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藝術家應該是無面人

2019-02-18 11:13韓晶
公共藝術 2019年5期
關鍵詞:克里斯蒂安武隆波爾

韓晶

2019年8月3日,首屆武隆·懶壩國際大地藝術季在重慶武隆開幕。法國藝術家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chri sti an Boltanski)帶來了他的作品《心跳博物館》。這是中國第一個,也將是唯一一個心跳博物館,它將永遠保留在懶壩,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記錄、搜尋、聆聽自己或心愛之人的心跳。在此之前,波爾坦斯基在日本豐島的《心跳檔案館》項目已經收錄了十二萬人的心跳數據。這是一個需要觀眾不斷參與的公共藝術項目。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件作品,以及更深入地了解藝術家的創作邏輯及其對公共藝術的思考,本刊邀請懶壩美術館的藝術顧問韓晶在心跳博物館對波爾坦斯基進行了采訪。

韓晶:懶壩原本并不是一個藝術聚集地,武隆遠離重慶市區,至少要三小時的車程,而重慶也不是今天中國當代藝術最活躍的城市。但當初正是這樣相對遠離都市、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你。是什么原因觸動了你?為什么你愿意將《心跳博物館》落地懶壩?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重慶、武隆、懶壩,也許都不是中心。但正如有些廟宇,它隱藏在深山中,需要人們長途跋涉,甚至經歷艱辛,要花費時間和精力才能專門去到那個地方——為什么藝術不可以這樣呢?我很高興能將自己的作品放在像武隆懶壩這樣一個所謂的僻靜鄉野,讓來看這件作品的人都像去到宗教場所一樣,帶著一顆朝圣的心,然后花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心跳記錄下來,留在這個作品里。因為傾注和投入了時間和精力,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和情緒,就會成為寶貴的記憶,并加倍珍惜。

韓晶:我們曾到日本豐島考察了你2005年做的《心跳檔案館》。對于這兩件時間、國家和文化場域都不同,但理念和形式幾乎一致的作品,你能談談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這個作品的初衷,是收集全世界各個地方、不同的人的心跳。十四年前,《心跳檔案館》在日本建成之后,工作人員已經陸續前往世界各地,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去記錄心跳數據,再把這些數據匯總,寄到日本的心跳檔案館。與之相比,懶壩的《心跳博物館》不僅僅是簡單的“收集”,還多了“分享”。在中國懶壩收集的心跳,會拷貝到日本豐島;日本豐島收集的心跳,也會拷貝到中國懶壩。通過數據的共享,我們其實與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分享了這件作品。

韓晶:大多數的藝術作品都強調不可復制的“唯一性”。如果《心跳博物館》的初衷是一個全球共享的藝術項目,你是否計劃在其他地方繼續建?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懶壩的《心跳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個,我不會再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做這件作品。但我還想收集世界各地更多的人的心跳,我其實是有意愿在其他國家繼續這樣的項目,比如非洲、北美洲,甚至離亞洲更遠的地方。當然,這也要看是否有恰當的機會。所以,不管是以建造心跳博物館的形式,還是用臨時展覽去收集記錄的形式,我都想通過不同方式獲得更多的心跳數據,讓更多的人參與這件作品。將來,不管我以什么形式收集到的心跳數據,也都會匯總到懶壩的《心跳博物館》。

韓晶:作為一個需要不斷持續、拓展的全球性藝術項目,《心跳博物館》開館后,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表達其公共性、分享性的理念?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我希望,就算是在我離世之后,這個項目也能繼續進行下去——伴隨著收集的心跳越來越多,包括人們親臨懶壩記錄的心跳、世界其他心跳博物館匯總的心跳,或者以展覽形式收集到的心跳……都共享到懶壩的《心跳博物館》來。人們可以在來中國的時候,穿越崇山峻嶺,花些時間精力到懶壩來搜索、聆聽他們心之所系的那個人的心跳。

慢慢地,我是會被淡忘的,人們甚至有一天都不需要記得這是波爾坦斯基的作品。但大家來這里記錄自己的心跳,然后聆聽自己所愛所想的那個人的心跳,這件事情本身,會被人們所記得。這對他們而言會是有意義的事情,這就夠了。我希望《心跳博物館》能超越我而持續下去。我希望懶壩能成為這樣一個藝術朝圣地:為人們保存這些個體生命的情感和記憶。它們是如此的脆弱易逝,卻也是讓我們變得彼此不同的珍貴而獨特的東西。

韓晶:一個作品是否能得到更恰當地表達和詮釋,與承載它的空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此次主辦方專門請“合造社”來設計《心跳博物館》的建筑空間。能談談你對這個空間的感受嗎?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主辦方提交了很多設計方案,我都看過,然后篩選并跟設計師溝通協調。我覺得現在這個方案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其實《心跳博物館》在每一個地方展示的時候,都是不同的,這與作品所在的區域的文化有關。例如日本的《心跳檔案館》,空間非常小,非常安靜,它更適合個體生命的獨自體驗。但是在懶壩的《心跳博物館》,我當時就想要它更大一點,需要像廟宇,像朝圣地一樣的功能。這里好像本身就有一座中國傳統的寺廟,我想讓作品和當地的文化、歷史、建筑產生呼應。

