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期刊編輯素質評價體系研究

2019-04-01 05:40孫冬花朱亞娜白羽紅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3期
關鍵詞:業務素質科技期刊指標體系

■孫冬花 朱亞娜 劉 彤 白羽紅 賀 萍

1)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學報》編輯部,北京市海淀區香山南辛村20號 1000932)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編輯部, 北京市海淀區香山南辛村20號 100093

近年來,我國科研實力不斷增強, 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為使我國的科技創新成果盡快被認定傳播,并快速向世界展示, 就必須提高科技信息載體——期刊的質量,而期刊編輯的基本素質是科技期刊質量提升不可或缺的因素[1-2]。

傳統觀念認為,科技期刊編輯應具備的素養大致包括思想素養、文化素養、職業道德素養、業務素養等[3-4]。然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數字出版業的快速發展,學術期刊的出版模式和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5-6],以往的學術期刊編輯素質結構已無法滿足現今學術期刊出版業的需求。在多媒體融合發展的態勢下, 科技期刊如何求變, 編輯素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7],因此如何客觀、全面且科學地評價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也成為學術出版界的新課題。

目前,盡管有許多關于編輯素質方面的研究,但多集中于定性描述[8-10],鮮有基于定量分析的研究。本研究嘗試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來構建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以有效避免易受主觀經驗作用的定性考核影響,便于對科技期刊編輯進行較全面的評價,通過分析編輯的綜合素質現狀,發現不足,為繼續教育培訓課程設置及編輯人才遴選提供可靠依據。

1 研究方法及流程

首先,運用文獻研究法廣泛收集與科技期刊編輯素質概念、內涵、外延、內在要求、內生條件、評價相關的資料,擬定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其次,采用專家咨詢法,確定評價指標體系的各級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一級指標的權重,使用專家直觀判定法確定二、三級指標的權重。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所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驗證。自然科學中文科技期刊編輯(以下簡稱“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素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流程如圖1所示。

2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步驟

2.1 評價指標與指標體系的初擬

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的初選指標由業務素質、專業素質、信息素質和人文素質4個一級指標, 13個二級指標, 28個三級指標組成, 基本包括了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的不同側面,同時確定了指標的內涵及各級指標的參考權重(表1)。

圖1 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素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流程

初擬的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業務素質(0.4)專業素質(0.2)信息素質(0.2)人文素質(0.2)語言文字能力(0.3)組織策劃能力(0.2)數字化編輯能力(0.2)推宣能力(0.15)創新能力(0.15)本學科知識(0.6)相關知識(0.4)信息意識(0.3)獲取信息能力(0.35)運用信息的能力(0.35)思想道德素質(0.4)團隊協作素質(0.3)社會交往能力(0.3)規范能力(0.3)加工能力(0.3)寫作能力(0.4)組稿能力(0.4)選題策劃能力(0.6)計算機和網絡的使用(0.5)新媒體的使用(0.5)推宣意識(0.4)多渠道推宣能力(0.6)創新意識(0.4)自主學習(0.6)專業知識(0.7)本專業的科研能力(0.3)相關學科知識(0.7)前瞻性知識(0.3)價值意識(0.5)敏感意識(0.5)信息檢索技能(0.4)學術交流(0.2)外語水平(0.4)篩選信息(0.4)應用信息(0.6)政治理論素質(0.6)職業道德素質(0.4)與本編輯部成員的合作能力(0.7)與同行的協作(0.3)人際關系溝通能力(0.6)語言表達藝術(0.4)修訂的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業務素質(0.5)信息素質(0.2)人文素質(0.3)審改能力(0.2)語言能力(0.2)組織策劃能力(0.1)數字化編輯能力(0.2)鑒別學術不端能力(0.1)創新能力(0.1)學科知識素養(0.1)大數據能力(0.2)信息獲取能力(0.4)信息利用能力(0.4)思想道德(0.3)團隊協作(0.3)社交能力(0.2)藝術修養(0.2)初審能力(0.3)編輯加工能力(0.7)論文與專著(中文) (0.6)外語水平(0.4)組稿能力(0.4)選題策劃能力(0.6)計算機的使用(0.5)網絡的使用(0.5)學術不端行為認知能力(0.4)檢測系統的使用(0.6)創新思維(0.4)自主學習(0.6)專業知識(0.6)相關學科知識(0.4)大數據敏感度(0.4) 大數據處理能力(0.6) 信息檢索(0.6)學術交流(0.4)信息綜合與分析(0.4)應用信息(0.6)政治素質(0.5)職業道德(0.5)與同事合作(0.7)與同行協作(0.3)人際溝通(0.6)宣傳能力(0.4)美的意識(0.4)審美能力(0.6)

