愛,至今我還是很愛好明人字跡,可惜已經荒蕪(編者注:大約是疏于練習之意)了。

本來我的前途是做女教師,我的志愿是做書法家或文學家,但這不過是幻想?,F實的殘酷生活,是不允許青年人可以隨心所欲,實現自己志愿的。舊社會的惡勢力,反動的政治權勢,迫著我不能不改道而行,我終于投筆從戎,踏上革命的征途,跳出了“賢妻良母”的小圈子,沖上了荊棘滿地的社會,這個巨大的推動力就是愛國思想的日益成長,讓我終于選擇了一條革命道路。

我在學校中除了教科書之外,我還愛讀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梁啟超慷慨激昂的言語,像是利刃一般刺著我的心。我時刻想起秋瑾女士的殉難故事,并暗暗下了決心,人生數十寒暑,做人就要做這樣光明磊落、視死如歸的英雄,我決不到金絲鳥籠里去當別人的玩物,我要飛翔了,我要走一條不尋常的新的生活之路——革命家的道路!

避難鎮海勵志革命

1924年夏曾發生過一次江浙軍閥混戰,浙軍失敗,北洋軍得勝,大軍南下,掠奪浙江的土地,劫掠人民的財產。我們母女三人能到哪里去呢?母親決定同姐姐在寧波城內隱蔽,我則由一位友好的女同學朱楓(即朱貽蔭、朱彌明)邀請我去她家鎮海避難。朱彌明同學比我年長,與我結為金蘭,為人和善,希望我到她家去避難,朝夕讀書、賦詩、寫字。我那時無處可去,我得此機會,自然欣然偕同前往。她父親是一個魚行的大商人,家頗富有,建有“憩園”(即朱家花園)?!绊瑘@”內有假山,引泉石池,彌明的繡房小樓一角,如《紅樓夢》中的生活,她家還新建了一所樓房,內部設有書房,四面滿地字畫。我就住在這個新房子里與彌明朝夕相處,研究文章、詩詞,這段生活,最是難忘。

我在那時其實思想已經改變,要求男女平等,憎惡舊社會制度,我的思想漸漸灌輸給了彌明,她也有了覺悟,后來在抗戰時,她在上海入黨,解放后去臺灣做地下工作,不幸被捕犧牲。1983年我曾去看過這個朱家花園,舊居還在,但人去樓空,面貌全非,唯獨彌明住過的那個小樓還依然保存著,我慨嘆人生如夢,聚散匆匆,不勝哀痛。

軍閥混戰,江浙人民遭殃,我開始懂得“打倒軍閥”的口號是什么意義,開始體會到軍閥政府同地方上的官僚統治、土豪劣紳互相勾結,魚肉人民的禍害,我漸漸地覺悟到要推倒這個反動統治,才能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于是又對孫中山先生的國民革命理論深為信仰,我要追隨他,去爭取自由、民主、民族獨立的革命道路。1925年爆發了“五卅”運動,我覺得這是一條真正革命的道路,毅然決定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從此以后,我成了職業革命家。

(全文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寧波母親
母親的債
一圖看懂寧波金融“五強”提升工程
一圖讀懂寧波
寧波月湖
寧波設立人才日定在每年“谷雨”
拖起明天的希望
給母親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歲月
喜相迎
悲慘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