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山:三十年,生物藝術的獨行者

2019-03-12 13:22夏清綺
藝術當代 2019年5期
關鍵詞:個展轉基因南瓜

夏清綺

編者按:作為一名“獨行者”,李山在生物藝術領域已經探索了三十年。他創作的重大轉折點發生在1993年,那年他將“生命”納入了藝術創作的主題。不過就像李山回憶的那樣,早在“八五新潮”之前,他與同學已經開始討論“生命”的議題,那時就有一顆種子埋在他心底,經歷了三十年的發芽、生長,譜寫了其跨越三十年的生物藝術創作歷程。2007年,李山攜“轉基因南瓜”亮相香格納畫廊,成為了中國首次以生物基因技術完成的藝術作品。2017年,李山的大型個展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他的生物藝術探索已從“轉基因”擴展至“基因編輯”,以強調“生命大同,解放生命”的核心思想,啟發觀眾通過基因來尋找自我,從“人類”的概念中解放出來,以極宏大、極微觀的視角來審視自我,重新看待人與其他生物的關系。2019年,李山的最新個展“打開折疊”,以繪畫、攝影、影像的方式將DNA鏈鋪展開來,查閱生命圖譜的細節,記錄“質子”在基因組中擺蕩的狀態。他持續開拓著生物藝術領域,表達著對于生命法則和人類命運的深沉關注。

李山于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開始從事當代藝術創作。作為中國最早一批先鋒藝術家之一,他活躍于“八五新潮”中,也曾帶領著一批上海實驗藝術家進行抽象繪畫的探索?!峨僦废盗惺撬顝V為人知的作品,并順利讓他在90年代登上了國際舞臺。1993年他受邀參加第四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1993年也成為了他藝術主題和風格轉變的重要轉折點。

藝術當代(以下簡稱“藝”):在“八五新潮”前后,您主要從事哪些方面的藝術實踐?今天,若讓您對“初始”“擴延”“胭脂”系列進行一個回顧,您會如何來概括它們?這幾個系列的創作初衷是什么?

李山(以下簡稱“李”):1967年,所有大、中、小學都停課了,出于一種理想情懷,我在業余時間涂鴉式地畫些實驗性草圖。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才將一部分草圖繪制成作品,即是之后在展覽中所見到的“擴延”和部分“初始”系列。除此之外,1986年和1988年,我參與策劃了在上海舉辦的兩屆“凹凸展”及1989年在北京舉辦的“中國現代藝術展”,作為一種行為訴求方式參與策劃和展出。對我來說,“初始”“擴延”“胭脂”系列記述的是我個人的歷史及精神特質,呈現的是我對藝術史的思索和對當時語境的回應。

藝:1993年,您轉向了與生命科學相關的問題,有哪些因素促使您決定轉變自身創作軌跡,進入生物藝術領域?1993年之后的“生物藝術”創作是否會與之前的系列有一些內在的關聯?

李:促使我進行藝術轉向的因素各種各樣,但主要取決于意識底層所積累的印跡。1964年,我就與同學討論“造人”的故事,本已被我遺忘多年,直到1993年我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時才被引發出來,將“生命”納入藝術創作的主題?!吧锼囆g”創作于我而言是重新開始,因為它的構建方式及呈現樣式與以往的創作方式及作品的呈現樣式并無關聯,上下文并不連接。

自1995年起,李山如饑似渴地閱讀分子生物學方面的書籍,1998年,他完成了第一件生物藝術方案《閱讀No.98—1》,關于蝴蝶和魚的嵌合體生物。由于未能找到科學家與他合作,這件作品止步于方案。但李山在創作的開端就認定自己之后要做的生物藝術作品必須是鮮活的,具有生命性狀的。

藝:在將藝術與生命科學的結合中,您做了哪些生物學方面的知識儲備?同時,藝術獨特的表現力與存在價值是什么?您運用哪些具體方法將兩個門類有機結合在一起?