注:括號內的數值為各指標的權重。

2.2 評價指標及指標體系的修訂

將擬定完成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選定的14位專家,回收咨詢表進行統計分析,集中多數意見,并提出第二輪評價指標體系。本輪咨詢回收咨詢表13份,回收率為92.8%。修訂的指標體系中, 原一級指標“專業素質”成為“業務素質”的二級指標,并更改為“學科知識素養”;在“業務素質”的二級指標中增加“鑒別學術不端能力”和“審改能力”;在“人文素質”的二級指標中增加“藝術修養”。修改后的指標體系一級指標3項(原為4項),二級指標14項(原為13項),三級指標仍為28項。

2.3 指標體系的構建

將首輪修改后的評價指標體系再次發送給專家, 進行第二輪咨詢, 回收咨詢表, 統計分析并確定各級指標的內容及權重。同時, 通過計算權重進一步篩選指標, 最終確定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的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

2.3.1 各級指標的確定

從回收的專家咨詢表可以看出, 完全贊同一級指標的專家有12人, 贊同率為100%;完全贊同二級指標的專家有11人, 贊同率為91.7%。三級指標中除計算機的使用、網絡的使用、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4個指標的贊同率為91.7%外, 其余均為100%。

2.3.2 各級指標權重的確定

(1) 一級指標權重的確定。請專家(12位)依據Satty相對重要性等級表,按照層次分析法的要求,用1~9的標度方法, 對3個一級指標分別進行兩兩比較, 做出相對重要性判斷[11]?;厥照{查表后, 將數據轉化形成判斷矩陣。使用歸一化求和法計算權重,并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及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出12組權重賦值及對應的隨機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 CR)(表2)。

表2 層次分析法確定的一級指標權重及CR值

注:*表示該組數據的CR值大于0.1。

(2) 二、三級指標權重的確定。請專家對每個二、三級指標按其重要程度分別賦予1~5的分值。匯總專家意見, 計算每個指標的算術均值、滿分頻率和變異系數,及二、三級指標本輪咨詢的協調系數,以分析專家意見的集中和協調程度。

表3為二級指標的權重及變異系數。協調系數為0.305,經卡方檢驗,χ2=39.618(P<0.001),表明專家意見協調性好。根據統計結果, 以算術均值大于3.5, 滿分頻率大于0.1和變異系數小于0.2500為篩選標準, 篩除“鑒別學術不端能力”和“藝術修養”兩個指標, 共篩選出12個二級指標(表3)。各二級指標的權重由專家咨詢評分按比例分配法計算求得。

表3 二級指標的權重及變異系數

三級指標的篩選標準及指標權重計算均同二級指標。統計結果顯示,24個三級指標均符合條件(表4)。另外,協調系數為0.294,經卡方檢驗,χ2=67.513(P<0.001), 表明專家意見協調性好。

2.4 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表5為最終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看出該評價體系中包含一級評價指標3項, 二、三級評價指標分別為12項和24項。

表5 構建的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注:括號內的數值為各指標的權重。

3 指標體系的驗證

以表5中的三級指標為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調查問卷的題項(調查問卷詳見電子版附錄), 采用利克特量表確定4個評價等級, 并將分值范圍設定為1~4。其中, 1代表“差”, 2代表“及格”, 3代表“良好”, 4代表“優秀”。向自然科技期刊中文編輯部的編輯人員發放問卷70份,回收問卷69份, 其中有效問卷66份, 問卷有效率為95.6%。采用SPSS 17.0軟件對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結果顯示, 量表的總體信度系數為0.912(表6)。其中, 一級指標的信度系數分別為0.827(業務素質)、0.831(信息素質)和0.600(人文素質),符合信度的指標要求。

表6 可靠性統計資料

效度分析結果顯示, 量表中的KMO值為0.745,大于0.6, 且P<0.001(表7),表明測量結果與要考察內容的吻合度良好。

表7 KMO與Bartlett檢定

上述結果表明,本研究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表5)無需調整, 確定為最終評價指標體系。

4 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和評價分析結果

將編輯素質調查問卷反饋數據轉換成分數(1~4),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自動生成各評價指標的初始分數,然后代入權重計算出相應指標的評價分數。

