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部流程管控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基于4家編輯部的訪談分析

2019-02-21 08:37王海兵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2期
關鍵詞:學術期刊稿件管控

■王海兵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北京市西城區文興東街1號 100044

科學研究是創新驅動的基礎力量,而發表學術論文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環節。作為學術論文的重要傳播載體,學術期刊不僅是推動學科發展、培養專業人才、增進學術交流的主陣地[1],也是傳承國家文明、承載民族精神、積累文化寶庫的主戰場[2],更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排頭兵。然而,在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沖擊之下,我國學術期刊的高質量發展卻面臨著“內憂外困”的難題。根據《2017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的數據,2017年我國共出版期刊10130種,比2013年增長了2.56%;定價總金額為223.89億元,比2013年下降了11.63%;期刊出版的營業收入為196.54億元,占當年新聞出版產業營業收入的1.08%,比2013年分別下降了11.46%和0.13%;期刊出版利潤總額為27.36億元,占當年新聞出版產業利潤總額的2.04%,比2013年分別下降了4.3%、上升了0.05%。同時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國共發表國際科技論文205.82萬篇,在世界排名中持續位列第2,但篇均被引頻次為9.4次,排名第15位(數據來源于《2017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在科學與工程論文被引用的結構性數據中,我國的相關性引用指數多數低于0.5,而美國多數都高于1(數據來源于2018ScienceandEngineeringIndicators)。

眾所周知,2012年原新聞出版總署印發的《關于報刊編輯部體制改革的實施辦法》指出,“原則上不再保留報刊編輯部體制”,但在實踐運行中,編輯部體制仍然廣泛存在。作為學術期刊的實際承辦者,編輯部的流程管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內部組織管理效率,并進一步左右著學術期刊的未來發展。對此,現有文獻多從制度差異、單一環節、管理模式、體制改革等角度展開研究。楊爽等[3]探討我國長期采用的“三審制”與國際上流行的“同行審稿制”的差異,并從專家選擇、系統建設、流程優化等方面提出未來實施“同行審稿制”的改進建議。徐雅雯等[4]研究高校學術期刊的審稿流程,認為存在資金周轉受限、固有體制僵化、人際關系復雜、專業知識局限、外審結果難測等問題,未來要從完善激勵、加強監督等方面優化完善。武文[5]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聯合編輯部的管理模式為例,從資源貢獻、制度建設、環境建設等方面討論了松散管理模式和聯合管理模式之間的差異,并認為未來期刊競爭力的建立要以聯合管理模式為基礎??傮w而言,現有文獻對了解編輯部主要的流程環節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從獨特的視角去發現目前所存在的部分問題。然而,鮮有文獻從整體流程管控角度去分析問題及原因,且個案經驗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局限性,不能有效地推廣。

為了深入研究編輯部流程管控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探討當前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路徑,本研究對4家編輯部的8位編輯進行深度訪談,分析編輯部工作流程各主要環節的問題及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本研究與前人研究的差異主要在于兩個方面:(1)研究方法不同?,F有文獻的研究方法多是理論思考、對比分析、個案經驗和調查統計[2-4,6],而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則是深度訪談;同時被訪談對象跨學科、跨地區、跨職務,以保證研究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2)研究維度不同?,F有研究多從單一環節展開,涉及管理模式、審稿流程、編輯人才、體制改革、學術評價、國際化等內容[3-5,7],而本研究的視角是編輯部的整體流程管控,通過對編輯部工作流程的適應性改造進行描述性分析,從初審、復審、外審、終審、校對、傳播等環節出發,討論流程管控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從流程管控角度,提出推動我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1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1.1 研究方法

在缺乏充足經驗性資料的前提下,通過無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揭示現象發生、事物演變的規律,這是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本研究試圖通過研究編輯部流程管控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來探討當前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相較于單一編輯部的整體座談,在循環復制的邏輯下對多家編輯部資深編輯進行深入訪談,能得到更具說服力的觀點和結論,更能保障研究的穩健性。