韓晶:是的,歷史上,在懶壩國際大地藝術季的舉辦地有一座近百年的寺廟,以前叫大悲寺,現在復建后,更名凈心寺,就在《心跳博物館》的背后,你抬頭就能看見的地方。這對你在這里做這件作品有什么影響?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心臟”在世界各地的各種文化中,本身就是一種象征。它不僅象征著廣義的生命和靈魂,也是個體最獨特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跳。所以,來博物館感受心跳,就是感受生命,就是感知一個人靈魂深處的律動。例如,有人童年時來錄制了心跳,等歲月流逝,他年邁時可以再回來聽聽童年的自己;有的人已經離開世界,但他的親人和愛人,可以再聽聽他活著時候的心聲……《心跳博物館》能讓我們更好地想象和理解生命的消亡,并成為一個緬懷和銘記個體生命的地方。寺廟作為宗教建筑也有類似的功能。宗教用信仰,我用藝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講述一個類似的故事,引領觀眾去游歷那些生命復活的過程。

韓晶:最終,《心跳博物館》將由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共同完成。你認為是藝術家引領了作品的公共性、分享性和開放性,還是公眾的參與改變和影響了今天當代藝術的創作和表達方式?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首先我覺得這不是一件傳統意義上的作品?!缎奶┪镳^》這樣的項目,不同于一幅繪畫、一件雕塑……它不是裝在建筑里面的那個東西。它是一個讓人們可以選擇參與的地方,人們可以用思考、行為、情緒,包括來心跳博物館這個過程做出選擇。

其次,我覺得藝術本身是很有趣的,它就是關于人,關于全人類。它可以與我們的生死相關,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因此藝術可以提出的問題,其實是更廣泛的,更具有普遍性和共性的問題,而不是高深或尖刻的哲學問題。我一直在做的,我覺得也是藝術家應該做的,是提出生存的普遍問題。

韓晶:你的作品形式很豐富,從繪畫、雕塑、電影到公共項目,你用不同的手法來對生命,對人類的普遍性問題提出詰問。這些不拘泥于形式和媒介的創作方式,是否與你的名字有關?據說,你的名字是克里斯蒂安·自由·波爾坦斯基。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是的,我的名字是克里斯蒂安·自由·波爾坦斯基。這是我父親給我取的名字。1944年,我出生在巴黎,但在那之前,我的父親因為是烏克蘭猶太人,又改信了基督教,因為害怕被人揭發和躲避納粹的追捕,已經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里藏匿了兩年。雖然我沒有親歷戰火與硝煙,但父親的這段經歷,導致我十二歲就沒有去上學了,甚至在十八歲成年之前,我和哥哥都不敢獨自出門。所以,我其實沒有受過傳統意義上的藝術訓練,我只是在家里自己隨心所欲地畫畫。但是,曾經有一段時間,去看藝術展覽成為我出門的唯一動力。我想,藝術成為我童年的一種療愈方式,以此來釋放我對戰爭、殺戮、傷害、死亡和命運的痛感。也許是因為自由對于猶太人來說,太寶貴了,所以在登記的時候,我父親在我的名字中間,寫下了“自由”。

韓晶:為什么后來“自由”被從名字中抹去了?是因為伴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長,以及對藝術的不斷嘗試和探索,你對“自由”的理解和認知不一樣了嗎?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自由。是我父親對我所給予的一個美好愿望。但這個名字,在實際使用時,太困難了,它與許多口號重疊,很多人都以為那是我喊的一個口號。所以,盡管我非常喜歡這個名字,但總是沒有辦法像名字一樣去使用它。

至于對“自由”的理解,我覺得就像有一扇門,你要找到打開它的鑰匙。大家都在找這把鑰匙,都想去打開它,但你不要刻意去找那個鑰匙,那是找不到的。也許在不經意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你就找到了它,然后門就開了。

韓晶:這個回答有點兒哲學。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其實我對東方哲學一直有興趣。我覺得中國的哲學有一個傾向,就是我們提出很多問題,但是我們從來不回答問題。對我來說,一個好的宗教其實應該如此。更多地提出問題,而不是給予答案。答案應該在每個人心中自己去尋找。

韓晶:你覺得好的藝術家應該是怎樣的?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藝術家是沒有面孔的,或者說,應該做一個無面人。他更像是一面鏡子,讓觀眾和其他人過來看到作品的時候,其實更多的是通過藝術家和藝術家的作品看到自己。

韓晶:最后,給我們分享一個在你藝術生涯里遇到的有趣的故事吧?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那就說一個和《心跳博物館》有關的吧。我第一次錄自己的心跳,是在北歐的斯德哥爾摩。當我從北歐錄完心跳回到巴黎,就接到來自日本《心跳檔案館》的電話,說有一個來訪者,要求錄一只狗的心跳,問我是否可以。我當時也很驚訝,就請工作人員繼續追問了一下,是出于什么原因要帶一只狗來錄心跳?那個來訪者回答工作人員:“你們說,可以錄下自己朋友的心跳,我想記住我的朋友,我想有一天我的朋友不在了的時候,我可以來懷念我的朋友。而我的朋友,是一條狗?!?/p>

所以我們答應了這位來訪者的要求。的確如此,我們說了人們可以帶朋友來錄心跳,但沒有說朋友必須是什么,不是什么。

后來就特別好笑,因為狗的心率節奏和人是不一樣的,它們的心跳特別慢。不知道的人聽了,會以為這個“朋友”患了特別嚴重的心臟病,心想:怎么會跳這么慢啊……

所以,現在日本的《心跳檔案館》里面,已經存檔了十二萬人的心跳和一只狗的心跳——這一只狗的心跳,也將共享到懶壩的《心跳博物館》。

猜你喜歡
克里斯蒂安武隆波爾
抗美援朝運動中的武隆人
“尋味武隆”讓當地農特產品走向世界
迷上千紙鶴
全地形攀升
英雄波爾
The Prospect of Wulong Tourism Development
畫在蝴蝶翅膀上的藝術
美麗心靈
兩個英雄
加拉納河上的淘氣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