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龍?米爾扎

2019-03-12 13:22楊馨蕾
藝術當代 2019年5期
關鍵詞:策展瀑布美術館

楊馨蕾

哈龍·米爾扎——電之離調

2019.6.7—2019.12.8

四方當代美術館

2019年6月,由王宗孚策展的“哈龍·米爾扎——電之離調”于四方當代美術館開幕。四方當代美術館由美國建筑師斯蒂文·霍爾設計,其建筑特點是美術館空間中沒有一面墻是完全垂直的狀態,這似乎在多種角度上都與哈龍·米爾扎的作品特性不謀而合?!豆獾淖髌贰繁惆凑战ㄖ卣鞑贾迷诹苏褂[的開卷處,作品極簡卻帶有意味的轉折,與LED的光影形成了良好的構成。除光色之外,聲音是哈龍·米爾扎展覽中的第一個感官元素,那么哈龍·米爾扎式的發聲渠道又是怎樣的呢?在此,我將以所見所聞分兩個角度來進行敘述。

一? 多種材料并構的感知體驗

“電之離調”是哈龍·米爾扎首次在中國的個展,藝術家本人對四方當代美術館場地的感受做出了極為尊重的再創作,比如《9/11-11/9——復制品》的視頻內容調整,音響由八個調整為十個,充分的嚴謹性給予了觀眾更良好的視聽感受。

《9/11-11/9——復制品》使用了三層展覽地的其中一層。該作品由四個顯示屏、十個音響以及多條LED燈帶組成,做到了聲光色的三種狀態的分離。9/11-11/9指的是從2001年9月11日在紐約發生的恐怖襲擊,到2016年11月9日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揭曉的兩個時間點,這個作品主要由數十個小視頻剪輯組合而成,作品選自視頻網站(YouTube)以及作者生活中拍攝的片段,并“深夢”(DeepDream)化了十五秒的影像片段,時長八分鐘左右。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米爾扎提取了生活中的洗車的噴水片段、風穿過陰井蓋的片段,當然,這不是純粹的“小清新”式記錄,其他三個同時播放的顯示屏會告訴觀眾,這世界的復雜多元一政客言論、科學演算、雨林洗禮、音樂家“肚皮發聲”的人體演奏、南美洲原住民的依卡羅治愈之歌,以及《美國隊長》畫面前的種族言論。

荒誕、對立,消解著一些似乎該嚴肅的議題。十個音響被單獨放置在隔壁滿墻消音棉的房間里,充分放大著這些有趣視頻中的聲音鼓點,給予了人們極具多維的震撼。在接近片尾的節奏加劇中,身后樓梯的燈光帶也開始隨之閃動,如同策展人王宗孚的初衷一樣。這些都是在打破著長期以來我們以視覺為中心的觀展習慣,對于策展來講,是具有一定立意的。

展覽中最讓我反復享受的是《優化展亭——復制品》,這件作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部分是帶有話筒擴音的淋浴器中嘩啦啦的水流聲的水桶裝置。而順著這個裝置的電線另一頭,延伸至幾米開外的一個密閉的屋子,在這個不規則、不對稱的屋子里,是極簡的燈光裝置,隨著裝置燈由亮至暗的光色變化,噪音緩緩切入、持續、爆發、消散。由于環境的緊閉,對聲音的無限放大,觀眾會在此過程中感受到一種完全的投入后再被擊退的感覺,十幾秒的體驗過程結束后,得到的是震撼后的抽離。每個人對這抽離的感受自然不盡相同,我無法去定奪自己形容的普世性,想起在一個采訪中,米爾扎提到的對本雅明的靈暈公式的否定一沒有固定的得到暈的公式,在這之上,米爾扎依舊給我們帶來了視聽的唯物外的暈之感受。即感知與體驗的結合,在米爾扎的另一個看似“簡單”的作品中更加體現了這一點。

《大爆炸之后》由電子相框和馬歇爾音箱構成。電子相框中播放的是流動的瀑布畫面,音響中傳來的白噪音讓人默認為是瀑布的水流聲?!白髌返撵`感也來源于馬克斯·紐豪斯關于高速公路的說法:在一定的距離外,高速公路聽起來就像一個瀑布——但人們愿意住在瀑布附近而不是高速公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也是某種‘白噪音,它遍布世界,很難把它和‘自然分辨開來。就像觀眾其實無法分辨聽到的究竟是瀑布的水流聲,還是收音機的磁磁聲響?!惫垺っ谞栐绱私忉屵@個作品。