1.2 研究設計

在2017年編輯工作培訓會議期間,筆者首先對13家編輯部的16位編輯進行初步訪談;為了推進研究的深度和提高研究的可靠性,按照學科、地區、性別、職務的差異,確定4家編輯部的8位編輯為深入訪談對象;2018年6—7月,分別展開前期調研和深入訪談。4家編輯部分別是某醫學類期刊編輯部、某農業類期刊編輯部、某經濟類期刊編輯部和某大學學報編輯部,分別位于河南、北京、北京、山東(表1),其中,除某大學學報為綜合性學術期刊外,其他均為相應學科領域內的知名學術期刊,且4種期刊均為月刊。被訪談者基本信息如下:每家編輯部均有2人參與;從性別結構來看,有5名男性和3名女性;從學歷結構看,除1名被訪談者為碩士外,其余均為博士;從職務來看,除2名被訪談者為副主編外,其余均為責任編輯。此外,除1家編輯部訪談次數為3次外,其余均為2次;每次訪談時間為1.5~2小時。

訪談主要以參觀、座談的形式展開。訪談內容以各方所提供信息的飽和度為標準。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訪談經常會出現信息的非對稱性遺失,因此,在第一次訪談全部結束后,筆者整理出相應的差異性,然后在第二次訪談中重點予以增量交流。大部分被訪談者能夠對增量信息予以確認,進一步完善了信息飽和度。訪談的相關問題如表2所示。

表1 訪談對象信息

表2 訪談的相關問題

注:訪談問題包括基本情況、運營模式、流程管控、內部管理等方面,但與本研究相關的主要是流程管控,其他問題均未列示。

2 工作流程的適應性改造

針對學術期刊編輯部的工作流程,筆者邀請受訪對象根據各自編輯部的規章制度和個人工作經驗畫出相應的工作流程圖,包括編輯部標準工作流程和實際工作流程(圖1),并圍繞流程的適應性和主要環節問題等展開討論。

圖1 學術期刊編輯部的(a)標準工作流程和(b)實際工作流程

2009年,原新聞出版總署出臺《期刊編輯規程》,對學術期刊的編輯工作流程進行了原則性規定,即標準工作流程應包括整體策劃、組稿、審稿、校對、樣刊監制、市場反饋的監測與處理。然而,該文件也指出“以投稿為主或其他類型的期刊項目可參照執行”,因此多數學術期刊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標準工作流程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實際工作流程大體如圖1(b)所示,各環節的主要工作是:初審環節的主要工作是選稿,即以期刊的辦刊宗旨為基礎,按照規范性、學術性和創新性等要求,從眾多作者所投稿件中選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并對其進行初步校對;復審環節的主要工作是對初審工作做出確認和評價,對稿件質量作出進一步判斷,優中選優,確定進入外審流程的稿件,對其進行二校,同時對未進入外審流程的稿件做出說明;外審環節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同行評議專家庫進行稿件與專家的匹配,挑選出具有專業知識和學科背景的匿名評審專家,邀請其從選題價值、邏輯結構、文獻資料、研究方法、學術創新、行文規范等方面對稿件進行評審;終審環節的主要工作是對復審和外審工作做出確認和評價,對通過外審的稿件作出發稿、退審、退修、退稿等決斷,并在對要刊發的最終稿件進行三校后,送交排版;監制環節的主要工作是在簽印前對校樣進行審查,在簽裝前對樣刊進行檢查;傳播環節的主要工作是加強與讀者的溝通,了解讀者意見和社會評價,以之為基礎定期開展期刊自評活動。

