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初級中學孩子學困成因探究與對策分析

2019-03-11 06:34陳嫦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健康成長關心成因

陳嫦

當前,農村孩子這一特殊群體,家庭教育多半缺失或空白。所以學習相對困難,使得很多農村學生在和城市學生競爭中處于下風。我國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適齡青少年有平等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在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教師因素及學生自身因素的多重影響下,農村初級中學出現了一大批學困生。盡管如此,我區對農村初級中學孩子學習困難的成因研究還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對農村初級中學孩子學困成因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轉化對策是一個非常緊迫且有現實意義的課題。為了更合理的研究我區農村初級中學孩子學困原因,就需要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診斷。為此,我對我區農村初級中學——牌口鄉中心學校、歐江岔鎮中心學校等八所學校的七到九年級的約23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其中一部分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了走訪。調查問題重點涉及家庭影響、社會環境、學校、教師和學生自身等方面的情況。通過對調查結果的認真分析比照、下鄉家訪以及和任課教師及學生的交流,總結出了農村初級中學孩子的一些學困成因。

一、農村初級中學孩子學困成因初探

當前農村初級中學孩子學困成因最突出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與缺位。我所調查的這些學校,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和父母務農的家庭都有,絕大部分都對子女期望都很高,俗話說:家長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子女。農村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孩子都交給爺爺奶奶來帶,我實地走訪出了解到,爺爺奶奶輩的學歷大多是小學,很多連小學都沒有讀,文化水平比其父母還要低。他們根本管不了孩子的學習,更多的是溺愛孩子。因此,孩子玩起來更加肆無忌憚,甚至有些還和社會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即便是父母在家的情況,也多半是自娛自樂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監管不力。即便是父母重視孩子學習,也不能正確地輔導學生,條件好的會把孩子丟給培訓機構,他們只關心結果,不關心過程,等到考試成績出來,卻又大失所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漸漸的開始不耐煩,斥罵孩子,這大大激發了孩子逆反情緒,對孩子學習產生負面影響。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高,總認為別的孩子能學好的自己孩子也能學好,無條件提供孩子物質上的需求的同時,忽略了孩子精神方面的關心。前不久一位跳樓身亡的高一學生遺書中寫道“親愛的爸爸媽媽,我不夠優秀,不能成為你們理想中的優秀孩子,我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好讓你們生二胎……”。很寒心!這樣的家長根本忽略了孩子的壓力,未能感覺孩子越走越偏,甚至走向了死亡。

二、農村初級中學孩子的教育策略

農村孩子家庭教育薄弱,這是一個社會現象,要引起社會各界共同關心與愛護,要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一)對外出務工的父母加強引導,促使他們轉變觀念,改進對子女的教育方式,給予孩子“情感關愛”

根據教育學理論,兒童最親密的撫養者是其最重要的榜樣,家庭是個體成長的重要陣地,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能在父母的關愛中成長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農村孩子的父母在教育的過程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作用不容忽視。要促使外出務工的父母轉變錯誤的觀念,引導他們關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物質生活,更要重視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全國已經也有很多地區專門為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入學大開便利之門。所以已經具備條件的父母,應當將孩子接到身邊接受教育,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而暫時還不具備條件的父母也應該慎重選擇托管的臨時監護人,重視孩子的監護權,多創造時間和機會與孩子交流,加強與孩子溝通,努力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二)學校要加強對農村孩子的教育、引導和監督,重視他們的全面發展

經調查,當前農村孩子的監護主要是“隔代式”監護和“寄居式”監護,因代理監護人知識的陳舊,精力的不足,生計的忙碌,監護責任不明確等多種因素,監護的結果要么是“管好吃穿不管行”,要么是“管好吃穿怕管行”,要么是“管好吃穿難管行”,使“農村孩子”處于“管不了,不敢管,不會管”的境地。學校是對農村學生進行教育的主陣地,學生能否全面、健康發展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之一。雖然現在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農村教育工作,2010年開始,陸續出臺了不少針對農村教師的國培、省培計劃,但受學校條件的限制,存在經費緊缺、人力不足等現實問題?,F階段,學校應該努力克服困難,創造條件服務農村教育。在學校這塊陣地上,通過開展“城鄉手拉手”、“小手拉大手”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凝聚教育,開闊他們的視野,拓展他們的心胸,引導他們健康快樂成長。為此,在教育管理實踐中,我們要積極探索,堅持以“情感關愛”為核心,以“學?!睘槠脚_,以“幫扶資助”為載體,大力挖掘學校教育資源,加大學校教育力度,全力構建了“學校即為家”的學校教育體系。

(三)社會各界要關心農村孩子,盡量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農村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懷,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心。我們要積極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讓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關心農村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問題,各種媒體應該加強對農村孩子的關注,多宣傳他們的現狀,公布他們的實際困難,增強社會各界對他們的了解,提高對他們的關注程度,從而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多做貢獻。鄉鎮以及村委會等也應該發揮作用,通過設立校外輔導站等方式,為農村孩子增加能夠開闊眼界,擴展知識面的場所。只要社會各界都來關心農村孩子,那么他們就會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總之,在教育實踐中,家庭、學校、社會構建成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必能保障“農村孩子”的教育水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面,能讓我們的農村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能讓他們受到更好的教育。共同關注和切實解決農村初級中學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發展的主要舉措。

猜你喜歡
健康成長關心成因
垛田形態多樣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視角下相對貧困成因分析
好好誰覺,趕走黑眼圈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你的關心會不會成為別人的負擔
羅素悖論的成因
羅素悖論的成因
關心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