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技期刊引入開放同行評議機制的思考與建議

2019-02-21 08:37孟美任張曉林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2期
關鍵詞:評議專家期刊

■孟美任 張曉林

1)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四環西路33號 1001902)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系,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四環西路33號 100190

同行評議(Peer Review)作為學術期刊質量控制的有力手段,最早可追溯至1665年英國皇家學會創辦世界上第一本學術期刊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時,邀請若干同領域的學者對投稿文章的創新性、科學性、可靠性等進行綜合評定, 并將其作為是否發表該文章的判斷依據。絕大多數期刊的同行評議采取期刊內部自行選擇(或邀請)同行專家、專家評議意見僅對編輯部和作者(部分)可見、同行評議專家匿名等方式,主要形式分為單盲評審和雙盲評審。同行評議在對學術期刊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方面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因此被科研人員認為是學術期刊應提供的最為重要的服務[1],也成為諸多數據庫遴選高質量學術期刊的重要指標。

期刊在實施同行評議時仍面臨諸多問題。例如:評議專家可能并不了解文章主題[2];部分評議專家拖延審稿時間[3]并匆忙給出低質量審稿意見;同行評議過程實際上就是作者與評議專家對某一研究進行的學術討論,期間能夠產生大量有價值的觀點[4],但傳統同行評議機制并沒有對其進行合理記錄并向公眾開放,造成學術浪費[5]。此外,顛覆性研究和貢獻不容易被認可和接受[6]、評議專家責任不公開[7]、評議專家的評審貢獻缺乏公開認可[8]等問題已經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學術界針對以上問題進行了不懈探索。1959年,人類學期刊CurrentAnthropology初次嘗試開放同行評論(Open Peer Commentary)[9],國外學者也曾對比分析公開評議[10]與匿名評議對審稿質量的影響差異[11-12]。隨著開放科學運動的不斷發展,開放同行評議(Open Peer Review, OPR)作為其中重要分支已逐漸被全球多種學術期刊踐行,例如PLoSONE、PeerJ、F1000Resarch等,試圖避免匿名同行評審的缺陷,不過同時也帶來諸多爭議。與國外期刊相比,中國科技期刊對開放同行評議的研究與實踐尚處于初級階段,主要圍繞定義研究、機制分析[13-14]、利弊分析[5]以及可行性調研[15]等方面展開理論層面的討論,只有《心理學報》于2014年啟動公開評審意見(發表文章的同時匿名公開審稿意見)[16]。

鑒于此,本研究首先從公開內容、參與范圍、公開時間3個維度對同行評議機制的開放程度進行界定;然后從同行評議的目標和需求出發,利用象限分析法對傳統同行評議和開放同行評議進行分析;最后,總結實施開放同行評議的機制和挑戰,并提出中國科技期刊試驗開放同行評議的實踐建議。

1 開放同行評議概述

目前,開放同行評議仍然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和共識的實施框架[17],一般認為開放同行評議主要包括公開身份和公開評議報告兩個部分,更廣泛地,還涉及公眾參與評議過程、作者與評議專家以及評議專家之間直接交流等。Ford[18]從開放評議過程(Review Process Openness)和開放評議時間(Review Timing)兩個維度提出開放同行評議的8種特征類型,分別為署名評議(Signed Review)、披露評議過程(Disclosed Review)、編輯媒介性評議(Editor-mediated Review)、透明化評議(Transparent Review)、眾包評議(Crowdsourced Review)、出版前公開評議(Pre-publication Review)、同步評議(Synchronous Review)和出版后公開評議(Post-publication Review)。Ross-Hellauer[17]也總結了開放同行評議具備的7種特征,包括公開身份(Open Identities)、公開評議報告(Open Reports)、開放參與(Open Participation)、出版前公開評議(Open Pre-review Manuscripts)、出版后評議(Open Final-Version Commenting)、作者與審稿人公開交互(Open Interaction)和開放評議平臺(Open Platforms)。

從上述具有代表性的定義和分類可以發現,類別間邊界模糊且存在較多重疊,而某一種開放評議期刊往往可以被劃分到多種類別中。因此,筆者并不傾向于對開放同行評議進行類別劃分。本研究從公開內容、參與范圍、公開時間三個維度及各自的子維度對同行評議機制的開放程度進行界定,如表1所示。

表1 開放同行評議的開放程度界定及代表期刊(平臺)