3 流程管控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

學術期刊編輯部的工作流程雖經過適應性改造,但初審、復審、外審、終審、校對、傳播等主要環節仍存在較多問題。

3.1 初審環節

初審環節的突出問題是編輯們所選稿件的質量參差不齊。從選稿過程看,不同編輯對同一稿件的看法差異較大,導致出現許多疑難稿件;從選稿結果看,后期被退審、退稿的概率分布不均,導致前期資源的無效和浪費。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1)稿源本身質量波動大,即在學術論文發表壓力、國內期刊不斷擴容和國外期刊逐漸滲透的背景下,高質量稿件逐漸分散化,“稿荒”現象經常出現,迫于經營壓力,編輯部的初審工作有時會是“硬著頭皮選稿”;(2)投稿者并未深入研究期刊定位,倉促投稿。實際上,每一個編輯部都有自身的學術定位,會在細分學科領域內做好相應的選稿工作,然而,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部分投稿者往往并不會花大量時間去深入研究每一種期刊的風格特色,只要主題稍微沾邊,就會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把文章投出去,大量難以與期刊定位精準匹配文章的涌來,客觀上增加了編輯的工作強度;與此同時,編輯部的人員配置一般都是基于自身學術定位的專業性人才組合,難以對“打擦邊球”文章作出嚴謹審慎的科學判斷。

3.2 復審環節

復審環節的突出問題是把控不全面、不嚴謹、不仔細。從把控過程看,副主編對初審后的稿件往往不再做全面檢查,審訂意見通常也只是“同意”二字;從把控結果看,外審給予的分值不高,達到“良好及以上”并建議“修改后采用”的比率較低。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1)“軍備競賽”式的備稿壓力。在高質量稿件稀缺、一稿多投現象嚴重的背景下,為了能有足夠的備稿以供編輯部篩選,學術期刊之間爭相開始提前趕稿期,進度之快、數量之大超乎想象,客觀上給復審工作帶來難度。如部分編輯部已在學術期刊官方網站上專門設立相應模塊,提前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對擬錄用的稿件進行公示,還有部分編輯部甚至在給作者發出的擬錄用通知中明確指出8個月后排版刊發。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副主編也難以完成如此高強度、高壓力的任務,只好有選擇性地復檢。(2)多環節審核下的“搭便車”。復審只是實際工作流程中的審核環節之一,在前有初審、后有外審與終審,且工作內容雷同程度較高的背景下,“公地的悲劇”很可能發生。

3.3 外審環節

外審環節的突出問題是專家匹配難度大、評審意見不到位。從匹配過程看,對通過復審的每一篇稿件,通常要經驗性地匹配3~5名匿名評審專家,然而,編輯部建檔的匿名評審專家數量并不多,常出現拒絕審稿等現象;從評審結果看,部分評審專家的意見往往寥寥數句,多數只是點出問題,不給出實際性改進方案,甚至在多輪評審中,同一專家每輪提出的稿件評審意見均不相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可能有三個方面:(1)經費有限,難以大范圍補充專家力量。編輯部經費一般僅夠維持日常運營開支,在建立匿名評審專家數據庫時,基本上只能以過去在該刊發表過論文的作者群為基礎,參照學科領域、學校、知名度、職稱、年齡等因素,進行小范圍的遴選。在現代學科發展衍生出眾多“樹狀”“網狀”分支及交叉學科、邊緣學科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作者所投稿件與同行評議專家精準匹配的難度加大。(2)審稿時間有限,匿名評審專家難以深入開展審稿工作。如筆者擔任多家學術期刊的匿名審稿人,其中部分學術期刊文章內的數學模型和理論推演內容較多,相比于一般的文章,要耗費更多的審稿時間,然而編輯部往往只給2周左右的審稿時間,這與國際上通行的2個月甚至更長時限有著較大差距。當然,也有部分學術期刊的做法可供參考,它們要求審稿人采取逆向分類思路提高審稿效率,即從“硬傷”的角度去分析文章的“硬實力”,只有文章在沒有“硬傷”的前提下,匿名審稿人才需要按照編輯部設定的6大方面予以打分評價。(3)匿名評審專家自身的原因。如匿名評審專家的研究方向隨興趣發生了變化,不再適合擔任相應論文的評審工作;有行政職務或社會著名的評審專家時間有限[8],本著培養學生的想法,讓學生代理評審論文等。

