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不下班聽老師的,家長恐成“編外教師”

2019-04-20 13:36法制
閱讀與作文(初中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共育家校家長

法制

如今,社會對孩子的教育愈發重視,家校共育理念不斷普及,但在一些中小學,從批作業,到課堂值日保潔,再到監督學生考試,在家校共育、家校合作過程中,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于模糊,家長正在成為一支隨叫隨到的“編外教師”隊伍。

1

從打掃衛生到監考、陪自習,家長隨叫隨到

“孩子初二了,晚自習三節課,前兩節正常上,最后一節老師在辦公室或者回家,家長輪流值班看學生。這樣合適嗎?”

“我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現在每次值日,學校要求家長必須陪同,而且明確說最好不要讓老人來。這樣好嗎?”

“孩子今年上六年級,每天老師都發信息給家長安排任務,有時出差幾天,沒給孩子簽字還被老師點名批評。各位也碰到過這種事嗎?”

在“家長幫”等家長聚集的論壇上,類似問題一拋出來,就引起熱烈討論。從中不難發現,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去學校幫孩子值日,替孩子到學校布置教室、打掃衛生,甚至是監考、代班早晚自習等現象廣泛存在。

上不上班聽老板的,下不下班聽老師的。南京一位家長周女士吐槽說:“有次我出差忘了要去學校值日,老師在群里點名批評我??墒俏业暮⒆用髅鞔驋吡私淌?,讓孩子自己勞動又有什么問題?”

南京一名國企中層干部王先生向半月談記者吐槽:2016年孩子在南京某中學上高三的時候,學校要求家長輪流替老師監考。高三年級早自習和晚自習也需要家長輪流到崗。早自習期間,家長在教室幫收作業;晚上七點到九點的晚自習時間,家長需要坐兩個小時班。有的家庭父母沒空,只得由爺爺奶奶上陣。

“當時99%的家長都聽從了學校的指揮,直到后來有家長向媒體投訴,這個規定才被取消?!蓖跸壬f,家長們很無奈,希望通過自己的付出,讓孩子得到老師的關注。對這種在中小學已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不能改變,只能去適應。

2

“編外教師”,是耶?非耶?

針對學校教師擺脫部分工作責任,而家長被學校召來“干活”,承擔大量原本與自己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有家長戲稱自己為“編外教師”。

對于“編外教師”這個身份,家長和老師究竟如何看待?

有些家長認為,活動中積極活躍、愿意為班級付出的家長,確實能提升孩子在班級中的“地位”。

特別是在班級活動中,熱心家長們能幫助布置教室,幫老師購買活動物品,替老師迎來送往,出于對家長的感激和回饋,孩子能得到班主任老師更多的關注。

但也有些家長對此頗有微詞。誰都有本職工作,有時很難兼顧。像打掃衛生這樣的小事,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讓孩子們獨立完成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在心理上,不太能接受;在行動上,絕對都會支持。我敢說,大多數家長都是這種心態?!蓖跸壬f,因為孩子的事總歸是自己的事,所以不敢拒絕老師。

無錫某公辦小學班主任沈老師則從教師的角度持另一種觀點。她認為,這并不能全怪老師“偷懶”“失職”,某種程度上也是當下的教育環境、輿論環境和社會環境共同造成的?,F在的教育現狀幾乎只給了老師教課的權利,而剝奪了老師管學生的權利。

比如,對于學生不好好寫作業這事,不少老師束手無策。

“在我帶的班里,學生的聽寫作業交上來,我圈出錯誤的地方,讓他們下次交作業時要先改正錯誤,結果沒有一次是學生主動改正的。人都有惰性,何況是尚無自制力的孩子。但現在的教育環境,老師們除了說教,就只能讓家長參與教學,好好管教孩子?!鄙蚶蠋熣f。

如何把握責任邊界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師伍肖認為,家校關系在現行教育體制之下,合作意愿強烈但途徑單一,家校存在沖突隱憂。

從理論上來說,“家校共育”對于孩子成人成才十分關鍵,學校教育與管理需要家長配合。但是,教師因職業優勢,在家校關系中處于優勢地位。有關專家表示,這種不對等有可能導致當教師將一部分應盡職責轉嫁給家長時,家長無法拒絕,也必然會滋生學校的責任轉嫁、不作為等亂象。

如何確保家校之間正常合作不變形、不變味?

專家認為,對于這類問題需要更加具體細致的分析,例如小學階段,需要家庭更多的配合,因為這是學習習慣的養成關鍵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無論何種情況下,讓家長和社會深度參與學校治理,一定要避免打著“家校共育”的名號,給家長攤派任務。

父母應學會當家庭教育中的“學生”

日前,杭州一名十二歲女孩寫給爸爸媽媽的信引發了熱議。為了提醒母親不要太長時間玩手機,給自己做一個好的示范、給家庭創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孩子入情入理地給母親寫了一封信,真摯動人。信看哭了很多家長,也讓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再次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

(2月16日《人民日報》)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自古有來也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讀書成才已經成為了一種成長的最好選擇。所以,“虎媽狼爸”出現了,學生在一種類似于“強加式”的氛圍下學習。

在父母和孩子的角度上,按照慣性理解自然是父母教,子女學,這樣的組合也可以簡單地說成家庭教育。但是,為何當杭州一名十二歲女孩寫給爸爸媽媽的信卻引發了熱議?為了提醒母親不要太長時間玩手機,給自己做一個好的示范、給家庭創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從中心內容來看,這封信是普通的,但是為何這封信會看哭很多家長?

其實,筆者看到的是一種家庭的“和諧”,是一種教育上的“互助”。當家長習慣了管教孩子以后,那“家長”的身份似乎已經長牢,只能是黑臉的“張飛”,讓孩子在“擔驚受怕”中默默承受,所以,當那些自殺、離家的青少年出現之時,各種惋惜、各種反思接踵而至,如果當初不那么“嚴厲”的悔悟才越發覺得珍貴。

一封“提醒母親不要太長時間玩手機”的信能看哭家長的原因有這樣兩點:第一,孩子的懂事讓人感動,懂得關心父母,這樣的“孝心”來源于對父母的親近和愛。第二,孩子站在了“家長”的位置上去提醒父母,希望父母能成為家庭教育的“示范者”,這樣的溝通是成功家庭教育的“樣本”。

父母不僅僅是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老師、朋友甚至是“學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師并不單一指學校中的老師,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是“老師”,學生也能是“老師”,家長做好表率,孩子善于指出,才能讓家庭教育不再只是呵斥和分數。

猜你喜歡
共育家校家長
談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家校共育工作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校攜手,共促發展
互動+溝通——基于信息技術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家長錯了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長請吃藥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