如果不是哈龍·米爾扎的這份提示與解釋,在陸陸續續往返的觀覽者中又有多少可以直接領悟到這份傳遞呢?誠然,也正是因為這份沒有領悟,人們更愿意選擇去相信音響中所播放的即為瀑布的水流聲。在這一過程中,所見比所聽更能去決定所得,仿佛也印證哈龍·米爾扎的一句話“沒有真相,只有信仰”。在和四方當代美術館策展助理的溝通中,助理提到四方當代美術館的觀眾有“三問”:“就這些了嗎?”“這個要怎么看呢?以及“廁所在哪里?”人們往往會對“看不懂”的東西以刨根問底的方式尋求所以然,哈龍·米爾扎在采訪中如是說:“當人們進入展廳并不知道該準確地期待什么的時候,便會產生理解焦慮。因為他們過度擔心‘看不懂,這是一種疾病。你不需要對‘你看不懂的東西感到過度自覺……我需要一件作品有許多層次和進入點,可能唯一一個知道所有層次和底層結構的人,只能是作為藝術家的我自己。

早在激浪派藝術先鋒白南準、博伊斯作為東西方代表的引領下,這樣的展覽似乎不再是單向傳遞了,更多的是一種沉浸式的交互體驗。用博伊斯的話說便是觀眾必須超越淺層次的智慧型思考而全面地通過感官進入身體。法國詩人蘭波嘗試將詩的語言“綜合一切,芬芳,聲音,顏色,思想與思想交錯”,變成“靈魂與靈魂的交談”,試圖用單一或有限的手段達到多種感官的沉浸式復合體驗。相較于此,米爾扎運用了更加觸手可及的手段去制造了更多的沖突,這份沖突與所謂在更高角度俯視人與自然關系的視角不一樣,它看起來更加平等自然地發生著,如同日常生活的詼諧比對,這樣一系列對比的作品中,形成新的意義的共存。比如家用電器、黑膠唱盤、LED、家具、視頻片段、藝術品等,他說:“如果你組織的是聲音材料,那么最終是由感受和語境來決定這是音樂、噪音、聲音還是一種滋擾?!泵黠@在展覽中,豐富多彩的語境構造正影響著發聲的渠道。

二? 強烈直白的“反抗”輸出

展廳里三個巨幅的照片墻(instagram)截屏展示是觀眾無法忽視的一件作品,它有著更讓人們無法忽視的名字《跟風狗》《(不)合法效法》《菜鳥》。截圖的內容是三個照片墻賬號發布的設計理念,并獲得了十萬多的點贊。這其中包含某奢侈品牌的著名設計總監的社交展示。而這所謂的原創設計正是來自于哈龍·米爾扎的作品。網絡信息傳遞便捷的時代,知識產權得不到相對應的保護,米爾扎通過自己的裝置作品將“反抗”最直接地表達出來,被符號化的氣球狗、波點南瓜與皮卡丘似乎“砸”向了截圖,或者說橫生在裝置中,突出且強烈地表達了哈龍·米爾扎對自己作品的保護欲,對知識產權無法得到合理保護之遭遇的不滿。作品直白有力,重點突出。并且,觀眾在接收到展覽信息后自發對實時網絡信息流有了時效性的反饋,例如《菜鳥》原社交展示下收到觀展者的留言譴責,這更是哈龍·米爾扎展覽發聲的現實之力量,如果這也是其探討的宇宙聲音之范疇,那么如此不受控制的交互途徑,必然也是宇宙中緊密聯系著的多渠道的體現。

展廳頂層的布置中,有一組直接與此相對應的作品《挪用規則——復制品》,作品在一個回形桌子上,利用磁懸浮的特點,使仿制的LV錢包、氣球狗、波點南瓜、娜美以不同的自轉速度,“不接地氣”地漂浮在上空。作品乍一眼看上去的和諧與細看之下的不和諧,體現了哈龍·米爾扎多年來與眾多藝術家、音樂家、電影制作人和時裝設計師之間的成功合作。同時米爾扎也再次現身說法,大批量符號化作品濫用下侵權性的非合作之合作,這是以藝術家自身作品所發出的現實質疑與探討,并為更多藝術家的立場而發聲。

猜你喜歡
策展瀑布美術館
策展成為一種系統的工作方式
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策展哲學》
一個問題的兩個狀態:關于青年策展現狀的觀察與思考
一起看瀑布
瀑布
國內當代獨立策展人生存狀況報告
美術館
美術館的怪物傳說
美術館里遇到的數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