李:我做了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知識儲備,同時也涉及到量子力學。生物藝術開拓了一個新的藝術領域,它迫使人們必須放棄傳統的認知方式去閱讀,這對閱讀者或觀眾而言是項考驗。生物藝術利用“基因編輯”(CRISPR-Cas9)的方法將人文思想和科學思想整合起來,在實驗室對基因進行修飾來構建生命體。

2007年,李山與上海農業科學院教授合作,實施“南瓜計劃”,李山首先完成了草圖,描繪了他希望南瓜的變異模樣,經過專業指導,在實驗室里對南瓜種子完成了基因修飾,再將這些種子在實驗田里育種。經過四個月的培育,轉基因南瓜最終從實驗室移植至香格納畫廊,成為中國首次以生物基因技術完成的藝術作品。

藝:2007年,您的“南瓜計劃”在香格納進行了系統亮相,您是如何培育轉基因南瓜的?技術難點有哪些?

李:“南瓜計劃”是通過引入外源基因來實現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轉基因”。如何按照藝術家的想法編輯基因是個技術難點,因為被修飾的基因在表達過程中具有不可預測性,這也是生物藝術的屬性所決定的。

藝:您把實驗田里的南瓜搬至香格納的展覽空間,與攝影作品相比,真實的轉基因南瓜是否更能打動觀眾?

李:轉基因南瓜搬進香格納的展示空間后,觀眾、藝術家及批評家并沒有發表任何評論,唯有一位觀眾問了我:“李山老師,您的南瓜能吃嗎?”因此,我想只有兩種可能,要么轉基因南瓜打動得觀眾講不出話來,要么它根本就沒有打動觀眾。

2017年,李山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PSA)舉辦個展,展出作品包含兩件活體生命的生物藝術創作和近十組以繪畫、數碼圖像、裝置、影像等視覺表達形式制作的生物藝術方案,同時涵蓋逾百件手稿和文獻記錄,以多維度的方式呈現藝術家多年來在生物藝術領域的研究探索和思考路徑。他以基因編輯的手段創造藝術作品,旨在沖擊人類自以為生物界霸主的中心主義。面對浩瀚而博大的自然界,他又懷著敬畏的心情感嘆人類的無知,以鼓勵人類不斷前行。

藝:2017年,您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個展,又是一次您在生物藝術領域的階段性回顧,根據當時我們對您的采訪內容,通過人類身體與生物合體,您是否想傳達“眾生平等”、萬物與人類平等的觀念?

李:是的,我在當時回答采訪時說過,我們不僅應該將基因看作是生命的基礎物質,遺傳密碼的編寫及信息傳遞者,更應該將其看作是扮演生物大同的角色。

藝:作品《偏離》中的六十個“蜻蜓人”首次在PSA展出,這樣一種人類與蜻蜓的嵌合體方案,對觀眾來說,會不會是一種認知沖擊?您如何看待就此引發的爭議?

李:2017年底,我在法國里昂第一大學和天主教大學演講時,聽眾都非常關注“蜻蜓人”這件作品。我首先聲明,這不是一件完成品,而是一件生物藝術制作方案。當時對于有關的爭議問題,我這樣回答道:“憑借這件作品我想啟發觀眾,作為人類,我們要不要通過基因來尋找自我,把我們自己看作是一堆組織有序、永動不息的細胞群,從身為人類的概念中解放出來,以更廣闊的視角來審視自我,重新看待人與蜻蜓的關系?!蔽艺J為人類有沒有從生物界的最高階序上走下來的意愿是我們應該反省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應該做出一種范式。

繼2017年PSA個展之后,李山的基因編輯研究逐漸深入至原子層面的藝術性展示。2019年,他在香格納的最新個展打開折疊”,試圖從物種的本質層面展開信息與生命的深度對話。九件不同尺幅的繪畫新作中,李山跳脫出生物想象的圖像展示,對基因組的自身形態進行了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再現。兩件關于基因編輯的影像中,作品《寫入》演示了基因轉錄、翻譯的過程,作品《隨機表達的可能性》則解構了自由狀態下青蛙的生長規律及形態。此外,兩組以玉米為主題的‘涂抹”系列攝影,記錄了將基因編輯延伸至植物的多元操作,通過解除基因表達的抑制機制,使玉米呈現出物種的原始性狀。李山的創作直觀構建出基因轉錄、翻譯、突變的過程,展現了宏大且自由的生命本質。

藝:今年,您又攜最新個展“打開折疊”回到香格納,并以繪畫、攝影和影像的方式,層層展開信息與生命的深度對話,繪畫、攝影和影像媒介對表現生物藝術各有哪些長處?

