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用多文本閱讀教學打造

2019-05-20 03:05史延龍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19年20期
關鍵詞:鑒賞能力文本閱讀教學

史延龍

“多文本閱讀”就是在課堂教學的單位時間內,呈現多篇文章,圍繞同一個議題展開的探究性閱讀。近年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針對多文本閱讀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教學探索。多文本閱讀教學,不僅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多篇不同作家、體裁的文章閱讀中提高了審美鑒賞能力,為學生的終身閱讀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下,根據立德樹人的要求,需要強化人的素養培養,注重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并將“核心素養”的內涵落實到語文課程與教學中。而“審美鑒賞與創造”是指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學生具有的發現美、體驗美、欣賞美和評價美的能力。語文審美的對象主要是言語作品,這一審美特性決定了語文學科獨特的美育功能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通過多文本閱讀,學生獲得審美發現,進行審美體驗,并努力運用語言表現美和創造美。

一、感受不同的藝術形象,在多文本閱讀中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

文學類文本中不同的藝術形象,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探求和把握作者的創作思想,引導學生感受不同的藝術形象,進而在多文本閱讀比較中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如同樣寫愁,作者對“愁”的理解不同,其筆下的藝術形象也不一樣。李后主《虞美人》中就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以江水之多來喻愁思之多。李清照的《武陵春》則將“愁”搬上船:“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背罹谷挥辛酥亓?,不但可以隨水逐流,而且可以用船裝載。秦觀《江城子》也有“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贝颂帯俺睢币驯晃镔|化了,變成可以放在江中,隨水漂流的東西。如果把這三首詞組合成群,開展多文本閱讀,那較之單篇課文的閱讀,學生獲得的認識與感受一定深刻得多、豐富得多。同時,由于多文本閱讀將多文本視作一個整體,學生從“愁”的不同形象中,不僅可以窺見李后主他們別樣的人生經歷和情感差異,還能悟出他們高超的語言藝術。通過感受不同的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二、創新多種閱讀方式,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在多文本閱讀中培養學生審美想象能力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遍喿x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學生提升了思維品質,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這樣學生既培養審美想象能力,又享受審美樂趣。為此,我們在多文本閱讀教學中,采用以下三種閱讀方式:

1.比較式多文本鑒賞閱讀。多文本閱讀屬于比較閱讀,有比較才有鑒別。實踐證明,善于比較的學生一般概念清晰,分析深入,判斷正確,記憶深刻,聯想豐富,思維活躍。傳統的單篇課文的閱讀,是從頭至尾的縱向閱讀,其中的比較主要是前后的縱向比較。而多文本閱讀,由于將多個文本視作一個整體,比較除了縱向比較以外,還有文本之間各類語文因素的橫向比較。它們縱橫交織,可形成立體的網狀結構,更有利于活躍學生思路,提高鑒賞能力。

2.自主式多文本研習閱讀。自主性閱讀是指在閱讀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效閱讀,自主性閱讀教學突出了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體驗閱讀、創新閱讀。自主式多文本閱讀,以單元整組教學為依托,以粗讀略讀為主法,以分享感悟為核心,以探索發現為樂趣,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這種自主式研習閱讀,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審美能力。

3.合作式多文本探究閱讀。多文本閱讀教學離不開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此活動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由學生自主進行的、開放型的、實踐性的學習活動。通過學習小組自主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得到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三、開展多種閱讀活動,在多文本閱讀中培養學生審美創造能力

1.制訂一體兩翼的多文本閱讀實施計劃,為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保駕護航。以開展多種多文本閱讀教學實踐活動為主體,高一、高二兩個階段作為兩翼展開。高一開設有專題閱讀課,專門科任老師帶領學生詳細品讀名人專題系列作品,指導學生閱讀一組文章,讓學生學會去對一個人物進行全面把握,在閱讀中尋找自己的觀點,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初步養成對文本的審美鑒賞能力。高二開設書法課,在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的今天,培養學生“寫一手好字”成了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訓練,學習書法成為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講述字體演變和中國的漢字文化,學生了解我國的書法藝術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明白書法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美學追求,進一步讓學生在不同書法作品和書法練習中培養審美鑒賞能力。

2.開發校本課程,為培養學生鑒賞能力和個性發展提供新的平臺。除兩翼階段性的訓練實踐之外,我校積極開發校本課程,重視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每周二下午兩節課為閱讀課,學生可以自由閱讀喜愛的經典作品,摘抄優美的文句,并寫下閱讀感悟,用于積累和交流。周六晚上七點開設欣賞課,周日晚上七點開設新聞課,根據不同欣賞內容,學生在筆記本上記錄感悟,多角度去鑒別、欣賞和評價不同風格的作品,逐步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審美品位。

開展多文本閱讀,學生的鑒賞能力會在閱讀中得到彰顯,學生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也會得到相應增強。這是因為多文本閱讀對學生所產生的潛移默化、文化熏陶的作用較之單文本閱讀要廣泛得多、深厚得多、持久得多,這就是多文本閱讀的魅力,它容易使學生的審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發現迅速進入到體驗與鑒賞、評價,從而在多文本閱讀中形成和發展審美能力。

猜你喜歡
鑒賞能力文本閱讀教學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小學美術課堂中鑒賞能力的培養途徑探究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電腦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