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特殊家庭學生心理問題的干預作用

2019-05-21 11:46徐愛元
甘肅教育 2019年8期
關鍵詞:特殊家庭干預心理問題

徐愛元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特殊家庭;學生;心理問題;干預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8—0025—01

現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之下,一旦家庭發生變故,父母的關注發生偏離,他們的心理難免失衡。在家庭得不到慰藉,人生目標又模糊不清時,難保不去找新的寄托。近年來,筆者所在學校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整理、傳承,周密規劃,精心組織,積極抽調特殊家庭學生開展項目,拯救民間老藝人“人亡藝亡”,使“攻鼓子”這種以人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等為表現手段,以口傳、心授、肢體演練為延續方式的“活態文化”得以延續,從而對特殊家庭學生的心理問題給予干預。

一、用愛心維護學生自尊

教師應用友情彌補親情。雖然教師的愛不能代替父母的愛,但可以彌補父母的愛,使學生感到生活在“攻鼓子藝術團”這樣一個充滿友愛真情的集體里,任何艱難險阻都毫無畏懼。

學校無言的關愛無異于一劑良藥,能使學生在寂寞、空虛、冰冷的世界里感到教師的溫暖,集體的關愛,明白自己沒有被拋棄、被遺忘,有人在關心自己。讓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課堂,能增強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認同,從小樹立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促使學生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因為只有“人”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綿延不絕的核心。

當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取得成績后,教師應不失時機地表揚和鼓勵他們,上課時有意識地關照他們參加討論、回答問題,犯錯誤時盡量維護他們幼小的心靈,以理曉之。對于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教師可以把活動中重要的事情交給他,讓他有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在活動中發揮自身的潛力。教師應從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使學生對社會現象有一個正確認識,不怕同學知道家中的真實情況。對于心理上有創傷、自我封閉的特殊家庭的學生,理解與愛正是走進他們心靈的一把鑰匙。

二、用真心培養學生自信

教師只有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田,師生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藝術之樹只有植根在愛的土壤里,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學校將“攻鼓子”作為特色藝術教育,貫穿在學校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充分吸收周邊鄉鎮鼓舞精髓,挖掘整理“攻鼓子”這一民間藝術,革故鼎新,用勤勞和汗水弘揚刀槍劍戟、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精神,使之日臻完美。

從心理學角度看,教師是學生生活中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他人”。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對學生個性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一定場合下,教師一句話,一個眼神,有時甚至改變某個學生的一生。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客觀、準確,尤其是特殊家庭學生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大都較強烈,教師在評價他們時應特別施以愛心,時刻關注他們一點一滴的變化,對于好的方面要及時肯定,逐漸增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進心,即使是否定評價的語言,也要極具藝術性。

三、用耐心幫助學生自強

特殊家庭的學生往往自卑心理強烈,又正值青春發育期,生理心理上的突變很容易使他們產生寂寞和孤獨感,若不及時加以引導,會使其走向兩個極端,或是起哄吵鬧,或是冷漠抑郁。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并發自內心地對學生加以肯定、贊賞、鼓勵,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面對困難時的勇氣。

學校扎實開展素描、繪畫、二胡、葫蘆絲、電子琴、毛筆書法、硬筆書法、舞蹈等藝術校本課程,隨著校本課程開展的進一步深入和拓展,學校又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開設了經典誦讀、“一公斤盒子”應用、主題式閱讀、家鄉課程等新的特色校本課程。至此,學校的特色辦學之路已越走越廣,學校從單一的藝術教育為核心的特色育人,逐步轉變為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學校課程為主體的特色教育。

教師與學生平等協商地進行交流,使他們能如實地傾吐他們的想法。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理解、關愛和真誠,讓他們能敞開心扉。當學生以特有的敏感,體驗到教師的真誠愛心時,必會對教師產生敬意與信賴,從而樂意敞開心扉接受教師的教誨,努力把教師的要求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

猜你喜歡
特殊家庭干預心理問題
立足本校實際,關愛特殊家庭學生
弱勢群體與特殊家庭學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關注學生的心靈花園
大學生心理危機防范快速反應機制研究
積極想象在音樂治療中的運用研究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