4.1 綜合評分描述統計

使用SPSS 17.0軟件中的描述統計工具,對利用評價指標得出的編輯素質綜合評分進行統計分析(表8)??梢钥闯?,66份有效問卷的標準偏差為0.38,說明差異性不太大,即樣本的波動性不大。所調查的編輯素質綜合評分的均值為3.26,評分中位數為3.33, 最高評分為4,最低評分為2.25。即均值略低于中位數,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說明所調查的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的整體水平處于中等狀態。

表8 編輯素質綜合評分描述統計

4.2 編輯素質各層面分析

4.2.1 業務素質層面

圖2顯示業務素質層面的平均分呈現正態分布,標準差為0.442,說明樣本的波動性較大。業務素質評分的均值為3.16,中位數為3.17,最大值為4,最小值為2.08。因均值略小于中位數,說明自然科技期刊編輯業務素質尚未達到非常理想的狀態,還有提升的空間。

在策劃能力方面,策劃能力強且選題新穎的編輯僅占到19.7%,30.3%的編輯選題策劃能力一般。在計算機使用方面,能熟練使用辦公、繪圖和統計軟件的編輯占比為33.3%,66.6%的編輯不熟悉統計軟件或者較少了解繪圖、統計軟件。

對于新媒體和移動互聯平臺,37.9%的編輯可熟練使用,極少數人不會使用。相關知識的掌握方面,知識寬泛的編輯占比僅為25.8%,60.6%的編輯相關專業知識較寬泛,說明自然科技期刊編輯非常有必要拓寬知識面。

圖2 自然科技期刊編輯業務素質狀況

4.2.2 信息素質層面

圖3顯示信息素質層面的平均分呈現正態分布,標準差為0.509,平均值為3.03,中位數為3,最小值為2,最大值為4。均值大于中位數,說明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的信息素質為中等偏上水平。

信息素質層面主要包括大數據處理能力、信息檢索、信息綜合與分析等6個方面。統計數據顯示,在大數據處理方面,不會處理的編輯占到25.8%,能夠分析和分類匯總大數據的編輯僅占21.2%,說明提高編輯的大數據處理能力是非常必要且緊迫的。對于一些專業數據庫和文獻資料庫的關注程度,39.4%的編輯表示總能瀏覽,45.5%的編輯表示有時能瀏覽,12.1%的編輯表示偶爾能瀏覽,還有3.0%的編輯從不瀏覽。對信息的整合分析,30.3%的編輯整合分析水平很高,66.7%的編輯整合分析水平一般,3%的編輯較難進行信息整合分析工作,可見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的信息整合分析能力比較欠缺,尚需提高。

圖3 自然科技期刊編輯信息素質狀況

4.2.3 人文素質層面

圖4顯示人文素質層面的平均分沒有呈現正態分布,標準差為0.317,平均值為3.69,中位數為3.83,眾數為4.0,最小值為2.83,最大值為4。均值較大,中值大于均值,且眾數為最高分,說明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的人文素質處于理想狀態。

圖4 自然科技期刊編輯人文素質狀況

5 結語

科技期刊的質量不僅取決于作者本身的學術水平,還與期刊編輯的基本素質息息相關。在互聯網普及的數字出版業快速發展時期,傳統媒體編輯顯然需具備更高的素質要求,才能更好地滿足多媒體融合發展態勢下出版行業的需要[12]?;诖?,本研究嘗試采用德爾菲法構建了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該體系對自然科技期刊中文編輯部的66名編輯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顯示,當務之急是提升期刊編輯的業務素質,其次是信息素質。特別是在調研過程中,專家們普遍認可大數據時代編輯信息素質的提法,且對信息素質給予了較多關注和較高評分。這不僅為新評價體系框架的構建奠定了基礎,還為今后的繼續教育培訓及其相關課程的設置指明了方向。

本研究僅是對自然科技期刊編輯綜合素質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進行了初步探究,尚存在一些問題需后續深入分析。例如:指標體系中個別三級指標的設置和內涵的界定可能存在欠妥之處等;有效問卷數量較少,且調查對象的學科分布有限,致使調查結果可能存在偏差。未來研究應采用更隱蔽的調查內容、更多的樣本數量,多維度(編輯素質差異性, 如性別差異性和職稱差異性等)分析編輯素質狀況,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更合理、有效的編輯素質提升策略。

猜你喜歡
業務素質科技期刊指標體系
2022城市商業魅力指標體系
《計算機應用》獲評“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類
科技期刊的分類
科技期刊的分類
探究如何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的業務素質
網絡空間攻防對聯合作戰體系支援度評估指標體系構建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論圖書館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