(1) 公開內容。身份公開是開放同行評議首次提出時就開始探討的內容,但這種“署名批評”的方式一直面臨著最大的爭議和挑戰[19]。審稿意見也應進行同行評議已成為學界的最高呼聲[3],因此公開評審報告,特別是匿名公開,是開放同行評議期刊提倡的、也是較為容易操作的方式。此外,F1000Resarch、BMCClinicalPharmacology等在公開內容程度方面進行了突破性嘗試,除公開身份和評議報告外,包括評議期間作者的回復、修改說明、不同版本的稿件等在內的所有評議期間產生和積累的內容都被合理記錄并向公眾開放(通常采用CC BY協議[20])。

(2) 參與范圍。編輯在大部分開放同行評議期刊中仍然發揮著較強的媒介性[18],即作者與評審人不能直接交流,必須以編輯人員作為中間橋梁。然而,由于作者與評議專家、評議專家之間能夠直接溝通可以顯著提高同行評議的效率,有效促進稿件質量提升[21],因此編輯的媒介性在某些開放同行評議期刊中不斷弱化,如eLife、EMBOJournal。2016年,Frontiers實現了作者、評議專家、編輯,甚至包括主編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在線交流[22]。作為參與范圍最廣的方式,向社區會員或公眾開放評議權限也是識別學術不端行為的最有效措施[23]。

(3) 公開時間。以正式出版為參照時間點,開放同行評議可以分為出版前和出版后兩種。鑒于出版前公開評審有可能導致成果被他人盜取,期刊更多通過權威的預印本平臺實現及時的同行評議和交流反饋。出版后同行評議較為典型的代表是F1000Resarch[24]和PubPeer,前者只對文章研究范圍和是否符合出版政策進行簡單的基礎審查后,便聯同數據發布在網上,直到通過同行評議才會被數據庫收錄;后者只作為學術討論的平臺,除非出現重大學術不端[25],否則不影響文章是否發表以及是否被數據庫收錄等結果。此外,更為理想化的公開時間,并不是某一時間點或時間段,而是從科學研究開始便動態同步的評議方式,并且科研全過程和期間涉及的科研對象都能同步與同行進行交流,但這只是一種理論層面的假設,其中需要解決貢獻認定、權益保護等問題。

2 同行評議機制的象限分析

本研究擬從同行評議的目標出發,將同行評議機制應滿足的需求劃分為3個層次,利用象限分析法對傳統同行評議[注]本研究將單盲評議和雙盲評議統稱為傳統同行評議。和開放同行評議兩種機制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

圖1 同行評議機制的象限分析

同行評議的根本目標是對論文的研究質量、科學價值、學術規范等進行控制與評價,在理想情況下應滿足3個層次的需求:(1)保證評議高水平、高效率且客觀公正是基本需求;(2)通過評議過程中產生和積累的知識促進研究質量的提升、創新成果的產出、學科領域的發展是核心需求,不僅包括甄選論文內容和擴展期刊覆蓋領域,還包括促進科學研究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的發展;(3)支持期刊促進科研共同體的發展是關鍵需求,包括保護作者權益、激勵評審專家、吸引科研群體參與和交互,從而促進知識廣泛、及時、深入傳播。

2.1 傳統同行評議機制

傳統同行評議機制在滿足上述基本需求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即期刊通常能夠依靠選擇的同行評議專家進行高水平的質量評價,并且在雙盲機制下無資歷偏見,理論上較為客觀。當然這個過程依賴于同行評議專家的學術水平,依賴于編輯對小同行專家的了解程度,也依賴于專家群對研究范式、論文質量和評價機制等存在共識性的評價標準。然而,傳統同行評議機制僅能部分滿足核心需求和關鍵需求,如研究質量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論文發表前對作者研究內容保密、評審中支持評議專家直截了當表達意見等。

在研究活動迅速增加、研究內容廣泛交叉融匯、研究方法日益豐富多元、研究過程及研究對象(包括工具、數據等)愈發復雜精細、對研究過程與研究結果的可驗證性、可重復性要求日益嚴格、對研究成果要求廣泛共享的今天,傳統同行評議方式已不能滿足上述需求,特別在滿足核心需求和關鍵需求上存在諸多局限。例如,傳統機制往往無法保證論文的研究主題與評議專家研究方向的一致性,導致評議專家可能并不了解文章的主題、研究方法或研究工具[2],從而可能造成評審不準確、意見不可靠[26]、效率不高[27]等問題;評審專家可能難以接受非共識性、或異常性、或顛覆性、或跨領域的內容[6],從而造成評審不公正和不客觀;評審責任與過程的不公開、不透明,無法保證評議意見的質量和客觀性[3],且評議過程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無法被有效利用[5];評審專家即使對論文修改完善作出重大貢獻也難以得到公開認可[8];傳統封閉機制下難以吸引科研社群更充分、更交互地參與到交流討論中等[17]。雖然結合編輯部和評審專家的力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上述局限,但傳統機制本身難以自然、自覺和主動地克服上述問題。