李:“打開折疊”是將DNA鏈鋪展開來,查閱生命圖譜的細節?!按蜷_折疊”的繪畫、攝影看似是些平面作品,其實是我對生命原子層面的思索。DNA雙螺旋架構及其基因表達呈現的還是古典樣式,基因是化學物質,而化學又屬于熱力學范疇,只有打開原子核,生命現象才能呈現出當代樣式,才能見到一?!百|子”在基因組中擺蕩的狀態。作品《寫入》講述的是基因編輯的原理?;蜣D錄啟動后,我置換了一段核苷酸序列,以改變轉錄產物的信息特征,并將這種“信息特征”寫入到編碼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中,造成基因產物的改變來構建新的生物體。本次展覽中的繪畫、攝影和影像是以多種媒介和不同角度來詮釋生物藝術的。

藝:“涂抹”系列中,您將關注點轉向了水稻和玉米,這是否是對“南瓜”系列的拓展?南瓜、稻田、玉米,三者在基因編輯上有何異同?

李:“涂抹”系列可以說是“南瓜”系列的拓展?!澳瞎稀毕盗惺恰稗D基因”作品,而“涂抹”系列是“基因編輯”作品?!澳瞎稀毕盗惺且胪庠椿騾⑴c基因表達的,而“涂抹”系列是通過改變原有的基因序列,也就是改變轉錄產物的信息來改變基因表達,它是一種轉錄后的修飾現象。

藝:較兩年之前PSA個展,此次個展您又注入哪些新的感悟?

李:我一直在探索生命現象的本質,量子力學給出了原子層面的答案,但這并不是終極答案,終極答案的給出也許取決于宇宙最后一顆粒子的坍塌。按照量子力學,質子”是氫原子核,是個量子實體,它既具有粒子性質,又具有波動性質。它在兩個堿基之間擺蕩,主導核苷酸堿基(nucleotidebases)配對,有效地編寫遺傳密碼。擺蕩的結果有可能寫出“錯字”,導致基因突變,這也是生命演變最為有意義的事件?!百|子”擺蕩是由酵素(一種蛋白酶)和光合作用維持的量子“相干性”開啟的。

“量子相干”所維持的瞬間(10微秒),如果能被“科學”延長的話,就能為人類控制量子行為提供了機會,也為生物藝術創作在原子層面編織密碼提供了可能。

作為一名獨行者,李山在生物藝術領域已經探索了三十年。在他看來,生物藝術不能簡單地被看作與生物科技的跨界,更不能從藝術審美的角度來界定和評判。生物藝術是一種認知方式,是基因層面的文化搭建,它探索了生命本身,還原了生命真相。

藝:自1993年開始研究生物藝術,2009年發布《生物藝術宣言》,如今您如何定義“生物藝術”?是否可以將您的“生物藝術”主要歸納為通過多樣化的藝術媒介呈現生物方案和完成品?

李:“生物藝術”是一種認知方式,是基因層面的文化搭建。生物藝術有著明確的定義和清晰的界線,生物藝術創作應該基于基因層面在界線內進行,它不是單純利用生物科技做藝術,并不能以“審美”的角度去批判和界定它,也不能用“詩意”的語言去描述它,更不能以“體驗”的方式去感受它。

藝:在您看來,生物藝術與生命科學的界線在哪里?兩個領域存在哪些差異?

李:科學的存在是為了人類存在的唯一性和人類生命的延續性而存在的,是為了延長壽命和提高幸福指數而開展的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功能的運作,而“生物藝術”則是為了探究生命本身,還原生命真相的一種實踐。

藝:您覺得生物藝術在中國的接受度如何?您如何調試作品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平衡?

李:目前,“生物藝術”在中國的接受度還很低,對于生物藝術的創作,我并不會考慮市場的需求。

猜你喜歡
個展轉基因南瓜
轉基因
南瓜燈
美國:含5% 轉基因成分的食品需標注
展覽紀錄
香格納北京推新展
顏磊、何遲雙個展
“大北方”楊光個展亮相愛慕美術館
玩轉轉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