3.4 終審環節

終審環節的突出問題是編輯的參與度不夠、“自留地化”問題突出。從決策的過程看,盡管《期刊編輯規程》指出“終審要求退修、退稿的,由初審、復審、終審共同研究,提出妥善的處理方法”,然而,現實中主編的多數退稿決策是單向的,副主編的話語權很弱,編輯參與機制難以健全;從決策的結果看,學術期刊的“自留地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編輯部成員及其所在單位的同事在自家主辦學術期刊上發表數量眾多的論文,終審難以對其進行嚴格控制[1],終審決策的不公正顯然會影響學術論文發表的公平性。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1)權力層級的秩序性約束編輯的創造性。編輯部的主編通常是學術期刊主辦單位的“一把手”,往往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而編輯只是處于權力層級的底部,在主編否決編輯認真挑選、多次審讀、仔細審定后“推薦”的稿件時,即使有不同想法,也會出于對主編的尊重和對學術能力差距現實的認知,難以有底氣和勇氣“據理力爭”。(2)難以避免體制性背景下的單位人際關系。編輯部不是“孤島”,在辦刊過程中,需要與高等院校老師、科研機構研究人員、學術期刊同行、單位同事等進行交流合作,必然會出現“人情稿”“關系稿”。

3.5 校對環節

校對環節的突出問題是編輯工作和校對工作流程不獨立、職責劃分不清。從校對過程看,部分編輯部沒有專業的校對人員,往往要求編輯在審讀、審訂過程中同步完成校對工作;從校對結果看,文字、數字、標點、圖表等方面的差錯不斷,部分校對人員甚至不尊重原稿,出現錯誤時也不提請編輯,擅自進行修改[9]。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1)工作性質認知存在偏誤。盡管《期刊編輯規程》早已指出,“校對工作是期刊生產流程中的獨立工序”,與編輯工作“相互銜接又相互獨立”,且校對人員有明確的工作職責,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能,但在實踐中,部分編輯部認為校對工作的專業性不強,對知識水平的要求不高,因此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常將編輯工作和校對工作合二為一。(2)校對工作相關制度不健全。如在缺乏專業校對人員的情況下,部分編輯部并未建立編輯“岔篇校對”和“交叉校對”制度,難以解決一個編輯在短時間內對同一篇稿件反復校對所出現的固有“盲點”問題;同時在有專業校對人員的情況下,部分編輯部也并未建立校對人員用鉛筆標注問題并及時與編輯進行溝通的對接制度等。

3.6 傳播環節

傳播環節的突出問題是刊網融合進展慢、與讀者群互動效率低。從傳播過程看,多數學術期刊盡管已建立官方網站和“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但內容散亂、更新滯后,遠未實現真正的刊網融合[10];從傳播結果看,學術期刊多是簡單地將正式發表的學術論文上傳到網站、微信群等平臺,或委托第三方制作便于移動端閱讀的電子文本,在各平臺上缺乏與讀者的互動,不主動搜集讀者的反饋意見,也沒有對重點文章進行深度討論和推廣。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1)編輯部難以重視。在資源有限、現有考核體系缺乏激勵機制的背景下,編輯部難以聘請專業技術人才去開發、維護各類互聯網平臺,只能聚焦于學術期刊作為論文發表渠道的核心功能建設。(2)行業內沒有形成公認的、符合當下讀者閱讀習慣的有效傳播體系。如部分編輯部會從每期正式發表的學術論文中選出一至兩篇重點文章,要求作者將數萬字的內容壓縮至千字左右,按照特定格式制作成“觀點精粹”欄目,在期刊官方網站、微信群和公眾號上進行重點推廣。這種嘗試雖然具有創造性,但本質上并未脫離現有摘要中的內容,且從目前運行實際情況來看,效果仍然有待提高。