2.2 開放同行評議機制

開放同行評議能夠建制性、有針對性地解決前述的部分問題。例如:不限制專家來源的方式能夠自然地邀請對論文內容感興趣和有相同研究背景的專家參與評審,從而增加對非共識性、或異常性、或顛覆性、或跨領域研究內容的包容性;合理記錄和公開在評議過程中產生和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使其能夠被有效利用[23],從而有利于促進投稿論文的質量提升[28];評議專家的貢獻能夠被公開認定[29];能夠積極吸引科研社群從論文評審階段就交互地參與到論文所代表的科研活動中[30]。

同時,開放同行評議的局限和消極作用也不容忽視。例如:“無遮擋”的評議環境中,部分評議專家不愿意公開爭論或批判,青年專家往往只愿意匿名評審資深學者的文章,同樣地,資深學者也擔心被“當眾羞辱”[31];無法判斷評議專家的權威性;無法形成對評審標準和評審中交互規范的共識,從而可能導致爭論不休;難以保護作者和評審專家在評審中產生的未發表的內容或意見的知識產權;評審中揭示出的問題及其解決思路并不一定可以直接地總結為可靠的知識等。

3 中國科技期刊開展開放同行評議的應對措施

中國科技期刊引入開放同行評議機制,必須同時考慮其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的作用,即在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的同時,對其消極作用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抑制。因此,本研究提出支持措施以增強其積極作用,提出規避措施以消減其消極作用。

(1) 支持舉措

①為吸引有能力、有興趣的同行專家,建議采取主動向業界推送待審稿件的支持措施;

②為增強對非共識性、或異常性、或顛覆性、或跨領域研究內容的包容性,建議建立向相關、相近領域專家推薦待審稿件的機制;

③為使評議期間產生和積累的所有內容都被合理記錄并向公眾開放,建議加強對評審意見信息的組織,包括保存、匯集、整理、提煉和總結評審意見,從科學知識、科研方法和論文寫作等方面不斷積累;

④為積極吸引科研社群從論文評審階段就交互地參與到論文所代表的科研活動中并作出貢獻,鼓勵建立(或使用)開放同行評議平臺,支持關聯相關成果、后續研究成果等。

(2) 規避措施

①為規避因無法形成評審標準和交互規范共識可能導致的爭論不休,建議建立明確、具體的評審指南和流程規范,包括學術論文寫作標準,這在開放同行評議時更容易成為矛盾點,因此,清晰的、細?;?、可操作的、可公共驗證的導引成為必須;

②為規避評議專家并不了解文章主題,從而造成評審意見不可靠的問題,建議建立開放同行評議人員的合理資質標準;

③為規避部分評議專家不愿意揭露身份,建議采取可選擇,并鼓勵公開的方式。署名、審稿意見、修改說明等內容可以部分公開(如只公開意見,不署名)的方式,當學界普遍接受后再考慮強制要求審稿人署名;

④為規避作者和評審專家的未發表內容或意見的知識產權難以保護問題,建議使用國際數字對象識別號基金會下屬CrossRef的CrossMark Identification Service[32]標記所有文章版本和評審意見,以方便引用、關聯、歸檔,使評議專家的貢獻得到認定;

⑤為規避研究爭議較大,紛爭不斷的情況,建議對內容存疑但不存在學術不端的稿件增加“存疑發表”狀態;

⑥為規避評審中揭示出的問題及其解決思路并不一定可以直接地總結為可靠的知識,建議定期邀請專家就同類評審問題進行述評并發表。

4 中國科技期刊試驗開放同行評議的建議

結合上文分析結果,從在繼續優化傳統同行評議機制的同時,引入某些開放評議的做法,從而提高同行評議的綜合質量和影響的角度,提出中國科技期刊試驗開放同行評議的建議。

4.1 制定透明、標準的評議規范

(1) 編輯部初審。無論是否采用公開評審,即便是在出版后評審的模式下,編輯部都需要對文章進行初審,主要包括道德倫理、財務公開、利益沖突、數據存儲協議等[33]。

如果采用綜合評議專家與公眾意見決定錄用與否[34]的公開評審方式,那么文章責任編輯應盡可能由學術編輯(Academic Editor)[35]擔任,從而更好地監督整個同行評議的過程。

(2) 專家評議。開放評議專家在履行審稿職責的同時特別需要獲得相關的標準指引[36-37],期刊有義務制定透明的審稿政策,使審稿人可以標準、規范、道德、負責任地對研究的科學性、技術可行性等進行評議。筆者所在團隊曾分別針對研究型、應用型、綜述型、觀點型4種類型的文章制定論文寫作與審核要求[38]。國際上高水平期刊都制定了格式化的評審清單(Review Check List)[39]。

