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2019-04-22 09:42陳蔓莉金瑤
科教導刊 2019年3期
關鍵詞:留守心理健康

陳蔓莉 金瑤

摘 要 了解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留守經歷對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采用《90項癥狀清單》對全體大學新生開展施測,結果表明:(1)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與無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在SCL-90總分、陽性項目數以及各因子分方面均存在極顯著差異;(2)在敵對、偏執、精神病性因子方面,男性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顯著高于女性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3)在焦慮、敵對、偏執因子方面,有留守經歷新生中獨生子女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

關鍵詞 留守 大學新生 心理健康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在20世紀80年代,即1980-1989之間,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及小城市剩余勞動力開始大規模地向大城市轉移。很多父母在自己進城的同時卻無力解決孩子進城將要面對的諸多現實問題,他們只能選擇將孩子留在戶口所在地,并托付給其他人代為照看,一個新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由此誕生了。20世紀90年代初,留守兒童當中成績表現優秀者,步入大學進一步學習,成為了兒童期有留守經歷的高校在讀學生。

多年來,關于留守兒童的研究以及多項報道顯示,童年期特殊的成長環境、父母缺位對兒童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識、情緒、應對方式等都產生了不利影響,那么伴隨著成長,這些負性的影響是消失了還是繼續存在?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在高校心理咨詢與危機干預個案中,大部分來訪者或者危機干預個體都曾經有過留守經歷,這也需要我們進一步對有留守經歷大學生這一群體進行關注。

1.2 研究現狀

以往研究中探討過有留守經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人際交往、社會支持、負性情緒、人格、依戀等多個方面。在有留守經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張英等認為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健康所有因子得分高于常態大學生和流動經歷大學生;李云等研究的結果顯示有留守經歷大學生強迫、焦慮因子得分顯著高于普通大學生;溫義媛等的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留守經歷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此表明關于有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并沒有一致的結果,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1.3 相關概念

1.3.1 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

參照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標準,18歲以下均為兒童,結合郝振《關于留守兒童界定》一文中提出父母雙方或者一方在非戶口所在地務工半年以及半年以上的兒童均可稱為留守兒童。因此本研究的被試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是指曾經是留守兒童的在校大一學生。

1.3.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是個體健康的重要部分。目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大部分采用《90項癥狀清單》進行評價。

2 方法與過程

2.1 研究目的

(1)探討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與無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了解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

(2)調查不同類型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了解影響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2 研究方法

首先,通過查閱文獻綜合分析以往研究者的相關文章,為研究提供選題和分析的理論依據。其次,采用團體施測的方法,在機房統一進行問卷調查。問卷整理后用spss進行錄入、分析,最后撰寫研究報告。

2.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90項癥狀清單》(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又名癥狀自評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該量表共有90個項目,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10個因子,用0-4等級計分。

2.4 被試

本研究被試來自于湖南某高校本科大一新生。參與測驗被試共5858名,因數據缺失刪除個案213名,問卷有效利用率為96.36%。通過SPSS分析,內部一致性%Z=0.974表明數據可信度較高,完全可用。

3 研究結果

3.1 數據基本情況

被試中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1927名,占34.14%,無留守經歷大學新生3718名,占65.86%。在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中男生867名,女生1060名。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獨生子女526名,非獨生子女1401名。

3.2 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與無留守經歷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表1所示,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與無留守經歷大學新生SCL-90總分、陽性項目數、各因子分方面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前者均高于后者,表明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顯著低于無留守經歷大學新生。

3.3 男性和女性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表3 所示,在SCL-90總分和陽性項目數方面有留守經歷獨生大學新生高于非獨生新生,但是不顯著。在焦慮、敵對、偏執因子分方面有留守經歷新生中獨生顯著高于與非獨生有留守經歷大學生。

4 分析與討論

4.1 有留守經歷新生與無留守經歷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討論

劉海霞等研究表明有留守經歷大學生與非留守經歷大學生在SCL-90各因子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1]蘇娜娜等將有留守經歷大學生與無留守經歷大學生SCL-90相關因子得分比較,有留守經歷組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得分均顯著高于無留守經歷組。[2]譚斌的調查結果顯示,曾留守大學生在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這四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普通大學生,敵對因子分顯著低于普通大學生。[3]綜合以上內容表明,留守經歷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但是心理狀況存在差異的具體方面并沒有統一的結論。本研究的被試為大一新生與以往研究中被試為普通大學生相比留守經歷對他們的影響更加明顯。本研究結果是留守經歷能夠影響新生心理健康整體水平以及各個具體方面的情況,所以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們要將留守經歷納為重點考慮的內容,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幫扶輔導方案。

4.2 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性別差異討論

李云的研究表明曾留守大學生群體內,抑郁、焦慮、恐怖、總分存在顯著性別差異,女生高于男生得分;[4]劉海霞認為有留守經歷大學生各因子得分均存在性別差異,且男生高于女生;[1]溫義媛的研究結果表明曾留守大學生群體中女生人際敏感、抑郁和恐怖因子得分極顯著高于男生,總分及其他因子無統計學差異。[5]本研究的結果是,有留守經歷男女新生在敵對、偏執因子、精神病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且男生高于女生,表明有留守經歷新生中男生更容易出現敵對、偏執,精神病性癥狀。因此,對有留守經歷新生進行心理輔導需要考慮性別差異,尤其注意男生容易在人際交往中產生敵意,認知過程中出現偏執以及行為中產生精神病性癥狀。

4.3 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獨生與非獨生差異討論

劉海霞、王玖等通過調查高校有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健康現況可知從是否獨生的情況來看,各因子均無差異。[1]本研究結果是在焦慮、敵對、偏執因子分方面,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中獨生顯著高于非獨生,表明有留守經歷新生中獨生子女更容易出現焦慮、敵對、偏執的癥狀,這與獨生子女沒有同伴資源有關。因此,需要引導有留守經歷的獨生子女更多的參加集體活動,在良好人際互動中改善心理狀況。

5 結論

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顯著低于無留守經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男性更容易出現敵對、偏執、精神病性方面的癥狀;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中獨生子女更容易出現焦慮、敵對、偏執癥狀。

參考文獻

[1] 劉海霞,王玖.高校有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健康現況調查[J].中國衛生統計,2015(8):636-638.

[2] 蘇娜娜等.有留守經歷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研與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6(6):73-76.

[3] 譚斌.曾為留守兒童的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0.31(6):87-90.

[4] 李云,汪品淳.曾留守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12):156-157.

[5] 溫義媛,曾建國.留守經歷對大學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響[J].中國公共衛生,2010(2):146-147.

猜你喜歡
留守心理健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運動過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農民工法律問題的研究
情暖“留守” 追夢同行
在城市“留守”的孩子
留守經歷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質量
高墻內外的“留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