4 推動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通過對4家編輯部的8位編輯進行深度訪談,不難發現在編輯部流程管控中存在較多問題。這些問題中有業界通識之處,如稿源質量波動大、學術期刊的“自留地化”問題等,也有本研究新發現之處,如“軍備競賽”式的備稿壓力、外審專家匹配的難度、管理鏈條中權力層級的秩序性約束等,這些問題阻礙我國學術期刊的高質量發展。未來需要針對流程管控中的適應性和主要環節存在的相關問題,進一步完善各項改革措施。

4.1 完善管控機制,公開工作流程

目前,國內學術期刊多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工作流程,有效指導并推動了編輯部業務的開展。然而,多數編輯部并未用書面文檔的形式正式確定實際工作流程,對外公布的也只是原則性的流程環節,時間節點要求、流程通過標準、結果實時更新等重要的管控措施不甚明了,不利于維護編輯部公平、公正、公開的良好形象,導致部分作者在直觀上認為編輯部是一個“黑箱”,發表文章需要走各種各樣的“綠色通道”。因此,建議完善管控機制,在編輯部工作流程的每一個節點上設置若干標準措施,充分尊重編委、作者、讀者等群體的意見,與他們進行有效溝通,并在不斷完善后,及時對外公開,推動形成投稿有依、拒稿有據、刊稿有理的良性工作局面。

4.2 建立專家數據庫,增加挖掘深度

目前,國內學術期刊多已著手利用過去投稿作者群、人脈網和編委會力量建立專家數據庫,試圖以之為基礎重建期刊競爭優勢,然而收錄范圍較窄、利用效率較低、溝通渠道不暢、維護成本較高等問題制約了專家數據庫的建立和使用,因此,建議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收集、整理、建立學科領域內更廣泛的專家數據庫,并根據每位專家的特征“打標簽”,分門別類進行動態更新和深度挖掘。如把組稿對象集中到某一類專家范圍內,通過前端把控提升來稿質量;精準匹配匿名評審專家,通過外部把控提升稿件質量;多方面、立體式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組織同一領域內的專家開展研討,推動學科發展。

4.3 加快刊網融合,創新傳播方式

目前,國內學術期刊多已順應數字化技術帶來的移動互聯網變革趨勢,通過建立官方網站和新媒體平臺來豐富期刊的傳播路徑。然而,讀者互聯網閱讀的產品體驗較差、平臺軟件使用功能不全、雙向交流溝通渠道不暢等問題阻礙了刊網融合的深度演進和傳播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建議完善信息發布和交流平臺,統一端口接入,在選題策劃、資源開放、服務提升等方面引導讀者和作者等群體參與;注重在新媒體平臺上增加互動頻次,培育期刊的忠實讀者和作者,關注意見領袖的動態,不定期邀請他們在線上、線下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針對新媒體沖擊所形成的淺閱讀和深閱讀模式,開展分類傳播,即前者可用生動的語言文字和場景勾勒來填補讀者碎片化的閱讀時間,后者可通過開放數據資源、搭建互動平臺、組織學術研討等方式來彌補紙質期刊文本限制所產生的缺憾。

5 結束語

在推進我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注重編輯部內部的流程管控,針對主要矛盾,找準突出問題,狠抓制度建設。只有全面完善各項改革措施,著力改變目前存在的種種窘境,才能建立我國學術期刊的競爭優勢。筆者通過對4家編輯部的8位編輯進行深度訪談,深入分析工作流程的適應性改造和初審、復審、外審、終審、校對、傳播等主要環節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并從完善管控機制、建立專家數據庫、創新傳播方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議,對未來推進我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然而,目前研究也存在樣本覆蓋范圍不廣、量化研究方法不足等問題,未來將借助于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設計更加完善的調查問卷并在跨地區、跨學科、跨語言、跨等級等覆蓋后,將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

猜你喜歡
學術期刊稿件管控
錄用稿件補充說明
本刊稿件體例要求
本刊稿件體例要求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應用
本刊稿件體例要求
2020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獲獎證明
我刊獲評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期刊
BIM技術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運用
EPC總承包項目的設計管控探討
我刊獲評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期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