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創新發展

2019-03-22 17:10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政治思想大學生

黃 月

一、新媒體的概念

新媒體是相對于“舊媒體”而言的,最早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技術研究中心的彼得·卡爾·德馬克(Peter Carl Goldmark)提出。新媒體是在報刊、廣播、電視這三大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利用數字、網絡、移動通信技術等渠道和終端,將信息提供給用戶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1]

關于新媒體概念的界定,國內外研究學者眾說紛紜,只是對新媒體的基本特征進行描述,并沒有形成明確統一的定義。綜合學者對新媒體給出的定義,可以看出新媒體具有平等、迅速、直接、互動、重視用戶體驗、尊重個性的特征,被稱為“第四大媒體”。[2]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深刻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互動方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

二、校園新媒體的特點

1.時代性與多樣性融合。新媒體信息的傳播和接收都是即時的,用戶可以借助新媒體工具在任意地點、任意時間隨時發布信息,利用新媒體工具可以做到信息的即時通信。新媒體信息的傳播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且達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由新媒體發展的機遇緊跟時代步伐,創設更多新媒體平臺,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受眾,都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3]

2.交互性與個性化共存。新媒體信息的傳播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傳統的單向式傳播到現在的發散式傳播。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有利于增加信息的來源、數量和反饋,傳播速度和影響范圍呈現幾何速度增長。[4]同時,新媒體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人們可以通過門戶網站、新聞客戶端、視頻網站、微信、直播平臺、信息交易平臺等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互動。當代大學生成為新媒體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可以借由個性化的網絡語言、網絡段子等展現活躍的思想,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

3.內容和空間的拓展。新媒體技術上的革新帶來了傳播方式和內容的變化。新媒體既是一種文化載體,也是一種文化形式,為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同時,新媒體也是知識技術應用創新的前沿陣地,拓展了學生活動的空間,加強了各單位、各組織、個人之間的聯系,擴大了文化的覆蓋面,為當今新網絡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5]

三、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1.新媒體的互動交流性可以增強師生間的親近感。90后大學生對新媒體的依賴性比較強,還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階段。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通過課堂傳授和講座報告等形式進行,新媒體的傳播和應用改變了傳統教育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更強、交流程度更深。因此,新媒體的傳播和應用為師生間搭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溝通平臺,新媒體的交流即時性和平等性使大學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間的隔閡有所減弱,增強了師生間的親近感。[6]

2.新媒體信息的多樣性有利于營造輕松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能夠更迅速、直接、有效地發布和訪問個性化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能夠更直接、更便捷、更有效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營造輕松的教育氛圍,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對學生的心理、學習、生活狀態予以恰當和及時的指導、幫助。

3.新媒體的開放性帶來的負面影響。新媒體的開放性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特別對于部分信仰迷茫、價值取向扭曲、責任感缺乏的學生影響頗大。一些網絡推手和別有用心之人利用新媒體的開放性捏造事實、散布謠言,引發大量網民轉發和負面評論,當代大學生特別容易受到思想上的沖擊,對于新媒體中有關信息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和防御能力,從而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削弱了實際效果。[7]

四、新媒體影響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新媒體技術應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種教育載體,新時期各高校對新媒體的應用應該更加積極主動,使用范圍更加廣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應不再局限于傳統媒體的范疇,探索新媒體的新功能。

1.新媒體的教育功能。新媒體具有育人功能。新媒體自身具有的交互性、即時性等特點,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更加靈活、科學。但是,新媒體的個體性的特點也使得部分內容不符合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不符合新時期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甚至會有暴力色情和極端行為的內容出現。面對這些情況,新媒體應當肩負起使命,教育者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必須立足于追求生命的意義,真正實現生命的價值。同時,根據人的思想活動規律以更加靈活的方式積極宣傳符合社會主流的價值觀,鼓勵大學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努力,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思政教育的內容涵蓋了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等內容,幫助廣大青年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

2.新媒體的導向功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指出,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黨的領導不僅包括政治領導、組織領導,還包括一個重要的環節即思想領導。大學生是新媒體受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視野和思想直接關乎國家的未來、民族大計。面對復雜的世界形勢,海量的信息通過新媒體傳播,新媒體應當肩負起對黨、國家和人民的責任,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功能。

五、高校運用新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

為了了解高校運用新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筆者對700名在校大學生發放《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55份。問卷主要從大學生對新媒體的認知態度、上網時間和對學習生活的影響等幾個方面展開調查。

1.大學生平均每天使用新媒體時間較多。據調查,輕度上網1-3小時的大學生占總數的42.83%,中度上網4-7小時和重度上網的人數分別占44.5%和12.67%。數據表明,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時間呈現上漲的趨勢,大部分學生瀏覽網絡信息的時間較長。

2.新媒體的應用對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較大。調查顯示,有43%的大學生能積極運用新媒體為自己的學習服務,34.83%的大學生對新媒體工具使用有些依賴,但能自己控制使用的時間,他們主要是利用新媒體瀏覽信息、觀看視頻、網絡聊天、購物和游戲。

3.大學生對高校官方新媒體的功能關注度較高。根據調查,有30%的大學生關注官方新媒體發布信息,25.67%的大學生關注官方新媒體的活動宣傳,21.33%的大學生關注官方新媒體與關注者的實時互動,18%的大學生關注官方新媒體開展的線上活動??梢钥闯?,當代大學生較為關注與新媒體工具的互動。

六、高校運用新媒體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發展

高校在全方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揚長避短,適應潮流的發展,抓住主動權,積極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占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

1.把握新媒體發展趨勢,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把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勢相結合,建立以宣傳主流意識形態為主,集思想性、知識性、服務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牢牢把握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

2.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內容,創新校園文化形式。高??梢愿鶕敶髮W生的興趣和特點,結合新媒體的特性,用新穎的內容、豐富的線上活動和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強校園新媒體平臺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比如,高??梢酝ㄟ^引領行為文化,針對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社會交往、心理咨詢、就業創業等各個方面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展示,可以通過信息發布、網絡互動、咨詢服務等多種形式滿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3.發揮輿論宣傳作用,適應學生個性發展。處于新媒體環境中的高校應強化主流輿論的宣傳,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強化主流意識形態的主體地位,提高輿論引導的凝聚力、公信力和影響力。高校應做好對熱點問題和敏感問題的引導工作,通過大量客觀、權威、正面的信息發布進行引導,確保輿論熱點的可控性。應加強校園新媒體宣傳陣地建設,拓展輿論宣傳平臺,注重學生成長規律和新媒體發展規律,把校園新媒體建設成為主流價值觀的倡導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與此同時,新媒體平臺建立需考慮學生特點,為學生所接受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在平臺中強化互動內容,讓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參與其中,順應學生個性的發展,提升校園新媒體的親和力。

4.加強網絡監管,重視大學生新媒體素養的培養。高校要加強網絡監管,可以在青年學生中培養一批網絡意見領袖,并對已存在的網絡意見領袖進行培訓,引導網絡輿論的積極導向,培養大學生對網絡信息清晰的甄別能力、分析能力,并能夠較好地使用新媒體網絡工具的技能,同時,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法律意識和網絡道德修養。

猜你喜歡
政治思想大學生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純”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大學生之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