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結合社會組織同伴教育對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2019-03-15 08:43曹鸝娜
醫師在線 2019年1期
關鍵詞:載量抗病毒感染者

曹鸝娜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云南巍山 672400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易于感染各種疾病,如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病死率較高,嚴重威脅感染者的生命健康[1]。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7~10年,潛伏期內,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藥物?,F階段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共《局委熓前滩≈委煹年P鍵。早期抗病毒治療可以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降低傳染性。讓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生命也可以得到延長。所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抗病毒治療時,提供給患者良好護理干預是極為重要的,良好護理干預可以調節患者負面情緒,促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為研究心理護理結合同伴教育對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對我科轉介治療的50例感染者進行分組護理干預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科轉介治療的50例HIV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兩組都實施抗性病毒治療,對照組執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心理護理結合同伴教育,各組25例。實驗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20~65歲,平均(38.6±2.7)歲。對照組男17例,女8例,年齡21~66歲,平均(40.3±2.5)歲。比較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執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心理護理結合社會組織同伴教育,具體如下:(1)用藥少于3個月,感染者管理工作人員每周通過電話與患者交流,以掌握患者用藥情況、心理狀況,了解服藥后的副反應,并提供解決方案。由社會組織中3位有良好溝通技巧與心理素質,且接受抗病毒治療不少于3年、依從性高的HIV患者進行同伴教育,通過電話、微信或QQ等方式與患者交流,24h提供用藥咨詢服務,叮囑患者服藥,與患者開展1對1的當面交流,以評估患者心理狀況與用藥依從性,出現問題及時解決。(2)用藥在3個月以上,感染者管理工作人員每月通過電話與患者進行一次交流,以了解患者服藥情況和依從性,若有問題,及時開展心理護理。社會組織同伴教育者要多關心患者生活,并跟據實際情況進行家訪,加強與感染者的溝通交流,了解治療過程中實際存在的困難,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提供取藥,送藥及寄藥服務,減少感染者到醫院的次數,打消感染者害怕因此而暴露隱私的顧慮,并由專門人員負責咨詢服務。(3)感染者管理社會組織每個月開展一次感染者小組活動或者座談交流會,拉近感染者間的距離,增進感染者間的溝通,相互鼓勵,提高感染者自信心。(4)逢年過節的時候,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性的對感染者進行慰問,讓感染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愛,幫助他們增加面對疾病的勇氣,增加治療的信心,從而提高服藥的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抗病毒治療的服藥依從情況,分三個等級評定服藥依從效率:完全依從、基本依從和不依從,總依從效率=完全依從率+基本依從率[2]。

分析兩組治療前后的CD4+T淋巴細胞水平與病毒載量。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選擇SPSS21.0版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取[n(%)]形式表示,組間數據的比較選擇卡方(χ2)檢驗,計量資料運用(±s)形式表示,運用t檢驗比較計量指標數據。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兩組服藥依從情況

經治療護理,實驗組總依從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0.00% vs 80.00% 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CD4+T淋巴細胞數目與病毒載量

經心理護理結合同伴教育后,實驗組的CD4+T淋巴細胞 水平與病毒載量都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分析兩組服藥依從情況[n(%)]

表2: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CD4+T淋巴細胞數目與病毒載量(±s)

表2: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CD4+T淋巴細胞數目與病毒載量(±s)

組別 例數 病毒載量 CD4+T淋巴細胞水平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實驗組 255.81±0.532.98±0.31162.04±4.23375.26±5.08對照組 255.79±0.742.34±0.15156.14±5.06256.37±3.49 t 0.1109.2924.47396.450 P 0.9130.0000.0000.000

3 討論

艾滋病不僅僅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也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目前臨床上尚未有有效治療艾滋病的藥物和有效預防HIV感染的疫苗,僅依靠抗病毒治療的方式最大程度減少患者機體中病毒載量,以增強患者自身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降低傳染性。

大多數HIV患者的日常生活相對比較孤獨,同時受到社會歧視,得不到家人的諒解,這些因素易導致患者出現諸多負面情緒,大多數患者會有恐懼、煩躁、絕望等不良心理狀況,同時患者對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后悔,從而加重心理負擔,甚至有些感染者會放棄治療,有些感染者過于緊張、焦慮,對醫護人員不信任,害怕治療會暴露自己的信息,還有些感染者服用抗病毒治療藥物后,副反應嚴重,又缺乏親人朋友的支持系統,對治療失去信心等等這些因素成為患者治療依從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社會組織同伴教育人員可能有著類似的背景與經歷,或者由于某些因素,促使患者間有了共同語言,共同討論有用的信息、理念與行為,最終教育方案形成[3]。在有效開展心理護理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組織同伴教育,更容易贏得感染者的信任,使感染者找到歸屬感??梢杂行д{節感染者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增加治療的信心,提升患者服藥的總依從效率,療效顯著[4]。本次研究,分析實驗數據發現,實驗組的服藥總依從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CD4+T淋巴細胞水平與病毒載量也都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時,應用心理護理結合社會同伴教育的護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有著較高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載量抗病毒感染者
無人機多光譜遙感中植被指數與森林地表可燃物載量關系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是關鍵
肝衰竭患者HBV-DNA載量與炎性因子及肝纖維化指標的相關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載量與免疫學標志物及炎性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黃金48小時
乙肝病毒攜帶者需要抗病毒治療嗎?
艾滋病感染者就醫和就業歧視狀況調查
陳建杰教授治療低病毒載量慢性乙型肝炎經驗總結
警惕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
桑葉中1-脫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