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無限與抽象

2019-03-12 13:22維托里奧烏巴尼
藝術當代 2019年5期
關鍵詞:定義符號速度

維托里奧?烏巴尼

丁設個展“極”

2019.5.9—2019.6.30

威尼斯皮薩尼·圣瑪麗娜宮

我們可以通過兩重“門”來走近丁設的藝術創作。第一重門,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以及通常被視作中國繪畫中不可缺少的書法藝術。有趣的是,中國的文字系統被稱為象形文字,因為它們在視覺上更易被辨識或象征,而不是像羅馬文字或者阿拉伯字母那樣被“閱讀”。如果允許悖論存在的話,丁設的符號似乎可以被解讀為一種抽象的“象形文字”。

第二重不那么明顯的門,指向了其作品與通過二進制代碼轉換所形成的文字和數據,以及周遭各類事物與其所對應的條碼符號之間的類比。在這些語言形式中,每個符號都有其精確的價值。丁設的創作方式與此緊密相關,因而他的作品在視覺呈現上也更具當代性。同時,其作品中的符號序列和節奏韻律存在著某種隱密的邏輯與精準性——即處于一種特定的節律中。在音樂中,當一種聲音讓位于連續節奏中的其他聲音時就產生了“和聲”,當同樣的情形出現在文字中,那便是詩歌。在視覺藝術中,時常重復的符號則會形成一種完整感和美感。

然而,通過抽象的繪畫語言來表現意識和美感并非易事。符號、圖形和色彩的選擇表面上看似簡單,實質上卻容易導致所傳達信息的誤讀與困惑,作品中的沖突、對比有其特定的用途與闡釋。

藝術家選擇抽象語言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上海是一座巨大、擁擠且發展迅速的都市”,因此他無法通過現實的圖像來記錄它的不斷變化。相反的,他使用抽象的形式來記錄他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東西。

因此,在丁設駕輕就熟地把握著中國的藝術傳統時——中國的藝術傳統源自其悠久的歷史以及在發展中不斷吐故納新的能力,他還涉獵抽象藝術洪流中諸多未知的領域??紤]到藝術家個性化的創作背景,我想指出這種選擇的“危險性”,用以強調我對藝術家勇氣的欣賞。他既是一位勇敢的藝術家,也是一位真誠的藝術家。

丁設毫無疑問是個勇敢的人,因為選擇藝術創作就意味著選擇放棄其他可能更加有利可圖的行當。就勇氣而言,我想特別提及他曾長期在空軍部隊服役。相較于其他形式的現實主義藝術,他的抽象表現方式體現出一種由“速度感”所形成的視覺張力,而作品中涉及的“敘述”則需要被觀眾“解讀”,因此也需要相應的時間。我認為速度最重要的特點在于:在面臨危險或關鍵抉擇時,幾乎是沒有時間可以浪費的。我不知道是否“迅速”是他藝術創作方式中有意識的組成部分,但是通過觀察他的作品,這一點顯而易見。不同形式的符號緊密地重疊著,幾乎就像是試圖抹去或者糾正它們一樣,仿佛有著速度印證般的輕盈,而又復雜地回歸到已經完成的事物上。我們可以把這種意象與音樂作品中“樂句”的重復來進行類比:音樂作品可以進行不斷擴展和變奏,并通過回旋而構成整體框架。這就是我們在整個音樂樂章中所記住的同類聲音模式。有時我們會在音樂中點綴一些復雜的內容,有時我們也會喜歡旋律單獨響起的時刻,這并不矛盾。這便是回旋在作曲家梵泰蒂爾的音樂中,抑或是普魯斯特令人沉醉的文字中的“小樂句”。通過回旋,即便不斷地變化著,丁設的符號也不會自相矛盾,好像他正在修改著、替換著和糾正著自己的符號指示。另一方面,他的符號也得到了認可和加強。丁設的符號更為清楚地自我闡述,如同交響樂主題中回旋的樂句。在循環往復中,符號的指示變得更為復雜。