開放同行評議的最終意見應包括稿件整體判斷(錄用、修改、存疑發表、退稿等)、評議報告以及充分聲明審稿人的利益沖突。此外,評審意見是否公開以及以何種形式公開也可作為其中的重要選項。

(3) 公眾評審。為避免公眾評論中出現一些與學術爭鳴無關的評論,可以采取編輯審查后公開,或者通過用戶非匿名評審的方式(只允許社區內注冊用戶或有明確身份的讀者和作者評論)進行把控,評議必須遵守科學規范,并且應聲明利益沖突。另外,也可將評論與媒體鏈接,記錄文章的所有媒體討論報道[40]。

4.2 開放評議專家遴選方式

與傳統同行評議相比,實行開放同行評議期刊的編輯除了需要為稿件匹配合適的審稿人外,還可能面臨審稿人因對公開評審存在疑慮而拒絕審稿的風險。筆者認為有兩種途徑可以應對該問題。

(1) 建立向領域內具有較高水平的專家推薦待審稿件的機制,此類專家往往“敢說”,并且同行對于其權威性也較為認可。但他們也相對較忙,是否愿意花費精力認真審稿則需要編輯根據領域跟蹤(主題匹配性)和經驗加以判斷。期刊的編委往往是領域專家,并有義務協助期刊開展工作,因而也可以鼓勵編委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公開評審,可以采用評論、提問以及回答提問等形式。

(2) 期刊應在公開評議社區中挖掘具有獨到見解且學術水平較高的意見領袖(特別是青年學者),不斷擴充期刊專家庫,作為開放同行評議的堅實基礎和期刊學術質量的有力保證。

4.3 審稿貢獻認定與激勵機制

期刊在實施開放同行評議的同時,一方面應努力提高專家的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應積極倡導將學者的評審工作納入學術評價體系。

(1) 創建或使用開放同行評議平臺。期刊應為審稿人營造一個記錄和展現審稿歷史的平臺,同時平臺上的內容也可以作為其他作者和審稿專家的寫作與審稿指南。作者可以獲得研究思路、讀者可以了解文章錄用標準、審稿人可以了解更為科學客觀的審稿意見撰寫方式等[16]。平臺可以搭建在期刊的采編平臺上,亦可關聯使用第三方平臺。

中國科技期刊須認可預印本平臺在提升研究水平、提高稿件質量方面的價值,并接受作者在論文正式投稿前將稿件發布到預印本平臺(如中國科技論文在線、ChinaXiv)上進行學術交流的做法。此外,目前對刊發文章的討論大多以被他文引用的方式展開,這樣封閉的方式不利于學術交流和科學進步,更不利于科學成果的傳播。因此,建議中國學者加入到出版后同行評議平臺(如PubPeer、Publons)的討論中,并嘗試非匿名討論,不斷提升自己在社區中的美譽度。

(2) 制定開放同行評議的獎勵機制。為積極參與開放同行評議的學者頒發證書和獎勵是最為普遍的做法[41],期刊可制定更多類型的獎勵政策以激勵學者公開評審,特別是對其學術生涯能起到良好影響的方式。如期刊可協助審稿專家進行意見的整理,結合審閱后發表文章的被引給出評測報告;積極推動將參與期刊審稿納入職稱評定等。也可將公開評審的參與度和質量以積分方式體現,使用積分減免版面費等。

5 結語

目前,中國科技期刊主要選擇傳統的同行評議機制,而對于開放同行評議的探討仍停留在理論層面。本研究首先從公開內容、參與范圍、公開時間3個維度對同行評議機制的開放程度進行界定;然后從同行評議本身的目標和需求出發,利用象限分析法對傳統同行評議和開放同行評議兩種機制進行分析;最后,總結實施開放同行評議的機制和挑戰,并提出中國科技期刊試驗開放同行評議的實踐建議。

筆者認為,傳統同行評議與開放同行評議并不是對立關系,更不是一個是非問題,傳統同行評議仍然在絕大多數高質量學術期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價值值得肯定。因此,不提倡尋找一種開放同行評議機制來完全替代傳統同行評議,而是建議在繼續優化傳統同行評議機制的同時,引入某些開放評議的做法,從而提高同行評議的綜合質量和影響。

作者貢獻聲明:

孟美任:設計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資料,撰寫和修訂論文;

張曉林:提出研究問題,修改研究方案,修訂論文。

猜你喜歡
評議專家期刊
期刊更名啟事
期刊簡介
強化述職評議 落實主體責任
致謝審稿專家
期刊問答
創新評議形式 提高評議實效
對“自度曲”本原義與演化義的追溯與評議
請叫我專家
專家面對面
“兩官”評議:人大司法監督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