回旋似乎意味著在糾正已經完成的事情,好像在承認錯誤一樣。在丁設的繪畫中,回旋反而意味著擴展和闡釋。抒情詩常常被認為是一種極為簡潔的詩歌形式,但也可以通過添加筆觸、符號或者腳注來使其輕盈又完全抒情。

說到回旋結構與符號累積的價值,我想重新回到關于速度的思考。美國知名電影《速度與激情》頌揚和表現了非?!艾F代的”速度神話,主人公過著危險生活并從不停下來思考,例如開著車毫發無損地從摩天大樓上速降到地面或飛躍至臨近的大樓上,諸如此類,一旦遇到挑釁便立即采取行動。其實要做到這一點,要么必須具有攻擊性,要么非常幸運且熟練地擁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神經反應速度,或者具備兩者。當今世界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促使我們追求一種放慢速度、節能減排的生活。速度有時看起來更像是一種與權力、浪費、傲慢相關的維度。相反的,捍衛快速的觀點也提醒我們,速度是自然界中最有效定義掠食者等級的標準。說到這里,為什么不能頌揚速度之美呢?雖然快速消耗石油燃料的形勢很嚴峻,但是我們是否體驗過在沿海岸線公路上瞬間加速的快感呢?快速行動回應了人類所面臨的嚴峻問題——“生命太短暫”,但不僅限于此,快速行動還需要智慧和技巧,大師們如此迅疾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為了在威尼斯皮薩尼,圣瑪麗娜宮的個展,丁設創作了一些裝置和他標志性的水墨繪畫,這些作品是抽象結構和藝術家個人情感的結合。在藝術家有趣的自述中這樣詩意并直觀地表達:“我會用手去思考?!边@意味著對藝術家而言,技術和情感先于理性路徑。并且,他還這樣寫道:“我曾盡力尊重我所經歷過頓悟的每一刻?!?/p>

藝術家自述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特點——“極”,即沒有限制,或者表達為沒有邊界。在這一點上,為了理解和定義丁設的作品,我們討論了各種方面:抽象藝術、速度、主題的重述,均有著危險的共性。我該如何表達:難道不是明確定義藝術品的特質——陳述表達中一絲不茍的精確——現實性、細膩性、溫和的完成性,重建而非重復的措辭表達?那么永恒的無邊界性,你我之間、國家之間、事物之間,如何使他的抽象作品更加具體化和易于辨識?原因在于無邊界性是道德的維度,而不是審美的維度,藝術家經常將“極”定義為“共存、尊重、平衡和完美”(丁設語)。無邊界性是悖論的定義也是作品的界限,這可能是丁設作品的主要特征,也是他的言下之意。

難題仍然存在。我們真的看懂丁設的作品了嗎?我們可以從他的技藝性自信和真誠的創作初衷中尋到答案。丁設在創作中意義深遠地交替采用著不同的材料,金屬、帆布、紙和多種類型的顏料,這展現了其掌握技藝的廣博。至于內涵與意義,正如我們已定義的,他創作的動因真誠,他自由揮灑又精準的風格毫無疑問地源于他希望為觀眾提供內在的輕盈和快樂。

藝術家這樣寫道:“當我的作品被貼上簡樸的標簽時,我感到了極大的滿足,因為這正是我希望它成為的樣子?!比缓?,它的簡樸性也受其自身規則的制約。

丁設的作品融合了其自身的經歷、學習與工作經驗,以及,其背后藝術的傳統和其藝術創作中可見的當代性。我們如何定義一件藝術品為“當代”?顯然僅憑它被“創作于當下”是遠遠不夠的。當藝術作品體現并反映出當下的生活方式和意義,或者有助于觀眾去理解它時,這就是“當代性”。丁設的作品展現出一種無可質疑的優雅,他所秉承的偉大的東方傳統以及他謙遜且不失自信的身份性使人印象深刻。他用一種簡單、直接的方式來進行創作,因而獲得了國際觀眾對其作品的理解力。我想這些都是準確定義其作品當代性的切入點。

猜你喜歡
定義符號速度
以愛之名,定義成長
讓閱讀更方便的小符號
速度
定義“風格”
加減運算符號的由來
圖侃天下
速度的較量
草繩和奇怪的符號
中國符號,太美了!
秒速5厘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